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重庆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规划设计的整体视域

2016-03-30

关键词:视觉形象城市景观公共艺术

罗 晓 欢

(重庆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重庆 401331)



论重庆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规划设计的整体视域

罗晓欢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重庆401331)

摘要:城市可持续发展导致城市景观类型的更替和城市景观格局的演变。山城重庆的城市景观和视觉形象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文化发展应该有与时俱进的变化。这种改变需要一种整体的视域,即首先依据自然地理条件,构建水环境整体艺术景观;其次要尊崇历史文脉,在公共空间中利用公共艺术展现地域文化细节,同时还要定位于国际化大都市,用公共艺术的当代语言和艺术观念来构筑城市的未来想象,三者共同构成重庆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的整体视域。

关键词:水环境艺术;城市景观;公共艺术;视觉形象

重庆直辖近20年来,城市形象发生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近几年来,重庆市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日益突出,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构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有必要重新思考从城市雕塑、公共艺术、城市景观到整体视觉形象的设计定位和规划等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应该以新的城市定位为核心,建立在整体视域的基础上,即不只是考虑某个单体的景观,单件的公共艺术作品的营建,而是将其纳入到整体的视觉全案之中;在文化观念上立足于国际化大都市的当代性和开放性;在设计概念上整合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叙事和未来想象。由此,逐渐打造新的城市景观和文化生态,引领市民观念、形成属于新的城市视觉空间和整体形象。

一、依据自然地理条件,构建水环境整体艺术景观

山城,是人们对重庆最根深蒂固的形象认知,这似乎是无法改变的固有条件。但是,由三峡工程所带来的关于水的印象上升,特别是这几年重庆新建立许多的跨江大桥以及对于两江夜景的打造,使得人们对于重庆“山城”的形象逐渐被“江城”和“桥都”所超越。但是,我们尚未真正认识到这一转换的重要意义,还没有在自觉的意识和传播策略的层面上去调整和构建这一新的自然地理要素。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思考:如果说之前重庆市围绕“山”来做文章,那么新的城市景观设计是否可以围绕水来下功夫?

其实,早在在2000年左右,重庆就提出了“山、水、城三位一体的立体山水园林”[1]14-19观念,它充分考虑了重庆的自然地理环境状况,确实很有见地。在实践中也确实在几条滨江路的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015年11月1日,长江三峡水库成功实现175米蓄水目标后,作为重庆山水城市的“水景”又增添了重要的新元素,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感受“平湖美景”,这为山城重庆又增添了更多的水的元素。因此,以此为契机,以水为主体打造重庆市的水环境艺术的时机已经成熟。实际上,一个城市的发展所带来的城市景观类型和格局的改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这种改变可以让城市显得更有活力。这种转换被黄硕、郭青海等人解释为“人类活动导致的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景观生态学上表现为城市景观类型的更替和城市景观格局的演变”。他们认为,这种转换对“可持续城市”具有一定的意义。[2]的确,山城重庆的形象使得我们总是以山为主题、为主体来设计打造和进行文化阐释。如今,我们可以尝试转换视角,以营造重庆城市水环境艺术为新的生长点。“水环境艺术”最早是由重庆走出去的学者陈六丁博士的著作《艺术之水:水环境艺术文化论》一书提出来的。该书“以水为特别指向,以人类生存聚落空间中的地表水域各要素所形成的自然水环境与人文水环境为研究对象,包括水体、依水景观、水在人类聚落的不同形态等”。[3]李竹君高度认同该著作,并将水环境艺术景观解读为“人居环境未来之路”。[4]33似乎也并非言过其实。

