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artt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附8例分析)

2016-04-05欧倩滢刘海蔚陈道雄

山东医药 2016年43期
关键词:补钾血钾醛固酮

欧倩滢,刘海蔚,陈道雄

(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 570311)

Bartt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附8例分析)

欧倩滢,刘海蔚,陈道雄

(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 570311)

目的 探讨Bartter综合征(BS)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8例BS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BS患者中,儿童期发病1例,青少年期发病3例,成年期发病4例。1例儿童期发病的患者以生长迟缓为首发症状,其余7例分别表现为四肢乏力、肢体疼痛麻木、心悸、呼吸困难、怕热、多汗等。8例实验室检查分别呈现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氯血症、代谢性碱中毒、高尿钾、高肾素、高醛固酮、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表现。6例行肾脏彩超检查,均未见异常。4例行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其中2例有明确的肾小球球旁细胞增生、1例可见肾小球球旁器稍肥大、1例未见肾小球球旁细胞增生或肥大。8例依据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及激素检查或肾穿刺活检结果确诊为BS。给予补钾、保钾治疗,血钾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单纯高钾饮食较难纠正低血钾状态。结论 BS以肾性失钾、代谢性碱中毒、高肾素及高醛固酮血症为主要临床特点,可伴有低镁、低氯血症以及糖调节异常,青少年期及成年期发病的BS以四肢乏力为主要症状。临床上需要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及激素检查结果、肾穿刺活检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对BS作出诊断。补钾、保钾的联合治疗对BS有较好的疗效。

醛固酮增多症;先天性醛固酮增多症;Bartter综合征;低钾血症

Bartter综合征(BS)又称先天性醛固酮增多症,其特征是肾小管Henle袢升支粗段盐的转运显著减少或缺乏[1],由Bartter在1962年首次报道[2]。BS发病率低,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比较困难。现结合8例B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

1 资料分析

2006~2015年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BS患者8例,男3例,女5例;年龄15~41岁(≤25岁5例,34岁2例,41岁1例)。发病年龄3~41岁;其中儿童期发病1例,青少年期发病3例,成年期发病4例。1例就诊时15岁,其余7例就诊时均已成年。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为2个月至20余年。1例就诊时15岁的患者,就诊时身高140.5 cm、体质量29 kg、 BMI 14.7 kg/m2。青少年和成年发病的患者中,就诊时3例男性患者身高164~168 cm、BMI 20.1~25.4 kg/m2,4例女性患者身高150~160 cm、BMI 18.1~22.3 kg/m2,其中3例BMI<21 kg/m2。8例患者血压、听力均正常,均无类似疾病家族史。

本组8例患者中,首发症状表现为四肢乏力6例、面部麻木1例、生长迟缓1例,其他临床表现依次为肢体疼痛4例、肢体麻木2例、心悸2例、呼吸困难2例、怕热2例、多汗2例、抽搐1例、恶心1例、呕吐1例、胸闷1例、头晕1例、头痛1例、畏寒1例。

实验室检查, 8例均有低钾血症(血钾<3.5 mmol/L),其中4例为重度低钾血症(血钾<2.5 mmol/L),血钾最低值为1.47 mmol/L;5例有低镁血症(血镁<0.7 mmol/L),血镁最低值为0.42 mmol/L;8例血钠、血钙均在正常范围;5例在血钠正常时有低氯血症(血氯<96.0 mmol/L);7例尿钾增高(血钾<3.5 mmol/L时,24小时尿钾>25 mmol/24 h)为33.3~73.53 mmol/L,1例尿钾13.27 mmol/L;5例血pH≥7.45,余3例血pH为7.40~7.44;8例卧立位血浆肾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4例卧立位血浆醛固酮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4例卧立位血浆醛固酮水平尚在正常水平;8例行卧立位试验时均对立位有反应;2例糖耐量异常,1例血糖达糖尿病诊断标准;8例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皮质醇节律均正常。

本组8例中有6例行肾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未见异常。

本组8例中有4例行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其中2例有明确的肾小球球旁细胞增生、1例可见肾小球球旁器稍肥大、1例未见肾小球球旁细胞增生或肥大。

