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徽州目连戏生存现状与保护传承研究

2016-03-29王晓荧

传播与版权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存现状保护传承

王晓荧



安徽徽州目连戏生存现状与保护传承研究

王晓荧

[摘 要]目连戏缘于佛教经典,是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演变,最终以戏曲形式呈现的一种民间祭祀仪式剧。2006年,徽州祁门目连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徽州目连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载体,对它的认识和再认识体现了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态度。基于此,从四个方面对安徽徽州目连戏进行研究,在对徽州各地目连戏演出情况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讨论徽州目连戏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对徽州目连戏的传承与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徽州目连戏;生存现状;保护;传承

[作 者] 王晓荧,江西财经大学。

一、安徽徽州目连戏溯源

目连,起源于佛经,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传说中的目连最初为六师外道之人,精通数学,后来受释迦牟尼点化,皈依佛陀,号“神通第一”。

目连戏产生于宋代,来自于目连救母的故事与宋杂剧相结合,以戏曲、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作为载体,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最终成为民间祭祀仪式戏剧。安徽徽州目连戏的演出又叫作“打目连”,出自于“目连戏武打多,所以叫打目连”的谚语。在过去,村人认为由于“有鬼跟随”,导致村中青壮年跌落山谷摔死、溺死、病死等非正常死亡,这种非正常死亡很不吉利,所有要打目连驱除邪气。此外,遇到虫、水、风、旱等灾害降临,或庙会、祭祀、迎神,为了祈求人寿年丰、村社平安、消灾纳吉,按照徽州的风俗,都要搬演目连戏。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目连戏被视作“迷信残余”而遭到破坏,给目连戏的传承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改革开放后,各村陆续开始恢复徽州目连戏的演出,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禁演和传承上的断层,很多年老的艺人来不及传授技艺就已去世,珍贵的戏本也遗失,恢复目连戏演出的道路十分坎坷。

近年来由于政府的重视,徽州目连戏的生存状况有所改观,2006年,徽州祁门目连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由于继承人缺乏、群众流失和资金匮乏等问题,仍然处于“濒危”的状态。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徽州目连戏赖以生存的民间传统礼俗不断消逝或变异,如何才能在失去生存环境的情况下更好地发展,发挥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①柳林:《徽州目连戏调查及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二、安徽徽州目连戏演出现状调查

(一)成立最早的栗木班

栗木村因村中多栗树而得名,又叫栗里村。在这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出在环砂,写在清幽,打在栗木”②徐斯年:《绍兴目连戏散论》,《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意思是说徽州祁门目连戏的演出最早是在栗木村。栗木目连戏班曾在江西勒公乡、石台柯田、德镇、乐平县、祁门县城等地演出,演出均为十年一次。栗木村班社现有演员40人左右,角色的选定通过采用3个演员同时竞争的方式,班社的道具、服装等配置较为齐全,以唱戏为主。现存王庆馀堂、衍庆堂、光德堂、承庆堂四座祠堂,并且任何一座祠堂内都可以搭台演戏,以光徳堂为主。演员们平时以务农为主,只有在演出时才会聚到一起排练,栗木村目连戏班中最具威望的传承人王长松,在2008年被公布为中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二)传承较好的马山班

叶养滋,是马山目连班社中较具声望的传承人之一,也是马山目连戏班国家级传承人。马山戏班现有演员30人左右,虽均为普通农民,但他们角色固定、分工明确,正式角色一般10人左右、锣鼓队6人、跑猖25人,马山班严谨的态度决定了他们成为现如今传承得最完整、也是保存最好的祁门目连戏班。③刘博雍:《祁门目连戏宗教世俗化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在马山目连班班规中,始终遵循着只传给同宗族人不传给外人、传男不传女的规定,所以直到现在依然没有女性演员。马山班集体传承的传承方式同样与其他戏班有着很大的差异,是由老师傅先确定每位学生所演唱的角色,再开始挨个教授唱腔和身段动作,整个学习的过程大约要两个月。