其实,重庆市沿江的景观带的成功以及曾经影响很大并广受欢迎的沙坪坝的三峡景观园等水体景观都产生了良好的效益,隔岸观景、两江夜游的体验受到市民和中外友人的普遍好评。

自然水体和人工水景这几年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两江水位的下落,城市中心商业区对绿地和水体的压缩大大降低了吸引力。沙坪坝三峡工程的水景因为过程技术的原因,停止运转,让市民少了很多兴奋点和拍照留影的冲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江景房”占据了沿江的山体,剥夺了自然的坡地景观,还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而且在眼前形成一堵堵建筑高墙,直逼眼底,使得本该宽阔的江面成为一条狭窄的“水沟”。晚上当然可以以灯光点缀,但白天看上去真的难有美感可言。好几年前,笔者陪同环境美学专家,武汉大学陈望衡教授考察重庆,当时我们就对此话题进行了一些讨论,记得他还为此写过相关的提案,并得到了重庆市政府颁发的“市民建言奖”。但是,多年来,这一趋势似乎愈演愈烈,我们对水的关注度依然不是很高。当今著名的中国艺术史的权威之一,美国学者高居翰先生有一本讨论中国元代绘画的一本书名为《隔江山色》,多好的意象!但是如今重庆市的隔江山色几乎完全被隔江的建筑完全遮蔽了。

另外,水环境艺术景观的打造应该本着“亲水”的原则。此前就有报导,三峡蓄水完成,市民江边洗衣的新闻尽管有批评的意味,当属图便利、污染水质的“不雅”之举,这也却是乐于亲水的天然情感使然。因此,水艺术环境不只是一种“可观”的实体,更是一种可游的空间。名列几大“火炉”前茅的重庆,倘若打造若干特色的亲水环境艺术景观,想必人气指数应该不会低。

当然,本文并非厚此薄彼,而忽略“山”城的存在。事实上,山水本为一体,相互为用,才能凸显各自的特性,这一点对于钟情于山水几千年的中国人而言似乎无需论证。对中国人而言,自然的山、水从来都不是彼此分离的矛盾体,更不是外在于人的对象。反映人类理想化的栖居之所的中国古典园林中,叠山理水是最基本的造园手法。

正如在南滨路的三期景观设计所体现的那样:“‘城在水中映,水绕山城流’:山、水、城相互穿插的组团布局是重庆滨江景观最显著的特色。设计的目的在于表达出南滨路独特的立体山水景观,营造出‘城在水中,山在城中’的动人景致。”[5]18-20只是我们似乎应该转换一下视角,以水为主体来思考和映照山的存在,以水的灵性来映照山的活力。倘若“山、水、城三位一体的立体山水园林”观念以水为核心,其立体性、层次性和生态活力似乎更能彰显。的确,水环境艺术会让城市更具深邃的人文意象和亲和力,正好与重庆的山的雄强大气相互补。

总之,应该以一种整体的景观视域,将山、水、城纳入到城市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的规划之中去构建重庆的水环境艺术景观。所谓“水德含和,变通在我”(《水经注》),不管是沿江的景观还是市内的公共空间,抑或是新的乡村建设,水环境都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而这当中,“显山露水”是其核心。两江四岸是最大的水环境,我们应该注意管控,不能再无休止的让高大臃肿的建筑群去遮蔽自然的山体,让其在钢筋水泥中透出一点点自然的生气,这对于沿两江水域不断向外延伸的新的城市群,应该思考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营建出重庆城市新自然环境空间,以“环山绕水”为主体景观;以“青山秀水”为城市生态指标;以“游山玩水”为城市生活形态。利用水的柔和与包容、水景的亲和、亲近营造出新的城市文化,或许是一条可行的思路。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子解释说:“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6]90城市对山、水的表现实际上也是城市的智慧和品性的表达。

此外,2000年以来重庆在长江和嘉陵江上新建成和规划的30多座各式大桥,使重庆有了“桥都”的新称号。桥与水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国古典园林中,桥既是交通线路,也是观景的制高点,还是分割水面,增加水景层次的重要元素。重庆的桥梁,改变了重庆市因为两江阻隔的交通不便的历史。桥梁的修建还是一种地方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工程技术能力和社会活力的体现。桥的互动、互通的意涵与鲜明的视觉造型完全可以承载一个当代城市的文化内涵和视觉形象。从“山城——桥都——水艺术环境化”的转换,不仅仅是自然到人文、还是从客观适应到主动构建的视角转换,也是城市景观类型的更替和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

二、尊崇历史文脉,展现地域文化细节

一座城市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成为当代城市形象建设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城市的对外传播和城市自身的形象建设中,历史记忆和传统元素成为绕不开的主题内容。在各大城市的广场、车站、码头等公共空间中,大量的景观雕塑和公共艺术作品也因此成为了解读城市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必要符码。

