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低结构材料让小班区角充满生机

2016-04-10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6年12期
关键词:垫子区角瓶子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幼儿园 姚 佳

巧用低结构材料让小班区角充满生机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幼儿园 姚 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幼儿教师可创设丰富的区域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而区角创设就是环境,材料就是组成环境的元素。

低结构材料能够激发幼儿想象,能创造多种玩法,且材料可来自于生活中随手可取的废旧物品中。幼儿可以凭着已有的生活经验、感觉和想象,“在自得其乐中捕捉客观世界的信息和要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对世界、对宇宙的态度”,对培养幼儿创造能力、尝试精神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低结构材料的特点

1.结构简单

既然是低结构,那么它就是一个相对单一材质的个体。比如相对于矿泉水瓶,瓶盖就是低结构材料,还有报纸、粘土、火柴棍、积木等等。

2.获取方便

提供的低结构材料必须贴近孩子的生活,幼儿在日常生活对其也有一定的认识,能引起孩子生活经验的回忆并满足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

3.可塑性强

使用的低结构材料要能制作成各种形象的日常用品和器具。比如:纸板可以制作成电视、洗衣机、冰箱等等。

4.安全性

提供的材料要特别注意安全,一些可能对幼儿造成生理、心理伤害的材料不能投放到区域环境中。比如玻璃瓶等。

5.兼顾环保

低结构材料很多都是生活中的废弃物,不但可以废物利用,还可以引导幼儿认识到保护环境、循环使用的重要性。

二、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运用的优势

低结构素材可以只有一种,但成品却千变万化。投放的材料丰富程度可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活动质量,需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加强幼儿立体三维空间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

我们选用报纸、布袋、瓶罐、衣服、筷子、棋牌、贝壳、棉花、纽扣等等多种可塑性强、不固定玩法原始材料投放到建构、美工、科学、数学、生活区、语言区、娃娃家等区角中去,不但丰富了区角环境还将低结构材料的玩法挖掘到最大化。

三、低结构材料在区角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我们教师应认真观察了解孩子,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随时添加材料和更换材料,同时也注重不同幼儿的发展,幼儿可以在活动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个性进行自主选择进行游戏,从实际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以下策略:

1.提供材料,不断深入。

在“秋天里”的主题活动区角中,教师创设了“豆贴画”的内容,并准备了木胶、大豆、画上画的纸盘等材料,孩子们一下就看明白了,并动手操作起来。一会儿,能力强的孩子很快完成了,他们就喊:这个太简单了;而能力相对弱的孩子还饶有兴致地忙碌着。教师为能力强的孩子提供了更多品种的豆子,他们在拼贴时就有挑战了——有的是按照模式来排列拼贴成线条状的,有的就用撒的方法拼贴成块状的。接着教师又提供了空的纸盘,让他们自己画,自己贴,结果还是有孩子愿意挑战。而作品展示使孩子们参与的热情越来越高。

2.适时等待,及时援助。

在幼儿自主选择探索时,教师应少干预、少指导,多等待、多启发、多援助。在自由活动时,发现晓丹和彤彤蹲在美工区旁边专注的讨论什么。

彤彤说:“晓丹,竹筐里的树叶掉了一地,我们一起捡起来吧!”

晓彤说:“可是这么多的树叶,我们俩要捡到什么时候呀?”

“那我们去叫其他小朋友和我们一起捡吧?”

“好呀!”不一会儿的时间小朋友们都过来把地上的树叶捡起来一起装进了篮子里,接着有许多幼儿都围坐在草地上一起玩起落叶拼各种美丽的图案了——有的拼成了太阳,有的拼成了一条美丽的金鱼,有的还拼成了小乌龟……幼儿在活动时慢慢开始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一起想办法共同解决,这时的教师应隐退自己的主导地位,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材料与工具,如剪刀、即时贴、旧报纸等,成为一名倾听者、观察者、支持者。

3.情感宣泄,创造表现。

我们发现,越是年龄小的宝贝越是对陌生环境抗拒,从而产生恐慌神甚至哭闹,使得活动没有办法进行,反之,熟悉、亲近的氛围会让他们精神松弛、情绪愉悦。在主题活动“我爱我家”的开展中,孩子们收集来了许多妈妈围巾,我们把这些围巾一一展示在装扮区中,孩子们在区角活动中尽情的用围巾来装扮自己,模仿妈妈上班、做饭、化妆的样子。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尝试了装饰的方法,而且在给妈妈妆扮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绑在头发上,有的围在脖子上,有的干脆系在腰上做腰带……更重要的是一份浓浓的亲情在此传递。

4.大胆替换,价值体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日趋关注,高结构、高价格但是功能单一的玩具渐渐在孩子们的身边多了起来,我们从对孩子能力的发展角度出发,开发同一物品的多种“玩”法,即一物替代多物。在区角活动中我们投放了垫子、盒子、瓶子等请孩子们创造性地利用这些物品进行游戏,在与孩子们分享交流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于垫子玩法有最多的创意,如:投掷——垫子最轻,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更容易些,它很软所以最安全;搬运——在孩子搬运的过程过程中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按颜色要求配对,或者搬运距离的变化等;叠高——不仅可以让孩子大胆叠放还可以引导孩子数一数被叠放的垫子有几个,分别是什么颜色的;跳跃——把垫子放在地上让孩子试着跳过去,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不同大小的垫子。孩子们的创意让我们看到大胆替换的价值所在。

活动材料替换了专用运动器具等高结构玩具,而且,我们也发现替代的材料——垫子,比专用的体育锻炼材料功能更多,更安全。他们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动作表征演绎着自己对生活事物的认识,对认知经验内化后的重组与再现,充分发展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功能发展,多元表达。

所谓功能发展是指一种材料发展幼儿的多种能力,其价值表现为多元性。内容包括:动作、语言、空间感、逻辑思维、数概念、知识经验等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例如:我们在音乐区投放的瓶子、罐子、各种豆豆(绿豆、赤豆、白云豆)、小核桃等,当孩子们发现把这些装进瓶子里或罐子里会发出不同而声音时都迫不及待地参与到游戏中来。可是往瓶子里装豆豆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们的瓶子宝宝怎么会发出声音呀?为什么要往瓶子里装和瓶子颜色一样的豆豆?豆豆是装进去了,可是瓶盖怎么也拧不上,怎么办?但是最后,当我们的孩子们跟着音乐快乐地挥动自己的“乐器”的时候,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这笑容里有孩子们成功的喜悦。

在我们投放的材料中隐藏了多维的教育价值:小手肌肉的训练、颜色的认识、大小的感知、探究意识的培养、音乐节奏的感知尝试,当乐器完成后,孩子们还尝试怎样让我们的瓶宝宝唱出不同的歌,有的宝宝尝试着踢,有的两两互相滚,有的夹脚跳等等大动作的练习。一种游戏,多种价值,让我们真正觉得简单、有效又可以多方面促进孩子发展。

教育来源于生活,废旧日用品、素材玩具等结构化程度相对较低的都属于低结构材料,它们对幼儿游戏行为的限制也比较少,幼儿可凭借自己的经验、能力、兴趣,充分地想象并赋予材料独特的意义,但低结构材料的适时适宜提供对于教师也有很大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地观察、研究孩子,排查、挑选最适合的材料,才能使孩子在安全、有趣的的活动中学习、游戏。

猜你喜欢

垫子区角瓶子
幼儿园户外自主区角游戏的探索与实践
瓶子赛跑
梦幻垫子
为什么灌满水的瓶子不易破
瓶子赛跑
我们得换个方向
垫子大战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有效指导
区角活动真有趣
别把你的瓶子随手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