(三)名气较大的历溪班

历溪村因村中有来自历山的小溪而得名,是徽州典型的聚族而居的村落,宗族文化底蕴深厚。历溪村以独特的天然布景为背景的表演风格区别于其他班社,在目连戏的演出中,常以整个村子作为演出场景,将天然美景和艺人们戏剧性的表演相交融,在与其他班社的竞争中占有极大的优势。目前网上关于徽州祁门目连戏的音像资料也大多以历溪班为主,前来采风的专家或旅游的游客都一定会观赏历溪村目连戏为先。

三、徽州目连戏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徽州祁门目连戏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有证可考的剧目,其发展史是徽州文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目连戏搬演、剧本整理、演员集聚,这一被称为戏曲鼻祖的剧种重现光芒。但目前仍然存在濒危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演员人数匮乏。目连戏有着很多禁忌,目连戏的演员必须由师傅单传,师傅和徒弟要在神前咒誓:只有师傅死后,方能再传授另一个徒弟①张喜珊:《莆仙目连戏与道教渊源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因此,目前能演目连的艺人,多数年岁已高,随着他们的匆匆去世,年轻艺人青黄不接,传承甚至断层。在过去,目连戏班至少90余人左右,现在戏班平均25人。人员的奇缺让戏班成员分工不明确,演出过于简化,角色和剧目局限于一成不变的演员里。

其次,徽州目连戏的演员大多数是村里的居民,由于演员缺乏系统学习,在参与目连戏的表演中,有意无意中把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行为习惯过于随意地渗透目连戏的演出;演唱也就是随性歌唱,节奏、音准、调式、音色没有统一的标准,这种表演方式虽然使徽州目连戏的表演朴实、自然,有利于表演者与受众者的互动,但这种不严谨的表演方式也使徽州祁门目连戏失去了艺术性和观赏性。

最后,人们艺术审美的转变使得其对徽州祁门目连戏的演出失去了兴趣,目前观看演出的大多是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和少数当地村里观众,观众的减少导致戏班不愿意花精力和时间搬演目连戏。在演出的过程中,又由于徽州宗族势力的理念根深蒂固,徽州目连戏演出班子相互之间不太交流,各自为政,专属自己的一套演出方式,合作力度的乏力导致演出的化妆油彩、剧目、设备、服饰有着很大的差距。

(二)原因分析

首先,戏班收入情况不佳给目连戏的演出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由于当地文化部门投资徽州目连戏改革的资金不够,没有充足的研究资金,艺人们创作的剧本、作曲、道具、场地布置、化妆费用等都是演员自己承担,在演出时所赚的资金入不敷出,艺人们赚不到钱养家糊口,不得不转行常年去外地打工。

其次,我国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丰富的遗产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随着外来音乐的冲击,整个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非常不够,徽州目连戏只能在狭小的空间中生存,传承的渠道不畅,技艺失传和剧本的流失给目连戏带来了灾难。目前,现有的目连戏剧本基本都是依靠老艺人们零星的记忆拼凑整理而成,过去徽州目连戏中掺有如武打、杂技、魔术等特技表演的继承者也断层,传承渠道的不畅导致传统的徽州目连戏渐渐地退出人们的视野。

最后,随着农村的观念变化,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多彩,这种一般祈神还愿的演出生存空间狭小,演出空间和时间非常有限。又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高速的发展,很多地方过度开发旅游业或房屋重新建筑,将很多表演目连戏传统的地址一一拆毁,原本的生存环境、文化环境遭到破坏后,大量演出的剧本、服饰、实物、道具等原始资料遗失,对目连戏的考察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

