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据腧穴局部组织特点对滞针意外的不同处理

2016-04-05赵艺初任毅郑义郑入文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腧穴进针肌腱

赵艺初,任毅,郑义,郑入文



根据腧穴局部组织特点对滞针意外的不同处理

赵艺初1,任毅2,郑义1,郑入文3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029;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29)

以近年来逐渐引起针灸临床医师重视的滞针意外情况为出发点,根据针刺腧穴的局部组织特点,从分析滞针产生的原因、处理原则及预防3个方面,系统地论述如何对症求因并选用适当的方法处理滞针意外,以期用简便的操作方法快速解决滞针意外带来的不适症状。

针灸意外;滞针;处理方法;穴位;皮下组织特性

滞针[1]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且患者感觉疼痛的现象。目前临床中,“滞针意外”情况并不少见,但至今鲜有理论丰富详实的文章对“滞针意外”进行系统性的叙述并指导临床医生正确及时处理此类情况,故常见折针等更加严重的意外情况的出现。通过长期针灸临床实践与观察,笔者对滞针有所体会,试述浅见。

1 滞针产生的原因

《灵枢·血络论》:“黄帝曰:针入而肉著者,何也?岐伯曰:热气因于针,则针热,热则肉著于针,故坚焉。”肤肌气热,故令针热,则肉著转之为难,可动针久留,热去针寒,自然相离也。笔者认为“针入而肉著者”恰为“滞针”这一情况生动形象的描述,所谓“肤肌气热”,一方面说明针刺激发经气涌出,凝聚而产热;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滞针”在肌肉中产生了微小的损伤,从而引起局部充血发热的现象,正如《针灸甲乙经》中言:“热气因于针则热,热则血着于针,故坚焉。”史学义等[2]对滞针的形态学基础研究表明滞针“多是由于肌纤维和结缔组织缠绕针身的结果。缠绕的肌纤维及所牵涉的肌纤维强力收缩,形成对针的绞索力是滞针阻力的主要来源”。

1.1 患者角度

1.1.1 精神因素

据观察,患者在接受针刺治疗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尤其是第一次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更易出现滞针的情况。《针灸大成·卷四·四明高氏补泻》[3]:“如针至深处,而进不能,退不能,其皮上四围起皱纹,其针如生在内,此气实之极也。”人体在精神紧张的条件下,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全身不同部位的骨骼肌收缩。此时针体被局部肌群裹夹而固定,进退两难。患者的过度紧张更易引起疼痛,若此时处理不当,患者疼痛加剧,则适得其反,使其紧张情绪增加,以致针难以取出,甚至出现折针等意外情况。

1.1.2 体位因素

部分患者在针刺时过于紧张或未能选择舒适的体位,在留针过程中轻微的肢体移动,引起肌肉收缩程度的改变,肌纤维的错位移动,肌腱的伸缩等均会导致滞针。尤其是针刺关节周围的腧穴时,如血海穴、犊鼻穴、内膝眼、照海穴等,关节处多有肌腱附着点,此处肌肉丰厚,活动度大,当针刺入肌肉、肌腱、关节腔内均易引起滞针。此类腧穴留针过程中,若有体位变动则极易引起腧穴内的针体弯曲,甚至折断。

1.1.3 体质因素

老年人皮肤粗糙松弛,韧性较大,皮下脂肪较少。浅刺与平刺时出现滞针情况多与老年人皮肤角质层较厚,弹性小而摩擦阻力大有关。深刺关节周围腧穴时出现滞针多与关节间隙小、活动度小有关。而年轻人皮肤薄嫩,肌肉丰厚,弹性大。故年轻人出现滞针多与精神紧张、行针不当或留针过久引起的肌肉收缩,肌纤维缠绕针体有关。同理,皮下脂肪较厚的形体肥胖者较少出现滞针,形体较瘦或肌肉发达者易出现滞针。

1.1.4 疾病的影响因素

当患者肌张力增高时,表现为肌肉僵硬,被动运动阻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缩小,可见于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病变。如临床上常见中风偏瘫的患者,在针刺患侧肢体时,由于肌肉僵硬,进针与行针时针下阻力会有所增加,并且有些患者需要配合电针等治疗方法给予较强刺激,故而发生不同程度滞针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1.2 施针者角度

1.2.1 腧穴定位因素

准确的腧穴定位是针灸治疗学最重要的基石,每一位针灸医师都应熟识,腧穴定位不准确对“滞针意外”产生的影响也不言而喻。此处要特意说明的是,针灸临床上我们常用的“阿是穴”(以痛为输),不具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若施针者并不熟知其局部组织的解剖特点,则易产生滞针,且解除滞针更加困难。

1.2.2 行针时间及手法操作因素

行针时间过长,单方向捻转针体过度等易引起滞针,这一点在许多书籍中均做过重要、详细的阐释。

1.2.3 针具因素

目前临床上均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虽然质检严格,很少见针具存在质量问题,但在运输过程中很难保证不出现损坏。所以在施针之前,医者应当检查针体是否光滑、无毛刺、无倒钩、无折痕,针柄是否牢固等,从而避免滞针意外损伤。一般来说,使用细针、短针不易发生滞针,粗针、长针更容易发生滞针。

