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中西医治疗与护理的研究进展
2016-04-04李文莲
李文莲
(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上海 201399)
输尿管结石中西医治疗与护理的研究进展
李文莲
(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上海 201399)
输尿管结石;中西医治疗;护理;研究进展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结石的一种,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居首位[1];在祖国传统医学《黄帝内经》和《中藏经》中已有记载,被称为“淋”、“石淋”和“砂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输尿管结石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率约为1%~5%,极大地影响了患者
的生活质量[2]。现就输尿管结石的中西医治疗与护理措综述如下。
1 输尿管结石形成的原因
肾和输尿管的结石统称为上尿路结石,结石的形成与地域、年龄、职业和饮食等密切相关[3]。山区、沙漠、热带和亚热带地域发病率较高,这主要与饮食习惯、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有关。饮水中矿物质含量较高时也促进结石的生成。而成人输尿管直径在0.5~0.7 cm,有3个生理狭窄区,包括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和输尿管膀胱壁段。结石在输尿管行径移动,常停留或嵌顿于3个狭窄处,并以输尿管下1/3最多见[4]。
2 输尿管结石的发病现状与症状
2.1 发病现状 在我国南方,泌尿外科诊治患者以尿石症为最常见的疾病,而在北方,仅占10%~15%[5]。输尿管结石占泌尿结石的33%~54%,输尿管结石70%为下段结石[6];其中,男女比例约为3∶1。在我国,上尿路结石男女比例相近,下尿路结石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约3.7~5.3:1。尿石症好发于25~40岁之间,20岁以前患尿石症患者较少[7]。
2.2 发病症状 由于输尿管结石会使输尿管内及肾盂压力明显增高,肾包膜受到刺激,常会引起肾绞痛,主要表现在腰腹部如刀割样痛,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和大腿内侧,女性可放射至阴唇等部位,突然发作时可致患者面色苍白,多伴恶心欲吐[8]。输尿管结石易在输尿管狭窄处发生嵌顿,阻塞尿液的排泄,引起肾积水,导致肾功能下降,应及时治疗[9]。输尿管结石长时间的嵌顿易损伤输尿管黏膜,引发输尿管息肉,给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10]。输尿管结石常急性发作,止痛效果无法立竿见影,患者易出现焦虑、紧张、恐惧和睡眠紊乱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1]。
3 输尿管结石的中西医治疗
3.1 西医疗法 Bader等[12]研究发现,近年临床在取石和排石上取得很大进展,但该病的特点是临床治愈后复发率高,5年复发率高达50%。
3.1.1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那彦群等[13]研究认为,该手术适用于<1 cm的输尿管结石,任何部位的结石均可首选ESWL,术中基本不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住院天数和费用均较少,但存在清除率低、重复治疗率高等缺点,与郭郁[14]报道一致。重复行3次碎石手术疗效较差时可能加重病情,因此要适时改变治疗方式[15-16]。
3.1.2 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适用于治疗较大结石(>1.8 cm)及有并发症患者,如输尿管镜难以处理的狭窄、炎性息肉等的治疗[17]。开放性手术是其他手术方式的必要补充,与平玉杰等[18]的报道一致。
3.1.3 微创手术 包括输尿管镜、微创经皮肾镜、后腹腔镜等多种方式[19-20]。据报道,该手术方式对泌尿系实质组织破坏较少,术中出血少,泌尿系统功能可得到较好保存,对肾功能无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快,但产生的费用高[21-22]。
3.1.4 冲击疗法 每天大量快速补液,输液顺序:①肌内注射山莨菪碱注射液10 mg;②快速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③肌内注射黄体酮注射液20 mg;④快速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⑤静脉推注呋塞米注射液20 mg;⑥静脉滴注5%葡糖糖注射液500 mL。
3.2 中医疗法 本病属祖国医学“石淋”的范畴,传统中医认为石淋发病主要由于肾虚和下焦湿热致膀胱气化失常所致,小者成砂为“砂淋”,大者成石为“石淋”[23]。
3.2.1 中药排石汤治疗 徐升恒等[24]研究认为,金钱草60 g,海金沙(包)30 g,鸡内金15 g(吞服),车前子(包)15 g,石苇20 g,白芍15 g,地龙15 g,益母草30 g,川牛膝15 g,路路通30 g,沉香6 g,枳实10 g配合应用,排石效果较佳,总治疗原则是抓住一个“通”字。本方中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都具有滑石、化石、逐石、利尿通淋作用。车前子、石苇、白芍、泽泻有利水通淋,促进输尿管蠕动,促进排石的作用;沉香主小便气淋,行气止痛;枳实破气散结,地龙具有通络和利尿作用,川牛膝、益母草、路路通可活血通络,利水通淋,引药下行,使结石滑利而下,能缓解肾绞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通淋化石、排石之功。李加厚[25]研究认为,结石日久血瘀者加赤芍、桃仁、红花;痛甚加大白芍用量加琥珀;血尿加白茅根、小蓟;小便艰涩加滑石,肾阳虚加川断、补骨脂、肉桂;肾阴虚加旱莲草、女贞子;每日1剂,水煎3次,取汁1 000 mL分3~4次口服,更注重了中医的实证治疗。使用中医治疗本病历史悠久,排石率常在30%左右[26]。据报道,仅采用中药配
合解痉剂治疗泌尿系结石亦取得不同程度疗效[27-29]。解痉剂能使泌尿系平滑肌普遍松弛扩张,输尿管口径因此而扩大,通过显著的利尿作用,而起到排石作用。因此采用清热利尿,通淋排石,化石的治疗原则,结合输尿管平滑肌的伸展能力特点,使结石在尿路中不断为尿液冲动,配合跳跃等重力作用,使结石排出。
3.2.2 中医其他疗法
