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社会领域教育特点挖掘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价值——武汉市幼儿园社会领域优质教学评比活动顺利举行
2016-11-18张敏
关注社会领域教育特点挖掘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价值——武汉市幼儿园社会领域优质教学评比活动顺利举行
2016年6月21日和6月24日,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武汉市幼儿园社会领域优质教学活动评比”在海军工程大学幼儿园圆满落下帷幕。全市32位教师参加了现场竞技,展现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风采。来自全市各区教研员、各级各类园长共600余人次参加了现场观摩,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朱长华亲临指导。在市教科院学前研究室主任张敏精心组织和硚口区教育局、硚口区教研室大力支持,以及海军工程大学幼儿园的鼎力配合下,评比活动井然有序,获得圆满成功。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伍香平博士、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院金晓梅处长、湖北省第二师范学院陈纳博士、湖北省特级教师胡家凤园长、江岸区小学教研室教研员尹力、市直属机关永红幼儿园陈金芝园长、江岸区教育局幼教科教研员曾瑛以及湖北省技能名师杨慧玲园长担任此次活动评委。
本次评比活动设定了现场教学、活动反思和现场回答问题几个环节。在每天评比活动结束后,评委们就当天活动进行案例剖析和全方位的质量分析。本次活动还采取了手机扫二维码的形式提供资料查询服务,极大地便利了活动参与者即时查阅活动方案,及时了解评比内容,有目的地去观摩现场教学活动。
本次评比活动主要亮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题材广泛,紧跟热点、贴近生活。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所选题材面广,涵盖了3~6岁幼儿的教育内容,囊括了小、中、大班各年龄段。内容上贴近每个年龄段幼儿的生活,关注了每个年龄段幼儿的人际交往需求和社会适应性需求,如《同桌的你》;关注了社会热点,如《“汉马”从我家门过》;关注了特殊人群的特殊生活,如《看不见世界的人们》;关注了中国传统文化,如《品味中国茶》;注重了爱国主义教育,如《国旗背后的秘密》等。
二是教学手段和形式灵活、多元,教学资源丰富多样。各位参评教师可谓脑洞大开,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图片、实物、图表、多媒体视频、自制情境化教具、家长微信群朋友圈等都运用到了活动现场;有的教师还请来幼儿的爸爸妈妈,现场和幼儿互动,不仅让孩子感受到了家长无私的爱,也是让家长明白了“对孩子最好的爱是家长的陪伴”,盲人按摩师丁爷爷亲临现场,激发了幼儿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情感;真人扮演的大狗熊的到来更是让幼儿惊喜连连。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让集体教学活动不再单调、乏味,有效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让“教”无声渗透,让“学”有迹可循。
三是游戏化、情境化教学让幼儿可感可知。集体教学中的游戏化,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更能调动幼儿的情绪情感,进而提升幼儿的能力。32位选手的现场教学活动中,几乎都设置了游戏环节,有些活动更是以游戏贯穿始终,特别是竞技、益智、娱乐、亲子、体育、合作等游戏活动的运用,吸引了幼儿,也让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四是切中要害、指明方向。专家点评一致肯定了选手在选材、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等各方面的努力和付出,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如不是每个题材都适合集体教学。专家指出,题材选择要依据《指南》要求,更要视幼儿发展的具体情况,要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专家特别强调,关于社会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一定要处理好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本次活动为我市幼儿教师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为观摩园长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的评比、观摩,可以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关注社会领域教育特点,挖掘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价值,解决教师们在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在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武汉市教科院学前教研室围绕“聚焦教具教学,提升保教工作质量”研究重点,通过有序、稳步开展各类评比活动、下园视导活动、送教活动,不断强化学前教育教研制度的建设,有效促进了我市学前教育持续、健康、稳步的发展。
(武汉市教科院学前教研室张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