2 滞针的处理

一旦出现滞针,切忌使用蛮力提插及单方向捻转,以防发生肌肉痉挛,肌纤维过度缠绕针体,针具难以取出。医者首先应考虑到以下两点,第一,疏导患者的紧张情绪,消除患者的顾虑。出针时尽量减轻疼痛,必要时采用替针出针法。第二,恢复进针时的体位,若滞针产生的原因为留针时的体位改变,则需协助患者缓慢恢复进针时的体位,再缓缓捻转出针,避免动作迅猛导致针体在皮内弯折或折断。

2.1 临床处理滞针意外的常见方法

2.1.1 捻转法

此为处理滞针情况最简便的方法,与行针时的捻转法相同,适用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滞针,尤其是单方向捻转过度引起的滞针情况。

2.1.2 刮法、弹法

此法同为针刺得气的技法,刮法与弹法可使针体轻度震颤,产生明显针感,同时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使周围组织松弛,解除滞针的情况。

2.1.3 按摩法

当局部肌肉或肌腱过度紧张收缩,可延长留针时间,同时医者用手在发生滞针的腧穴周围轻柔按摩,以达松解、缓解痉挛的目的,可助顺利出针。

2.1.4 替针出针法

当一处腧穴发生滞针,针体难以取出时,另取一根毫针于邻近或远端部位刺入,以达到缓解局部肌肉痉挛,从而顺利出针。此法可追溯到宋代,《齐东野语》[4]载:“有老张总管者,北人也,精于用针……于是刺足外踝二寸余,而针为血气所吸留,竟不可出……遂别于手腕之交刺之,针甫入,而外踝之针跃而出焉,即日疾愈,亦可谓奇矣。”据唐福娥[5]报道,一名男性患者在一次肌肉注射时发生滞针……患侧臀部及腿部肌肉高度紧张,常规给予镇静及止痛药物后针头仍无法拔出……在滞针部位确定阿是穴,以0.35 mm×50 mm毫针快速刺入1.5~2寸,同时针刺环跳穴,刺入3~4寸,采用提捻转结合手法,刺激强度中等。1 min后患者滞针部位出现麻胀等针感,留针5 min,其间捻针2~3次,滞针部位针感逐渐扩散,局部肌肉明显松弛,针头顺利拔出。故此法适用于程度较为严重的滞针情况。

2.1.5 静置法

指局部不予特殊处理,静置3~5 min后取针。此法适用于精神紧张能自行调节的患者,或以上4种方法均无效的情况。

上述5种方法可以灵活搭配使用,如雷龙鸣[6]提到将针反向捻回后出针。如滞针较重,可用押手轻轻拍打、捏拿针刺处周围肌肉或上下循按,然后出针,亦可配合提插手法帮助出针。就是以“捻转法”与“按摩法”配合使用快速、高效地处理“滞针意外”情况。

2.2 根据腧穴局部情况予以不同处理

2.2.1 头面部

头面部皮肤薄嫩,肌肉浅薄,血管及周围神经较多。此处极易引起疼痛和出血,故应当动作轻柔和缓。头顶部的腧穴,如百会、四神聪、目窗、正营等解剖位置均处于帽状腱膜中,帽状腱膜为坚韧的致密腱膜,毫针刺入帽状腱膜必然引起不同程度的滞针,《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部分头针[7]:“发生滞针后,应适当延长留针时间,嘱患者身心放松,并在针体周围轻柔按摩”,按压时间应延长,避免出血及皮下血肿产生。面颊部肌肉层次复杂,肌纤维束方向多有交叉,于此处滞针以轻柔的捻转,同理可于局部轻叩按摩,以松解肌肉,将针缓缓提出。位于腮部的腧穴,如下关、颊车、牵正、大迎等,在留针时皮下组织中的针体可因患者吞咽等动作方向发生改变,若出针时困难,可嘱患者放松腮部,微张口,轻柔地提插并适当调整针尖方向,顺势便可将针取出。口周部、眼部、额部腧穴周围肌肉层次单一,滞针情况不常见,一般情况下轻微捻转即可顺利出针。

2.2.2 肩颈部

肩部腧穴如肩外俞、肩中俞,皮下筋膜致密,纤维呈束状,束间有少量脂肪。针经皮肤、皮下组织,穿斜方肌表面的背部筋膜,依序进入其深面的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相重叠部分。常见单方向捻转产生的滞针,故反方向捻转即可解除,也见于患者留针时过度的活动与改变体位。后颈部腧穴如哑门、风府、风池穴亦是如此,可采用轻微捻转或弹刮法解除滞针。应注意肩颈部的腧穴忌过度提插,避免发生气胸或损伤延髓。

