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明代茶叶政策变化的历史意义
2016-03-31贾晓雅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9
贾晓雅(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9)
探究明代茶叶政策变化的历史意义
贾晓雅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9)
摘要:在我国,茶饮品作为人们日常的生活饮品深受大家的喜爱,但在古代,茶代表的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品,更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内容息息相关,每一代王朝都会围绕茶叶这一看似普通的生活因素而制定许多名目繁多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等,而且还被当作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明代时期,茶叶的制作技术有了空前的发展,黑茶、乌龙茶、花茶等种类就是在明代先进制茶技术中产生的名茶。以此为背景,明代的茶叶政策也发生了飞跃性的变革,以榷茶与茶税政策、茶马贸易政策、茶法政策为代表的明代茶叶政策接踵被推出,以此来规范官方茶叶市场、打击私茶经营现象、维持与西北的茶马贸易、扩充军用马匹、通过茶税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等等。一系列的明代茶叶政策的推行,不但保证了明王朝的军事实力,又笼络了西北少数民族的人心,维护了和平与稳定,还增加了财政收入,所以,明代的茶叶政策的变化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茶叶政策;榷茶;茶税;茶法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高职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SJGLX467
我国古时候,茶不只是生活饮品,更代表了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而且与当时的政治、军事等多方面息息相关,所以,从古至今,每一代的王朝都会在茶叶上做文章,比如制定茶叶政策、法规、税收制度等。
明代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历史角色,是我国茶叶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代表时代。在明王朝时代,我国的茶叶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茶叶种植面积不断加大,茶叶制作、加工技术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新技术的刺激下,产生了许多的茶叶新产品。茶叶制作则从炒青技术的普及发展为标志,制茶技术越来越成熟,由一开始的官方掌控,发展到了被普通老百姓所掌握,在当时出现了唯炒青术独尊的场面,导致了唐宋时期传下来的饼茶、末茶等技术不再受欢迎以至于销声匿迹。后来,除了炒青绿茶技术外,随着技术的进步,黑茶、乌龙茶、花茶等种类应运而生,现代人常说的六大茶类大都初具雏形。在饮茶风格上,先前的煎茶法,因为其耗时长等缺点,逐渐被简便快捷的沸水冲泡法所取代,沸水冲泡而出的茶无论是从耗时方面还是从口感方面,都更受人们的喜爱。在全新制茶术、饮茶法的促使下,明代的茶文化和茶经济都有了空前的发展,正式进入繁盛期。于是,明王朝基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思考,逐步建立和施行了围绕茶的各种政策和法规,反过来更加促进了茶经济的长足进步。明朝的茶叶政策是在唐宋原有的茶制度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的茶叶政策加强了对茶叶种植、制作、运输、贸易、榷税等方面的立法和管理,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的茶叶政策和制度,包含榷茶政策、茶马政策、茶法政策、贡茶政策等。因为贡茶政策已经被知名专家学者所研究,在此,我们主要讨论前三项政策。
1 榷茶与茶税政策
茶叶作为我国特有的生活用品和经济现象,受到了历朝历代人们的喜爱,在明代则更加被重视。因为当时的茶叶制作技术有了新发展,造就了许多茶叶名品。由此引发了空前繁荣的茶文化时代,在如此繁盛的时代,明王朝基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思考,决定形成一套健全完整的榷茶政策和制度,榷茶政策就应运而生。榷茶是对当时政府直接参与的茶叶贸易制度的简称,包含茶叶赋税政策、茶叶专卖政策等。
明代的榷茶政策主要是在宋元时期“引由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明代出现了两种税制并存的现象。明代设立了多种多样的茶税名目,而且执行制度严明,严厉打击了茶叶违法私售,没收违法者所得和征收的茶叶赋税最终都汇集到了明代的中央财政库,所以,明代在茶叶这方面的收入也是政府税收的主要组成部分。
明代在茶叶方面的税收主要包含这几个方面:一是经营者为取得引照向政府交纳的引价,即为获得经营资格的资格费;二是经营所得税,按照当时的律法规定,经营户必须按照1/30的比例向宣课所(明代管理、茶叶市场的官方指定单位,主要负责茶叶经营审批)交纳经营所得税;三是特别针对陕、川等地茶叶产地庄园主规定的比例为1/10的茶叶税,就是用茶叶代替货币来交税,茶叶被以税收的形式交纳到官府,由官府统一储存和保管,以备后续的茶马交易用;四是在陕、川两地施行招商中茶制,招商过程中,管理部门收取的提成;五是茶叶经销商在政府部门申领经营资格带去的茶叶样品和政府查获的私茶的收入。由此可见,明代的茶叶税收名目种类多种多样,茶税收入非常可观。
