APP下载

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中的尝试

2016-04-10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幼儿园石丽霞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6年5期
关键词:回族少数民族民族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幼儿园 石丽霞



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中的尝试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幼儿园 石丽霞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因此,我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开发和利用甘肃特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挖掘、筛选、整理出优秀健康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引导幼儿观察、欣赏、感受、体验民族文化,有利于幼儿民族观念、民族认同感的形成和建立,进而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寓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于环境创设中。

由于环境在教育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因此,对幼儿实施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就可以通过环境这个载体,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民族环境,把那些显性的和隐性的环境教育因素系统化、具体化,帮助幼儿适应环境、参与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身心素质获得发展,以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使孩子们能从不同的角度接触和认识民族文化。

我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走廊、活动室的空间、主题墙及游戏区域展示大量多彩鲜艳的民族艺术图片、服饰、手工艺品等,如在走廊设计制作以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民族服饰、汉族京剧脸谱、撒拉族剪纸等为主题的墙饰,墙面悬挂的各民族民间风情挂饰、工艺品、戏曲脸谱,达到暗示、互动的文化传承,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动态环境,实现均衡化、活动化、多元化、立体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又为幼儿创设开放的、丰富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幼儿民族教育功能室”,引导幼儿进行民族工艺品制作、民族歌舞故事表演、民族游戏等创作活动,让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会说话,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动态环境,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各民族文化的熏陶。

二、寓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于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础,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我园从现实生活中可感知的民族文化因素入手,择其精华,对幼儿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让幼儿在活动区中去听故事、绘画,使幼儿通过环境和游戏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把有益的内容融入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游戏、儿歌、绘画、折剪纸、故事、舞蹈等各种活动方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力求使原本枯燥、深奥、幼儿不易理解的教育内容变为生动、有趣、幼儿喜爱的游戏,让幼儿轻松自如地了解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在课间和下午户外活动时间玩一些简单易行的民间儿歌游戏、少数民族体育游戏、户外挑战游戏等;在区域活动时间,教师带领幼儿在班级区角和“幼儿民族教育功能室”进行各种民族手工艺制作,民族歌舞、皮影戏表演,在风味小吃城进行角色扮演,进行各民族美食的制作游戏;在班级特色活动中进行民族舞蹈的排练和表演;在餐前或午睡前时间,让幼儿听一听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等,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从而了解甘肃特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三、努力整合幼儿园、社区和家庭的民族教育资源。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我园充分挖掘本园、社区以及幼儿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包含民族文化的支持性环境。如在回族“开斋节”活动中,请回族教师、幼儿、家长为汉族幼儿介绍“开斋节”的相关知识,形成民族认同感,在祝贺他们节日的同时,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浓浓的民族一家亲的氛围。在六一活动和新年活动前夕,我园组织全体教师、幼儿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民族手工艺品,体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形象地展示了各民族的民间艺术,另一方面幼儿参与制作的积极性也得到激发,使得整个民族手工艺品环境布置在丰富儿童的感知觉经验的同时,不但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而且使孩子的创造性得到发挥。

与此同时,我园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提高家长对民族文化教育的认识,让家长明确民族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并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将民族文化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在假日带孩子参观、游览时,引导幼儿接触更多的民族文化。

四、寓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于主题教学活动中。

我园积极选择具有民族特色,同时又最贴近幼儿生活、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的民族文化资源,建构园本课程体系,把民族内容渗透到语言、音乐、科学、美术、社会、健康等各个领域中,给予幼儿丰富的民族知识。如:各民族的饮食、服饰、生产技艺、歌谣、传说、传统节日等都极富民族文化特色,经过老师的创编、加工成为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幼儿歌舞、童谣、民族手工艺制品等,有效引导幼儿加深对各民族文化的学习和认同。我园是全市唯一一家拥有清真餐厅的幼儿园,在幼儿饮食文化教育中,我们以最具民族特色的小吃和土特名产为内容,让幼儿在欣赏、品尝、亲手制作的过程中,对其品种、营养价值、制作过程获得不同程度的认识,进而产生以家乡的饮食文化引以为豪的情感。如为了让幼儿了解回族人民“喝茶”的习俗,我们创设了回族“过节做客”的生活情景,营造过节气氛,让幼儿戴回族帽、回族纱巾扮演角色,在一片欢乐祥和的“过节”气氛中品尝回族的“盖碗茶”,认识各种各样的茶,尝试泡茶,进而认识回族独特的茶文化。

五、挖掘少数民族民间游戏,开展民族体育及角色游戏。

我省的传统民族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现方式,它的健身、娱乐、教育、经济、社交和竞技等多项功能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我们在挖掘传统民族体育教材的同时,把这些体育项目,经过筛选、改造、整合与提炼,将那些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民间游戏开发出来在幼儿园进行实施,以促进幼儿民族情感的建立和发展。

在游戏区,有家长、教师收集来的陀螺、沙袋、风车、木板、降落伞、冰棒棍等适合游戏的材料。这些材料玩法千变万化,深受孩子的喜爱。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一物多玩,充分发挥了孩子的创造力;在美术区老师们放置橡皮泥、彩色纸、彩带、碎布头和大量的农村自然材料,让幼儿通过画、剪、贴等进行简单的工艺操作,在这里进行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让孩子渐渐流露出对民间艺术的迷恋,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尽情地享受民间艺术美的熏陶。在体育区投放竹竿、高跷、沙包、皮筋、跳绳、铁环等,使幼儿在快乐游戏中增强体质。

在我园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以来,幼儿从多角度、多方位、多通道感受到各民族民俗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萌发了幼儿的兴趣,培养了美感,产生了强烈的内在动力。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不仅能够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感受各民族悠久、独具魅力的文化,还可以帮助每一个孩子实现其富有个性的发展,乐在其中,悟在其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和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多元发展。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6—18.

[3]冯林林.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的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O(3).

猜你喜欢

回族少数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回族文献目录工作述评
回族族称起源新辨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