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道儒心:潮商与本土学术发展
——以陈伟南与新世纪潮学研究为中心①

2016-04-03陈海忠

关键词:慈善事业

陈海忠

(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广东 潮州 521041)



商道儒心:潮商与本土学术发展
——以陈伟南与新世纪潮学研究为中心①

陈海忠

(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广东潮州521041)

摘要:潮学研究自1990年代兴起后蓬勃发展。新世纪以来,在海内外潮商团体支持下,潮学研究在组织机构、资金、人才培养等方面获得常态化的制度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得以构建。商人支持学术发展,形塑了新时期潮商文化品质。这缘自清代中期至民国时期潮州地区的“儒商合流”的传统,其得以实现则有赖于潮州商人的制度化结社。

关键词:潮商;潮学;慈善事业;制度化结社

本文写作承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秘书处专职秘书陈利江先生多次提供资料及通读全文,并蒙诸位匿名评阅专家审阅提出中肯意见,谨此致谢。

一、缘起

本文的写作缘于两方面的思考:

其一,学界关于海外华侨华人研究,大多以政治、经济领域的人物为中心,讨论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国民经济建设的关系,凸显海外华侨华人爱国爱乡的优良品德。潮汕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侨乡之一,海外华侨华人众多,与祖国、家乡联系密切,影响较大。潮籍侨商不但为祖国的革命与建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而且与本土学术发展息息相关。遗憾的是,后者时常为人们所忽视。

其二,近年来关于潮州商人的研究,很多成果都把慈善公益事业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研究成果显示,18世纪以后,潮州商人(潮州商帮)积极参与地方慈善与公益活动,并在19世纪中期以后,逐渐取代官府和绅衿,成为行善的主体。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商人慈善行为的对象,从自己所从属的宗族、乡村和移民团体,扩大到整个社会。但研究者往往只把慈善公益活动作为潮州商人(潮州商帮)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的一种基本表现,很少能够将这种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与商人们所处的社会及其时代变迁结合起来研究。②有关潮州商人与慈善事业可参阅:林悟殊:《泰国大峰祖师崇拜与华侨报德善堂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1996年版;王昌熹:《升平文史·潮汕善堂专辑(1)》,1996年版;林俊聪:《潮汕庙堂》,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马]南方学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中心:《潮人拓殖柔佛原始资料汇编》,柔佛:南方学院出版,2003年版;杨锡铭:《潮人在泰国》,香港:香港艺苑出版社,2001年版;林济:《潮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张近义:《最富是潮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林济:《潮商史略》,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黄挺:《潮商文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陈海忠:《民国都市住房救济与地方社会》,《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1期;林瑜:《“教养兼施”的实践与救济经费来源之开拓:以民国汕头救济院档案为中心》,《潮学研究》2011年新一卷第3期;林伟龙,林伟钿:《晚清潮州商人的慈善活动——以陈雨亭为例》,《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因此,陈春声关于民国潮汕“八二风灾”、蔡志祥关于清末民初汕头的善缘活动的研究,把潮州商人、慈善公益活动和社会变迁结合在一起,对本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启发。①陈春声:《从“八二风灾”看清末民初潮汕社会:以樟林为例》,《潮学研究》第六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民初华南动荡政局下之乡村动员机制:以“八二风灾”后的樟林为例》,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史论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侨乡文化资源与本土现代化:晚清以来潮汕地区善堂与大峰祖师崇拜的研究》,刘宏主编:《海洋亚洲与华人世界的互动》,新加坡:华裔馆,2007年版;蔡志祥《城市里的救赎:移民、阶级和清末民初汕头港口城市的善缘活动》,《潮学研究》,2012年新二卷,第2期。

本文把支持本土学术发展视作潮商慈善公益活动的内容之一,关注的问题是潮州商人(潮州商帮)在赠医施药、扶贫济困等传统慈善活动之外如何积极支持发展本土学术,商人们对待本土学术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潮汕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而探讨明清以来潮州商人的慈善活动与社会变迁的问题。为便于讨论,本文拟以潮商的代表人物、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会长陈伟南先生与新世纪潮学发展为中心开展讨论,期望潮商与学术发展这一问题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同时期望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的深层次联系。