重庆市的历史久远,文化积淀深厚。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在全市文化工作座谈会上也指出了这一点:“重庆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巴渝文化源远流长、抗战文化影响深远、三峡文化灿若星河、移民文化开放包容、统战文化聚力同心。”[7]这些都成为重庆塑造城市文脉的基本而重要的选题。事实上也是这样做的,在车站、码头、广场以及历史纪念地的雕塑、壁画上不难见到这些主题的作品。最常见的也许是吊脚楼、梯坎、火锅、机械构件以及有关抗战的作品。这些属于重庆的历史文化符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重庆的地域特征和历史积淀,它们成为对于唤起市民记忆、荣誉和情感归属的重要载体,也是避免城市发展“同质化”,追求个性和城市独特身份的有效手段。

如果说前文所论是基于城市的整体面貌,那么这些历史的、地域的和民间的元素的景观雕塑、壁画等公共艺术作品则是城市的“细节”。于细节处对城市文化和历史文脉进行的建构和表达,可以让人“走进”城市,细细地品读和玩味,从而增加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美誉度。需要近观和静观的细节,其表达就要求充分、深刻、精致和美观,因此,就不能够仅仅停留于“看见”的层面。细节代表了城市的艺术品味、文化态度和价值追求。

包括雕塑、壁画在内的重庆的公共艺术作品在上世纪60年代以来曾经一度辉煌,产生出来不少优秀作品,如重庆长江大桥上的《春》《夏》《秋》《冬》,歌乐山烈士墓群雕《浩气长存》及地厅壁画《在血与火中洗礼》等。在当代,也有三峡景观园、川美虎溪校区景观等设计颇受好评。川美虎溪校区景观设计还斩获国际公共艺术奖、全国美展景观设计等大奖。但是,总体上讲,我们的很多公共艺术作品还停留于“看见”的阶段。很多作品都是以封闭的视野复制旧题材,观念陈旧老化,停滞不前。材料粗鄙、制作手法粗糙的作品也比较常见。也还有很多的作品对历史传统和地域文化的表达停留于直白、简单的图示化处理等。即使像川美虎溪校区景观这样的作品,也在持续的修建中因为过度地沉溺于石头的堆砌而沦落为低俗、粗率的地方装置,显然与四川美院创建当代性、国际化的发展身份不相匹配。

还有像吊脚楼、梯坎、纤夫、火锅、辣椒等题材的作品以及一些工业化元素和机械构件的组合的作品随处可见,但都是一般性的搬运、组合甚至复制而出,少有立意深远、制作精良、艺术表现完美的作品,甚至还出现了被评为全国十大丑陋雕塑之一的作品。当然,题材和内容本身没有先进和落后的问题,但是制作、设计和构思却是反映其作品艺术水平和思想观念的重要表征。必须摆脱地方土特产的模式去构建城市品牌形象和宣传的路径。当然,还得小心防止普遍实用的所谓抽象作品的泛滥。曾经出现过的“三颗幼芽”到“五个重庆”的搬运工似的所谓公共艺术创作的质疑,不仅成为艺术家个人的污点,更影响城市的艺术身份和文化判断。

如果前者可以被视为技术上的细节,那么还应该有思维和规划上的细节,即在整体的规划上,不仅仅是对场地、规模、数量有规划,还应该思考和研究基于城市文脉题材和内容选择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问题,让重庆城市的历史文化有一个完整的呈现,不至于随意和散乱,而消减了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力度。

重庆的历史积淀是极为深厚的,文化资源也是极为丰富的,因此,必须深入的研究、挖掘,需要设计师、艺术家深入到文化的内核用心体味、思索和表达,从而创造出与时俱进的作品。历史、文化总是动态积累和演化常新的,在当代国际化趋势下,对城市历史文脉的解读也应该有不同的视角,代之以新的文化符号。一方面,我们要意识到,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一些过于泛滥和陈旧的母题、元素的确会给人以过时、落后的印象,反映出封闭、狭隘甚至低俗的时代观念。另一方面,即使需要这些来强化地域性,也要细节,即工艺、材质的精致细腻,不至于显得简单粗陋。

