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视阈

2016-04-03李彦波

关键词:生态文明公民马克思主义

李彦波

(呼伦贝尔市委党校,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视阈

李彦波

(呼伦贝尔市委党校,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0)

摘要: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高级形态,生态文明是中国积极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发展目标,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颖状态,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于积极向上的公民意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分析,并结合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实情况,针对如何提高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公民;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意识培育

自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并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先后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APEC蓝”和“乡愁”等“习式生态词汇”。习近平总书记说:“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1]这些充分表示了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决心之坚定、态度之鲜明。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视阈来研究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是具有宏观性、理论性和层次性的,不仅体现出人与自然的矛盾性,又表现为人与自然具有共谋性。而生态文明表面上看是发展模式在历史进程中的变更和文明形态在逻辑上的演进,但实质上则是依赖于人类意识所不断发展的。简之,构建有效生态文明体系的关键在于如何积极培育正确的公民意识。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内涵及其文本解读

1.生态文明和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内涵。生态文明是产生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高级文明形态,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共同构成我国现代文明体系的、独立的文明形态。其深层含义决定了在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中公民意识的灵魂作用。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共荣,其本质在于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相互促进、持续繁荣。同时,生态文明也是一种不断满足自身需要,但是又要求不损害自然的生态消费观。人们不再是贪婪地追求物质财富和奢侈享受,而是既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又不破坏自然的生态环境,旨在寻求绿色消费,倡导节约持续。

通常意义上的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一般包括公民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与诉求;在深层的理性认知方面,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是人类在进行各项社会活动以及建设经济社会的过程中,公民是否能够把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作为一个原点,进而正确地考虑生态问题和自然环境。毋庸置疑,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高低,不仅是衡量我国现代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对当下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提炼。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实解读。在学界,“绿色马克思”虽然一直存有争议,且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也从未出现过“生态学”等相关概念,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发展过程中深刻批判了资本逻辑的黑暗,并揭露出生态问题中触目惊心的景象。这些理论对当今研究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问题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正如《德意志意识形态》所揭露的一样,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那个年代,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显现。马克思说:“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2]换而言之,即人类所处的自然界,是人类实践生产的产物,确定了“实践”观点,为理解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确立了现实的基础。

此外,《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也包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资本论》的“三大手稿”(1857- 1858年、1859- 1861年、1861- 1863年手稿)指出:认识主体,自然是客体;两者之间以劳动为基础和中介,发生了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资本论》三大卷的科学生态观则表现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劳动创造了价值,劳动和自然界是一切财富的源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谈到:“文明和产业的整个发展,对森林的破坏从来就起很大的作用。对比之下,他所起的相反的作用,即对森林的护养和生产所起的作用则微乎其微。”[3]马克思不仅从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破坏自然的丑恶嘴脸,更在理论上将其与资本积累、资本增殖的本质联系在一起加以理解。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在确定科学的自然观的同时,发展了科学的生态观,具体表现为:自然界是一种客观存在,斗争与和谐并存;人与自然是辨证统一的;人通过主观性随意行为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无疑,只有确立了辨证思维,才能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统一规律,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共生、人与社会的共荣,人与人的共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

1.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是一个永恒、常新的话题。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人不可能对自然环境无所作为,要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这就强调,在改造自然的时候,需要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谐而持续发展的维度去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也就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和谐发展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必须考虑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因为,人与自然的共谋性发展的真正实现,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改变才可能实现。

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根本无法生产,无法进行日常的物质实践活动。同样,离开了自然界,离开了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生产也无法有序进行,便没有日常的物质生产,也无所谓的生产力。因此,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不仅仅包括自然生产力,也包括社会生产力在内,是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体,而并非强调其中一方。换言之,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路径。马克思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出发,系统地阐发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文明发展与近代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内在必然性,深刻剖析了产生严重生态环境危机的阶级和社会的根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是资本的产物,资产阶级贪婪的本性,即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资本家只注重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经济效益,强行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剥夺工人的劳动力,然而他们并不注重改善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对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方面需要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双向作用关系,并依靠科学技术降低废物材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强调调节城乡结构和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并通过变革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实现人与自然矛盾性与共谋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主要特征。双向辩证性。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最为核心的内容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理论,包括人类社会本身内部的物质交换,自然界内部本身的物质交换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因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交换过程并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甚至如上述三种物质交换的循环过程。在关注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下体现的双向性的物质交换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所表现出的辩证思维,我们既要看到部分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的实际情况,也要承认人改造自然的能动性。然而,这种能动性是有条件的,即受自然客观条件制约的。

系统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系统性整体性主要体现在物质交换理论中。马克思认为,物质交换过程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物质交换都不是外在于其他方面交换独立存在的,而是与这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内其他物质交换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也进一步论证了,自然界自身的物质交换、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既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环节,不断地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既会产生促进作用也会产生制约作用。