二、潮学的兴起

提到潮学研究,大多数人都会想起饶宗颐教授。饶教授对于潮学发展自然居功甚伟;但在清末兴办新学之时,已有许多学者对潮汕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1909年翁辉东与黄人雄编著潮州乡土历史、地理教科书,对推动地方文化研究、培养地方社群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初期,关于创办“潮州大学”和编写《潮州文学史》的讨论,以及《潮州艺文志》、《潮汕方言》等的刊行,进一步激发学者们对潮汕历史文化研究的热情。故说,温丹铭、饶锷、翁辉东以及许多不知名的前辈学人为后来潮学发展奠定了根基。

20世纪80年代开始,地域文化研究再度勃兴,全国诸多地区出现地方文化研究的热潮。到了90年代,一批学者综合运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与语言学的方法,使用潮汕地区的官修志书、历史档案、民间文献与田野资料开展研究,与国内外学术界展开学术对话,使“潮州历史文献与文化学术的研究提升至全国性的层次”[1],备受瞩目。陈春声教授认为:“在目前中国各地,以某一特定地域性文化或某一区域的历史发展作研究的诸多的群体里面,潮学研究者应是最好的那几个研究群体之一。”[2]19

饶宗颐教授为潮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可称之为旗手或旗帜,均不为过。在高举潮学旗帜的饶教授背后,站着一个坚强的团队——潮商团体。他们的存在与付出,支撑着潮学朝着饶教授引领的方向前进。例如,饶宗颐教授论述潮州学概念两次最重要的演讲,都是在潮商团体支持或举办的活动中:第一次是1989年在澳门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②关于这一机构的说明,详后。饶宗颐教授在专题演讲中,诠释了儒佛交辉的潮人文化传统,还倡导潮团要建设性地鼓励人们去寻求新的知识,继承唐代常衮、韩愈两位潮州刺史“兴学”的精神,发展学术研究,使潮人传统文化有更加灿烂的成果[3]。第二次是1993年12月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的“首届潮州学国际研讨会”,由香港潮州商会资助举办。饶宗颐教授发表著名的《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何以要建立“潮州学”》一文,建立“潮州学”概念及其内涵,树起“潮学”大旗,更是得到海内外众多学者的支持和响应。

在响应饶教授呼吁、支持潮学发展的潮商中,香港知名人士陈伟南是其中突出的一位。陈伟南先生1919年出生于潮安县沙溪乡,1936年毕业于省立韩山师范学校乡村师范班,于1937年与1946年两度赴港发展,现为香港屏山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南也是一位社团领袖,现为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主席、香港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长。他与潮学的缘分,林英仪先生、黄挺教授曾有专文,详细叙述,③林英仪:《伟业煌煌耀南天》,内部出版物,2010年版;黄挺,黄帆:《陈伟南先生与潮汕文化研究》,载沈启绵主编:《懿德仁心——陈伟南先生九十华诞荣庆录》,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本文只就林、黄两文未提及之处予以补充。饶、陈之间的情谊亦为学界、商场佳话,足以流芳久远,传于后世。

三、陈伟南与新世纪潮学发展

学术的发展,自当遵循其内在规律,因应时代诉求。但影响学术发展的因素不独存于学术之内,也时常有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为桎梏。潮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兴盛,自有其时代因缘;跨入新世纪后,该如何继续发展?陈伟南在与诸位潮籍学界、商界领袖探讨之后,决定为潮学可持续发展创造制度保障,使“潮人传统文化有更加灿烂的成果”。经数年奔波、运筹,一个由学商合力构建的促进潮学发展的常态机制已具雏形,集中表现为“四个一”:一个学术组织、一个学术会议、一个培养计划和一批研究课题。

