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来我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

2016-03-29赵建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隐性德育政治

赵建超

教育论坛

近十年来我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

赵建超

随着时代的进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围绕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特征、价值、路径等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本文综述了我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希望对进一步深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有所助益。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述评;建议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进入了相对白热化状态,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等异军突起,这些教育实践和研究的深入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形成了强烈冲击。为了有效弥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充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再次引起了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的重视。总结分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对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凝聚主流意识形态,推动当代中国精神世界的“最大价值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知和行为准则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

国内有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可以上溯到改革开放初,经历了“潜在课程——隐性德育(或隐性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三个研究阶段。相关专著仅有西南大学白显良教授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一本,其他研究更多体现于期刊与学位论文中。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加深,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引起了人们较多的关注。从现有成果看,整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且研究领域多是以高校为主,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论争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极大地丰富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隐性”与“显性”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体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解决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施教者单一化问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施教与受教过程的辩证统一。对于什么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目前我国学者都做出了自己的界定。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一是环境—过程说。如,李贵提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环境化人的过程,它借助于特定环境的设置来陶冶学生情操并潜移默化地引领其价值取向。[1]二是资源—方法说。如,罗洪铁,董娅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借助于各种职业活动、人际交流以及文化娱乐等实现教育目的的方法。[2]441三是实践—类型说。白显良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应该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更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类型。”[3]35王滨、张雪凤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与客体潜意识感知互通的思想政治教育类型。[4]四是隐性课程说(隐性德育论)。姜茂徐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思想品德课》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之外的没有纳入高等学校课程管理体系的德育的课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隐性德育。[4]戚万学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着时空观和主客体间的潜移默化影响的隐性课程。[5]11此外,王艳秋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范围、影响方式和发生机制这三个方面,阐述了隐性课程的内容。[6]21

学术界关于什么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在以上四个方面,其中达成共识的观点就是,之所以称为“隐性”就在于它的潜意识性和隐蔽性,这主要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总揽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可以这样概括: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为了实现既定的教育目的,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中,借助于各类资源,有意或无意地通过暗示、渗透等方式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原则与形态探讨

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龚志宏用“润物无声”形象地表达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从手段、过程、成效、思维、情感等角度具体阐述了其潜隐、易逝、非逻辑性的特点。[7]82白显良以独特品性的形式寓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认为其具有潜隐渗透、亲近生活、灵活开放等特性。[3]39-43王瑞荪则认为,除了其固有的隐蔽性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其丰富的知识性和精神愉悦性。[8]288总之,国内学者对其特征的理解和话语体系上有差异,但一致公认的是它的潜隐性和渗透性特征。

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的开展中必须遵循其独特的原则,然而关于原则却未达成共识。秦永芳认为应该从整体上把握课程设计,注重创新教学理念等。[9]倪先敏提出,有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应该保证实施途径和方法的多元化、灵活化,在开发途径方面应做到校内与校外兼顾开发,在开发方法上根据隐性资源的特点适时而变。[10]季昌伟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秉持务实原则和人本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务求长效。[11]总之,国内学者这些原则形成的前提都在于坚持方向性主导、主体性引导以及创新性支撑。

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当前,较具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种分法:其一,“三分”说。林伯海、李锦红等认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可分为物质、制度和精神三种。[12]高校物质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物质环境为载体;制度方面则是通过学校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方面是以大学精神为载体。其二,“二分”说。分为相对静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看得见的自然物质环境)与相对动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看不见的精神环境)。所谓看得见的自然物质环境是指客观存在的硬件设施(自然环境、学校建筑、教室设置)等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所谓看不见的精神环境是指高校其他学科课程背后的隐性德育课程、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以及精神和文化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9]

(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实践路径

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作为教育学科研究的新领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其独有的功能和价值。任雪萍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受教育者完备素质、巩固内化知识等。[13]8-10陈奎庆,张继延则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与其价值相联系,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润物无声”地导向受教育者的认知、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操、规范受教育者的行为等。[14]周俊等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于网络隐性育人,优雅环境美化育人,文化氛围熏陶铸人。[15]归纳近年来学界相关研究,研究者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导向功能和内化价值。

