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素养应成为科学教师成长的核心

2016-03-31洪霞

湖南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学素养科学

洪霞



科学素养应成为科学教师成长的核心

洪霞

小学科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内容的综合性课程。《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是现代人才的必备品质,它主要指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而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科学教师本身的科学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到能否上好科学课,能否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纵观现在各学校的科学教师队伍,专职教师配备并不多,且绝大多数科学教师非科班出身,很多是改行“借”过来的,总体科学素养水平不容乐观。在新课程理念下,面对种种新的挑战,如何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架设自己专业成长的快速通道,是摆在每一位科学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读书研修,建构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

科学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教师需要知晓什么样的科学知识。小学科学课涉及的内容很多,不仅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和自然地理的内容,还有许多反映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等时代性较强的内容。

驾驭这样一门知识领域极其广阔的学科,首先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科学事实材料方面的知识和丰富的科学表象储备,且能深刻把握并熟练运用科学教材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规律和理论,甚至达到精通的程度;其次还要了解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把握科学发展的历史,因为科学史记录了科学的发展历程,它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产生、发展、规律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对孩子的科学学习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最后还要立足科学的前沿,及时了解科技领域的最新动态、观点和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

这些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我们打破学科的界限,需要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一位优秀的科学老师,必然是一位爱阅读、善阅读的老师。我们不仅要阅读一些与科学学科相关的社会学、哲学、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书籍;还可以选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文学经典和教学经验著作。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和大量的新课程资源,学习一些专家的专题讲座、名师的优秀课例、教学视频等。

二、更新观念,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科学老师除了要有宽厚扎实的科学知识基础,还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教学理念。

1.以人为本——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认知。我们要呵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兴趣和需要,从他们的已有经验或需要出发,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和有效的指导,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虽然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孩子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是那样地浅显,孩子们所进行的科学实验是那样地简单。但是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知识储备的逐渐丰富,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理解那些科学知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借助于知识的载体作用,培养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因地制宜——有创造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不知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例如:有时候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往往是临上课前才去看这节课该教些什么,有时教完后发觉似乎教学顺序不对,或者在教学中有时感觉很难达成教学目标,又要想办法挤时间补充些什么,弄得教学没有一丝头绪。更困惑的是,明明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科学知识或者训练过的技能,在新课中却很难激活,出现思维、技能的瓶颈,致使教学很难顺利进行下去。

因此,我思考: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整体把握教材、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的意识和习惯。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路、一个依据和一种范例,我们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即有“用教材”的意识。为了实现科学课程的应有教学价值,我们就要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有整体性认识,切实研究好教材,做到年级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都要心中有数,以避免探究过程的无效重复。

3.聚焦探究——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科学探究的灵魂强调学生要“像科学家那样亲历探究全过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向全体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在动手操作中关注他们的思维发展,增强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课时,在指导学生进行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实验之前设计了四个问题:(1)你们打算怎么做?是一次全部放进水中,还是一小份一小份地放进去?(2)你们打算放完就记录,还是放完了充分搅拌后再进行记录?(3)实验做完以后,记录纸上应该有哪些内容?(4)实验做完以后,桌面上应该是什么样的?我的询问不仅让孩子知道了做什么实验,还知道了怎么做实验和如何高效率地做实验。

4.有效评价——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评价中注意以下三点:(1)用欣赏的眼光、中肯的语气及时地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2)评价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3)要注重长时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长时作业是指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的科学活动。如:观察饲养小动物、观察种植凤仙花等,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观察月相变化及天气气象等。

三、实践锻炼,掌握各种科学能力

科学能力指的是进行科学探究和探索新科学知识的能力,它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师要想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需要加强培养以下几种科学能力:

1.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我们要重视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如何做。

现在一提到科学探究,教师就会想到做实验。认为实验就是科学探究,我认为这是片面的。科学探究活动主要包含以下六个典型要素:(1)问题的提出与聚焦;(2)猜想与假设;(3)制订研究计划;(4)收集与获得证据;(5)整理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6)交流与表达。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发展智能、形成兴趣是在一系列生动有趣的观察、实验、思考活动中完成的。作为一名科学教师,不仅要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原理、方法等,还要了解科学探究的性质,利用身边的事物和材料精心设计,有效指导学生完成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2.科学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型教师最大的特征在于: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学成果,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教育和管理当中,并且富有独到见解,探索发现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科学老师需要一双火眼金睛,去观察、发现问题;需要一个智慧的大脑,去思考、想出点子;需要一双勤快的双手,去实践、解决问题。

不仅如此,还可以因地制宜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科技实践、科学考察、科学幻想画、异想天开方案设计、头脑奥林匹克擂台赛、科技知识竞赛等活动。给每一个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提高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3.教育科研能力。

在很多科学教师的潜意识中,认为只要教好自己的书就可以了,至于教学专题研讨、课题研究那是专家、学者和名师们干的事,其实不然。当你真正参与到一个研究团队中,比如学校的教研组、名师工作室等学习共同体中,你会发现在这种“群研智慧”中,大家围绕某一专题多次多人反复研究,不断地分析整理、实践反思、总结提升,探寻教学对策,不仅及时掌握了教育信息,还丰富了自己的学识,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除了合作教研,教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多反思、勤动笔,例如撰写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论文等。还要和校内科学组老师一起挖掘身边的科学课程资源,包括学校实验仪器室、校园网、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推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四、观摩借鉴,上好科学研究课

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经常要面对上公开课、研究课的问题。研究课的目的是通过别人的指点实现自我提高。可以说:一个优秀科学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研究课的磨砺。

如何上好研究课,对于大部分的老师来说还有点茫然。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优秀案例,观摩名师和骨干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借鉴、吸收他人的长处;然后从小处入手,把理念与实践结合起来,深入分析自己要上的每一节课,可以突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突出自己对教法的创新,突出自己对教具的自创;最后上完课后要虚心听取评课意见,归纳总结出优缺点,再次改进教学行为。这样不断钻研,不断提高,在一次又一次的锤炼中逐渐走向成熟。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科学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为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较好的机遇。面对种种新的挑战,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方式,养成新的教学技能,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让孩子从心底真正喜欢上这门特殊、有趣的学科,喜欢上自己所上的每一节科学课。(作者单位:长沙市芙蓉区大同小学)

观点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科学素养科学
蜗牛看牙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点击科学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