(一)一个学术组织:国际潮学研究会

陈伟南认识到,一门学问的发展需要领军人物,作为旗手的饶宗颐教授自不待言,还需要团体的力量,在团体中还需要有一批年富力强的学者来带领、培育新的研究力量。2005年,在澳门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根据陈伟南的提议,决定成立“国际潮学研究会”,会长由当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主办单位负责人轮流担任,任期二年,日常会务由常务副会长主持。是次年会聘请中山大学陈春声教授为常务副会长,敦请饶宗颐教授与陈伟南先生为名誉会长。

2006年7月,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在香港举行团长会议。会议再次通过陈伟南的提议,设立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负责指导潮学遵循学术规律发展,并具体处理每一届潮学国际研讨会的各项学术性工作。学术委员会会址设于中山大学历史系,秘书处设于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建立双主任委员、双秘书长制的组织架构,由中山大学曾宪通教授、蔡鸿生教授担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陈春声教授与韩山师范学院黄挺教授为秘书长,其他委员是:林悟殊教授、陈伟武教授、朱鸿林教授、蔡志祥教授、周少川教授、林伦伦教授、杜经国教授、李志贤教授。

(二)一个学术会议: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学术交流是学术发展的题中之义,潮学最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是每两年一届的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自1993年,首届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后,分别在汕头、潮州、揭阳等地连续开了6届,每次研讨会的主办机构、经费筹办方式均有所变动。

陈伟南认为,既然国际潮学研究会会长已由当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主办单位负责人担任,潮学研讨会可以与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原则上同年同地召开。这一提议很快成为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决议。国际潮团总会还决定,每届潮学研讨会经费30万元,由前届、当届与下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主办单位按照“三四三”比例共同承担。自2007年开始,第七、八、九、十届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均遵照这一决议案执行。例如第十届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会议经费由当届主办单位湖北潮人海外联谊会承担四成,即12万元,前届与下届年会主办单位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与加拿大潮商会分别承担三成,各9万元。

(三)一个培养计划:潮汕历史文化研究硕士博士论文奖励计划

如何为潮学未来发展储备与培养人才?这也是潮学发展的核心问题。2007年,陈伟南先生力推国际潮学研究会设立“潮汕历史文化研究博士、硕士论文资助计划”,以鼓励对潮汕历史文化有学术研究兴趣的青年学者,培植新一代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潮学研究人才。

该项计划既植根于“潮”,又实现对“潮”的超越,理念开放、宏大,足见陈伟南先生的高瞻远瞩及其人生智慧。植根于“潮”,是指该计划专门资助以潮汕地区社会、历史、语言、文化等领域为课题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对“潮”的超越,是指资助对象面向国内外各大学、研究机构的在学研究生,不局限于潮籍学生;只要其学位论文已经开题并获准所在机构通过者,均可申请资助。“资助计划”每年评选一次,每两年在潮学研讨会上颁发。所需资金由国际潮团发展基金支付,确保“资助计划”有固定的资金来源,得以常态化运作。

“资助计划”自2008年实施,至2013年共有14名博士生、18名硕士生获得累计18.6万元资助,学生及导师奖金累计12万元。受资助者分别来自国内外十几所大学,其中有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芬兰阿尔托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他们已经成为新世纪潮学研究的生力军。[4]例如第一届受资助的中山大学历史系杨培娜博士,其论文《濒海生计与王朝秩序——明清闽粤沿海地方社会变迁研究》被评为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殊为难得。

(四)一批研究课题:潮学研究专项课题

遵照学术规律,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是潮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潮学虽以潮汕地区(或潮人)的社会、历史、语言、文化等人文现象为研究对象,但不仅仅是地方性知识的重复建构,其最终的关怀是“大历史”、“大文化”,是国家、民族甚至是跨越民族国家界线的历史文化。1993年,饶宗颐教授提出建立潮州学时,认为潮学研究既可补国史的不足,其本身也是国史研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5,6]。潮学与国史的关系,也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2003年,陈春声教授也提出潮学研究若干可能的方向:(1)更具经济学色彩的潮汕经济史;(2)韩江流域整体史;(3)地域社会脉络中的村落研究;(4)跨国视野下的潮人海上网络;(5)社会史理论建构的追求[2]39-44。这是对饶教授的继承与发展。

