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掉“入园难”的根
——唐山市路北区学前教育发展纪实
2016-04-07张海涛通讯员熊朝阳
■本刊记者 张海涛 通讯员 熊朝阳
挖掉“入园难”的根
——唐山市路北区学前教育发展纪实
■本刊记者 张海涛 通讯员 熊朝阳
编者按:2011年—2016年6年的时间里,连续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让学前教育发展驶入“快车道”。今年,恰逢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一直以来,河北省强化并落实政府主导责任,坚持“以政府和集体办园为主,以公办教师为主,以政府和集体投入为主”的“三为主”学前教育发展模式。作为首批河北省学前教育先进区,唐山市路北区立足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以“三大举措”攻克城市幼儿园“开发难”、“建设难”等一系列“城市病”,有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有效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对城市区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每年秋季入园时,在许多城市的公办幼儿园门前,总是不乏家长们通宵排长队的情景。不过,这种情况在唐山市路北区早已成为了陈年往事。
“我们不存在‘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指着一所即将交付政府使用的新建小区配套的幼儿园,唐山市路北区教育局局长姚久满从容地说道。
“入园难、入园贵的根本原因在于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自2011年起,我区立足强化政府主导责任,积极落实河北省政府提出的‘三为主’(以政府和集体办园为主,以公办教师为主,以政府和集体投入为主)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从根上解决了这个疑难杂症。”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0%,公办园在各类幼儿园中的占比、公办园入园的幼儿在入园幼儿总数中的占比双双达到70%以上。姚久满的话在由路北区教育局提供的一组数据中得到了印证。
推行“四种模式”扩容公办园
作为唐山市的主城区,路北区存在着一批老牌公办幼儿园,它们建园较早,规模较小,在社会上拥有良好的口碑。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入园需求的增加,这些老园被迫连年刷新“超载”纪录,同时,由于地处寸土寸金的老城区,想要寻求办园规模方面的扩张却无从下手。
始建于1982年的第五幼儿园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早些年,小区常驻人口不多,可容纳200名幼儿的办园规模能够满足当时需要。随着城市人口聚集,居民数量倍增,新增适龄儿童的入园成了“老大难”。
2012年,借着旧城改造的契机,区政府投资1500万元,将旧园整体推倒后并在原址上重建了一所高标准、现代化的幼儿园。
“新园的建筑面积增加了一倍多,最直接的收获是可容纳幼儿数量增加到了500名。”园长谢志清兴奋地说,新建园有效缓解了入园压力。
同样是身处老城区的老牌公办园,花苗幼儿园却没有五幼那般幸运赶上旧城改造。虽然在拥挤的老旧居民区难以大兴土木,区教育局还是给像花苗这样的幼儿园有针对性地开出了“药方”——进行扩建。
2014年时的花苗幼儿园还是原来的花苗幼儿园。不同的是,它比以前的办园规模更大了。
园长刘辉告诉记者,教育局投入了200万元扩建了1100平方米,幼儿园从8个班增加到12个班,现在可以基本保证周边小区的孩子都能就近入园了。
“如果有需要的话,收拾一下再增加两个班一点问题没有。”刘辉说。
除了通过新建、扩建幼儿园扩大公办园办园规模外,路北区还利用闲置小学改建幼儿园,增加公办园总量。
2015年,经过布局调整,原冯大里小学仅有的100多名小学生整体并入了相距仅有百米远的扶轮小学。
为了让教育资产继续用于教育,弥补该区域公办园的缺口,撤并后的冯大里小学被改建成了路北区第十二幼儿园。
“两年来,我们对园舍进行了彻底改造,现在完全找不到一点小学的痕迹了。做到这一点,区教育局投入了300多万元,几乎相当于建了个新园。”马子玲园长告诉记者,为了保证保教质量,区教育局特意将花苗幼儿园的主任调过来任副园长。如今,在园幼儿300余人,已经超过了原来小学生的数量。
此外,利用闲置小学校舍发展小学附属幼儿园,是该区扩大公办园总量的另一条途径。
祥云道小学附属幼儿园就是附属园布局网络中的一个。
受人口因素的影响,祥云道小学的生源逐年萎缩。一方面是小学校舍大量闲置,另一方面则是幼儿入园需求高涨,路北区教育局当机立断,决定在此设立小学附属幼儿园。
