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访与写作是新闻的两个引擎

2016-03-29

传播与版权 2016年5期
关键词:采访新闻写作

李 鹏



采访与写作是新闻的两个引擎

李 鹏

[摘 要]采访与写作是新闻的两个引擎,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高超的采访能力和娴熟的写作技巧,采访和写作是新闻的两个引擎,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两种能力。

[关键词]采访;写作;新闻

[作 者] 李鹏,河南淮滨县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字,概括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高超的采访能力和娴熟的写作技巧。采访与写作是新闻的两个动力引擎,是新闻生产的两个基本过程,是新闻工作者的两种基本能力。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好的新闻,说白了就是要有独到的新闻视角和鲜活的新闻题材。有独到采访能力和高超写作技巧的新闻工作者,才能采访到好新闻,写出好新闻。

一、独到的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首先应具备的能力

新闻的采访能力是新闻工作者对采访的事件所体现的新闻价值、新闻特质、新闻视角等新闻元素的基本能力。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开始,也是写好新闻稿件的前提。

(一)新闻工作者要有独特的新闻嗅觉

独到的新闻采访能力是新闻工作者写出好新闻的先决条件。同样采访一件事或某个人,被采访对象对各位新闻工作者说一样的话,谈相同的事,但新闻工作者写出的稿子却千差万别,各有特色。有了敏锐的新闻嗅觉,每次采访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只有具备获取意识,才能获取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在每次采访中采访到有新闻价值的素材,就是临时写不出有价值的新闻,采访的材料保存起来说不定哪一天写作新闻时就会用上。大部分新闻工作者,在事件发生的现场,提问、听、看、记,但没有新闻敏感性就获取不了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好像一个局外人,想写出独到的新闻就很难了。有些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在写某些新闻稿件时,不是某一天专门去采访,而是调动他日常生活中储备下来的新闻材料,把以前的材料认真加工打磨,写成一篇有独特视角新闻。这样的好的新闻,能被报刊采用,能得到读者好评,这是对一个长期积累新闻素材、有高超采访能力的新闻工作者的充分肯定和回馈。

(二)新闻工作者要有新闻“眼”

有了全新的思维方式,独特的新闻“眼”,往往能写出好新闻。

《人民日报·今日谈》上发表的何鼎鼎的评论《走心,才能暖心》,作者最大的成功是善于采访问题。文中写到高校行政老师抱怨:学生工作越来越难做,有时一片好心,却不被领情。也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为困难群众送温暖、助贫困人口脱贫,或是“大水漫灌”式,或是“文不对题”式,钱花了不少,但对那些真困难的人,却难解其困。而南京理工大学301位同学的饭卡“莫名”多出钱来。原来,学校根据“大数据”统计,对每月食堂吃饭超过60顿、消费不足420元的学生,暗暗进行了补贴。贫困生吃食堂多、餐均消费少,通过饭卡记录进行辨识,识别度好、可信度高;而采取无须申请、直接暗补的方式,照顾了贫困生的自尊。作者独具慧眼,做到了“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抓住“‘暖心’的背后是‘走心’”的新闻眼,写出了让人拍案叫绝的独特评论。

(三)新闻工作者站位要高,要统领全局、把握大势,抓住大事

有的新闻工作者站位低,写出的稿子从小的角度反映问题,要写出大稿,有分量的稿子难,究其原因,大多是站位不高,没有全局观念,没有把握大势,抓住大事,抓不住重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四)新闻工作者要用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要想写出大家认可的有新闻价值的新闻,要有独特的细心观察的能力。比如,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二等奖的作品《儒学下乡,唤醒乡村文化基因》,就是一篇通过细致观察写出的好新闻。

2013年1月16日,儒学下乡的第一堂课在尼山圣源书院二楼开讲,主要面向北东野村村民。讲课前,人们心里没底儿,多少人能来听课?在大喇叭里招呼大伙的村支书庞德海心里也嘀咕:“乡亲们不少只有小学文化,他们那思想,就像块大石头、大冰块,撬不动,化不开,我就不信能教好。”没想到,会议室很快坐满了村民。孝顺的村民来了,不是很孝顺的,也抱着孩子来了——无论如何,他们真心希望,孩子长大了能孝顺自己。就这样,两周一次,乡村儒学的课一堂堂讲了起来。开始是一个村,三个月后,覆盖了周边六个村。再后来,乡村儒学课堂走出泗水,走向青州、茌平等地。除赵法生、刘示范、颜炳罡、陈洪夫、王连启、张颖欣、孔为峰、李树超等12位义工讲师团的“铁杆老师”,“台湾”佛光大学教授谢大宁、苏州大学的退休教师汤笑、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宋立林……还有来自北京、山东、广东甚至美国的义工和志愿者也加入其中。

