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浅析
2016-04-06王红兵
王红兵
摘要: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高中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已经从过去的培训编程人员、传授应用软件的使用升格成今天的培养公民的信息素养。我们的日常教学不能局限在课本的范围之内,在条件循序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194-01
转眼间,计算机课进入初中课堂已经多年,其学科地位、学习内容、指导思想、课程性质,甚至学科名称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能力已经成为新时代每个公民的必备知识和基本能力。然而,各地的信息技术教学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信息技术教学又没有既定方法,也没有相对固定的模式。下面是笔者教学实践的经验与体会。
1.培养主动参与意识,保持长久学习兴趣持久不息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去探索、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极强的学科,应该说上机时间占70%,理论课只占30%。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例如在利用WORD2000制作电子贺卡时,我以传统贺卡导入,告诉学生与传统贺卡相比,电子贺卡表现力更车富。我把几张精美的电子贺卡展示绘学生,让学生在"博览"中欣赏美,品味美。活泼的动画、绚丽的色彩、优美的旋律,处处给人以美的感受。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性情,解放心灵,感受到计算机不是一个神秘的难以接近的家伙,利用人机之间可以捕捉的情愫,学生和计算机的距离拉近了,使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想动手设计,这就促使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形成。学生从开始对贺卡知识一无所知。到认识贺卡,从而去设计贺卡,完成贺卡的创作,主动参与课堂实践。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我还有意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屏幕、使用帮助信息的习惯。在起始教学中,应特别重视软件中帮助命令的使用。几乎所有的软件都有类似的帮助功能,假如学生掌握了帮助命令的用法,在今后遇到新软件时,就能通过帮助功能来学习该软件的使用。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帮助功能去寻找完成任务的方法,这样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教学重点要侧重于实际操作运用
《纲要》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用",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课堂上要注意"学以致用"的原则。
2.1 学用结合。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要有所选择,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制订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例如:"画笔",学生可以利用它来设计贺卡,送给他人;"Word文字处理",学生可以利用它写作文、记日记、写通知、制课程表、写信;"PowerPoint",学生可以利用它来制作班级通讯录;"媒体播放器",学生可以利用它播放自己喜欢的乐曲……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都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都是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学生学起来就会有兴趣,乐于学。
2.2 以用激趣。学习知识与技能是为了"用",有了"用"的可能、"用"的需求,学生才会想办法强化巩固所学知识。这说明,在课堂上设计练习时,要注意实用性。例如:在介绍了"电子邮件"一课后,我就把自己的E-mail地址告诉学生,让他们课外给我发电子邮件。学生给我发了很多电子邮件,其中有美丽的图画、精彩的贺卡等,有的学生还告诉我一些心里话。我收到后一一回信,信中写的都是赞扬、鼓励的话语,在给他们以自信心和鼓励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劲头也更足了。
3.把握课堂,有的放矢
计算机课堂教学不能只是老师讲、学生听,而应该以精炼的内容和活泼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分析、思维和创新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3.1 精讲多练,人机互动。针对中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相对比较窄,对电脑接触不多,但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上课易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讲课内容少而精,简单易懂,突出重点,形式多样,讲课采用启发式,在关键部位,或设悬念或故意给出错误答案或提问学生,让学生思考、讨论,再由老师做结论,这样使学生在老师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思维,加深认识,并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积极性。
为了让课堂处于一种宽松和谐的状态,更好地建立"师友型"的师生关系,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摆脱并不适合计算机课堂的传统的单一的"讲授―接受"性课堂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课中对操作性强的内容,采用"示范―模仿―更正"式教学。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之前,由老师提出具体问题,提问学生用什么技巧完成,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示范操作,并演示在大屏幕上,使学生看到整个步骤的执行过程。接着由学生模仿老师的操作完成老师或学生相继提出的其他问题,对于错的地方及时进行启发更正。通过教师学生的人机互动,学生不知不觉中就掌握操作技巧及功能了。
为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能活跃起来,积极回答问题,培养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思考,可以采用"提问―讨论―交流"的形式,由老师发问,学生各抒已见,一题多解,展开讨论与交流,这样可大开阔学生的视野,并活跃了课堂气氛。例如,在讲"画图"那一节时,我先向学生提问,怎样快速地清除掉已画好的作品?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来上机试验,有的学生用橡皮一点一点进行删除,有的学生用重新建立的方法,而有的学生通过提前预习已经掌握了用"画图'工具栏中"图象"菜单中的"清除图象"命令,最后我总结并通过大屏幕进行示范操作。这样学生通过自学活跃了课堂又培养了自学能力,从电脑演示中获得直观生动的信息。
3.2 声形结合,采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中的声音、影像所带来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为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空间。计算机课堂可以利用辅助的教学软件或老师自编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例如,第一堂课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的发展和类型,如果只是简单地讲述,根本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于是,利用自制的课件,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向同学们直观展现出精彩的电脑世界,结果表明充分地调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多媒体这种强烈的视听冲击下,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容易被激发,记忆力也明显增强。
4.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主动创新
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计算机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去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写作文、做实验或进行计算机辅助学习,运用于身边生活等。例如:在讲WORD图文混排时,需要用到绘图工具栏,我只是把工具栏上重点工具,如阴影、三维效果、填充、自选图形等提示了一下,具体的操作留给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利用WORD中的绘图功能,用自选图形设计本班的班徽、用艺术字设计本班的班训以及出版学校的校报等。学生们凭着他们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做出了一幅幅好的作品。后来我对几副想象力丰富的作品给予了表扬,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既加深学生对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又发挥了他们自主创造性的劳动。此外,我在教学中,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电脑技能大赛,让他们在比赛中不断进步,更好更灵活的掌握计算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