三、立足国际化大都市,构筑未来想象

根据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重庆2015年前三季度的GDP同比增长速度为11%,远超国内其它城市,这是重庆经济增速连续第7个季度位居全国第一。可见,重庆的地位逐渐从西部龙头,长江经济带上的一个节点,配合五大功能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的战略,重庆市的汽车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物联网、机器人、页岩气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立体整合+垂直整合”的思路,逐渐融入全球产业的版图。这使得重庆跃升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逐渐由“地理大后方”变为“开放最前沿”。为此,重庆的城市形象应该有新的定位和传播焦点。其视觉表述也应该有相应的跟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教授提出颇具影响力的建筑发展的“两观三性”理论(即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时代性、地域性、文化性),并着重强调:“地域是基础,从地域中提取特色,挖掘有益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域建筑现代化。”[8]首先,地域化是城市的自然环境条件,也是历史文化基础。正如前文所论,地域化是城市的整体面貌和细节的重要表现内容,即“从地域中提取特色”。但是,何镜堂院士似乎更看重后者,即地域化“与现代科技、文化结合”使“地域建筑现代化”。这一思想表明,地域化只是历史的和自然的基础,在当地经济、科技和文化语境下,要有对待地域化的新视角、新态度。尽管近年来对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视,使得我们将更多的目光从艳羡西方转而注重传统。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仅仅是将传统的、民间的外在符号进行浅表的移植、搬运和拼凑,实际上所获得的也只是表面的热闹,更谈不上传承创新。

一说到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给人的印象是是现代化的,具有创新活力的城市,如深圳以“中国创意之都”的新形象为人所熟知。而杭州和上海这两座历史文化名城,虽然也特别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呈现,但是,近年来更是从文化、艺术入手,通过文化创意产业、高科技业态和国际化的视域将城市的形象成功地转换为现代性和国际化的大都市。特别是杭州,尽管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的传统美誉,有吴越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是,杭州却一直致力于新的城市形象的表达。2005年就提出打造“动漫之都”,使杭州市又拥有了一个鲜明的时尚和创新城市的面孔。最近几年又致力于中国电子商务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这使得杭州市既是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旅游休闲之都,但她又是一座“年轻”“时尚”的城市。无疑,这样的城市是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

因此,一座城市不能够只是沉溺于地域化的表达,更不能沉溺于地域化的陈旧表达。至少是将地域性的文化和视觉要素转换为与当代艺术观念、当代科技发展和当代文化思潮相联系的作品,以反映和匹配新的城市发展状况和人们的形象认知。更要将之置于当代国际化背景下,以创新、未来、科技,开放、宽容等为关键词,思考城市的现状和未来。城市要持续发展,城市形象也要持续更新,尤其是像重庆这样一座充满了发展潜力的城市,应该偏重于“未来之梦”的表达,而非“乡土气息”的塑造。利用公共艺术的当代性或者当代艺术的概念性、实验性和创新性引领人们的观念,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培育人们开放宽容的态度,以及吸引民众对社会的关注与参与。