2.2.3 躯干部

躯干部的滞针多见于腰部背俞穴、八髎穴及环跳穴。腰背部肌肉筋膜层叠包裹,竖脊肌、斜方肌、菱形肌、背阔肌等肌肉交错层叠,此处出现滞针首先考虑是否与体位改变有关,在纠正体位后,可配合捻转,将针顺进针方向取出。八髎穴针刺时,需深刺入骶后孔以达最佳疗效,因此毫针需刺透较厚的胸腰筋膜后叶及竖脊肌,滞针与体位和解剖结构密切相关,应纠正体位后捻转出针。环跳穴位于臀大肌、梨状肌下缘,此处肌肉丰厚,深刺时可刺激坐骨神经,患者针感强烈,臀部及下肢会不由自主地紧张,引起肌肉收缩。此处滞针当先嘱患者放松下肢,医者宜动作轻缓,将针徐徐取出。

2.2.4 四肢部

人体四肢最为灵活,活动度大,留针时应嘱患者不可轻易活动,尤其是关节部位,应嘱患者放松肢体,忌随意屈伸关节,避免针体在关节内弯曲折断。另外,关节处附着复杂的肌腱,例如最常见的滞针发生于内关穴,其位于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深部为旋前方肌。若于进针时就遇较大阻力,则必定为刺中肌腱,滞针也会随之发生。若进针时未遇阻力,深刺于旋前方肌中,则滞针多与留针时患者前臂不自主的旋前或旋后运动带动针体相关。因此,处理四肢部位产生“滞针意外”当以恢复正确体位为先。

3 滞针的预防

3.1 施针者角度

《灵枢·邪客》:“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左手执骨,右手循之,无与肉果。”作为施针者,我们应当指导患者选择正确舒适的体位,以保证留针过程中患者身心放松,避免患者肢体移动,从而降低出现滞针的几率。对于精神紧张的患者,应耐心解释并安抚其情绪,消除患者的恐惧与顾虑。对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施针者还需要尽量避免选用针感强的穴位,并且行针手法宜轻。进针时,若初觉针下凝滞,适当调整角度深度后仍不得缓解,可先出针,另选用相似的穴位,或片刻之后再于此穴位进针。行针时不宜单方向捻转过度,《简明中医辞典》[8]:“单向捻转次数不宜过多,否则针身容易为肌肉组织缠住,发生滞针、折针等异常情况。”针刺关节周围腧穴时,要注意巧妙地避开肌腱,倘若进针时就遇较大阻力,那么极有可能已刺入肌腱,同理可先将针退至皮下,调整针尖方向后再行深刺。对于针具长短影响滞针的问题,王尚臣等[9]认为不管选用长针还是短针,针的长度要能够达到预定深度,针刺至预计深度后,针根部不应该紧靠皮肤,要留有余地,其目的一是便于操作,二是一旦于针根处意外断针时便于处理。然而针体留在体外的部分也不宜过长,否则在针刺处皮肤易发生滞针,不利于滞针法的实施,特别是皮肤松弛的部位和患者。

3.2 患者角度

患者只要做到身心放松,与医生密切配合,服从医嘱,那么避免滞针就很容易了。

4 讨论

总而言之,滞针意外的处理有4项原则,即疏导患者紧张情绪;恢复正确的体位;根据局部情况适当处理;动作轻柔,切忌使用蛮力。最重要的是根据腧穴所在的解剖结构及皮下组织的不同特点,洞察原因,沉着处理,应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疼痛和继发的其他意外情况。近几年,许多学者提出了对“滞针”的新认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不是所有的“滞针意外”都产生单纯的负面影响,有些患者的病情甚至因滞针产生了更佳的治疗效果,由此“滞针术”这一种新的针刺技法应运而生。王尚臣等[9]认为,滞针术是指以治疗为目的,将针常规刺入体内一定深度后,通过单向捻针等手法操作,造成人为滞针,以获得较强烈针感,试图提高针刺治疗效果的针刺方法。许多学者认为,“滞针术”与“搓法”类似,其区别在于搓法就是人为造成滞针,其刺激量及针感持续时间较滞针术大而长[10],其与滞针意外情况的主要区别为有意而为、针感可控。“滞针术”施术完毕出针时也可能会出现滞针的意外情况,同样也可根据针刺腧穴的局部组织特点来处理。

[1] 陆寿康.刺法灸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6-47.

[2] 史学义,吴景兰,宗安民,等.滞针的形态学基础研究[J].河南中医, 1992,12(6):263.

[3] 杨继洲.针灸大成[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8:167.

[4] 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251.

[5] 唐福娥.针灸处理滞针1例[J].武警医学,1993,4(3):137.

[6] 雷龙鸣.针刺搓柄法的改进及其临床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6(5):58-59.

[7] 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部分:头针(GB 21709.2-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8] 中医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简明中医辞典[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858-859.

[9] 王尚臣,单文哲,孙淑芬.滞针术[J].中国针灸,2011,31(3):227- 231.

[10] 米曙光.头针滞针法治疗小儿脑瘫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2, 22(7):461-463.

2015-12-3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东方新星”人才培养项目

赵艺初(1993 - ),女,2015级硕士生

郑入文(1981 - ),男,主治医师,博士

R245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6.08.1005

猜你喜欢

腧穴进针肌腱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