二、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分析和成功经验

(一)中国公民生态文明的现状分析

1.国内生态文明意识相关项目研究和法律初步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先后开展了多次关于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研究,如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于2014年8月开展北京市第十次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市民最关注空气质量。再如2015年4月1日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决定对2015年度环境损害评估法律法规、制度框架和技术方法涉及的若干课题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承担单位。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12月通过、2014年4月修订的一部较完善的法律。上述例证的项目不仅培育了我国社会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生态环保意识,还完善并普及了与建设生态文明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使公民对如何正确规范生态文明的实践行为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2.公民生态文明责任意识和相关科学知识的欠缺。由于党和政府对公民生态责任没有明确的硬性要求和相配套的可调控机制,间接导致一些公民认为建设生态文明与己无关,更不考虑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近几年来,我国环保部门大力开展与建设生态文明相关的教育宣传活动,但是仍有很多公民对生态环境的科学知识掌握不牢、理解不透,如在《穹顶之下》生态纪录片中,记者柴静透露早在2008年,首都国际机场当时的雾霾被国内官方仍在媒体报道为“雾”,表明我国公民没有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就折射出我国公民对该生态相关的科学知识还存在明显的认知不足。

3.公民生态文明价值意识存在偏差。马克思说过:“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首先依赖于自然。”[4]部分公民只强调“自我中心论”,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要价值观念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其缺乏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态环境在价值上的理性思考。而部分公民缺乏建设生态文明应有的视野,过分注重短期利益,很少从人与自然相互促进、生态均衡、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反省人类自身过度享受物质财富,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不仅浪费自然资源,也破坏了生态环境。

4.生态文明消费观存在误区。“人是在大自然中孕育而生的,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4]但是少数公民从不考虑自然界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无限度满足自我物质欲望的消费意识,铺张浪费,甚至触碰“生态红线”。正如习总书记提到过:“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5]这些论断实际上反映部分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完全处于自我矛盾、自我排斥、自我否定的状态:一方面是需求与消费的无限度、无计划,不仅大面积消耗自然不可再生资源;另一方面人类又渴望能够享受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带来的便利条件,并渴望能与自然共存共荣。

(二)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我国在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方面已经表现出政府调控与社会自控相结合、从被动治理过渡到主动规划等明显的特征优势。

1.政府调控与社会自控双管齐下。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全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无疑政府首先应该承担这种方向性的宏观调控职能,倡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过程中,形成一种积极的社会价值导向。近年来,我国已经从宏观上开始建立并完善相关功能性产业政策体系,主要提高产业科技技术和资源有效利用率,并将技术政策、科技政策进行综合运用。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背景下,催生出各种新型社会环保力量和民间环保组织,且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农林高校通过成立专门的生态研究机构,致力于培养生态环保应用型人才,从而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需求。从而最终构建出政府宏观调控力量与社会自制调节力量相适应的有机结合体,共同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2.从被动治理过渡为主动规划。传统的文明形态及其跳跃求成的发展模式让人类自食苦果,而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政府一方面要对过去的非理性发展进行快速有效的补救,使棘手的环境保护问题得到缓和,都属于被动治理现阶段的环境污染问题。这种亡羊补牢的被动治理手段必须与未雨绸缪的主动规划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价值观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这样人类才能走出先破坏-后治理-再破坏-再治理的传统桎梏观念,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

三、提高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举措

(一)挥思想红旗,建生态文明制度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需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存共荣。通过各种教育宣传活动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在建立健全多方位多层次的环境保护体系的基础上,为公民参与各类环保活动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同时进一步扩大环保信息的公开透明,重要环保信息需在环保部门的官网上公布细节,提升公民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充分调动公民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

(二)强生态教育,树生态文明观念

加强系统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可通过多方式、宽路径广泛进行,如开设宣传网站、出版书籍、发表文章、举办专题培训会和学术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同时,通过上述方式向公众介绍相关的生态知识:环境保护法、生态环境常识的相关情况;生态国情: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面临的困境和难题,以及应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问题等。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关系,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不违反客观规律,不肆意妄为,才能真正树立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文明观。因此,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培育生态文明意识,使这种观念真正地深入到公民的思想和日常行为规范中,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进一步树立公民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三)促全民参与,强生态文明意识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下,催生出了民间环保组织,这些组织不仅扩大生态文明公众参与,还起到连接政府与社会的桥梁作用,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各类民间环保组织,并充分发挥组织效能,为建设“美丽中国”献计献策。同时各级环保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组织健康持续的发展,为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公民生态意识的培育,用唯物辩证法去学习国外先进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充分结合当代中国的生态实际,探索并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新路径,保证我国公民生态意识培育高效顺利的实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3.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佟群英)

中图分类号:F0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4225(2016)03- 0086- 04

收稿日期:2015- 11- 09

作者简介:李彦波(1972-),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呼伦贝尔市委党校讲师。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公民马克思主义
论公民美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