由此,陈伟南先生与学术委员会商讨之后,决定设置专项课题,引领潮学的学术发展方向。2009年,他通过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国际潮团发展基金会向韩山师范学院捐资30万元,韩师另拨款30万元,合计60万元,设置潮学专项研究课题。随后,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规划了8个方向:(1)潮汕近代档案资料的整理与研究;(2)潮汕历史文化“口述史料库”的建设;(3)明清以来潮汕地区碑刻资料的搜集与研究;(4)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5)近代以来潮汕方言、文学、教育等研究;(6)潮州瓷研究;(7)潮汕移民与海外潮人、潮团研究;(8)潮商研究。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标。[7]经过评审,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决定对“潮汕明-民国碑刻拓片搜集整理”等13项课题(其中4项与碑刻有关的项目合并)给予资助。[8]2012年4月,第二次专项课题申报工作启动,“清代潮州的水灾与地方社会研究”等10个研究项目受到资助。[9]

以上“四个一”基本囊括了新世纪以来潮汕发展常态机制的主要内容。机制的主要构思谋划者及带头出资出力者,都是年近百岁的陈伟南先生。如果说,陈先生对于潮学发展,功不在“饶”下,应该不过分。

四、几点认识

在众多潮商中,陈伟南的商业成就并不算巨大,但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从乐于为乡亲慷慨解囊,到甘于为全社会无私付出,因而荣膺“2008年华人慈善(南方)盛典颁发慈善人物奖”、“2008年度广东十大慈善人物奖”等。由于他对文化与学术怀着敬畏之心,“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奉献精神”、“具有世界视野和‘互动认知’的文化意识”,[10]故而能从由传统慈善活动出发,进而强调人文精神承传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着力支持潮学研究的发展。初始是以他一己之力鼎力支持,继而引领更多的潮商参与这一事业。在陈伟南的背后,站着整个潮团。正是在整个潮商群体的支持下,新世纪的潮学研究在组织机构、资金、人才培养等方面获得常态化的制度保障,一个促进潮学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得以构建。

那么,用这样的事例来讨论什么问题呢?需要回到我们一直在关注的明清以来的潮州商人的慈善活动与社会变迁的主题上来。简言之,对潮州商人慈善活动的研究可以不断深化我们对这一区域社会变迁过程的认识与理解。

(一)清代中期至民国时期潮州地区的“儒商合流”是商人支持学术的历史文化基础

饶宗颐教授曾指出唐代以后潮州“儒佛交辉”学术特点,那么“儒商交汇”或可描述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初年的潮州社会。

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开海禁,准许民船下海。潮州海外贸易迅猛发展,工商业发达。到乾隆中期,澄海的樟林港成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潮州地区很快发展成为沿海的一片膏腴之地。与此同时,由于诸多原因所致,科举正途难行,潮州士人在科举上的成绩难以再现明朝中期的盛况。很多读书人转而专事货殖。特别是咸同之后,朝廷为应付军费开支,大开捐纳之门,商人通过报效,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功名;这进一步刺激了难以在正途获得科举功名的地方儒生从商。这样的事例在潮汕诸多族谱中都有清晰的记载。例如现汕头市鮀浦溪东乡萧氏弃儒从商后“治产燕台,谋利江汉,求息吴越,经营雷琼”。①《汕头市鮀浦溪东萧氏族谱》(手抄本)。1919年版,第37页。大约在光绪年间,这一群亦儒亦商的人,经常被称之为绅商。最为典型的是潮州城内的饶氏家族,饶锷在民国初期不仅仅是富甲一方的大贾,同时也是名震四方的名士,兼具商界、学界领袖双重身份。