这所在校学生不足200人的学校,一半的场地被改建成了幼儿园,如今,在园幼儿已经达到200余人,闲置的校舍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多数孩子就在马路对面的居民楼里住,接送孩子就是上楼下楼的功夫,非常方便。如果没有这个园,孩子们只能到更远的地方上幼儿园。”祥云道小学校长王文山说。
附属园不仅入园方便,保教费还相对低廉。据了解,祥云道小学附属幼儿园每月的保教费只有260元,贫困家庭的幼儿还享受学前教育专项资助,每个孩子每年大约可以得到一千块钱的政府资助。
近三年,该区投资1200余万元,新建小学附属幼儿园4所,扩建小学附属幼儿园10所。这些附属幼儿园的设立,有效解决了主城区开发难建园难的问题,在拥挤的市区中保证了公办园阵营不断壮大,更多的适龄幼儿就近入园。
发展附属园,新建、改建、扩建公办园,让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得到迅速壮大。据统计,6年来,该区共投入资金4300万元,实现了29所公办园的扩容提档,涉及新增受惠幼儿3000多人。
打破体制隔阂“收编”集体园
集体性质幼儿园是我国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群众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
然而,与其所发挥的重要功能不相匹配的是,该类幼儿园存在体制障碍、投入不足、师资羸弱等诸多问题,并最终导致了办园困境。
由于难以为继,近年来,很多地方的集体园集体陨落。这种现象在路北区也相当普遍。
第七幼儿园原名团结楼幼儿园,属于集体性质幼儿园,最早由集体自筹自支办园。最辉煌时,曾经承担唐山市的一部分外事任务,很多前国家领导人都曾到访。
时过境迁,当年的集体已经名存实亡,该园失去了仅有的资金支持,连续32年没有再更新过设备设施。
很快,该幼儿园招生陷入困境,最惨淡的时候,在园幼儿从史上最多的400人直降到39人。该区其他的几个集体园的境地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方面是这些集体园门可罗雀,另一方面是公办园人满为患。
“失去了集体园,就相当于丢掉了普惠性幼儿园的半壁江山。”正是考虑到集体园所承担的公益性的学前教育服务功能,路北区决定拯救这些濒危的集体园,特地从当地优质公办园挑选精兵强将为集体园“输血”。
也是从那时起,第一幼儿园的副园长丁志伟,带着丰富办园经验,到七幼任园长一职。
尽管早就知道自己是来收拾“烂摊子”的,也有心理准备,但是,当她发现连给老师们开工资都成为一大问题时,还是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开始时每个月给老师们发一半工资压着一半,后来连一半工资都拿不出来了就有多少发多少,最后实在是一分钱也拿不出来了,我就给老师们打欠条。”说着,丁志伟从书柜里翻出一本封皮有些发黄的笔记本,这个本子被她自嘲为“赊账本”,上面满满记录着给老师们打的欠条。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万般艰难之际,第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国家对学前教育投入前所未有,这给路北区持续推动学前教育发展更大勇气。
在区委、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集体园的体制隔阂正式被打破,政府直接投入办园,既给人,又给钱,集体园享受到了“准公办园”的待遇。
身份上的转变,也成为七幼历史性转折的关键。
区政府不仅结清了所有拖欠教师的工资,还对幼儿园进行整体改造升级。不经意间,一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幼儿园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幼儿园整体进行了加固粉饰,水电暖全套更新改造,原本出租给商户的房子变成了全新的活动室,土操场披上了人造草坪,旱厕被推倒后的原址上建起一间绘本馆,室内地面都铺上了干净的木地板,一大批最新购置的玩教具很快成了孩子们爱不释手的宝贝……
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触及谷底的入园幼儿数量出现了绝地反弹。如今,七幼回归鼎盛时期,在园幼儿达到405人,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优质园。
曾经的薄弱园不见了,集体园进入了良性循环轨道。
成功“逆袭”的集体园不止第七幼儿园一家,还有八幼、九幼、十幼、十一幼。其中,七幼、八幼、九幼和十一幼4所幼儿园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
以普惠性为导向扶持民办园
