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课堂提问的三要素

2016-04-08杨立夫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6年5期
关键词:布鲁斯时机瀑布

杨立夫

恰当、合理的课堂提问可以让教学“一石激起千层浪”。因此,合理设计提问内容,有助于学生思考,进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能力。但课堂提问并不是盲目的,而是要求教师在提问时既做到目的明确,又要有的放矢。如何把握提问时机,如何选择提问内容,如何设计提问梯度,这是值得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我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围绕提问的时机、内容、梯度,阐述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提问。

一、把握提问时机

课堂提问不是盲目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握提问的时机。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情况,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严格把握提问时机,做到及时提问。

以《望庐山瀑布》一课的教学为例,在带领学生翻译“遥看瀑布挂前川”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含义,我及时向学生提出问题:“透过‘遥看’二字,可以发现作者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瀑布的?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角度观察?”由此,让学生明白“遥看”是指距离瀑布很远,只有这样才能看到瀑布的全貌。这样一来,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便可以更好地把握诗句细节。可见,把握提问时机,在适当的时间点导入合理的问题,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选择提问内容

课堂提问必须具备明确的目的,即如此提问是为了达到何种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和价值。因此,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精心选择提问内容,尽量避免一些无用的提问内容,并从启发的角度入手鼓励学生思考。

例如,在教学《第八次》一课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布鲁斯王子在看到蜘蛛第八次织网后,下定决心再来第八次,这体现了布鲁斯的什么性格和品质?”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往往会觉得布鲁斯王子是一个容易放弃的人,但是透过这个问题,以及思考问题时对原文的重新阅读,可以让他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布鲁斯王子,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教师在教学中长期进行这样的提问,不但可以间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而且还能让他们懂得如何联系全文解决相关问题,丰富他们的解答思路。

三、设计提问梯度

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思考,如果问题太难,不但不利于学生思考,甚至还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围绕学情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可以满足不同学情学生的需求。

以教学《绝句》一课为例,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1)什么是绝句?(2)初读古诗,思考这首《绝句》主要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诗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教师通过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初步建立了对“绝句”的认知。

在具体翻译诗句时,我又向学生提出问题:(1)古诗中的一些生词标记了注释,它们都是什么意思?(2)结合注解,尝试翻译古诗。(3)古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主要表达了哪些意境?这三个问题难度各不相同,第一个问题基础性强,适合全体学生完成,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在难度上逐渐提高,更适合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由此,不但实现了课堂提问的兼顾性要求,也让所有学生都得到了锻炼。

在教学中,教师进行有效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所以,在教学期间,教师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恰当的提问,确保提问的内容真实、有效。同时,我们应拒绝那些口头的、浮夸的提问形式,把问题问到根本处,在确保学生可以接受问题难度的同时进行合理点拨,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真正进入语文殿堂,体会语文学科的魅力。

猜你喜欢

布鲁斯时机瀑布
瀑布之下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布鲁斯·鲍文
瀑布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跳布鲁斯的蓝兽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请给我一幅画
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