梁其姿先生指出清乾隆中期以后江南慈善机构出现“儒生化”,并以惜字会与清节堂的例子说明下层儒生致力于慈善活动,且融教化于施善之中。②参阅梁其姿著《施善与教化:明清时期的慈善组织》第5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潮州地区“儒商合流”更加推动商人慈善公益活动从传统的扶贫济困、赠医施药、育婴施棺等,向文化、教育领域扩展。例如汕头开埠之后,绅商成为地方社会慈善救济的主体,兴办了诸多善堂、医院,同时也是潮州地区兴办新学最坚决的推动者。

光绪二十八年(1902),澄海贡生朱乃霖即向惠潮嘉道丁宝铨条陈兴办学堂事。[11]在清末新政的大背景下,潮州地区的师范学堂、中学堂、小学堂以及同文学堂渐次设立,一时蔚为大观。诸多研究者已经指出,清末民初潮汕地区教育的发展得益于海外潮人的大力支持。③参阅于亚娟:《近代潮汕侨乡的教育转型——以书院衰落与新式教育兴起为中心》,《汕头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程国强、郑茵:《从书院到学堂——以1898- 1905年的潮汕地区为例》,《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吴榕青、黄挺:《1949年以前海外潮人在本土捐资兴学概述》,《汕头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黄挺:《近代潮汕教育概论》,《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苏文纪:《近代港澳与海外潮人对潮汕教育事业的贡献》,《汕头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例如1922年潮汕“八二风灾”后,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几乎被夷为平地。包括上海、香港、南洋各地在内的旅外潮商为省立二师捐建大批教室与学生宿舍,为学校的重建作出巨大的贡献。旅沪潮阳巨商郭辅庭先生还亲自选购、赠送学校图书馆古籍图书1000多册。这一批珍贵的书籍至今仍完整保存在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一代又一代潮汕学子所学用。

陈伟南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读于省立韩山师范学校,得李芳柏、詹安泰等名师的熏陶,虽身未能从教,然向往之心一以贯之。他对潮学发展的支持,可以视作潮州“儒商合流”文化传统在当下的表现形式。

(二)旅外潮州商人制度化结社是商人支持学术发展的组织条件

明清时期,文人、商人多有结社的传统,各类会馆(公所)遍布于京师、省城以及各大商业城市。京师、省城的会馆一般是同乡官僚、士绅以及应试士人聚会的场所,也称试馆;在商业城市,如汉口、上海等,多是同乡商人聚会议事的同乡团体。实际上此两类会馆的界限也比较模糊,往往兼而有之。清代中后期以后,随着商人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会馆等商人团体的社会影响力日增。如上海潮州会馆基本控制了潮梅土货在上海的销售以及上海洋货在潮梅地区的销售,成为地方社会中一股重要的力量。

不同商埠的潮州会馆之间以业务、乡情为纽带进行联络,在中国沿海地区至环南海地区之间形成四通八达的近代潮商团体网络。其中居于核心节点的是上海、香港、新加坡三地的潮州会馆(或潮州八邑会馆);汕头总商会(后改组为汕头市商会)由于拥有在地优势,在此网络中居枢纽位置。20世纪70- 80年代,潮商网络进一步向全球扩展,于是“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的说法出来,但枢纽位置已经转移到香港潮州商会。

1981年,经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首先倡议,首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在香港成功举办。随后每两年举办一届,分别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中国的澳门、香港、汕头、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连续举办了17届年会,每次会议的主题虽有不同,但核心是“乡情”、“文化”与“商业”三个关键词。自第13届年会起,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编订章程,对宗旨、会员、组织架构、活动、财政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设立理事会、常设秘书处等常设机构。“国际潮团联谊年会”遂更改为“国际潮团总会”(Teochew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每隔两年召开的年会全称为“国际潮团总会第xx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其下属单位有国际潮青联合会、国际潮学研究会、国际潮商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①国际潮团总会章程[DB/OL].http://ct.chaoren.com/intro/20081026- 52002.html。