3.2.2.1 足部药物疗法 可用附金膏足部药物外敷治疗,选择熟附子15 g,金钱草30 g,泽泻10 g,熟地黄20 g,滑石15 g,共同研细末,备用;用时取药末20 g,以葱白捣烂绞汁,调和成膏状,外敷两足心涌泉穴上;上盖敷料,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临床效果显著[30]。也可采用苎麻金黄汤足部药物洗浴治疗,选择苎麻根60 g,海金沙30 g,金钱草、生大黄各15 g,加清水1 500 mL,煎沸5~10 min后,将药液倒入脚盆内,待温浸泡双足30 min,每日浸泡1~2次,10次为1个疗程,疗效稳定[30]。
3.2.2.2 穴位按摩 使用手法按摩足三里、太溪等穴位可以达到缓解输尿管痉挛而迅速止痛的目的[31];同时促进输尿管平滑肌有规律地蠕动使结石逐渐向下移动排入膀胱。
3.2.2.3 穴位注射 何卫明[32]报道,采用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K有解痉、镇痛、镇静和类皮质激素的作用能明显地松弛内脏多种平滑肌,其作用性质类似亚硝酸及硝酸类化合物和罂粟碱,可直接作用于平滑肌,通过经络传感快速止痛,扩张输尿管;配合口服中药汤剂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促使结石排出。
3.3 中西医综合疗法 采用手术治疗碎石,具有一定的麻醉风险,可能造成手术并发症。Porpiglia等[33]研究发现,<4 mm的结石容易自行排出,排石率可达94%~100%;而当结石≥4 mm,≤7 mm,无肾积水或合并轻度肾积水的患者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一般包括中医、西药、饮食和运动疗法等综合治疗措施[34]。
4 输尿管结石的护理
4.1 穴位按压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穴位,位于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其主治阳痿、小便频数、腰痛等病症;三阴交是足太阴经的穴位,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三阴交对调畅全身气机起很重要作用;阴陵穴也是足太阴经上穴位,在胫骨内髁下缘凹陷处中,主治水肿、小便不利或失禁、腰痛等病症;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穴位,在犊鼻穴即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主治胃肠病变和水肿等,是治疗腹痛的要穴,有“肚腹三里留”之名训[35]。以上穴位均在四肢,骨度标志明显好记,操作方便,按压诸穴起到调畅气机,通淋止痛的作用。
4.2 饮食疗法 为减少结石的形成,应严格控制饮食。刘中生[36]研究发现,对肾功能尚好且无严重肾积水的单纯输尿管结石可尝试大量饮水,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指导患者增加每日饮水量,保持每天尿量>2 000 mL,可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淀,冲洗尿路和排出微小结石;根据结石性质不同,注意饮食宜忌。草酸结石应限制含钙和草酸类的食物,如菠菜、豆类、茶叶、竹笋等,避免高糖、高脂和高胆固醇饮食,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尿酸结石不宜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家禽、肉类和壳类动物等。
4.3 运动疗法 刘素美等[37]研究发现,运动可大大发挥结石的重力作用,使结石受到尽可能大的震动,并借助自身重力顺利排出,如跳绳可在重力和惯性作用下帮助结石排出。根据结石所在输尿管的不同部位,可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跳跃运动:输尿管中段结石要求患侧单脚跳跃,输尿管下段结石要求健侧单脚跳跃,离地10 cm跳跃时尽量足跟先落地,速度不用太快,每次30 min以上。张炜[38]认为,跳跃过程患者若出现肾绞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对症处理。适当忍尿,待有强烈尿胀感再排尿,或排尿中断时用力排尿,排尿时用容器存尿液,以观察有无砂石排出。
5 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输尿管结石的发病率逐渐增长,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影响。目前,可根据结石的大小、部位、数目、形状、一侧或两侧、有无尿路梗阻等情况结合患者自身的经济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非手术指征或暂时不打算接受手术的患者,可进行非手术治疗方法,如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运动及饮食疗法等护理措施。这些方法简单方便,患者易于接受,但排石时间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花费也随之增长。建议通过早期对门诊输尿管结石患者的干预,针对结石直径在0.4~0.7 cm的患者,在穴位按摩配合个体化跳跃运动的基础上,嘱患者大量饮水,合理膳食,并做好相应的护理
健康指导,使患者无需住院,居家完成一系列的措施,促进结石的排出,以降低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手术率,降低医疗成本。
[1]姜宁,章璟,王国增,等.上海浦东新区上尿路结石住院患者10年调查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9,30(6):422.
[2]叶章群.泌尿系结石研究与展望[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22(3):261-262.
[3]那彦群,孙光.200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46-329.
[4]柏树令,应大君.系统解剖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2-313.
[5]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79-681.
[6]李晖.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治疗现状[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1):11-12.
[7]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79.
[8]肖恒春,包海娟,江方波.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1):231-232.
