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数中培养学生数感——听《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有感

2016-03-29武汉市育才实验小学

成才 2016年9期
关键词:位值圆点数位

■武汉市育才实验小学 李 芹

在数数中培养学生数感——听《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有感

■武汉市育才实验小学 李芹

数感指的是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数感是对数的一种感悟,它不像知识、技能的习得那样立竿见影,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武汉市青山区万泉老师在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对上述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

一、找准起点,量体裁衣

对学习起点的把握,永远都是课堂实施最重要、最困难的因素。为了能够找准学习的起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万老师对教材以及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分析。

1.研读教材,找准知识起点

对于整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第二阶段学习了100以内各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将认数范围由100以内扩展到万以内,认识万以内的数,这是第三阶段。第四阶段认数范围由万以内扩展到亿以上,学生学习大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整数认识的主要内容,这阶段的认数包含了整数认识的所有要素:计数单位、十进制、位值制。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十分重要,它不仅是认识更大自然数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数感非常重要的素材。

2.研究学生,找准认知起点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100以内各数的认识,知道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能正确的数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数的组成,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对计数单位“个”、“十”、“百”以及“十进制”、“位值制”的概念有初步的感受。二年级学生思维形式已经开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是在抽象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借助大量的形象感受。因此,教学时教师借助直观图、带数位的计数器等学具,让学生借助形象感受适时、适当地进行抽象。

基于上述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作用。

(2)能在实际数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十进制”和“位值制”。

(3)让学生感受千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培养数感。

二、凸显核心,培养数感

1.经历数数过程,理解数的概念

万以内数的认识基本原理是“十进位值计数法”,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核心是“满十进一”的进位制和位值制,有关数的认识的其他概念如计数单位、数的组成、数的读法、比较大小等都是由这两个概念来确定它们的含义的。数(shù)源于数(shǔ),学生的认数离不开数数的过程。因此,教学始终围绕数数展开,课始:教师制作微课“数小方块”,让学生经历运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学生从10个一列,10列一面,10面一体中明确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由此引出计数单位:“一”、“十”、“百”和“千”,直观结构化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十进制”。

2.数形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数感

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离不开直观的模型。“形”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能将抽象的数形象化,可以较好地沟通数的意义、数感的培养和读、写数方法的联系。因此,教学中,教师提供了如小方块、小棒、点子图、带数位的计数器等直观模型,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1)数形转化,发展思维

教师出示235的点子图,让学生数数,同样的素材,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数法:

生1:我是先数出来一竖条有10个圆点,接着十个十个地数,一直数到100,这100个圆点圈起来,继续数,十个十个地数,一直数到100,再把这100个圆点圈起来。这样就得到2个百了。接着十个十个的数,但是最后只有5个圆点,不够10。100加100等于200,10+20等于30,再加上5,就是235。

生2:我是一百一百地数的,一个百就用一个方框圈起来,一共235个圆点。

接着,让学生用小方块或小棒表示235,体会235的组成,然后在带数位的计数器上表示235,体会同样的珠子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从图——数(shǔ)——图——数(shù)(计数器),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逐渐建立起抽象的数与现实数量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理解了数的意义,理解了十进制位值制。

(2)灵活运用,培养数感

教师引导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一百九十八数到两百一十;一十一十地数,从两百一十数到三百;一百一百地数,从三百数到一千。学生运用所学的计数单位进行数数,数数突破了以下几个难点: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体会多位数中数位的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纵观《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学生数感的培养贯穿全课的始终,从课开始的谈话引出班级人数、体育馆人数,学生体会到千以内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再到课中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示数,最后到课末能用千以内的数表达和交流,这点点滴滴无一不是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与渗透。当然,学生数感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做有心人,挖掘教材中的培养数感的素材,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有效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数感。学生数感的培养需细水长流,坚持不懈。

责任编辑郑占怡

猜你喜欢

位值圆点数位
教学中如何渗透位值制
把握学科本质 积淀数学素养
“位值”背后的基本活动
巧猜点数
洛斯警长的终极挑战⑩
“满十进一”的体验与“位值”的理解——以《认识三位数》的教学为例
相同数位相加减
洛斯警长的终极挑战
分清数位 照“位”读写
你了解“数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