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茶典籍的对外翻译与文化传播
2016-03-29赵素娟董国栋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1
赵素娟,董国栋(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1)
略论茶典籍的对外翻译与文化传播
赵素娟,董国栋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1)
茶典籍是茶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人们认识和理解茶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其对外翻译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茶典籍对外翻译的现状,而后从归化和异化两个方面分析了茶典籍翻译中通常采用的两种文化处理策略,最后则通过想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在译文中的再现讨论了茶典籍翻译对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茶典籍;对外翻译;文化传播;归化;异化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茶叶种植、采制和品饮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文化形式,包括茶诗、茶画、茶具、茶学、茶艺、茶道等,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茶文化典籍作为我国茶文化的集大成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风俗、精神风貌和美学理念,是人们理解茶文化、把握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茶叶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也逐步提高,如今可谓是名冠五洲,但是由于语言、文化之间的显著差异,外国读者并不能直接通过阅读原版茶典籍对茶文化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而必须借助翻译的力量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促进我国茶文化的进一步弘扬与发展。
1 茶典籍对外翻译现状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字字珠玑,字美意丰,是科学性、实用性、美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融合,是我国茶典籍中最重要的一部,也是茶典籍对外翻译的重中之重。据统计,目前《茶经》已经被译为十余种文字,译文版本有上百种,对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日本作为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是历史上从我国引入茶叶、汲取茶文化精髓的最早国家之一,也是研究《茶经》翻译最早的国家。早在江户时期日本茶学人士就开始研究《茶经》的翻译工作,1774年,大典禅师以片假名外加汉字的形式对该著作进行评点,撰成《茶经详说》一书。近代茶学研究大师诸冈存根据对《茶经》及其相关历史文化的理解,写成《茶经评译》、《茶经评释外编》、《陆羽与茶经》、《茶圣陆羽传》四部著述,在日本文化领域引起强烈反响,推进了中国茶文化在日本社会的普及和发展,也为日本茶文化的形成作了有力铺垫。近代茶学家布目潮沨完成了对《茶经》的精校,并在《中国茶书全集》中刊载了八个《茶经》文本,对日本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茶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韩国也是受中华文化影响较为深远的国家,茶文化相关内容很早就开始在韩国传播开来,但是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出现《茶经》的韩语译本。1973年,崔凡述在《韩国之茶道》一书中收录了《茶经》的前六章,对茶叶的历史渊源、采制方式、冲泡技术、饮用方法等作了详尽介绍。1981年,韩国学者金云学在《韩国之茶文化》中首次把《茶经》全书译为韩语,深化了韩国人对中国茶文化的系统认识。
我国茶叶自十六世纪起进入欧美社会,也将茶文化带入这些国家,在各国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形态,《茶经》译本自然也就各有千秋。在英文译本中,比较著名的是威廉姆·尤科斯在1935年出版的All About Tea(《茶叶全书》),对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内容进行了省略和淡化处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原文意义的缺失,但这也避免了由于文化不通所导致的理解不畅,对于并不了解中国茶文化的英美读者而言已经足够,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同样,在法国、德国、意大利、捷克、西班牙、俄罗斯等国的译本中,也存在这样的简化处理方式,目的是贴近读者的心理预期和接受能力,保证高效的文化传播。
从现存茶典籍的翻译情况来看,出于对中外文化差异和读者接受能力的考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往往采用省译、删译的方式来处理具备独特文化意义的内容,保证译文的易读性和易懂性,促进读者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这推动了茶文化在各地的传播。但是,中国茶文化与其他茶文化相比最精彩也最深刻的部分就在于其文化元素,如果一味地将目的语的文化语言置于首要位置、一味地删减原书的文化内涵,将会导致原书风味散失、意蕴大打折扣的情况发生,从长远来看将会对我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和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 茶典籍翻译的文化处理策略
茶典籍翻译对待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通常采取两种处理策略,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无限接近作者,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让作者无限接近读者,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将这两种方式概括为归化与异化策略。其中,归化策略的特点在于不要求译者对语言表达形式和细节上的准确再现,只要能够传递原文的基本精神和语义内容即可,译文要符合目的语的文化规范,容易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但原文的文化特色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消损。异化策略的特点在于力求延续原文的文化及语言特征,将原文的表达形式直接再现于译文之中,让译文彰显出独特的异域文化色彩,丰富目的语的表达形式,促进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理解,但也可能因为文化色彩过于浓厚而导致读者理解困难。其实,究竟采取怎样的文化处理策略,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与两种文化之间的地位关系,或是译者希望赋予两种文化怎样的地位关系。
2.1归化策略:强势的目的语文化
佐哈尔在多元系统理论中指出,翻译文学所处的位置是影响乃至决定译者采取何种翻译方法的重要因素,其中目的语文化的地位对这一决定具有关键作用。如果目的语文化非常强势,源语文本仅仅处于文化系统与文学系统的边缘位置,那么翻译的重点并不在于通过引入崭新的文化内容来丰富目的语文化,而在于译文能够遵循目的语的文化传统和文学规范,对目的语读者而言具有较高的可读性与可接受性。
