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3水平的影响
2016-04-05吴疆
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3水平的影响
吴疆
(湖北省黄石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湖北 黄石, 435003)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儿童; 白细胞介素-23; 布地奈德; 临床意义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共同参与的,以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重塑为病理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完善易发生病毒及细菌感染,是支气管哮喘的好发人群。白细胞介素(IL)是由辅助性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的,IL-23是IL家族中的一员,于2000年发现并命名,在小儿吉兰-巴雷综合征、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3]。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7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正常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布地奈德对血清IL-23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7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男97例,女78例,年龄在2~14岁,平均(8.09±1.67)岁。所有病例均符合《支气管哮喘指南(2008年版)》制定的哮喘诊断标准。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非支气管哮喘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在1~15岁,平均(8.54±1.78)岁。纳入标准: ① 患儿或其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② 年龄≤16岁。排除标准: ① 合并结核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免疫性疾病患儿; ② 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儿; ③ 哮喘持续状态或危重病患儿; ④ 既往有精神病史,或者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治疗患儿。根据患儿病情轻重程度,将观察组分为3个亚组,即轻度组(n=68)、中度组(n=70)和重度组(n=37)。3个亚组患儿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血清IL-23水平检测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进行,检验前完全保证检测系统的完好性和精密度。所有儿童均在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1.8 mL。血液采取完毕后,静置30 min后,将其放入离心机内离心,转速设置为3 000 r/min, 离心时间为10 min, 离心完成后将血管内血清分离。采用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盒购自于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检测均严格按照仪器和试剂盒要求进行。
观察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987)雾化吸入, 100 μg/次, 2 次/d。治疗7 d后,观察IL-23水平变化。
1.3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在急性发作期、急性缓解期与对照组血清IL-23水平的差异;比较3个亚组血清IL-23水平差异;比较布地奈德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23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两比较行t检验,三组及以上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急性发作期IL-23水平在(3.98~21.75) pg/mL, 平均(15.03±4.16) pg/mL; 急性缓解期IL-23在(2.64~15.83) pg/mL, 平均(10.74±3.56) pg/mL; 对照组IL-23水平在(1.09~7.62) pg/mL, 平均(2.35±0.87) pg/mL。观察组急性发作期与急性缓解期IL-2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32,P=0.007); 观察组急性发作期、急性缓解期IL-2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轻度组患儿发作期和缓解期的IL-23分别为(9.45±2.87)和(5.78±1.25) pg/mL, 中度组分别为(13.97±4.01)和(9.26±1.87) pg/mL, 重度组分别为(21.84±5.60)和(15.53±3.46) pg/mL。由此可见,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期和缓解期的IL-23水平均随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同组患儿急性发作期与急性缓解期IL-23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血清IL-23水平分别为(15.03±4.16)和(10.74±3.56) pg/mL, 治疗3个月后分别为(7.84±1.90)和(3.76±0.82) pg/mL。治疗3个月后,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急性缓解期的血清IL-2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的(2.35±0.87) pg/mL。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导致的气道炎症反应[4-6], 患者发作后主要表现为喘息、气急、胸闷及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的质量。同时,哮喘反复发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流行病学调查[7-9]显示,目前全球约有3亿的哮喘患者,全球每年大约有25万人死于支气管哮喘。因此,哮喘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从哮喘发病机制水平寻找干预哮喘的措施是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分析免疫学的不断发展,Th17细胞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为一种CD4+T细胞亚群,在极化状态下能够分泌IL-17、IL-21等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引起哮喘的急性发作。
单核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产生的IL-23,能够诱导Th17细胞的产生及刺激Th17细胞的扩增,引起哮喘的急性发作。同时IL-23可以作用于T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促进气道高反应性。本研究中,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IL-23水平为(15.03±4.16) pg/mL, 对照组为(2.35±0.87) 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IL-23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支气管哮喘患儿随着病情的加重,其血清IL-23水平呈进行性升高(P<0.05),提示血清IL-23水平可能与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清IL-23水平可以作为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本研究发现支气管哮喘儿童急性缓解期血清IL-23水平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对照组,考虑与IL-23作用于记忆性T细胞、促进T细胞增殖有关。进一步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23升高的机制可能是环境中的尘螨、花粉等作为变应原,激活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的血清、鼻腔、支气管分泌物中存在的嗜酸粒细胞,产生白三烯类物质,进一步导致单核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活化,产生IL-23。
随着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小气道痉挛、气道黏膜的炎症水肿等会导致气道内径明显缩小。当患者呼气时,胸腔内压增加,支气管平滑肌紧张度增高,造成呼吸困难。因此,缓解气道炎症反应成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布地奈德气雾剂属于糖皮质激素的一种,雾化吸入以较高浓度到达下气道,能够有效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减轻气道炎症,进而使哮喘症状得以缓解。本研究中,布地奈德治疗3个月后,支气管哮喘患儿在急性发作期、急性缓解期的血清IL-23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
参考文献
[1]赵凯姝, 张云峰, 成焕吉, 等. 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 在支气管哮喘小鼠发病中的作用[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 25(9): 639.
[2]Li Y, Sun M, Cheng H, et al. Silencing IL-23 expression by a small hairpin RNA protects against asthma in mice[J]. Exp Mol Med, 2011, 43(4): 197.
[3]蔡建良, 官树雄, 麦周生, 等. IL-16 和IL-17 在变应性及非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 9(11): 821.
[4]李良波, 谭君武, 彭洪, 等.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5, 31(2): 247.
[5]黄梅青. 吸入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26): 2896.
[6]Liu LL, Qin Y, Cai JF, et al. Th17/Treg imbalance in adult patients with minimal change nephritic syndrome[J]. Clin Immunol, 2011, 139(3): 314.
[7]王鑫, 马春艳, 张亚京, 等.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白三烯B4水平表达的临床意义[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 27(4): 257.
[8]安霞, 龚颖, 叶伶, 等. Thl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与支气管哮喘[J]. 中华哮喘杂志: 电子版, 2012, 6(1): 26.
[9]王育伟, 王荣, 谢华, 等. 急性炎症因子临床意义与检测及其在高原医药学中的应用展望[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3, 25(6): 28.
中图分类号:R 5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5-161-02
DOI:10.7619/jcmp.201605057
收稿日期:201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