2 茶马贸易政策
从唐朝开始,连续多个朝代的王朝均采用茶马贸易的形式和当时的西北游牧民族部落之间开展贸易往来,主要是进行茶叶与马匹之间的交易,双方各取所需这就是所谓的茶马贸易。茶马贸易诞生于唐朝,宋朝得到了壮大发展。明朝时候,西北许多的少数民族都将茶视为生活必备物资,从“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的说法可以看出当时那些少数民族对茶的热爱程度。而明政府也正好有马匹等军用物资方面的迫切需求,这样明显的供求关系就大大促进茶马贸易的发展。茶马贸易不仅能够满足交易双方经济、军事、民生等各方面的需求,又能加强对当时的西北游牧民族部落的管控。
明代的茶马贸易有了新发展,采用了当时著名的金牌制形式,金牌制贸易是对之前贸易制度的革新。金牌作为一种信用凭证,代表的是合同和契约的含义,在当时来说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在金牌制茶马贸易中有这样的内涵,即规定了游牧部落、少数民族必须按规定向明政府提供劳役和进贡。这种规定是因为明政府与游牧民族部落之间的从属关系而被迫产生的,具有政府垄断性和强制性。
茶马贸易在明代已经发展到了空前盛况,无论是贸易频次还是贸易数量都较之前有了大的提升。另外,茶马贸易的交易价格比例多有动荡,从最初的一马换千八百斤茶叶到了后来的一千八百斤茶叶,也就是在换取同一匹马的情况下,需要支付的茶叶数量翻倍,可见当时的马有多珍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交换比例有所降低,同样是一匹马,茶叶的交换数量降到了不足百斤。这种现象说明了古代封建王朝在茶马贸易方面的绝对控制权和垄断地位。
纵观我国古时候的所有茶马贸易,明朝的金牌制具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不仅为稳固边关军事配备了所需的军用马匹,还笼络西北少数民族的人心,为明朝的和平发展做出了贡献。
3 茶法制度
所谓茶法,就是指我国古代王朝围绕茶叶的种植、加工、运输、销售、榷税、等过程制定的相应的政策法规,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政府垄断,收取榷税,其核心办法就是禁止私茶交易行为。
明代施行的茶法一开始就采用了引由制度,引由制度规定:只要有人想经营茶叶生意,必须先通过政府规定的茶叶贸易管理审批部门的资格审查,获取批准,凭批示方可到茶叶产区进行采购茶叶,然后进行售卖,否则就被视为违法,需要承担规定的惩罚,而且惩罚制度异常地严格。
引由制度仅仅是明代多项茶法政策的一项代表制度。通过引由制度,我们可以了解到明代的茶法政策已经到了非常完善和健全的地步,而且对应的违法处罚方式也非常严厉,无论是从茶法的覆盖面还是监控制度以及处罚方式上,都比唐宋时期严密。
明时期茶法的覆盖面很广,具有多方面的强制性规定,比如种植人行为规范、茶商交易限制、茶叶运输规定、特殊人群购买限制等等,几乎包含了从种植到制作、储存、运输、交易以及购买等方方面面细则,这就体现了明政府对民间私自进行茶叶交易的打击执行力度。当时,但凡有人触及茶法,则会受到严格的惩处,比如,洪武三十年(1397年),附马都尉欧阳伦,“数遣私人贩茶出境,所至绎骚,虽大吏不敢问。有家奴周保者尤横,辄呼有司科民车至数十辆。过河桥巡检司,擅捶辱司吏。吏不堪,以闻。帝大怒,赐伦死,保等皆伏诛”。类似这样的案件就是明政府对私自经营茶叶交易打击力度的证明。
4 茶叶政策变化的历史意义
明代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王朝之一,在茶叶政策和经济方面的作为是有目共睹的。茶叶政策和茶叶经济的发展到了明代就逐渐进入了兴盛期和繁荣期,远远超越了唐、宋两个时代。明王朝中央政府通过对茶叶这一政治、经济、军事命脉的垄断把控,以严格的贸易制度、鲜明的政策法规让茶叶交易更具系统化和制度化。
明代的茶叶政策所带来的各项税收收入,源源不断地流向明王朝政府,是明政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财政源泉。纵观整个明代茶叶政策制度,从最开始严苛的金牌制茶马贸易,到之后严格的茶法制度,都是为了规范茶叶贸易市场,确定明朝的绝对垄断地位。金牌制茶马贸易主要是为了用茶叶作为诱饵和交换条件来换取西北的军用马匹,从而达到既充实了军用物资,又笼络了人心的目的,这样就能将西北方的少数民族牢牢稳固在明政府的掌控之中,避免了战争频发的祸事。另外,控制西北,以其军用马匹填充军用装备,不但能让明王朝心安,还能起到加强多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刺激多方面经济发展的作用。
明代时期的茶法为财政收入提供了稳固的保障,也正是因为茶法的存在,才保证了茶马贸易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明税收、茶马交易以及茶法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只有这三者之间稳定持续的关系,构成了明代健全、鲜明、完善的茶叶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1]孙树芳.明代茶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8.
[2]郭孟良.明代的茶课制度——明代茶法研究之三 [J].茶叶通报,1991.
[3]郭孟良.试论明代茶法的特点[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3):61-66
[4]胡长春,康芬.明代的茶政与茶法述要[J].农业考古,2003(2):293-298
[5]敏政.明代茶马市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贾晓雅(1980-),女,河南许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历史文化和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