在这种策略的影响下,译者在翻译茶典籍时,就会努力探寻源语文化及表达方式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对应物,对文化特色颇为显著的内容则采取省略或删减的方式。《茶经》的第一章“茶之源”对茶叶的功效有如下解释:“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部分译本将目的语文化置于强势地位,对原文中的文化元素进行归化处理,比如把“甘露”翻译为“manna(吗哪,即天赐之物)”,这是基督教中的特有因子,目的语读者看到这个词就会联想到《圣经》中对于古以色列人经过荒野时得到天赐食物的故事,宗教色彩浓厚,却与原文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大相径庭,很容易导致文化误导,让目的语读者产生东西方文化相似的错觉。所以,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并行的世界中,一味地将目的语文化置于强势地位,压缩原文的文化内涵,既不利于源语文化的对外传播,也不利于目的语文化的进一步丰富及发展。
2.2异化策略:平等的文化交流
当今社会是一个各民族文化平等的社会,强调求同存异,注重文化的多样性。在这个背景之下,翻译的本质就上升到是否体现出两种文化之间平等对话的意识,翻译的策略自然也就向异化倾斜。我国茶典籍翻译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与其他文化形式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使目的语读者最大程度地品尝到原汁原味的中华国粹,对中华文化形成准确而全面的认识。
在这种策略的影响下,译者翻译茶典籍时会特别关注那些拥有独特文化意蕴的内容,以源语文化的准确传达为基础,综合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促进中国茶文化在其他地区的延续。对于上文中提到的“甘露”的翻译,以异化策略为指导的译本将其译为“amrita(东方神话中令人长生不老的仙露)”,不仅可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茶叶的保健功效,还将东方文化因子带入目的语读者眼前,形成强烈的异域文化体验。对那些我国特有的茶叶名称、制茶工具等,则可以采用半音译或者音译的形式引入目的语文化,通过恰当的注释,引领读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联想力,体会其中的东方神韵。
3 以茶典籍翻译促进文化传播
茶典籍翻译是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形式之间的跨语境交流,译者应当把握两种文化及语言之间的异同,以及造成这些异同的背景因素,注重展现原文的美感,重现源语文化的想象美、意境美、音韵美,促进不同文化的有效沟通。
3.1想象美的传达
我国清代陆廷灿著有《续茶经》,是除却《茶经》以外茶典籍中最为重要的一部文化作品。在这本书中,作者引用了唐朝陆羽为纪念恩师所作的《六羡歌》: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这首诗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诗歌注重想象美的创作特点,内容含蓄、情思悠远,全文重在写茶,却没有一个“茶”字,四个不“羡”与两个“羡”都没有明确的主语,读者可以发挥无限想象自由设定情境,对这些表达关系给予说明。在翻译这段文字时,译者应当准确表现出原文所具有的言内之意与言外之意,注重传达原文的想象美,再现原作的深刻内涵,为目的语读者营造一个美好的想象空间。
“No admiration for woks of gold,No admiration for jade bowls at hold.
No admiration for court goers for morn rite,No admiration for VIPs off dry in twilight.
Admiration,oh,all admirations go to West River apace,Winding thru Jingling,my home place.”
3.2意境美的重现
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萃取了从古至今的优秀传统和价值理念,民族韵味浓厚,意境美感深刻。曾有学者指出,意境对于茶而言,又如甘泉之于香茗,可谓相得益彰。译者在翻译茶典籍时,应当特别强调对意境的完美再现。例如,宋代诗人杜耒在《寒夜》一诗中就围绕茶营造出清雅的意境:“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译文为:
“No liquor for callers as cold night boon,Tea cheer warmly on bamboo-stove flame.By the window nestles the usual old moon,Winter-sweet blooms it no more the same.”
译者将“客”译为“callers”而不是“visitors”或“guests”,有效避免了这些词汇所带来的距离感和陌生感,彰显出中国文化中“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念。在翻译“酒”时,使用了浓烈的“liquor”来突出东方色彩,而没有使用充满西方风情的“wine”。对于“竹炉”的翻译则将中国文化的又一象征“竹”予以展示,明确与西方圣诞夜经常出现的壁炉“fireplace”区分开来。整首诗译东方韵味十足,读起来也非常舒适,国人的古道热肠与品茗的淡雅意境被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来。
3.3音韵美的再现
我国茶典籍多以诗词或短句的方式写成,绘声绘色地对采茶、制茶、煮茶、品茶的过程进行描述,综合运用拟声、象声、回音等修辞手法,营造出强烈的音律美感。以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为例:“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译为:“Bending,I bale in trickles crystal clear.Boiling,tea bubbles to chant and cheer.Pouring a cup full for no reason special,Just to share it with its doter,my tea-peer.”
原文中的“坐酌”与“看煎”均为叠韵,读起来悠然有致,译文的“bending”和“bale in”,“boiling”和“bubble”则以四个[b]音打头,读者仿佛可以依稀听到煮茶时水中气泡轻轻爆破的声音。“泠泠”与“瑟瑟””则是两个象声词,表现清泉流淌和茶舞汤吟的动感,彰显出诗人坐在清波之畔取水煮茶的愉悦心情。“crystal clear”以及“chant and cheer”既和了句间的头韵,也押了句末的尾韵,完全可以媲美原诗的音美效果,音乐美感十分显著。
4 结语
在茶典籍翻译中,译者应当处理好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关系,将两者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既满足传达原文精神和意义的要求,又符合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的需要,实现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彰显原文的想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促进我国文化在其他地区的传播。
[1]范东生.文化的不同层次与翻译标准[J].外国语,2000(3):67-72.
[2]吴觉农.茶经评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4]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张南峰.多元系统论[J].中国翻译,2002(4):19-25.
赵素娟(1982-),女,河北新乐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美文学。
董国栋(1985-),男,河北正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