本组8例依据临床表现、生化及激素检查或肾穿刺活检结果确诊为BS。

本组8例中有2例单独给予氯化钾补钾治疗,4例给予氯化钾补钾及螺内酯保钾治疗,2例给予氯化钾补钾、螺内酯保钾以及吲哚美辛治疗。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6例住院期间经治疗血钾升高为3.0~3.5 mmol/L,2例经治疗后血钾升高为2.5~3.0 mmol/L。

本组8例中3例失访。其余5例中有4例长期坚持服用氯化钾补钾及螺内酯保钾,血钾波动于3.0~4.0 mmol/L;1例仅高钾饮食,血钾维持在2.0 mmol/L左右。

2 讨论

BS以顽固性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高、血压正常、尿前列素E2及其他来源于肾脏的前列腺素含量增高、肾活检示肾小球球旁器增生肥大为特征。近期还有报道[3]BS患者存在肾性失磷倾向以及血循环中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本病临床少见,发病率约为1.2/10万,无种族及性别倾向[4]。本组8例中,男3例、女5例。本病多见于儿童,成人少见,但成人可因基因突变而发病。目前所知的与BS有关的突变基因有SLC12A1、KCNJ1、CLCNKB、BSND、CASR、SLC12A3基因。本组8例中青少年期和成年期发病者7例,就诊年龄15~41岁,发病到确诊时间最长的为20余年。

基因突变是BS主要的发病机制。根据突变基因不同将BS分为Ⅰ~Ⅴ型BS和Gitelman综合征(GS),又可根据临床表现的差异将其分为新生儿型BS、经典型BS、新生儿型BS伴感音性耳聋、BS合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低血钙和GS[5]。临床上将Ⅰ型BS和Ⅱ型BS归于新生儿型BS;Ⅱ型BS的临床症状较Ⅰ型轻,患儿出生后表现为多尿、喂养困难、腹胀、呕吐、低体质量、发育迟缓、抽搐等。Ⅲ型BS属于经典型BS,临床症状轻于Ⅰ型和Ⅱ型,多于学龄期甚至成年后发病,患儿以烦渴、多尿、嗜盐、脱水、手足搐搦为主要表现。Ⅳ型BS属于新生儿型BS伴感音性耳聋,除了上述临床症状外,还伴有感音性耳聋。Ⅴ型BS又称为BS合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低血钙,患儿表现出类似Ⅱ型BS的症状,并伴有低血钙、高尿钙和低甲状旁腺激素。GS发病年龄晚,多见于青春期或成年期,除乏力、软瘫等低钾血症的表现外,其他症状较轻,其临床特征为低钾低镁血症、代谢性碱中毒、低尿钙、血压偏低或正常。本组8例中1例儿童期发病的患者以生长迟缓为首发症状,其余7例在青少年或成年发病的患者以四肢乏力、肢体疼痛为主要表现,伴随症状包括肢体麻木、心悸、呼吸困难、怕热、多汗、抽搐、恶心、呕吐、胸闷等。本组无1例出现烦渴、多尿、脱水、低钙血症表现。本组8例中5例患者有低镁血症,血镁最低值为0.42 mmol/L,需与GS鉴别。过去认为GS是BS的轻型,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两者有着不同的遗传学和病理生理学基础。但鉴于二者的表型和基因型有相当大的重叠,也有学者提出应该将二者描述成一个临床表现谱[6]。杨国庆等[7]分析发现,BS和GS的临床症状、生化指标非常相似,但GS男性多见,具有显著的低血镁和低尿钙,而BS患者可以合并糖尿病。阳池娇等[8]发现,与BS相比,GS更常表现出肢端麻木或抽搐,低血钾程度轻,而尿钙尿肌酐比值明显下降。GS除了显著的低血镁和低尿钙外,尚没有发现其他可与BS鉴别的重要特征,确诊有待于基因检查。近期彭晓艳等[9]在27例诊断为GS的患者和20例健康受试者中进行氢氯噻嗪试验和速尿试验,计算氯离子排泄分数,观察其诊断G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显示,选择适当的截点(计算用药后3 h内氯离子排泄分数改变量的最大值ΔFECl,并绘制ROC曲线,确定ΔFECl绝对值和相对值诊断GS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0.987和0.984),其诊断G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达到 95%以上,氢氯噻嗪试验和速尿试验联合应用可能有助于 GS 和 BS 的鉴别。

