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环境与人的生存发展关系

2016-04-04

关键词: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

孟 令 彤

(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淄博255000)



论环境与人的生存发展关系

孟令彤

(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淄博255000)

[摘要]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土壤、水资源为例,探讨了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密切关系和重要性。统计表明,经济增长并未带来期望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我们的生存环境正在持续恶化。从代际平等的角度看,我们这一代有责任留给后人宝贵的遗产。虽然环境经济学涉及诸多领域,但大气、土壤、水的污染与治理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大气是人类生存之命脉,土壤是人类生存之根本,水是人类生存之源泉。相信通过不懈的有效治理,我们有能力“返璞归真”。

[关键词]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人类生存

改革开放30多年,经过制度与技术创新,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较为丰裕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国家的硬实力与软实力显著增强,这已为世人所认同。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经济增长了,我们生存的环境却差啦。人类生活在地球环境中,靠着地球上的各类资源维持着生存与发展,然而人们竟毫无节制地滥用这些资源。经济快速增长对自然资源需求压力日益增加,对其过度利用,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当我们坐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里享受生活时,可曾认真想过,我们正在呼吸着由于各种原因污染的挂有“轻度污染”或“雾霾”等名号的空气。当漫步在城市宽阔街道或乡间小路上,我们吮吸着这广袤天地的空气而感到快乐时,殊不知室外的空气中往往含着有毒颗粒。我们日久天长地吃着、喝着被污染的食品。对此,人们司空见惯。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这一针锋相对的看似不可破解的矛盾。

当前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仅就大气、土壤、水的污染程度来看,这些资源正在或即将超出因人类的短视行为触及到它们所能承受的极限。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严重地影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条件,严重地影响了我们与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世界。近年来,政府已经提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以人为本”的宗旨出发,正在治理、改善我们生存的环境,希望相关环保政策能够落地生根。

在传统发展模式向新型发展模式转轨过程中,面对日益强化的环境保护,部分企业不可避免地会被淘汰,但从国家整体利益层面讲,是收益大于成本。无论是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走过的环境保护历程看,还是从我国“十二五”前期的发展经验及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看,环境保护并未影响经济发展,反而能够倒逼、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并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绿色化破解经济和社会发展困局,推动我国经济走上结构更优、质量更高、环境更好的绿色发展轨道。

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要发展,人类要生存,必须以保护环境、净化环境为支撑,因为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复合型资源,这是维系千秋万代生存、福祉的伟业。

一、大气是人类生存之命脉

空气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大气是地球外围的气体,空气与大气不可分割。空气也好,大气也罢,它是万物生存离不开的重要资源。对万物之灵的人来说,如果空气突然断绝,会因为缺氧即刻死亡。毋庸置疑,无论在哪里,在什么时间,要生存,一刻也离不开空气。

但是,空气越来越污浊,大气环境正在恶化。主要表现为:气候灾害增多、加剧,厄尔尼诺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地受到海水淹没威胁;大气成分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二氧化碳增加,缓解紫外线辐射的臭氧层浓度降低,地球两极上空臭氧层出现空洞并在加大,还有多种有害于人类的成分在增加,并带给人们多种疾病;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尤其是第一杀手——肿瘤会出现高发期。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不争事实。本来,空气是大自然赐福给我们的生存之资源,我们无需付出任何费用,就能享受到这宝贵的生命资源。它本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神秘洁净气体,但是由于人们的不珍视与索取无度,使空气中参杂了无数的有毒颗粒与粉尘,它变得有色了:灰蒙蒙的,有时黄澄澄的;它变得有味了,气味刺鼻扎喉……我们盼刮风吹散雾霾,盼下雨稀释雾霾。但躲是躲不掉的,人们不得不戴上口罩来躲避PM2.5的泛滥,这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前些年我国GDP不断地以10%以上的高速度增长,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当然,发达国家也同样经历了粗放式的发展,同样搅乱过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即使现在,他们对大气污染的治理也未尽人意。然而,这一切,都不能成为今天经济发展中忽视环境治理的理由。

曾经的抗击非典战士,医学专家钟南山院士说过,我认为百姓吃的东西没毒,喝的水放心,呼吸的空气干净,比发展经济还重要。科学发展是硬道理,将环境治理作为考核领导政绩的首要指标,我认为一点都不为过。

当然,随着改革深化而来的新一轮制度创新将使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国家要富强,人民生活要提高,就必须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环境治理,这彰显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虽然如此,但我们也不妨回头看看,为自己敲敲警钟: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公布的1082个城市空气质量数据显示,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海口,排名也在倒数273,北京则排名倒数第46,是全世界首都中最差的,实在令人汗颜。我们对于空气的治理任重道远,应快马加鞭,因为时不我待!

