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南茶文化与茶俗对当地采茶歌舞的助推作用

2016-03-29韩立民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福建茶叶 2016年8期
关键词:灯彩茶歌歌舞

韩立民,杜 鹃(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赣南茶文化与茶俗对当地采茶歌舞的助推作用

韩立民,杜鹃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本文从茶文化和茶俗的角度对赣南采茶歌舞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从中寻觅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茶叶到茶道,再到茶歌、茶舞等。其中,茶道和茶艺是赣南采茶歌舞发展的土壤和基础,赣南采茶歌舞对当地的茶文化与茶俗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传承和发展作用。

赣南茶歌;茶文化;茶俗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变迁,对于赣南采茶歌舞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从茶文化和茶俗的角度对赣南采茶歌舞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从中寻觅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即茶文化为赣南采茶歌舞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和艺术源泉,茶道和茶艺是赣南采茶歌舞发展的土壤和基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茶歌民俗的不断融合发展,促进了采茶戏和采茶舞蹈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使采茶歌舞发展逐渐成熟起来。赣南采茶歌舞对当地的茶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1 茶道和茶艺是赣南茶歌舞的土壤

中国是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人们在茶树的种植、茶叶生产、加工等物质劳动中逐渐总结和归纳出精神特质,进而形成了最传统的茶文化。可以说,茶文化是人类在茶劳动中体现出的文明成果。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详细地描写茶道与茶艺内容,并将饮茶提升到一个精神文化层次。茶艺是指煮茶、品茶等技艺,也包括了各种茶歌、茶舞等艺术形式,茶道主要涉及到抽象的哲学范畴,中国茶道有着天人合一的核心理念,“和”是中国文化的体现,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一个“和”字,充分体现了中国茶道的核心内涵。茶艺与茶道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为赣南茶歌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文化积淀和艺术源泉。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赣南茶歌在茶道茶艺中产生了,如果缺少了茶文化的基础,赣南茶歌也就无存在和发展可言了。

2 茶歌与灯彩是赣南茶文化的萌芽

茶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饮品,也被称为国饮。茶文化的发展使不同的文化形态得到融合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茶歌、茶舞、茶戏等等。据历史考证,茶歌的发展主要分为三路,一路是由诗而形成的茶歌,文人雅士所作的诗作配以音乐演唱,即为茶歌。在古代,许多文人雅士对茶十分钟爱,他们热衷于在山水茶林之中吟诗作画,并以茶会友,这种如神仙般的意境之美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许多学者慕名而来,许多诗人也纷纷效仿,创作了大量的茶诗,再配以音乐,成为了广为传唱的茶歌。这类茶歌由于由诗而来,因此茶歌的内容和形式十分多样,极具高雅之气,也是茶歌中最具艺术审美价值的一类。古代由诗而来的茶歌很多,这些茶歌在民间十分流行。二路是由谣而形成的茶歌,文人将民间歌谣整理后再配上曲调形成了茶歌,这类茶歌由于与民谣的节奏与结构相似,因此演唱起来更朗朗上口,易于传播。茶歌在民间也有很好的流行基础,例如《富阳谣》改编而成的茶歌,歌词中写道:“富阳山之茶,富阳江之鱼,茶香破我家,鱼肥卖我儿……”。三路是由茶农自己创作的茶歌,这类茶歌主要来自民间,也是最通俗的唱腔。茶农整日在山间劳作,他们将茶事工作经过归纳总结,编出了一些茶歌,这些茶歌内容质朴,形象生动,体现了茶农善良朴素的性格特征。

茶歌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茶歌是从诗到歌的互动,是从民俗到高雅的一次提升。《十二月采茶歌》是赣南采茶歌的代表之作,在万历年间已经进入了豪绅的民俗活动当中,此时出现的茶歌与灯彩是共同存在的,但彼此之间还没有交集。

灯彩是赣南民俗中的主要内容,很早就在客家人的生活中出现,每逢过年过节时,客家人都喜欢举办灯彩活动,以体现客家人的孝悌观念。在当时的客家活劝中,采茶歌舞和灯彩都被社会所认可,也受到客家人的欣赏和喜爱。

随着茶歌与灯彩的逐渐结合,形成了茶篮灯,也就标志着采茶舞的诞生。采茶舞不仅在赣南地区十分流行,在全国多个省市都有采茶舞的存在。由此可见,在历史上,茶歌与灯彩的结合促生了茶舞,虽然茶舞在全国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特征体现,但采茶舞还处于萌芽状态。

3 采茶歌舞的成熟发展与赣南茶文化的互动

随着赣南采茶歌舞的萌芽到成熟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赣南茶舞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赣南茶舞起源于茶歌与灯彩的融合,茶歌的成熟与赣南茶戏等艺术形式也有着密切关联。

随着时间的发展演变,赣南茶灯的表演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姐妹摘茶》是由简单的人物情节构成的采茶歌舞,原来由十二个采茶女和两个男队领头,逐渐变为一男二女表演,原来的一唱众和的表演也改为姐妹对唱。表演内容也主要以展现姐妹二人上山采茶、歌舞相伴的情景。再如《板凳龙》的茶戏,由大姐、二姐和三郎子三个人物构成,主要道具是一条板凳,以此来模仿龙灯戏。最初表演时,情节较为简单,之后,该小戏又发展成大型歌舞,音乐上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利用了民间的茶歌和乐器进行合奏,这也是赣南茶歌运用得较为广泛的茶戏。

