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成长

2016-04-10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成大实验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6年12期
关键词:小班玩具区域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成大实验幼儿园 姚 霞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成长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成大实验幼儿园 姚 霞

区域活动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赋予了幼儿极大的自由度,使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为幼儿自主习惯和能力发展提供了条件。小班幼儿经过一年的幼儿园集体生活,在区域活动中已初见成效,各方面能力都有提高。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通过对小班幼儿自由开放的区域活动中能力发展的研究,作了一些尝试性探索。

一、提供开放的区域活动空间,创设良好的环境,以充足多样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培养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性。

我们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创设了“创意地带”“说说吧”“生活工坊”“建筑公司”“益智小天地”等区域。这些区域的名称独特而富有情趣性,幼儿能够在新奇的环境中,把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愿望通过特定的情景去实践或再现。这样的教育既能使幼儿获得大量的信息,又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设置区域时,空间的安全性、方便性与活动时间相对自由。我们小四班的空间结构比较独特,视觉上偏小,而幼儿人数与其他小班相当,因此我们着重考虑区域的设置是否安全且便于幼儿自由选择,区域之间是否会互相干扰,物品摆放的位置是否科学合理,材料的投放对幼儿是否轻易造成伤害等。只有各方面考虑周全的区域环境才能便于幼儿自主选择,自由进出,不受干扰地关注、感受好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利于教师的观察与指导。小班幼儿自由活动时间相对较长,我们并不限制幼儿一天内活动的次数,只要是非集体活动,课间或饭后,幼儿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进出各活动区,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喜欢怎么玩就怎么玩。

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是为了让幼儿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游戏,使他们没有心理压力,从无目的地玩玩具到有兴趣地探索。如我们在区域中增加了一些奖励,有小红花,糖果,饼干等,让幼儿能平等地享受到参与活动的成果。同时还会结合不同节日,播放一些音乐,让幼儿有家的感觉。另外,每次晨间区域活动时,我们总是热情地接待幼儿,引导幼儿尝试探索各种玩具,尽量给幼儿一种自由、舒适的感觉,慢慢的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很到提高。

区域活动中提供的材料也是十分讲究的,它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经验、操作能力和活动需要有关,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逐渐学会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并最终解决问题。因此,在提供操作材料时,我们根据小班下学期幼儿动作发展规律和发展水平投放了套纸环、排序图卡、插片等自制玩具。套制环是让幼儿练习配对不同颜色的点数、指环数,既巩固了幼儿5以内的数数,又复习了颜色;我们还为幼儿制作了颜色不同的爱心、花朵、几何图形,幼儿可以按颜色或者形状的不同规律排序,还能根据幼儿能力差异增加难度,操作弹性较大,充分发展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我们把插片玩具做成了用回形针插向日葵的形式,既锻炼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又有助于探索颜色排列的规律性。我们小班年级组经常互相观摩区域活动,根据不同主题,以不同的形式设计同一类玩具,并互相流动,资源共享,让幼儿有新鲜感。

二、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善于把握时机,适时地观察和指导,促进幼儿的独立性与创造性。

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幼儿区域活动中不容忽视,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独立操作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我们并不能完全对幼儿游戏自由放任,教师适时适度的帮助与指导能让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教师指导的目的不是为了干预幼儿游戏,而是为了帮助幼儿深入地探索玩具的多种玩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从而丰富自己的行为表现,更好地开展游戏。

教师首先可以观察幼儿游戏,因为观察是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发现一些细节问题,及时了解幼儿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并从实际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教育指导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我们也可以经常加入幼儿的探索过程,成为幼儿探索、发现问题的目击者和共同参与者。因此,教师要以一个促进者的眼光对幼儿抱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成功与失败在所难免,我们从不轻易否定他们自我实践的结果,因为这些都是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宝贵财富。当然,如果幼儿把疑问抛向教师的时候,教师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抛回给幼儿,在接抛的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揭示玩具的科学性,却不露痕迹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起到了介入的目的。如:我在美工区投入了许多大小、形状不一的饮料瓶、酸奶瓶,鼓励幼儿设计一款午间操的器械,但对小班幼儿来说制作的过程纷繁复杂,可以和家长合作完成。其实我更需要的是幼儿的构思,也许他们的小脑袋里装着很多想法——幼儿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瓶子思索着,还时不时和边上的好朋友说说悄悄话,讨论器械的做法。这个简单的小动作能充分体现出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同伴间的交往能力和创造力。当他们商量好之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制作了一个样品,即用两个爽歪歪的酸奶瓶嘴对嘴粘贴成哑铃,高兴地展示给同伴看……然后我们发动每位家长做一对哑铃,这一区域活动的小制作如今成了我们午间操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由此可见,孩子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我们给他们机会,他们必定能创造惊喜。

教师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创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进一步尝试空间思维的探索,激发幼儿大胆想象,从而取得了丰富、有价值的创作成果,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三、自发交流与积极的评价是发展幼儿自信的重要手段。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总是给幼儿自发交流的机会,因为这是游戏同伴间对自己游戏的交流,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的交流。交流时我们多用谈话的方式,集思广义解决问题或推荐有创意的方法,还经常举一反三,采用设问的方式作为活动的延伸,为下次活动铺垫,激发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如在探索红薯的秘密时,幼儿边尝边感知,当他们得到一些有关红薯的知识经验后,我们就让幼儿互相交流观察心得和发现,“红薯由哪几部分组成?”“它可以做成什么好吃的?”等,再谈谈“你是怎么发现的?”使幼儿了解别人的视角与思维方式,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样,当幼儿看到陌生的果实时,就能主动分辨出它们是水果还是农作物,最后以“下次你准备观察什么?”等设问方式激发幼儿参与下次游戏的积极性。

评价是一个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个活动成功与否,孩子的发展情况如何,与教师的评价有直接的关系。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总是先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说说自己在玩玩具时有什么困惑,有什么收获,老师尽量使用鼓励、表扬等正面评价,并把幼儿成功的作品展示出来,增强幼儿探索的自信。因为负面评价会伤害幼儿自尊心,进而影响幼儿下次游戏的兴趣。只有让幼儿在自尊心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分享与同伴游戏中的快乐,才能培养幼儿在评价中的主动性。经过这样长时间的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在这个专题研究中,我们摸索出了很多有效的区域指导方法。幼儿是在实践探索的“交流提升—从而丰富经验—再交流提升—再实践探索”的良性循环中发展的。教师是以“观察—指导—谈话”作为教学方式,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探索,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我们会继续努力,多实践,多研究,从而得出更切合幼儿发展的策略。

猜你喜欢

小班玩具区域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分割区域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