随着公办园和集体园的快速发展,路北区70%以上的孩子都能就近享受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资源。
同时,路北区教育局注意到,当前,民办园作为公办园的补充,满足了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是区域学前教育发展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民办园发展可谓势头强劲。面对“自收自支”的民办园,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态度不尽相同。管与不管,怎么管,管多少都成了问题。有的地方干脆选择“放手”:办园是经营者自己的事,只要他不去踩政策上的红线,就可以自由地做生意。
路北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志良对这种行为并不认可。他认为,“教育不是纯粹的生意,完全市场化下的民办园必然引发诸多问题。”
“民办园的服务意识远远高于教育意识,为了盈利会千方百计讨好家长,不管是否违背教育规律。”
他打比方说,有的民办幼儿园开设小学阶段的课程,迎合一部分家长的需要的同时,也会引起另外一部分家长的抱怨:“我的孩子所在的公办园啥也不教!”倘若出现类似的情况,对整个区域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将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换句话说,如果民办园不规范办园,破坏的将是本地区学前教育生态。因此,政府部门必须给予民办园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对公办园、民办园做到一视同仁。”
秉承这个思路,从2012年起,路北区教育局便对包括民办幼儿园在内的各类幼儿园实行统一评价,统一研训,统一指导,统一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路北区民办园的教育理念、师资队伍、教育科研等方面能够与公办园保持“步调一致”,违规办园和小学化倾向等问题也鲜有发生。
“前不久,教育局还带着我们去上海参加一次培训,获益很多,培训费用也是教育局承担,没用我们出钱。”金色摇篮幼儿园的陈学梅园长说,区教育局平常组织的类似的幼师培训活动很多,都会带上民办园。区域内的各种比赛,民办园也能与公办园同台竞技,统一排名,“根本没把我们民办园当外姓人看待”。
“以前,民办园的办园条件比公办园好,随着区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持续增加,这种优势出现了反转,公办园的硬件配备超过了民办园。如果民办园的软实力再跟不上,就有可能被淘汰,所以我们组织的活动民办园也特别愿意参加,大家都是一路跟着跑。”路北区教育局幼教科科长吴妍荣对记者说。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一些民办幼儿园园长也表示,公办园“物美价廉”,确实给民办园办园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和影响。为了缓解压力,部分民办园甚至不惜降低收费标准增强竞争力。
“保教费由原来的每生每月1500元直降至900元。”路北区著名的民办幼儿园东方明珠幼儿园降低收费标准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考虑到民办园的重要性,该区教育局顺水推舟,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路北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财政扶持管理办法》,对被认定为普惠性民办园的幼儿园每年补助资金3-5万元,引导推进普惠性民办园建设。
以东方明珠幼儿园为例,从1500元/月降至900元/月,表面看来是赚的少了,但是由于降费吸引了更多生源,幼儿园内闲置的资源少了,再加上政府奖励补贴,实际上收益是增加了。
除此之外,区教育局组织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教师素质大赛、玩教具大赛、幼儿园运动会等活动,所有民办园都能参加。
“经济上,有失有得,影响不大,潜在的收益却是无法用钱估量的。”东方明珠幼儿园董事长吴瑞萍说。
一石激起千层浪。看到被认定为普惠性民办园的幼儿园尝到了甜头,更多的民办幼儿园开始摩拳擦掌。截至目前,全区普惠性民办园数量已经达到了民办园总数的60%。
“经过多年来不懈努力,如今,路北区形成了以公办园为主,公办民办并举,健康有序的普惠性为主导的学前教育格局,让当地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姚久满说。
2014年,河北省首次评选学前教育先进区,路北区赫然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