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学界有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的探索主要由三个角度展开:一是教育主客体的角度。刘晓芳从教育者角度思索,提出国家必须加强师资建设,充分发挥教师“教之以事而喻德”的作用。[16]刘定福从受教育角度考究,提出各高校应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个性的引导以及道德、思维等的培养。[17]周湘鄂立足主客体全面考虑,提出教育者应该从自身修养、技能等方面加以强化,受教育者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凸显生活化理念,形成稳定的保障体系。[18]49-50二是教育载体的角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既包括校园中的教学楼、实验室、实验器材、网络等客观载体,又涵盖着教职工的言谈举止、各种规章制度和精神文化方面的主观载体。倪先敏主张各高校应该从物质、制度、精神等方面全面把握这些载体资源。[10]三是隐性课程的角度。任雪萍认为,隐性课程具有轻松、自然的特点,其形式具有潜在性,灵活多样,易被受教育者接受。因此,应该多组织大学生社团活动,多与社会合作,营造一个全面的隐性思想教育环境。[13]陈奎庆、张继延等主张德育课程与非德育课程相结合,帮助学生无意识地获得比书本知识更重要的个性品质。[14]

二、推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几点建议

(一)深化横向研究内容,重点突破纵向研究

迄今为止,我国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注重质的分析较多,量化较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更为缺乏。主要表现为:一是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评价研究很少。原因是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实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教育方法、途径以及各种教育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有时又很难把握。二是不同时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比较较少。这主要是碍于资料查找、数据查询的难度较大,很难进行时空的考察分析。三是尽管近年来兴起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但是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外对比还较鲜见。四是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立足于宏观较多,微观较少。总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要形成学科体系还有待研究的深入。

(二)改变传统研究方法,引入个案研究范式

目前我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以高校为研究对象较多,其范式往往是以理论阐述、现状列举和提供对策为主要的研究方法,这固然也是一种方法,但较多地运用一种方法去研究不同事物,缺乏其他的研究手段,这毕竟是有背于学术精神的。基于此,一方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寻找学科亮点,探索和拓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学科的优势。另一方面,注重个案研究,从个案发展的过程中总结经验,真正践行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中提升理论的科学发展规律。

(三)形成中国特色隐性教育理论,确保学界研究价值自信

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审视中存在着理论指导性较弱、教育效果受到质疑、意识形态受到忽略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于缺乏对其价值的认同。因此,必须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树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1916年,美国政治家、思想家杜威针对当时美国大学所开设的课程提出了除正规课程之外的“附带学习”的思想。1968年,美国社会学家杰克逊首次在《life in class》一书中提到“隐性课程”一词,由此开启了国外学者们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历程。迄今为止,国外关于隐性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有“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人文解释主义学派”和“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三种。西方学者们通过对社会、教育、经济等多维度的实践思考,肯定了隐性教育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相关研究更多地围绕隐性教育的功能展开并积累了诸多有益经验。需要注意的是,他们研究的出发点是没有意识形态限制的完全公正民主的隐性教育,因而研究目的与归宿与我们存在分歧。尽管如此,其研究方式、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现代教育改革仍具有宝贵的价值,对于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有效发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的隐性教育理论,将隐性教育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价值、教育原则、教育体系,大力提倡和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用,加强家庭、学校、社会间的协同合作关系,让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绽放出价值自信的火花,以共同的实践活动推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新发展。

(四)立足学科前沿,准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首先,准确处理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关系,建立“显”“隐”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虽可运用行为暗示、情境熏陶、情感感染等手段,在受教育者没有感到任何外在压力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影响。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在短时间内为学生直述观点、答疑释惑,效果立竿见影。因此,二者各有优缺点,缺一不可。其次,搞清隐性教育与感染式教育、无意识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等方法的关系,准确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再次,正确区分和理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由于互联网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性质、内容具有契合性,加强二者之间关系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最后,把握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关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渗透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因其新颖的形式受到学生的关注与青睐。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注意形式上的吸引力而忽略了内容中的思想性、教育性及方向性,即形式不能脱离内容,内容也离不开形式,两者辩证统一。因此,如何把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协调一致值得进一步研究。

[1]李贵.论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性和必要性[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3):57-62.

[2]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姜茂徐.论高校德育的隐性课程建设[J].当代青年研究,2007(3):69-72.

[5]王滨,张雪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2010(11):123-125.

[6]戚万学.现代德育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7]龚志宏.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8]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秦永芳.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2):52-55.

[10]倪先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北京教育,2007(7):95-98.

[11]季昌伟.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界定与实践路径创新[J].探索,2009(6):118.

[12]李锦红等.试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形态[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6(2):121-123.

[13]任雪萍.大学教育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2.

[14]陈奎庆,张继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9):54—55.

[15]周俊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初探[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00-104.

[16]刘晓芳.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6(4):13-16.

[17]刘定福.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9):80-83.

[18]周湘鄂.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责任编辑:贺春健

G641

A

1671-6531(2016)11-0050-04

赵建超/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上海200444)。

猜你喜欢

隐性德育政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政治攀附”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