简言之,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出现,实现了全球潮团的第一次制度化的大联合。在此制度下,潮州商人通过以乡情乡谊为纽带,以弘扬文化、促进工商为着力点,最终实现服务社会、共创人类文明的价值追求。已经成功举办的17次年会证明了这一潮团联结形式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作为潮团领袖人物的陈伟南支持潮学的诸多举措也都是在国际潮团总会的框架中完成的,故而说潮州商人制度化结社是商人支持学术发展的组织条件。

(三)学商融洽与社会发展

从社会史的角度看,潮汕社会是在近代商人的崛起过程中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获得科举功名与施善是商人突破传统“士农工商”次序格局的两条捷径。自18世纪以来,潮州商人慈善行为的对象,从自己所从属的宗族、乡村和移民团体,扩大到整个社会;慈善公益行为的内容,也从施医赠药、修路造桥等扩大到涵盖学术发展在内的社会诸多领域。从20世纪后期以来潮学的发展看,商人们对待本土学术发展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潮汕社会的发展显然造成巨大影响。一方面,商人们的财富返回社会,对本土文化知名度与文化品质的提升以及本地学人与国内外学界开展平等而有尊严的学术对话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另一方面,潮商支持学术发展的慈善公益活动也无疑正在改变人们对于商人、潮商乃至潮汕社会的传统认知,“商道儒心”的品质日益成为潮商这一群体的文化标签,这也使人们得以更加深入了解潮商何以能够成为一个有特色的、长盛不衰而可以为世人所公认的群体。

总之,潮汕地区历史上与现实中“学商融洽”这一典型的人文现象,值得进一步深究,这对于理解明清以来潮汕地区的社会变迁以及思考未来本地区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饶宗颐.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暨潮汕历史文献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演讲摘要[M]//黄挺.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579- 582.

[2]陈春声.从地方史到区域史——关于潮学研究课题与方法的思考[M]//黄挺.潮学研究(第11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3]饶宗颐.潮人文化的传统和发扬[M]//黄挺.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575- 578.

[4]林伦伦.把潮学研究推上国际学术舞台——第九届潮学国际研讨会总结[M]//潮学研究(新一卷第3期):117.

[5]饶宗颐.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何以要建立“潮州学”[M]//黄挺.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572- 574.

[6]饶宗颐.三阳志小考——潮汕文化研究序[M]//黄挺.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327- 330.

[7]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2009年度潮学专项课题申报公告[DB/OL].[2009- 11- 02].http://cys.hstc.edu.cn/xsdt/ 891952.shtml.

[8]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关于潮学研究专项课题评审结果的公示[DB/OL].[2010- 01- 18].http://cys.hstc.edu. cn/xsdt/895902.shtml.

[9]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关于2012年度潮学研究专项课题评审结果的公示[DB/OL].[2012- 05- 21].http: //cys.hstc.edu.cn/xsdt/937590.shtml.

[10]饶芃子.奉献精神与文化自觉——从一个方面解读陈伟南先生的人生价值观[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4).

[11]条陈批示[N].岭东日报.光绪二十八年八月十九日.

(责任编辑:佟群英)

中图分类号:G3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4225(2016)03- 0027- 06

收稿日期:2014- 11- 17

作者简介:陈海忠(1975-),男,广东潮州人,历史学博士,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项目“明清以来潮汕商人与地方社会:以慈善活动为中心”(2014ZGXM0007)

猜你喜欢

慈善事业
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促进社会向善向上
肩负使命的奶奶
他们承诺捐出半数以上财富投入慈善事业 超过200位慈善家加入“捐赠誓言”
J.K. Rowling Receives a Rare Honor from Prince William at Buckingham Palace
《中国慈善事业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课题说明
慈善事业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美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原因及启示
媒体在公益慈善事业中的责任——对“襄阳帮帮团”的思考
让法治之光照亮慈善事业——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通过之际
深入实施慈善法 促进广东慈善事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