四、安徽徽州目连戏的改革建议

(一)政府与文化部门保护模式

徽州目连戏的传承、发展,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政府部门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笔者认为,政府应提供大量物质基础和技术理论支撑,组织研究学者开展徽州目连戏理论研究和考察后,专门设立培养祁门目连戏传承人才的机构;还可以在徽州建立目连戏文化村,保护目连戏文化生态环境的同时,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让更多的群体接触徽州目连文化,并且亲身体验当地传统的生活习俗;或是举办徽州目连戏艺术节、文化节,邀请全国各省各地的目连戏艺人前来会演,组织目连戏研究者参加学术交流,使徽州目连戏走出徽州,与外界接触、与社会接轨。

(二)数字化宣传模式

徽州祁门目连戏是围绕目连救母故事展开的,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剧种的根本,想要加大目连戏的传播力度,首先就要对目连救母的故事进行宣传。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等传播媒介,如利用广播大力宣传目连救母的故事和徽州祁门目连戏,或者以目连戏中目连救母故事拍摄成影视剧等。安徽电视台《相约花戏楼》以黄梅戏为主打,兼顾推介其他戏曲品种,曾引起了一场又一场戏曲热潮。《相约花戏楼》栏目将栏目定位在戏曲之中①王玉坤:《戏曲电视节目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笔者认为其也可以开演徽州祁门目连戏专栏,通过媒体让社会大众认识、接受、欣赏和参与目连戏的文化和演出。

(三)徽州目连戏走进校园

徽州目连戏的核心是儒家孝道文化,目连戏的传播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笔者认为可以开辟学校教育传承渠道,让目连戏剧进学校、进课堂,使目连戏得到传承与发扬。例如,在高校可以试开目连戏课程,采取讲座、声乐课、户外演出等方式,传授技能,培养表演人才。黄山学院文学院恢复目连戏演出的公益创意,经过预赛、复赛、决赛,成功入围,谷歌公司将投入文学院1万元左右的资金开展这项“益暖中华”的项目。恢复组织演出的王汉义同学告诉记者:“我们将在马山、长标、韶坑、栗木、历溪逐一邀请那些老演员重新演唱目连戏,我们也将进行录音录像。”②《黄山日报·黄山晨刊》,2008年7月9日第2版。

(四)旅游业开发活化徽州目连戏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连戏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丰富的文化艺术和重要旅游资源,笔者认为,借助游客们原本对目连戏“求新、求奇、求异”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依托旅游开发,组建一支采用商业运作模式管理的业余目连戏演出队伍,通过演员的表演、导游的讲解、当地居民的互动传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的同时,依托旅游业开发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黄山市祁门县目连戏的保护就更多地借助了祁门“红茶”与旅游景点的资源,形成看目连戏演出—品祁门红茶—赏枯牛降九龙池、徽州古戏台风景的一条特色旅游路线,使多项传统剧目经整理和开发后“复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复活”后,又成为乡村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乡村旅游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使目连戏这个民间瑰宝在古徽州的大地上再次放出异彩③胡亮:《留住民族记忆的背影对黄山市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思考》,《中国戏剧》,2006年第6期。。

(五)目连戏自身的改革创新

任何事物在发展中都要顺应时代的潮流,目连戏想要复出,自身首先要改革创新。徽州祁门目连戏的演员大多来自农村,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在传承方式上,由于不识乐谱,只能口传心授。笔者认为,目连戏每个班社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重新整合目连戏表演,系统地提高演员的表演、舞蹈技巧,规范唱腔的音调、节奏等,让徽州祁门目连戏更为艺术化、系统化。

五、结语

徽州祁门目连戏剧本的创作也是所面临的困难之一,笔者认为音乐类、艺术类院校等应该给予一些帮助,虽说祁门目连戏主要题材是演目连救母故事,但是只有创作与时代嫁接、与生活契合的新剧本、新故事,给古老的徽州祁门目连戏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使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柳林.徽州目连戏调查及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2.

[2]刘博雍.祁门目连戏宗教世俗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3]张岱.陶庵梦忆[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

[4]徐斯年.绍兴目连戏散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3):1-6.

猜你喜欢

生存现状保护传承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浅析湖南花鼓戏的生存现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亲爱的》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悲情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