本组8例患者实验室检查提示低血钾、高尿钾、代谢性碱中毒或血气偏碱,激素测定结果显示为继发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高。肾活检是诊断BS重要而可靠的方法,其特征性改变为肾小球球旁器增生肥大。但由于各种原因,并非所有患者都同意接受肾活检,而且肾活检也并非诊断BS的必要手段。本组4例接受肾活检检查的患者,其中2例可见肾小球球旁细胞增生,1例可见肾小球球旁器稍肥大,1例未见肾小球球旁细胞增生或肥大,但不能因此排除BS诊断,因为肾小球球旁细胞增生为长期肾性失钠、失氯后刺激肾素分泌的结果,病程早期肾活检可无异常表现。大部分BS病例依靠临床表现、生化及激素检查也可明确诊断。

BS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高钾饮食及长期补充氯化钾;联合应用保钾利尿剂可减少肾性失钾;也可联合应用环氧合酶抑制剂如吲哚美辛等,以抑制肾脏前列腺素的生成[10]。本组病例经上述治疗后6例血钾升高为3.0~3.5 mmol/L,2例血钾升高为2.5~3.0 mmol/L,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有所缓解。根据我们对5 例患者的随访观察,发现补钾及保钾联合治疗效果尚可,血钾可维持正常或轻度缺钾;单纯依靠高钾饮食,低血钾状态较难纠正。

Walsh等[11]的研究发现,BS患者即使长期处于低钾状态,肾功能仍然保持良好。但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及定期随访对BS的预后至关重要。临床医生在遇到低钾血症患者,同时伴有高尿钾、碱中毒,而血压又正常或偏低时,应该想到BS,并作进一步的生化及激素检查,甚至肾脏活检,以便早期确诊、早期治疗。

[1] 廖二元,莫朝晖.内分泌学[M].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189.

[2] Bartter FC, Pronove P, Gill JR Jr, et al. Hyperplasia of the juxtaglomerular complex with hyperaldosteronism and hypokalemic alkalosis[J]. Am J Med, 1962, 33(8):811-828.

[3] Bettinelli A, Viganò C, Provero MC, et al. Phosphate homeostasis in Bartter syndrome: a case-control study[J]. Pediatr Nephrol, 2014, 29(11):2133-2138.

[4] 席文琪,杨国庆,母义明,等.青少年和成年发病的Bartter综合征17例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8,25(1):42-44.

[5] 杨梦丝,彭韶.Bartter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4,35(5B):501.

[6] Al Shibli A, Narchi H. Bartter and Gitelman syndromes: spectrum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aused by different mutations[J]. World J Methodol, 2015,5(2):55-61.

[7] 杨国庆,陆菊明,席文琪,等.Bartter 和 Gitelman 综合征临床特点比较[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35(5):648-650.

[8] 阳池娇,曹筱佩,符娟,等.Bartter 综合征和Gitelman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18):8257-8260.

[9] 彭晓艳,蒋兰萍,袁涛.氯离子清除试验在Gitelman 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6,38(3):275-282.

[10] 杜凌,王心晓.以反复四肢、面部抽搐伴乏力为主诉的成人Bartter综合征1例[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2):23-24.

[11] Walsh SB, Unwin E, Vargas-Poussou R, et al. Does hypokalaemia cause nephropathy: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Bartter or Gitelman syndrome[J]. QJM, 2011,104(11):939-944.

10.3969/j.issn.1002-266X.2016.43.033

R589. 4

B

1002-266X(2016)43-0098-03

2016-08-21)

猜你喜欢

补钾血钾醛固酮
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
心力衰竭患者血钾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及住院死亡的关系
谨防血钾异常与猝死
AAV9-Jumonji对慢性心力衰竭犬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影响
血钾异常伤心脏
静脉补钾300例的合理性分析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
氧驱动雾化吸入补钾对呼吸系统安全性的影响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
醛固酮肾素定量比值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