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中的作用
2016-04-06陈琴
陈琴
摘要: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下,新课程理念得以有效实施。在新课程实验改革中,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受到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教育技术作为课程教学的资源工具和认知工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改善了教与学的环境。
关键词:教育技术;小学数学;情境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191-0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提出"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注意教育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从数学学习的认知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对于情境化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是知识的运用,都离不开知识产生的环境和适用的范围。也就是说,学习中的建构过程总是与知识赖以产生意义的背景及环境关联在一起的,即知识与学习总是具有情境性的。注重情境化设计,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就成为数学课程及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1.依托教育技术的情境化,从情境表面色彩角度观察,要关注教育技术提供的生活化和趣味化功能
1.1 生活化情境。在信息网络上已经具备海量的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信息,图、文、声、像一应俱全,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功能,为教学情境的生活化奠定了基础。运用教育技术创设生活化情境,能够激发学生认知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传统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拘泥课本。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教学素材远离学生生活的情境,而教育技术恰恰弥补了教材的受时空限制的不足,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极大限度地突破书本是唯一学习资源的限制,能够为教学提供生活化情境,实现了数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化。通过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把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素材,整合到数学教学中,注入了时代的活水,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教育技术实现了教学资源跨越时间空间界限的特点,将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赋予教学内容新的内涵。
1.2 趣味化情境。教育技术特别针对小学生有效注意力保持时间短的认知特点,能够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趣味化情境,促进学生实现注意力的分配。同时,配上富有启发而有趣的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欲望。在实际多媒体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教师把某一阶段流行的动画形象引入教学。目的就是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为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激发学生认知兴趣。
首先,趣味化情境需要"趣味化情境素材"。"趣味化情境素材"的选择要适合教学主题,不能喧宾夺主。笔者曾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教学中设计"孙悟空过关"的口算情境,在过关后获得4个西瓜,紧密的和后面的"猪八戒分西瓜"的主题图故事联系起来。引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使得教学环节紧扣,教学内容过渡自然。学生在有趣的动画形象吸引下顺利完成学习。
其次,"趣味化情境素材"的选择要切合学生兴趣。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点"有机融合在一起。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的教学中,ppt课件首先呈现"喜羊羊"经典的思考动作图片,学生的眼睛立刻闪现兴奋的眼光。教师及时设问:"请大家像喜羊羊一样思考一个问题。"接着,呈现"《喜羊羊和灰太狼》播放时间是18时30分开始,19时45分结束。"思考: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两个时刻。在这次情境的创设中,"兴趣点"是学生对《喜羊羊和灰太狼》动画的喜爱。"知识点"就是动画的播放时间作为素材整合到《24时计时法》的教学中。
情境相对于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低段学龄的学生。记得有专家曾经说过,对于低龄的小学生而言,"学习就是游戏,游戏就是学习。"对此,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此表示深深认同。
可以说,无论是低段的小学生,还是高段的小学生,在玩中学的意义都很重要。而游戏需要一定的情境背景,虽然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教育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在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重要手段,并且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运用教育技术进行课堂练习,增加了练习密度。把教师从大量的板书中"解放"出来。并且,教育技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能够提供多样化的题型,满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而且趣味化的练习能够维持学生有效注意力的维持,提高教学效率。
2.依托教育技术的情境化,从情境深层本质角度观察,要关注教育技术的交互功能和动态演示功能
2.1 教学无时无刻不情境。"情境"不能简单理解为教学的附属品,或者说是课堂教学的"佐料"。既然情境对于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教师可以更为广义的理解情境教学的含义,即"教学无时无刻不情境"。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借助教育技术手段完成的情境教学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料"。例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由于传统教具钉子板数量的不足,一般传统教学中只是教师演示,部分学生感知体验"围一围"的过程。利用flash制作的课件可以模仿传统的钉子格图围出各种"平行四边形"。学生在网络教室,利用课件可以亲身体验到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
这种通过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操作情境",摆脱了一些传统教具的束缚,让更多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从教学空间和时间的角度看,教育技术使教与学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2.2 交互情境和动态情境。提到教育技术和教学,不能不提到"人机交互"和"动态演示"的概念。无论是早期的ppt、flash,还是现今流行的白板,都不能忽视技术本身的交互和动画功能。笔者认为从学习"体验者"的视角出发,"人机交互"和"动态演示"也是一种情境。因为,学生通过亲身的操作和观察,更好地体验和经历数学演绎推理和知识形成的过程。平台的使用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这种学习是开放性的,学习者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便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展个性,推动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成绩两级分化相当严重,而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了这一教学难题,它可辅助数学教学打破齐头并进的错误做法,解决了传统数学教学不能解决的"多边互动,因材施教"问题。即优秀生可以快一点前进,差生可以慢一点。利用计算机的分组辅导,个别辅导、交互辅导功能,教师可以将整体教学和个别辅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因材施教。比较自由的充分发挥个性,不至于因为要照顾差生放慢速度而使优生吃不饱,也不至于因为要照顾优生加快速度或加大难度而使差生吃不消,优生和差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优生从被动等待中解放出来,差生从被动压抑中解放出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多边互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场面,每个学生都在自觉地寻求知识发展自己。于是主动性、积极性、趣味性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而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学习效率和教学技能都相应得到提高。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不仅是教学形式的拓展、教学内容的延伸,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推动和促进;更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灵活地渗透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能有效地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化难为易,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觉到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中,自己的观察、思维、记忆、想象、创新等能力有很大提高。这也是当前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去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