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民生点亮百姓的幸福梦
——娄星区教育局局长童喜阳访谈
2016-03-31陈文静通讯员张友湘
本刊记者 陈文静 通讯员 张友湘
教育民生点亮百姓的幸福梦
——娄星区教育局局长童喜阳访谈
本刊记者陈文静通讯员张友湘
童喜阳为孩子们送上六一礼物
重绘教育新地图,千方百计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果断取消“大班额”,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破解“择校”难题;创新筹措建设经费,把农村学校变成“乡间最美建筑”……近年来,娄星区教育局把人民群众关切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破解,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让教育民生点亮了百姓的幸福梦。为此,记者专访了娄星区教育局局长童喜阳。
记者:您在区政府机关工作13年,在乡镇办事处担任党委书记6年,担当娄星教育的领头人至今已有8年,您是如何看待和理解教育民生的?
童喜阳:美国思想家加尔布雷思曾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教育不仅是维系国家存在的需要,还是社会发展、社会改造的需要。
我们讲到民生的时候,除了强调关注民众的生活、生计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就是将民生作为国家或政府的一种责任和担当。作为娄星区的教育局长,教育民生就是我的责任和担当,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民众的能力。
记者:的确如此,教育民生是一种国家责任与担当。娄星区教育民生有何诉求?
童喜阳:过去几年,娄星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随着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资源利用率和教学水平出现失衡,导致农村教育出现闲置,而城区教育资源出现不足,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日趋严重,班额最大的达到90人以上。
记者:作为一个执政者,不仅要关注教育民生,更重要的是要改善教育民生。娄星区是如何改变“大班额”现象的?
童喜阳:娄星区为化解大班额采取了如下举措。
第一,娄星区委、区政府领导打破陈规,采取投、贷、盘、筹、捐、招等多种办法,为化解“大班额”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几年来,娄星区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之下,力保了教育投入的“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确保教育足额达标投入。另外,还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证化解工作顺利进行。一是首开教育贷款。从上海融资3000万元,全部用于化解“大班额”。二是盘活闲置资产。整体拍卖利用率极低的一所中心小学,盘活资金3040万元,全部用于另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三是争取教育筹资用地。娄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一宗243亩的黄金地作为娄星区教育筹资用地,预计可筹资金2.5亿元以上,全部作为我区化解“大班额”的后续资金。四是争取社会捐资。目前,有2家爱心企业准备捐资4000万元以上,援建2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衔接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五是招商引资。每年引进社会资金l000万元左右兴办民办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区就学压力。老百姓曾这样评价说,娄星区是以最严的规划,最优惠的政策,最好的地段,筹最多的钱来建学校。
第二,以“大规范”化解“大班额”。
一是规范招生政策。根据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原则,我区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划块招生的若干规定》,对各所学校的招生区域进行了明确划分,对生源进行了均衡分配,对学校私自违规招生、教师私下买卖生源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禁止。特别在2014年秋季招生过程中,我和每一所学校的校长都写了承诺书,从市级领导、部门到区级领导、部门,不允许任何人写条子、打招呼,严肃招生纪律,杜绝不正之风,去年没有“条子生”、“电话生”和“人情生”,各学校将拟招学生名单及招生原因及时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招生政策、工作流程透明了,社会、家长也能充分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也能顺利分流就学人口。招生秩序得到了有效规范。
二是规范编班行为。从2006年开始,我区就停办了“校中校”,取消了重点班;从2011年秋季开始,更是对小学、初中的起始年级全部实行“学生电脑随机编班、教师事先均衡配置、师生抽签决定搭配”的办法,整个过程接受纪检监察、新闻媒体、人大代表及部分家长的见证和监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此外,学生座位实行轮换制,学生干部实行竞聘制,优生评定实行公示制。这些措施,使“特权”得到了消除,公平得到实现,“择校风”和“择班风”得到了削弱,“大班额”现象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记者:城区学校越来越好,势必吸引更多的农村生源涌进城区就读。娄星区是如何应对这种现象的?
