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RBP与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
2016-03-30高向阳
高向阳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普洱 665000)
·临床研究·
血清RBP与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
高向阳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普洱 665000)
摘要:目的探讨肾功能指标联合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DN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进展分为早期(Ⅲ期)、临床期(Ⅳ期)、治疗期,3期各15例患者;另选同期收治的15例单纯糖尿病(DM)患者作为单纯DM组及来该院体检的健康者15例作为对照组;全部75例研究对象均在该院行血清RBP及肾功能指标检测,分析各期DN患者的血清RBP、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并与单纯DM组、对照组的检测指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血清RBP联合肾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各组患者RBP、肾功能指标水平升高趋势相同,回落趋势相同。在DN检测阳性率方面,RBP与肾功能指标变化趋势相同。结论血清RBP联合肾功能指标检测,可为DN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对于判断DN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判断疾病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应推广使用该检测模式。
关键词: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肾功能指标;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病程中高发的并发症,由于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发生紊乱,因而易出现微血管病变,如眼部疾病、肾病、皮肤系统疾病等,其中DN对患者的生存时间影响较大[1]。DN发病早期,可通过干预措施阻止、延缓病情发展,控制肾损害程度,但是发病早期诊断机制尚不完善,不能及时发现或确诊肾病早期[2]。为此,本次研究对DN的检测指标进行了研究,选择本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DN患者45例、单纯糖尿病患者15例及健康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肾功指标水平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者联合检测对于DN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于2013年6月至2015 年2月收治的DN患者45例(DN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进展分为早期(Ⅲ期)、临床期(Ⅳ期)、治疗期各15例;另选同期收治的单纯糖尿病(DM)患者15例作为单纯 DM 组,对照组为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的15例健康者,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65.25±20.34)岁。5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3组研究对象均在前1 d晚饭后禁饮食,空腹时间大于12 h,次日清晨在本院抽取静脉血液送检。所有血样均在37 ℃水浴箱中静置10 min,然后进行离心,分离血清,血清在2 h内完成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对RBP和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 RBP、β2微球蛋白(β2-MG)试剂由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尿素氮(BUN)、肌酐(Cr)、胱抑素C素(Cys-C)试剂由日本积水株式会社提供。
1.3观察指标以血清RBP与肾功能指标作为观察指标,即RBP、BUN、Cr、Cys-c、β2-MG。
2结果
2.1各组RBP、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见表1。
2.2各组检测指标对DN检测阳性率比较见表2。
表1 各组血清RBP、肾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表2 两组检测指标对 DN 检测阳性率[%(n/n)]
3讨论
近年来,医学界对DN早期诊断较为重视,对其检测指标、评价指标研究也广泛开展起来[3]。目前,尿蛋白排泄率是DN早期诊断通用的检测指标,但是其对DN早期检测的敏感性较差,不能预防性地控制尿蛋白形成,因而需要采用其他指标辅助尿蛋白排泄率诊断[4]。国外临床研究发现DN患者的血清RBP、肾功能相关指标变化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故开始探索两类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5]。为此,本院针对DN患者的血清RBP联合肾功能相关指标检测进行了研究,并按照DN病情进展进行分组,探讨了各期检测指标变化情况。本次研究结果提示,患者血清RBP和肾功能指标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首先在指标水平方面,单纯DM组、DN组Ⅲ期、Ⅳ期的RBP、肾功能指标水平依次升高,而DN组治疗期各指标水平出现回落;其次,在对DN 检测阳性率方面,单纯DM组、DN组Ⅲ期、Ⅳ期的RBP与肾功能指标阳性率也均呈现上升趋势,而DN组治疗期各指标阳性率则出现回落;由此可知, DN患者病程进展与RBP、肾功能指标水平呈正相关,与DN 检测阳性率也呈正相关。
DN发展较快,早期相比后几期,预后效果最为理想,患者生存期也较长[6]。当前,可通过检测肾小球滤过率,判断DN的发展阶段,临床上采用内源性方法进行检测,即检测尿素氮、血清肌酐指标,评价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是否发生异常[7]。但是,人体双肾具有较为强大而持久的储备功能,因而BUN、血清Cr指标具有滞后性的特点,故可导致患者错失早期诊断的时机,或无法真实反映现阶段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情况。同时,国外研究发现,BUN、血清Cr等指标受患者饮食(蛋白质)、个体代谢水平影响较大,
降低了肾小球过滤功能评价的准确性,故尽快作初步参考依据[8]。此外,肾小球滤过率也可采用外源性的检测方法,但是实施不可行,故不作参考。RBP是一种高分子蛋白复合物,由肝脏分泌,最初为低分子量蛋白经肝细胞聚合,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多,分泌入血液后与甲状腺素前蛋白结合。肾脏健康状态下,RBP被肾小球过滤掉,血液中RBP极少,但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RBP大量积累在血液中,故血清中RBP水平显著升高,由此可知,肾小球滤过功能直接影响血清RBP水平,可作为DN诊断的检测指标[9]。本次研究中也发现,随着DN病情的发展,RBP呈上升趋势,故其临床价值得以验证。单纯DM组、DN组Ⅲ期、Ⅳ期的RBP、肾功能指标水平升高趋势相同,DN组治疗期的RBP、肾功能指标水平回落趋势相同。在DN 检测阳性率方面,RBP与肾功能指标变化趋势相同,且RBP的灵敏度较高,联合检测和综合评价有利于提高准确度。此外,RBP与BUN、Cys-C、Cr等肾功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肾脏疾病检测的准确度,提高DN各期诊断的灵敏度[10]。本次研究中发现,从单纯DM组、DN组Ⅲ期到Ⅳ期,RBP变动幅度较大,其肾损伤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其他指标,准确度和灵敏度较为理想。此外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血清RBP和肾功能相关指标升高后,随着治疗开始,各指标可下降,故可利用RBP 治疗疗效。
综上所述,血清RBP 联合肾功能指标检测,可为DN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对于判断DN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判断疾病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应推广使用该检测模式。
参考文献
[1]陈越.Cys-C联合RBP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5,4(2):323-324.
[2]柳宝忠.糖尿病肾病应用血清RBP与肾功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5,6(3):97.
[3]张琪.血清RBP与肾功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6(13):39-40.
[4]马筱敏.血清RBP与肾功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作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9(15):26.
[5]俸维.加味芪黄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视黄醇结合蛋白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21-23.
[6]马汝飞.2型糖尿病肾损伤的实验室指标及其相关性评价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12-13.
[7]王先侠.血清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5(4):368-370.
[8]纪礽斌.血清Cystatin C、RBP联合尿RBP检测在肝肾综合征早期识别中的价值[D].南昌:江西医学院,2004:28-29.
[9]陈素梅.血清RBP与尿微量白蛋白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3,7(29):3-4.
[10]李文平,赵群,赵海燕.血清Cys C、RBP、Hcy和hs-CRP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8(23):43-45.
(收稿日期:2015-10-08)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04.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04-05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