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和损害人们健康为代价。因为发展经济的初衷与归属,都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为宗旨。治理污染的空气,这是“以人为本”的国策。如果人的健康没有了,何谈提高生活水平。我们生活在地球环境中,必须学会与环境和谐共处,保护好自然环境。一方面,通过经济发展转型,推动城市向环保转型。我们要不断采用新的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才是目前我国实现减排目标的有效方法,鼓励人们多使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对高污染能源的消耗,最终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目的。[1]另一方面,因为自然环境的好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对环境的保护不只是国家、政府的事,也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这就需要每个人做出力所能及的减排努力,比如少开一天车,或是随手关电脑也是为减排做贡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明确指出:我们既要保护环境,也要发展经济,必须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支持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生态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再指望通过“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来获取经济效益是行不通的。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2%,同时期三大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也都实现了大幅下降,其中,京津冀同比下降22%,长三角下降16.2%,珠三角下降20.5%,74个重点城市平均下降17.1%。PM10、SO2、NO2平均浓度也同比呈现明显下降态势,大气污染治理初见成效。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了一个变化,即把节能减排的指标和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排列在一起,放在了重要位置。

二、土壤是人类生存之根本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可是生产粮食的土壤出问题啦!其中化肥、农药的滥用成为罪魁祸首。土壤由于重金属的污染成了有毒土壤,使天然成就的自然土壤恶化,生长出的粮食含有超标的重金属成分。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很难想象没有最重要的主食——粮食,尤其是大米。土地竟然长出了“镉大米”,造成“镉大米”的主因,严重的土壤污染是元凶。生长出的蔬菜从里至外都有污染,绿油油的蔬菜得用水泡上半个小时,积存的化肥农药能泡净吗?对此,湖南省环保厅法制宣传处处长陈战军在谈到“镉大米”的成因时指出,由于水稻对镉的吸附能力很强,遭到镉、铅等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直接导致大米镉含量超标,当然,化肥过量施用也是原因。有统计显示,目前全球每年进入土壤的镉总量约为66万千克,其中经施用化肥进入的比例高达55%,真是触目惊心。

最近20年,我国彻底摆脱了历史上饥馑频发的困境,粮食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这一成就的取得与化肥和农药的广泛使用密不可分。在人口激增、耕地短缺的严峻现实面前,使用化肥农药,一直被认为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必要途径。中国粮食如果减产,对13亿人口的吃饭会造成威胁。不过,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化肥农药生产、消费大国,也给生态环境埋下了污染隐患。用与不用的两难抉择,是尖锐矛盾。“两利相权取其重”,利益孰轻孰重显而易见。当土壤中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被人体吸收,危害人体健康。所以,我们提倡多用农家肥,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不力,大片土地正在荒漠化;治沙欠有效,沙漠显著扩展,它们不仅造成沙尘暴,污染大气,而且减少耕地面积,破坏土壤质量,影响农业发展。进一步讲,超量的化肥农药,随着水流到了河沟,继而汇入江河,造成了水质污染。这样持续下去,水资源或轻或重地受到污染。看来,土壤的治理不仅仅是适量使用农药化肥的问题,它更涉及一个对大气、水的环境综合治理问题。

三、水是人类生存之源泉

水,这种地球上的基本物质,孕育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是她为生命提供源泉,让生命能够存活,得以延续。所以,“水,是生命之源”是毫不夸张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肯定地说:不是。有科学数据显示,虽然地球70.8%的面积被水覆盖,但97.55%的水是海水,既不能直接饮用也不能灌溉。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能够利用的水还不到世界淡水总量的1%。诚然,水一直在为生命服务,从未停息。但水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如今的水资源已经严重告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大自然本身的缺乏;第二,人为的破坏。“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为我们描绘的长江两岸的美景以及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今天长江还在,但是污染成了她的硬伤。长江一路奔向大海,源头本来不错,途中,却有很多污浊支流贯入长江,带去很多污染物。有报道指出,2013年3月,上海的长江口有许多死猪漂浮在水面,堆积在岸边。诸如死猪一类事件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即使长江水源头再好,也扛不住七沟八岔的支流污染。如不治理,不久的将来长江将变成第二条黄河,南水北调也成了问题。