赣南采茶歌舞在当地的茶戏中有广泛应用,也推动了赣南茶戏的成熟和发展。茶戏作为赣南民俗中的代表,在清代就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九龙茶灯》是当地茶农口头传唱,经过人们的整理加工,形成了较完善的剧本。最原始的《九龙茶灯》是单纯地展现茶农劳动的场景,后来又增加了许多与茶相关的情节,例如看茶、尝茶等,剧中人物也由原来的六人增添了更多的角色。音乐上采用了当地的茶歌和吹打音乐,剧名也变更为《九龙山摘茶》。在整场茶戏中,大部分音乐都采用了茶歌和民间乐器伴奏,不仅充分地展现了赣南的民俗艺术特色,同时也使表演氛围更加热烈,传达出浓浓的茶文化气息。《九龙山摘茶》具有较完整的戏剧要件,即人物、矛盾、情节、主题等内容,使茶戏的样式更加成熟。

在清代乾隆年间,采茶歌舞的发展也进入一个繁荣时期,民间的茶歌茶戏趋于专业化,也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例如《南安竹枝词》中写道:“淫哇小唱数营前,妆点风流美少年,长日演唱三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采茶戏的蓬勃发展并没有就此延续下去,当地的官府豪绅却将其视为威胁,因此,张贴告示严禁演出茶戏,这也严重制约了采茶戏的发展,采茶戏和茶歌的发展逐渐没落,人们对于茶歌茶戏的创作也逐渐销声匿迹。

茶歌与茶戏、茶舞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不仅是赣南茶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而且在相互融合中得到共同发展。茶歌在我国多个省市都存在,赣南采茶歌舞能够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主要是由于在赣南采茶歌舞中融入了茶文化的雅俗特色,雅与俗的融合,使赣南采茶歌舞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适合于不同阶层的观众观看,有较广泛的覆盖面。例如在《九龙茶灯》在经过改编后更名为《九龙山摘茶》,这也是茶戏艺术成熟的标志。赣南茶舞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本身具有完整的舞蹈动作以及动作术语。据考察得出,在赣南茶戏产生之前,舞蹈动作十分有限,主要包括发灯、出门、梳妆、摘茶等,这时的茶舞与其它地区的茶舞动作相差无几。由此也可以看出,赣南茶戏成熟之后,茶舞才形成了独特的舞蹈类别和动作术语。在采茶歌舞中,基本的动作类型主要包括:各种植物形态,各种动物形态等,动作有鸡公啄米、饿狼寻食、乌龟爬沙,兰花手、佛手等,此外,还有一些模仿日常生活的动作,例如摘茶、炒茶、梳妆等。在赣南采茶歌舞中,有独具特色的舞中三绝,即矮子步、扇子花和单袖筒,这些动作与服饰、道具的融合,使演员的表演和情绪更加形象生动。为了使整个茶歌和茶舞更具表现力,赣南采茶歌舞中有独特的艺术技巧,为观众展现了更加鲜明直观的形态。在所有的歌舞表演中,人物性格、故事情节以及感情线索都在声与形中展现出来,演员的歌唱、舞蹈动作都因茶而生。可以说,是赣南茶歌和茶戏推动了赣南茶舞的发展和进步。在赣南采茶舞中,包含了丰富的茶歌和茶戏剧目,例如《九龙宝杯》《十二月采茶》等,其中融入了大量经典的茶歌和舞蹈动作,有大量的碎步、点步、滑步以及剪刀袖、排排坐等动作,在表演劳动场景时穿插着不同的舞蹈动作,不同的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体现了不同的内容和情感。再如《卖杂货》《上广东》等茶戏中,演员模仿了动物的动作,有乌龟爬沙、狮子开口、龙头凤尾等,表演生动形象,演员的体态各异,使歌舞动作更具艺术表现力,也使采茶歌舞体现出丰富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4 结束语

赣南采茶歌舞是赣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本文通过对赣南采茶歌舞的研究考察,从茶文化的角度对赣南采茶歌舞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从中得出,茶道和茶艺是赣南采茶歌舞发展的土壤和基础,茶歌与灯彩是赣南茶文化的萌芽时期,茶文化为赣南采茶歌舞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艺术源泉。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茶叶到茶道再到茶歌、茶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类别,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吴玉华,任海.赣南客家村落传统体育的结构与功能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45.

[2]奇风异俗.史说民间茶歌「EB/OL」.「2011-10-09」.http://www. shulife.com/view-31899-1.html.

[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2.

[4]王敏.江西赣南采茶戏歌舞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12.

[5]孙玫.东西方戏剧纵横.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6]傅瑾.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7]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东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志·广东卷》[C]中国ISBN中心出版.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4YS026,项目名称:利用地方高校资源优势,促进乡镇艺术文化发展

猜你喜欢

灯彩茶歌歌舞
董长贵
衰落与突围:佛山灯彩传承发展的路径探析
何氏灯彩,百年传承
——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灯彩”代表性传承人何伟福访谈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歌舞欢庆“三月三”
Surgical method choice and coincidence rate of pathological diagnoses in transduodenal ampullectomy: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study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歌舞爷爷
广西茶歌的艺术特征及其价值研究
一起歌舞吧
阿妹一曲请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