童喜阳:我一直认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特别要重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老百姓追求优质教育资源无可厚非,因此要求我们在推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格局的战略调整中,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将来自己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良好预期和信心,不断调整优化义务教育资源布局。近年来,娄星区的应对举措如下:
一是全面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娄星区在狠抓中心城区学校建设的同时,加大了对农村学校和城郊薄弱学校的建设力度,使乡村学校赶上甚至超过城区学校。截止2013年年底,农村完全小学以上规模的学校全部建成了省级合格学校,有的学校还被当地群众称为“乡间最美建筑”;一些城郊薄弱学校也得到很大的充实,校舍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设施重点装备。近年来,由于农村学校生源萎缩,一些教学设施设备使用率降低,日常维护也缺失,导致设施设备陈旧老化,损坏率高。2012年启动化解“大班额”工作以来,全区投资200万元,对全部农村中学和中心小学的教学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提质。到目前为止,农村学校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实验仪器室等功能室基本齐全。“校校通”已全部实现,完全小学以上的学校都建有网站,教育信息和远程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农村学校的教学装备得到大幅提升。
三是食堂标准化建设。近年来,学生在学校寄宿、就餐的人数越来越多,学校食堂的标准化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区加大了学校食堂建设力度,区财政千方百计挤出资金670万元以奖代投,各学校、幼儿园从各种途径自筹资金490万元,共新建食堂1000余平方米,改建食堂5000余平方米,把全区27所公办学校和幼儿园的食堂、120余家民办幼儿园和培训机构的食堂都进行了标准化改造,保障了食堂的硬件达标。至目前为止,城区初中以上学校和农村较大规模片区学校以上的学校都建成了标准化食堂。
四是乡镇青少年宫建设。近三年来,投资1500万元,新建乡镇青少年宫5个。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构建教育新生态。
记者: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这句话放在义务教育领域同样适用。娄星区如何实现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
童喜阳:没有好的教师,教育何谈发展?师资配备不均衡,教育何谈公平?教育均衡发展,重要的一点就是优化师资配备。为此,我区合理配置城乡教师资源,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特殊群体教育保障水平,着力解决教育公平热点难点问题,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
从2005年开始,我区就建立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补充的长效机制,通过这一机制招聘的农村教师,必须在农村学校工作6年。此外,我区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每年从区外引进优秀骨干教师几十名,充实到城乡教学第一线,这种交流的教师每年达到150人左右。由于对农村教师的配备予以了政策倾斜,目前,全区教师的年龄、知识、专业、职称等结构农村优于城区。城乡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农村学生人数逐年增加。2012年秋季,全区农村学生不减反增,其中小学一年级增加了4人,初中一年级增加了42人。2014年秋季,我区农村学生又比上年度返增了400多人,这是近十年来不曾出现过的情形。
其次是落实培训,三年间,我们选送76名校长、园长参加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选送教师1181人次参加“国培”,348人次参加“省培”,6845人次参加“市培”,通过各级各类培训,更新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第三是落实奖励,每年召开高规格的教育工作会议,表彰奖励一批优秀教师;实行边远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制度,对边远农村教师评先晋级实行政策倾斜。目前,全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9%、96.8%、92.5%,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记者:有了“大楼”,有了“大师”,娄星区的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也就有了实现的基础。
童喜阳:是的,我们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队伍水平,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但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教学常规的落实,教育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有赖于科学有效的教学常规制度作保证。
为此,我们从2014年启动了深入课堂教育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区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50万元,积极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教师引导、学生主体、自我探究、小组合作、师生互动,逐步成为课堂教学常态;名师示范、同课异构、赛课比武,精彩纷呈;微课、慕课逐渐走进教师视野;连续两年搭建“新华杯”中小学教师教学竞赛平台,让全区各学校广泛参与。发挥“校本教研建设基地”示范作用,指导和帮助各学校依托本校在文学、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娄星区的学校没有排名,没有站队;娄星区的学生也不以考试论成败,以分数定优劣。这里有的是综合的、动态的考核与评价,有的是“一校一特色,一日一收获”的发展和评价要求。娄底市二中被评为“(体育)特色教育实验学校”全国先进,娄底市四中的“雷锋一号——学生健康人格教育工程”受到知名高校关注,娄底市三中的文学社团、娄底市二小的大课间操、娄底市八中的阳光体育、市五小的科技创新教育、万宝的人文教育、石井的感恩教育、双江的留守儿童教育、乡镇中学的青少年宫活动等,多种特色教育在娄星区的学校可谓百花齐放,学生在任何一所学校都能享受到同样的快乐。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加大化解“大班额”力度,建立和完善城乡教育标准,着力构建城乡一元的公共教育体系,继续完善推动教师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流动,完善农村教师生活补贴;努力实现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让教育点亮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梦。
童喜阳(左二)在学校调研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