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跌倒坠床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6-04-05陈爱群冯丽群
陈爱群,冯丽群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南昌 330006)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跌倒坠床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陈爱群,冯丽群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南昌 330006)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跌倒、坠床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方法将ASO患者入院时根据医院设计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单进行评估。已发生跌倒、坠床患者采用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结果ASO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主要原因是:1)高龄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导致行动不便、视力退化;2)患肢缺血、疼痛、溃烂坏死导致步行不稳,经常影响睡眠,甚至使用镇静镇痛药物。结论做好患者评估及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加强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经常巡视病房,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能有效地降低ASO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鱼骨图; 跌倒; 坠床; 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逐渐上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患者逐年增多,此类患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1],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及脑血管病变,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由于这类事件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尤显重要。笔者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ASO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相关问题采用鱼骨图分析法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将所有2014年1—12月入住本科的ASO患者,入院时根据医院设计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单进行评估,总分≥4分、年龄>75岁或有其他特殊原因者提示为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共113例,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见表1。
初始评估为高危人群后,成为研究对象,每周至少评估一次,患者如有病情、用药等特殊情况变化及时评估。对于高危人群,根据其危险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1)要求家属务必24 h陪护。2)指导患者穿合适的衣裤及防滑鞋。3)教会患者使用床头灯及呼叫器。4)患者日常用物放于可及之处。5)使用床栏。6)使用保护性约束。7)使用相应的警示标牌。评估单各项指标分值及所占人数见表2。
2结果
虽然对高危人群采取了以上护理措施,但ASO患者跌倒、坠床不良事件仍有发生,研究期间共发生了7例,我们对每件不良事件采用鱼骨图分析法分别从“人、物、环、法”进行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归纳见图1。
3讨论
3.1引起ASO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分析
从ASO患者的疾病特点及患者自身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龄:大多数患者为老年人,尤其是>75岁的老年人占多数。2)高血压:服药期间或血压控制不稳定。3)糖尿病:低血糖易引起头晕、乏力、虚脱。4)视力退化:高龄或糖尿病均可引起视力退化。5)患肢疼痛、溃烂甚至坏死导致行动不便、步行不稳或使用助行器。静息痛和趾端溃疡、坏死是本病的典型症状。6)肌力下降:下肢动脉闭塞患者,供血不足导致下肢肌肉萎缩、肌力下降或关节僵硬变形。7)尿频尿急、腹泻:老年男性患者多患有前列腺增生症而引起尿频尿急,夜尿次数增多;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及肛门括约肌功能减退易引起腹泻甚至大便失禁。8)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患肢疼痛尤以夜间更甚,迫使患者屈膝护足而坐,或辗转不安,或借助肢体下垂以减轻疼痛[1],严重影响睡眠,在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期间人的意识状态及精神状态均受影响,易引发跌倒、坠床发生。
其他相关因素有:1)人:患者和家属安全意识不强、依从性差;患者行动不便、视力退化,高估自己的活动能力;病程长,不愿麻烦家属,家属缺乏耐心;夜间疼痛更甚,影响睡眠,精神差。2)物:穿泡沫底拖鞋易滑;使用医用气垫床致床垫太高增加了坠床危险性。3)环:医院食堂不能满足患者需求擅自外出就餐;卫生间地面潮湿;夜间下床没有开床头灯;病室拥挤,行走面积狭窄。4)法:卧床休息时未使用床栏;夜间值班护士太少,忙于治疗,无法按时巡视患者。
3.2防止ASO患者跌倒、坠床的护理对策
1)护理评估。详细询问病情,充分了解病史,根据医院设计的危险因素评估单对新入院患者逐项进行详细认真的评估,住院期间有病情变化时及时动态评估。高危患者建立纸质评估单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载,做好安全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要求家属24 h陪护,告知床头灯及呼叫器的使用,床尾摇把手使用后及时归位以防绊倒,卧床休息时使用床栏保护以免翻身时坠床,床尾挂上醒目的警示标识,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2)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指导患者注意饮食,按时服药,严禁擅自增减药物,定时监测血压或血糖,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如有头痛、头晕、头胀等高血压征兆或头晕、心慌、出汗等低血糖征兆及时按铃呼叫。
3)患肢疼痛剧烈及使用药物患者的护理。患肢疼痛、溃烂时指导患者穿防滑拖鞋、合适的衣裤。取强迫坐位时为防止产生压疮不使用医用气垫床改用水垫,并指导患者定时将左、右臀部抬起减压。服用镇静镇痛药物时指导家属注意看护,未完全清醒时
不要下床活动,将便盘、尿壶、呼叫器等日常用品放于患者可及之处。对于一些不愿麻烦别人的患者,让其知道亲人和护士都很乐意帮助他。
4)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厕所、走廊设置把手,陪护椅不用时放病床下,固定床脚刹车,调整床的高度。地面保持干燥,在光滑的地面放置防滑垫,保洁人员及时做好病室清洁工作。教会患者夜间使用床头灯,适当照明。意识障碍或躁动患者专人看护,使用床栏及保护性身体约束。
5)加强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尤其是新上岗护士,使其能分辨高危人群,提高对高危人群的重视程度,掌握干预措施,针对已发生的案例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不断完善改进。同时有研究表明,较高的护理人员配置水平有利于降低跌倒发生率[2],因此,增加夜间值班护士人员,经常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可有效地降低ASO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53-554.
[2]陈雨朦,方进博.护理工作环境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0):1112-1115.
(责任编辑:刘大仁)
收稿日期:2015-08-3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194(2016)01-0065-02
DOI:10.13764/j.cnki.lcsy.2016.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