不是还有地下水可用吗?是的。但人们几乎不计入使用成本,而对于水资源的多种用途,水价结构通常没有反映服务成本。这些综合缺陷导致这样一种局面,即我们没有最充分利用我们正在使用的水资源,并且我们没有为未来子孙后代预留充分的数量,[2]226这是罪过。水稀缺决不仅仅是一个在不久的将来某个时期将要面临的问题。在世界许多其他地方,情势已经变得相当严峻,除非采取预防措施,否则,情况将变得更加严重。著名环境运动领袖莱斯特·R·布朗指出:“环境趋势是描素未来经济状况和社会最终状况的主要指标。今天地下水位的下降,就是明天食物价格上涨的信号。”市场经济故属进步,但是它既不承认、也不尊重自然系统可持续产出的极限,含水层的过度开采造成水位下降即为一例。[3]7看来,如不利用好,地下水也岌岌可危了。

如果世界灌溉用水量已经或即将达到峰值,我们就会进入一个激烈竞争水资源的时代。[3]10大自然不断地向我们告急!水在污染,地下水位在下降!水资源在匮乏。那么,如果没有水那一天呢……就是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我们人类还在不断地浪费、破坏水资源。农业灌溉也渴求大量的水资源,水资源的污染和过度浪费,使人类生存会化为泡影!这是人类亏欠大自然恩赐的凄惨下场。对此,国务院于2015年4月16日正式印发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水十条》), 《水十条》成为流域治污的刚性约束。内容涉及工业水污染治理、城镇水污染治理、农业污染治理、港口水环境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污泥资源化利用、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水生态修复、环境监管等方面。《水十条》明确了行动目标和截止时间,单就长江流域来说,到2020年,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总体在70%以上,长三角地区力争消除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到2030年,长江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这是利好信息。

四、 结语

事实证明,环境的污染,归根结底是人类自身造成的。“解铃还须系铃人”,人类破坏了自然,人类就要亲手去修复自然。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庞巴维克说,人类的欲望是各种各样、无穷无尽的,而自然提供的满足欲望的物品是有限的。因此,便产生了经济问题,产生了如何经济地使用物质财富的问题。 大气、土壤、水就是我们生产财富的基础、源泉,我们必须加以保护,对其保护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一切事物都受因果规律的支配。人类破坏了大自然,那么,大自然就要对人类施以报复。多年来,我们经历了无数次深刻的教训。

说到底,经济发展的初衷与最终目的就是要人民从经济发展中同步获得发展的红利,不断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是经济发展必须兼顾环境保护。我们应该确立新的世界经济观,生活要靠地球的自然支持系统维系,而不是不顾一切的向地球索取,否则我们会殃及子孙后代的生存。洛克菲勒基金会前主席戈德马克说得好:“人类文明的灭亡已不再只是什么理论设想或者学术推演,而是我们脚下走着的路。”[3]161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5章中写道: “本章考察的这种明确的责任 ——可持续发展——秉承了这样的理念,即前代人应当有谋求其自身福利的自由,当然,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应减少后代人的福利。这种理念衍生出可供选择的三种可持续配置的界定。弱可持续性 :前代人的资源利用不应超过这样一种水平,即妨碍后代人达成至少等量福利的权利。该界定的含义之一是,资本存量的价值不应该衰竭。强可持续性:顾名思义,就是遗留下来的自然资本存量之价值不应当递减。这一界定高度重视保护环境,而非假定由自然与实物资本提供的有限的替代价值之选择。环境可持续性:依据这一界定,单一资源的实物流量,而非总量价值应当加以保育。”[2]227一言以蔽之:我们要节约资源,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留给我们子孙后代足量可用资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水分和空气之间的协调是土壤肥力状况的重要标志”。

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届时,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只要人们不忘前车之鉴,时刻不忘保护环境,不忘依法治理环境的理念,未来我们所看到的一定是蓝天白云,碧水青山,我们当代会享受一个美丽富饶的家园,并把丰裕的财富资源留给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住宅价格、收入分配与经济转型[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2][美]Tom Tietenberg.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8版)[M].王晓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美]莱斯特·R·布朗.崩溃边缘的世界: 如何拯救我们的生态和经济环境[M]. 林自新, 胡晓梅, 李康民译.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1.

(责任编辑鲁守博)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40(2016)01-0009-04

[作者简介]孟令彤,男,辽宁沈阳人,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收稿日期]2015-10-20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二十国集团和全球环境治理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