城市需要公共艺术,因为公共艺术不仅是城市的重要名片,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资本。不仅是城市经济、科技硬实力的反应,也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表现。而当代公共艺术已经远远超越了雕塑、壁画的简单模式,也不仅仅只是通过物质的实体构建起来的艺术造型,而是成为一个公众可以参与其中的综合互动空间。如著名的芝加哥千禧公园,不仅仅打造了密歇根湖畔如画的水环境艺术景观,更是将建筑、雕塑等实体与当代科学技术的声、光、电以及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共同构筑起一个多变、多维的时空。其中有三处最重要的后现代建筑:露天音乐厅、云门和皇冠喷泉。它们各具特色,且都是世界著名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主导设计完成。云门,是由英国艺术家安易斯设计,皇冠喷泉由西班牙艺术家詹米·皮兰萨设计,而著名的美国建筑设计师弗兰克·盖里则完成了露天音乐厅的设计。它们不仅在造型和风格特征上大胆突破传统,而且由相当的吸引力,成为各个年龄层次、各种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而且乐于参观、享受的空间。露天音乐厅是年度大型音乐节的举办地,场面热闹壮观。云门像豆子一样的可爱造型,加上如镜面般的不锈钢板可以映照出蓝天白云、建筑景观,还能够像哈哈镜一样照出走近它的每一个人,自然吸引人们驻足。而皇冠喷泉则用到当代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显示屏,显示芝加哥1000个市民的笑脸,而从笑脸嘴里喷出的水,留到地下则成为人们戏水的好去处。正如笔者在《试论公共艺术言说的地域性与艺术的当代性的合一》一文中所说:“我们可以把公共艺术视为与科学技术、新材料、新理念、设计和艺术的新观念的密切联系使之成为先锋和激进的试验场和实验室。这里不仅仅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创造活力和创新能力,也反映出当代性的实质就是开放、包容和多样性。一个具有开放、包容和多样性的城市才是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尤其是能够吸引那些能够对城市高科技产业发展和场合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创意人才。”[9]公共艺术由此成为衡量城市创新能力、科技水平、文明程度以及开放和包容性的重要指标。因此,具有强劲发展势头和巨大发展潜力的重庆市,也应该立足国际大都市,利用当代公共艺术构筑城市的未来想象,使城市具备现代激情与时代活力,在城市景观以及公共空间中的视觉设计,不但要与时俱进,还要具有引领性、先锋性和实验性的特征。[10]

综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导致城市景观类型的更替和城市景观格局的演变。重庆的城市景观和视觉形象的塑造、传播要有持续的更新,这种更新是保持城市创新活力的保障。水环境艺术景观是基于重庆两江四岸的自然地理环境而提出来的新的城市景观视角,显山露水是其基本思路;而利用公共艺术于细节处展开城市文脉和地域文化的叙事是体现城市历史和文化积淀的重要途径。同时还要定位于国际化大都市,用公共艺术的当代语言和艺术观念来构建城市的未来想象。再者,作为具有强劲发展势头和巨大发展潜力的重庆市,立足国际大都市,利用当代公共艺术构筑关于城市的未来想象,是立足于城市的当代性和未来发展可能性的一种思考。三者共同构成重庆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的整体视域。

[参考文献]

[1] 邱书杰.国际大都市的山水园林观一重庆市渝中半岛城市形象设计国际招标重庆市规划院方案简介[J].重庆建筑,2002,(2).

[2] 黄硕,郭青海.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水环境效应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 2014,(12).

[3] 陈六丁.艺术之水:水环境艺术文化论·前言[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4] 李竹君.“人居环境未来之路”——读《艺术之水——水环境艺术文化论》[J] ,出版视野,2004,(3).

[5] 黄天其,刘中金,徐四春.城市滨江景观设计中的人文内涵表达—以重庆南滨路(三期)景观设计为例[J]. 重庆建筑,2004,(4).

[6]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中华书局,1983.

[7] 孙政才.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重庆日报,2014-07-26.

[8] 何镜堂工作室.“两观三性”体系中的文化建筑创作[J]. 城市建筑,2009,(9).

[9] 黄作林,罗晓欢.试论公共艺术言说的地域性与艺术的当代性的合一[J].艺术与设计,2014,(5).

[10] 王林生.“范式”转换:城市文化现代化的重要范畴[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5,(1).

[责任编辑:朱丕智]

The Overall View of Chongqing City Landscape and City Image

Luo Xiaohuan

(College of Fine Arts,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Abstract: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y leads to urban landscape types of chang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urban landscape patter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ulture,the urban landscape and visual image of Chongqing should be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change. We need a whole sight to think about this new change. First, based on the 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to create a complete artistic landscape; second, we must respect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ake advantage of public art to show the details of local culture; third, the use of contemporary public art language and ideas to build the city future dream.

Keywords:water and environmental art; urban landscape; public art; visual image

收稿日期:2015-01-23

作者简介:罗晓欢(1972-),男,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史论、设计艺术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重庆市公共艺术地域化表达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2SKEE12)。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29(2016)02—0105—06

猜你喜欢

视觉形象城市景观公共艺术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
我省中小企业视觉形象工程的推广及策划
装置艺术之于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性研究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对现代城市景观的影响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