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氏护理模式在牵引床体位安置中的应用

2016-04-05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牵引床萧氏舒适度

樊 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萧氏护理模式在牵引床体位安置中的应用

樊 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目的:分析萧氏护理模式在股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使用手术牵引床的手术患者运用萧氏舒适护理模式,最大限度保证手术患者的舒适与安全。结果:未发生因体位安置不当而引起的损伤,患者满意度高。结论:萧式舒适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保证了手术的顺利与安全。

萧氏舒适护理;标准手术体位;牵引床

萧氏护理模式即CARE+COMFORT,译为“护理活动+舒适活动”,强调以患者的舒适度为中心。护理活动和护理质量更注重满足患者的预期目标,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1]。标准手术体位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以及手术室护理人员三方确认和执行,根据生理、解剖学知识,选择正确的体位、设备和用品,充分暴露手术野,确保患者安全与舒适。本文总结92例股骨骨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使用骨科牵引床标准体位安置法发现,调整牵引装置不但能达到良好的复位效果,还能缩短术中C型臂透视时间,保证术中的无菌要求,利于术者操作,同时患者感觉舒适,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11月收治、使用牵引床的92例股骨骨折患者,男39例,女53例,年龄17~80岁。其中股骨粗隆骨折52例,股骨颈骨折28例,股骨干骨折12例。手术时间1~3 h,平均1.5 h。

1.2 牵引床标准体位摆放方法

a) 患者在手术推车上接受麻醉。 b) 麻醉效果平稳后,医生及助手、麻醉师、巡回护士分别站于患者头部、脚部、牵引床及推车两侧,共同把患者平稳移至手术牵引床, 尽量靠近床头部撤去推车,男性患者需做好会阴区的保护。c) 根据患侧下肢长度调节合适牵引臂。患者的足背、足跟及踝关节以棉垫包裹好后固定于牵引架的足托上,保持踝关节生理功能位。d) 健侧下肢放置在功能臂上,腘窝下置支撑架,架上垫棉质衬垫以防腘窝处皮肤受压。踝部保护同上。健侧上肢建立静脉通道,手臂外展放于托手板上,外展角度<90°,以免损伤臂丛神经,患侧手臂固定于头架腕带上。

1.3 萧氏护理模式的应用

做好护理计划阶段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患者个体化的舒适护理模式,具体实施如下:a) 牵引体位的安置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三方共同完成,移位时应动作轻缓,用力协调一致,确保患者的舒适与安全。b) 固定四肢,防止术中牵拉牵引臂时患者移位影响手术,或者发生脱位、骨折[2]。c) 肢体固定要加衬垫,不可过紧,特别是骨隆突处以及摩擦较大的部位衬以海绵垫或防压疮垫,以减小剪切力[3]。牵引床的会阴柱用海绵衬垫包裹,防止损伤患者会阴部。男性患者阴囊及睾丸可存放在自制布袋中,妥善固定于健侧肢体腹股沟处。d) 患者麻醉后肌肉缺乏反射性保护,在术中要保持患者功能位,牵引体位对生理功能的影响不能超越患者的代偿能力。e) 因患者双下肢分别固定于牵引、功能臂,应保持静脉血液回流良好,避免外周血液回流受阻同时保证患者肢体保暖,不暴露隐私。f) 手术牵引体位安置完毕后,再次确认体位摆放是否稳定,约束带松紧度适宜,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弯曲及生理轴线尽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g) 手术过程中,保证患者不会因患肢进行牵引或X光透视进行体位的调整影响舒适度,使其平稳度过手术期。h) 术中使用C型臂时,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切口的防护以免污染。i) 术中输液及冲洗盐水要保证在37℃左右,避免过低的温度给患者带来不适。

2 结果

以患者为主体,参考其年龄、文化层次、对疼痛的耐受力、对医疗服务的预期目标等,自行设计舒适度、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评价表内容包括患者预期、患者舒适度、手术室环境、护士服务态度、护理活动、总体评价等6项内容,分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4个等级。此次共发出92份调查问卷,回收92份,回收率100%,满意度98%。

3 讨论

就“手术体位”这一护理问题而言,最佳的手术体位安置不会对手术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有影响,而应该考虑手术患者的生理代偿能力不会因体位的改变而受到影响。 在牵引床体位安置中运用萧氏护理模式不仅能满足以上条件,还能满足手术患者的心里需求、舒适度,从而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本文92例使用牵引床的患者均手术顺利。在手术室整体护理活动中,对使用牵引床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舒适度增加,确保了手术护理活动安全实施。护理认知的程度高于预期,对护理工作均评价满意。

牵引床的应用明显有助于手术的操作,但体位摆放要求较高。借鉴2015版《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积极掌握体位摆放原则及护理措施充分暴露手术野、满足手术医生对手术操作的需求,减少损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萧氏护理模式顺应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在整体医疗服务中不仅体现了护士的工作价值和特有的工作属性及不可替代性,更重要的是融合了人文关怀的元素,更加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突出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性就医体验,丰富了护理模式及内涵,最终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第12届国际医疗保证大会上明确提出,应把患者满意度作为改进工作的标准,评价护理质量的关键也应该以患者的满意度为尺度。患者在住院期间,满意度已经成为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准则和标志。舒适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感知程度高于预期,满意度就会越高。本研究进一步证实,舒适护理能够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及个性化需求,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树立医院良好的品牌形象。

[1] 校玉兰. 牵引床体位安置在股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1(11下旬刊):40-41.

[2] 刘翔宇 谌永毅. 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1):18-21.

[3] 朱 丹,周 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本文编辑:王立钧

樊 波,女,主管护师,从事手术护理工作

R473

B

1671-0126(2016)03-0071-02

猜你喜欢

牵引床萧氏舒适度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手法牵引与牵引床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斯氏针辅助牵引床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机械臂按摩牵引床电控系统的设计
镇江萧氏家族考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A new record of the capped langur(Trachypithecus pileatus) in China
牵引床转换器在骨科PFNA牵引手术中的应用
萧氏:打造茶界标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