[9]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86.
[10]朱志国,马建芬.不同微创术式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7):846-848.
[11]王晓飞,纪春红.泌尿系结石疼痛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2):203-204.
[12]Bader MJ,Eisner B,Porpiglia F,Preminger GM,Tiselius HG.Contemporary management of ureteral stones[J].EurUrol,2012,61(4):764-772.
[13]那彦群,叶章群,孙光.2011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54-255.
[14]郭郁.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方法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6):859-860.
[15]汤祺,于跃平,解忠,等.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208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10):99-101.
[16]戴永雄,叶梓惠,刘伟,等.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疗效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26(2):295-296.
[17]程菊英.优质护理服务在肾、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4,11(9):172-173.
[18]平玉杰,赵丽辉,霍伟英,等.开放性手术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治疗上尿路复杂性结石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9):1382,1384.
[19]王立敏,王婷,贺盛.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J/CD].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5(4):62-64.
[20]周振宇,何朝辉,李逊,等.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6):532-534.
[21]叶章群,余虓.微创时代的结石治疗[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3,34(4):249.
[22]赵彦良,于安,卢慕峻,等.联合B超和X线引导下微创经皮肾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9):3333-3334.
[23]王笑梅.中医药治疗尿石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9,26(4):10-11.
[24]徐升恒,张世鑫.自拟排石汤合金鸡硝石散治验泌尿系结石的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6):93-94.
[25]李加厚.八正散合石苇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200例[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128.
[26]张雅丽.实用中医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308.
[27]任建国,赵宏耀.中西医结合诊治输尿管结石80例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11):871-872.
[28]罗建华.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3):135-136.
[29]魏录芳,武碧霞.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输尿管结石61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0,38(2):146-148.
[30]程爵棠,程功文.足底疗法治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81.
[31]黄光如,周卉玲.穴位按摩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7):1040.
[32]何卫明.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输尿管结石32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8,(4):29-30.
[33]Porpiglia F,Destefanis P,Fiori C,et al.Effectiveness of nifedipine anddeflazacort in the management of distal ureter stones[J].Urology,2000,56(4):579-582.
[34]辛以军.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160-161.
[35]周尚清.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45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7):99-100.
[36]刘中生.中西医结合治疗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0):32.
[37]刘素美,刘学娟.尿路结石患者的饮食及运动疗法[J].齐鲁护理杂志,2000,6(4):297-298.
[38]张炜.跳绳运动可辅助排出小结石[J].医药与保健,2012,20(9):20.
R473.57
A
1009-8399(2016)06-0074-04
2016-05-11
李文莲(1970—),女,副主任护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护理。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面上项目资助(201540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