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资源的运用现状研究

2016-04-06刘晶晶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刘晶晶

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好红色资源,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各大高校应充分认识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发挥好红色资源的作用,从而激励大学生对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的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但目前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关键词:红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007-01

红色资源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是中国革命斗争和建设的体现,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①。因此积极推进红色资源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能拓展和丰富高校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推动高校红色教育的创新,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红色资源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联系

1.1 红色资源的内涵界定。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展现了革命先辈的高尚品德,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捍卫民族独立、国家尊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在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界定上,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从广义和狭义上进行探究,广义上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指古今中外那些促进民族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先进事迹和人物、革命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精神;狭义的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载体,以及反映这些精神的革命遗址、文物、纪念馆、博物馆等物质载体。一种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来界定,学者耿琦认为:物质的红色资源指的是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墓园、图片实物、文学作品等,精神的红色资源是指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民族精神。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保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②。

1.3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1.3.1 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发展,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构建带来了巨大冲击。2008年,胡锦涛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大学生要不断深化对我国历史和国情的认识,对改革开放30 年伟大进程的认识,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去。"③因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非常关键,红色资源中蕴含着许多生动感人的革命事迹,能引导学生坚定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培养爱国情感和高尚品德,脚踏实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1.3.2 有利于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2007年,胡锦涛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④。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把校园建成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坚强阵地。

1.3.3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对大学生深入持久的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红色资源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坚定着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传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些都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源泉。

2.当前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现状

红色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蕴涵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厚重的先进文化、丰富的革命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具有感染力、说服力、震撼力和强大的教育功能,各高校正积极通过各种形式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但目前的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红色文化资源运用的形式和内容过于简单。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资源,必须要经过高校的整合开发,才能对大学生产生教育作用。目前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专门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实地参观红色文化资源地、观看革命题材影片、在一些重大节日时加强校园中红色文化的宣传等,虽然结合了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两种方式,但仍然不能掩盖红色文化资源在教育形式及内容中的单一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运用的是单纯的理论灌输式教学,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向大学生讲解红色资源的知识和事件并不多,对红色资源的某种精神或某一事件的挖掘、宣传、解释也不彻底,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致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法领会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价值和宝贵的精神,没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用;在外出参观考察红色教育基地时,往往都是走马观花,活动结束后,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难以全面了解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运用的状况;红色文化的宣传往往集中在某一时期或阶段内,缺乏长远的规划。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使这种简单、浅显的表达形式只停留在表面形式和感性认识上,难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导致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出现教育流于形式的瓶颈,造成形式大于内容的印象,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2 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文化中渗透力不强。校园文化具有"育人""化人"的功能,是大学生红色资源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是高校的精神面貌和人文特征的展现,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塑造良好的精神风貌、形成文化认同意识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但目前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对红色资源的渗透,使得红色资源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文体活动方面,红色资源融入少,形式较单一,内容易固化,各高校以红色为主题的活动通常只是在特定时期或重大节日举行,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在高校宣传方面,虽然每个学校都有宣传栏,但宣传栏中的内容几乎都被各类娱乐活动、社团活动、竞选活动等占满,对红色资源的宣传屈指可数,学生基本也只会在各类活动版块的宣传栏前驻足,鲜少主动关注红色资源的相关内容;在文化景观方面,大多用的是刻字的石头、文人墨客的雕塑、景观草等表现形式,追求的是时代性和现实性,缺乏以红色资源为主题的景观塑造,表现革命精神的较少,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中缺少红色资源气息,难以发挥红色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2.3 红色文化资源在学生的认识中存在偏差。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效果如何,与作为学习主体的大学生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学

生若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红色资源相关的知识并使之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念,外化为行为自觉,那么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就具有实效性。郑永廷在《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一文中写道:"快餐式的信息消费,会逐步使人疏于思考而疏离经典,缺乏理性而陷于肤浅。这就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对深层理想信念不予重视,对经典名著不感兴趣,对什么事情都浅尝辄止而表现为迷惘、困惑的学生。"⑤在如今社会市场经济不断深入中,很多大学生觉得让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能够快速地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就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没有把红色资源与自己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联系起来,认为过多的进行红色资源的学习对自己成才、就业等方面没有实际意义,对参与红色主题的相关实践活动兴趣不大,有些参与的学生也是带着功利性目的而去,比如为了获得绩点、拿上奖学金等。大学生对接受红色资源、红色革命精神认识存在偏差,以致消极对待各类相关学习,直接弱化了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的实效性。

3.运用红色资源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高校应积极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将其作为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丰富优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邓小平说过: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仅要"敢于教,还要善于教"。高校应充分利用师资力量,构建相应的区域红色资源研究中心或机构,增强红色资源研究的广度、深度与力度,明确红色资源的特点和优势,打造出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红色教育经典,一方面形成学科强势与专业特色,另一方面可以以此为基础开设相应课程,创设红色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实现红色资源教育在时间上的延续和精神上的传承,强化红色资源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除了课堂教学,高校还应通过多种有效的实践途径来确保红色资源的运用,高度重视和积极开辟红色教育基地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将课堂讲授与基地展示相结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最大的隐性教育功能,增强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对红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3.2 加强红色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追求,要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和感染力。将红色资源渗透到校园建筑和文化设施等硬件的改进和建设上来,通过现代的装饰手段和方法将红色资源及其所蕴含的红色文化渗透到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中,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传播载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资源的教育与熏陶,激励学生塑造良好的政治素养和优秀品格;加强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出版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杂志、宣传册、校报或其他普及读物,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范围;积极开创新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通过易被学生接受及认同的方式将红色文化融合其中,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率,深化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感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作用,积极构建红色网络教育平台,运用红色资源丰富网络环境,通过电台、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弘扬红色文化,通过在网络上开展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红色资源教育活动,不断增强网站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号召他们积极参与、主动融入,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宣传。

3.3 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要让大学生了解红色资源的内涵和意义,增强他们对红色资源的情感认同,必须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方式与途径,增强红色文化的时代感,善于运用大众文化传播中的成熟技巧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让红色文化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时,必须从红色文化、革命精神与学生们日常生活的结合处出发,要善于把红色资源的教育内容渗透到他们的实际生活中,避免单一的理论灌输,在顺应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的基础上,把远离学生日常生活的抽象精神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小道理,从大学生心灵深处和生活细节的细微处进行红色文化的教育,有机地整合红色教育资源中显性和隐性的教育素材,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他们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循序渐进的实现红色资源的有效表达,升华学生们对红色革命精神的情感认同,让红色文化资源真正地走进大学生的心灵,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成为红色资源教育的主阵地。

红色资源作为优质高等的教育资源,优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其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内涵和精神及其在新时期被赋予的新内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性素材,具有强大的社会教育功能,应给予高度重视,使其社会教育功能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2005年1月17日至18日,胡锦涛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3] 2008年5月4日,胡锦涛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4]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

[5] 2006年9月,郑永廷《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探索》.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