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产业 一个绿色朝阳产业链

2016-04-02冉晓旭

中国林业产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胶合板竹材竹子

冉晓旭

根据国际竹藤组织(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Bamboo and Rattan-INBAR)介绍,目前全世界有15亿的人口以竹子为生,竹子不仅是大熊猫的食物,也是发展中国家赖以脱贫的支柱产品。

利用竹子使贫困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

目前,竹子产业在脱贫致富方面已经取得较大成果,现在有一些组织正在研究如何利用竹子使贫困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如越南的河内在此方面就已做了很多努力,地处乡村的人们通过开发竹产品脱贫致富。河内的总体计划是,充分发展湄公河沿岸地区的竹产品产业,目标是到2020年使75万人口摆脱贫困。为了实现此目标,河内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之一就是抬高越南竹子的价格。因2005一2007年提高了竹子的价格,已使2万越南人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竹产品出口额中,原材料的费用就占到60% ,也就是说每100万元竹产品的出口额中有60万元用于购买了竹农手中的竹子原材料。河内采取的另一项措施是重新调整高价值产品的竹材加工业,也就是注重大项目的生产,如地板、家具,以及建筑材料。

全球竹材加工业目前的产值大约为每年110亿美元,预计到2018年会达到150亿一200亿美元。而越南以湄公河沿岸地区为主的竹产品工业市场目前每年的产值只为5亿美元。目前对越南竹产品的需求主要靠国内市场的拉动,因此需要开发海外市场,以及更多地促进建筑业中竹材产品的使用,而且从环保的观点出发,竹材用于建筑也是有利而无害的。但竹材在建筑业中的大量使用还需人们的努力推动,现阶段要做的工作是让更多的人知道竹材制品用于建筑的可能性。

目前中国生产的竹子占世界的80%,消费量占产量的60%。越南正日渐成为中国的竞争对手,老挝和柬埔寨也在积极发展竹子种植业。在热带森林过度采伐的今天,为了防止原材料的供应不足,人们更需要对竹产品进行开发使用,竹产品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需求对竹材工业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竹产业已成山区经济发展增长点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竹产品生产和出口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竹材加工技术和产品研发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目前,已开发了竹编胶合板、竹材胶合板、竹席/帘胶合板、竹车厢底板、竹水泥模板、竹篾积成材、竹地板、竹木复合材料、刨切竹单板、重组竹材、竹风电叶片、竹展平板、竹缠绕复合压力管等一代又一代的竹材新产品,推动着竹材加工的科技进步。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齐生率先提出了以“竹材软化展平”为核心的竹材工业化加工利用方式,发明了竹材胶合板生产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我国汽车车厢底板和公交客车地板,开创了竹材工业化利用的先河。随后又开发出了以竹篾、竹席、竹帘为构成单元的竹篾积成材、竹编胶合板和竹帘胶合板。

2O世纪90年代初期竹材工业发展迅速,竹家具板、竹地板、竹集成材等各种工程结构用竹材人造板的生产规模快速壮大。张齐生又适时提出了“竹木复合”的发展理念,建立了竹木复合结构理论体系,开发了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等J种系列产品,竹材加工技术逐步走向成熟。

2000年后,竹材加工利用的技术和产品发生了重大变化,即:①竹材加工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提高,如重组竹高频胶合、竹材加工数控机床等;竹单板及其饰面材料制造技术以及各种竹装饰制品迅速发展,如刨切竹单板、薄竹复合板、竹单板贴面人造板等;竹材加工的方式及产品用途进一步拓展,如大片竹束帘、竹材展平等;竹材化学加工利用技术日趋成熟,如竹炭、竹醋液、竹纤维等;竹保健品发展趋势明显,如以竹笋、笋择为原料的膳食纤维、低聚糖,以竹叶为原料的竹叶黄酮等。

目前,我国竹产业已经形成一个集文化、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绿色朝阳产业链。无论是竹林面积、竹材产量,还是竹林培育、竹材加工利用水平等均居世界首位。我国竹产业的研究领域广泛而深入,竹工机械、竹基人造板、复合材料与竹材综合利用技术方面一直引领国际前沿,竹材产品涉及竹地板、竹家具、竹材人造板、竹工艺品、竹装饰品、竹浆造纸、竹纤维制品、竹生活品、竹炭等十几个类别的上千种产品。产品出口日、韩、美、欧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形成广泛影响力。据统计,2014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达到1 845亿元,从业人员达到约1000万人,竹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经济增长点。

竹材资源及加工产业现存问题

虽然我国竹子产业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也应发现我国现有竹材资源及加工产业现存的一些问题,主要有:

1)竹产业技术和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如浙江、福建等省的竹产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较好;内陆省份虽然竹资源丰富,但竹产业发展滞后,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较低;中西部地区竹资源优势和潜力远未发挥出来,如贵州、云南等省。

2)产业发展不协调,产业链短,大多以一产为主,二产不发达,三产发展落后,产业发展驱动力弱,导致竹产业整体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不突出。

3)国内竹产品市场整体消费氛围尚未形成。

由于消费者的认知度不高和对产品不甚了解,国内许多生活用品都以木质为主。相比较而言,因竹产品的自然、生态、性价比高,其消费在欧美等国外市场普遍接受,如竹地板、竹质家具、竹制日用品等远销海外。

4)企业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频繁,产品同质化突出,市场恶性竞争严重,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偏低。

到2011年,全国竹材加工企业将近12756家,其中年产值低于500万元的企业占总数的59.4%,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0.8 %。因此,竹材加工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普遍属于依赖资源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处于原材料综合利用率低、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的生产状态。

另外,企业在产品开发上不重视对科研的投入,造成企业创新能力差、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种少、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

近年来由于原材料、劳动力、运输成本的上升,企业利润普遍缩水,经营困难。如竹材地板、竹篾胶合板、竹水泥模板等产品遍地开花,附加值不高,不少企业已被迫停产。

竹材加工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目前我国竹材加工企业确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竹材加工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低,多数工序摆脱不了人工操作,特别是半成品加工,基本都依靠人工配合机械完成,如备料工序的竹子截断、剖竹、制篾、削片、竹片挑选、精刨竹片等;竹材人造板加工中的竹单元材料堆垛、装卸、浸(涂)胶、组坯、热压胶合、纵横锯边等工序,都少不了工人手工作业,使用人工的比例很高。

20世纪90年代初,竹材加工产业的一线工人月工资仅300一400元,目前,月工资上升到3000——4000元,上涨近10倍。此外,由于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条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许多年轻人不愿从事竹材加工,导致竹材加工企业开始出现招工难的情况。

2)竹材原料价格上涨幅度过大。随着竹材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竹材原料的价格近年来也一路攀升。一根胸径10cm的毛竹(质量约25kg),20世纪80年代运至山下公路边售价仅为1.8——2.0元/根,目前,同样大小的毛竹售价已达18—20元/根,价格上涨近10倍。

3)竹产品价格未能同步上涨。由于竹产品和木材产品有相似或相近的功能,因此产品的价格往往要与木材产品进行比较,凡是“以竹代木”的产品,很难跳出木材产品的范畴。

20多年来,竹产品价格和其他产品一样,由于质量提高和基本原材料物价上涨,价格也有所调整。20世纪90年代,竹材胶合板的出厂价约为2 000元/立方米,而目前竹材胶合板的出厂价为4000—4500元/立方米,仅上涨1倍多,远没有实现与原竹和劳动力价格的同步增长。虽然如此,但由于加强企业管理和科技进步,一般企业劳动生产效率也提高了1倍多,抵消部分生产成本上涨对企业的影响。

4)竹材加工产业优化升级,世界范围内无先例可循。中国是世界上竹材加工产业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国家,是传统的竹产品出口国,也是亚非拉国家学习的榜样。日本、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具有较好的竹材加工产业基础,但由于劳动力成本和竹材价格的上升,新技术新产品的缺乏,而逐步萎缩和转移。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没有竹材和竹产业,只是进口和使用各种竹材产品。因此,我国无法从国外进口技术和设备,也无企业优化升级的先例可循,唯一的出路只能依靠自主创新。

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优势在逐步丧失,我国竹业界应从战略的高度思考和展望竹材加工利用的途径。竹材加工业要充分了解竹材的特性,重视科学与创新,牢固树立“以竹胜木”的理念,开发出各种附加值高的“以竹胜木”新产品;要加快用信息业和制造业技术改造传统竹材加工技术,改进产品结构,优化生产工艺;要加快竹材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深化竹材在竹家具、日用竹制品、竹材装饰装修等领域的开发利用,并在水利输送、农业灌溉等方面开发具有重大前景的竹材新产品;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综合效益,大力开展竹材的元素利用、竹材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化学品利用、竹炭竹醋液精深加工与应用,实现竹材加工产业的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胶合板竹材竹子
耐老化处理对毛竹竹材颜色变化的影响
竹材化学预处理对其表面纳米TiO2生长行为研究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多层胶合板自动排板生产线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桐油热处理的竹材理化性质研究
和竹子在一起
推动爱沙尼亚胶合板的提升
基于竹材力学特性的竹家具设计方法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