作者用心采访到当前部分乡村传统文化荒芜,导致“伦理瓦解,价值真空”,一些人失去底线这一社会现象。呼吁社会,必须把儒学、优秀传统文化送到村里,送到老百姓家里,种到老百姓心里。告诉人们,没有乡村的儒学,是无根的游魂;没有儒学的乡村,是失魂的空壳。重建乡村儒学,就从孝道入手。为写好这篇报道,作者至少三次全程跟随进行细致观察,终于写出了有社会价值的新闻。

(五)新闻工作者要有随时随地采访的能力

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敏锐性、社会责任感是随地采访新闻的前提。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要有政治敏锐性,当事件发生时,会马上使他们同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去思考问题,看其对推动当前工作有何积极、重要的意义。

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打提前量,采访时才能灵活机动,才能随时随地思考选题对报道是否有用,哪些是主要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哪些该取,哪些该舍。

随时随地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消息灵通。比如一个县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了解全县的基本情况,该县的改革、发展趋势及其他重要情况,而且还要了解工业、农业及其他方面的情况。

优秀新闻工作者要有一帮朋友,有文友、拳友、球友、钓友,甚至“驴友”、牌友、酒友、烟友……从朋友那里获取新闻线索或新闻材料,使得稿子材料丰富多彩,不成功的新闻工作者,朋友少,甚至几乎没有朋友,采访到什么写什么。眼界不宽,素材有限,所写内容不鲜活,有价值的新闻就少。

二、新闻工作者要有善于写作的技巧

(一)新闻写作要有新颖的语言

语言是书面写作的载体,一篇好的新闻稿,不但要选好主题、体裁,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思路和充实的内容,更要有新颖的新闻语言。

新闻语言是否新颖,是否恰当,主要看文字的运用是否符合新闻写作的要求。经过长期新闻写作的实践,新闻作品所使用的语言,已经形成区别于文学、科技、军事、经济、理论等其他作品的语言特点,有自己特殊的语言表现方法、语言结构方式。

新闻语言是从新闻的角度对社会进行“选择”和反映时所用的工具,它是信息发布的语言、事实报道的语言、诠释问题的语言、快速交流的语言。新闻语言是新闻传播最基本的工具,它可以形象地揭示新闻内容。首先,新闻语言要具体准确,忌抽象含糊。具体不空洞,概括不抽象,原原本本地说出或写出事物的具体情况。新闻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实,事实是具体的、真实的,不是抽象的、虚假的。因此,新闻工作者在写稿时要对新闻的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事件原因、事件结果等,要叙述得准确翔实,语言要灵活新颖抓人眼球。

(二)新闻写作的技巧

新闻工作者要想写出高质量的稿件,首先要研究报刊的栏目设置特征。然后有针对性地把笔头对准基层,注重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新闻作品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怎样采访新闻,找准切入点,写出好新闻,要在“大、小、多、少、快、独、勤、跟”8个字上下功夫。

一是“大”。密切关注突发大事,及时跟进突发大事,眼睛盯紧突发大事,力争在第一时间写稿、发稿,并在关键节点进行连续报道或深度报道。

二是“小”。在新闻采访和写作时要从小处着手,着眼,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找准切入点,以小见大,以斑见豹。

三是“多”。多写多练熟能生巧,多向大型报刊上写得好的文章学习,多向写作高手请教,多学习新闻理论知识,多练习写作技巧,多投稿,才能摸出门道,写出有质量的新闻稿件。

四是“少”。少讲空话,多写实事。真实准确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5个要素都要真实、准确,特别是时间、地点、人物。日期,避免使用“日前”“近日”“最近”等词语,要写清具体时间,姓名避免使用“张三”“李四”“王大妈”“赵大爷”等称呼,保证新闻的真实性。用叙述的方式把事情的经过写详细、写真实,注重细节描写,把一个故事讲精彩。真实的故事新闻,编辑青睐、读者欢迎。

五是“快”。及时高效快写作。新闻的竞争,就是时效的竞争,在第一时间发稿,抢个时间先,打个时间差,稿件命中率就高。

六是“独”。标题要独创。一篇稿件好不好,先看标题,标题独到、精彩、提气、新颖,让人眼前一亮,新闻稿件就成功了一半。导语要独到。

做到简约而与众不同。正文要独特,要把火力集中在一点或一个方面,重点突出。题材要独绝,采访有潜力有价值的新闻。它现在不一定是“亮点”“品牌”,但你采访了它的独绝之处并写成新闻稿,它就成了“亮点”“品牌”,处处留心,独辟蹊径,独具慧眼。

七是“勤”。脚底板下有新闻,腿要勤,深入单位,深入基层多走访。各级各部门,甚至村民组都有在当地甚至全市、全省、全国拿得出手的“亮点”“品牌”。比如河南省淮滨县的弱筋小麦、猫爪草、造船产业等,这就需要我们勤跑腿,勤总结、概括、提炼,勤采访,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新闻稿件。

八是“跟”。紧跟政策错不了。很多时候,判断一篇稿件有没有新闻价值,要看你写的事符不符合国家大政方针,符不符合上级的最新工作精神。这就需要你平时能够善于学习上级的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写出富有正能量的稿件。

三、结语

高超的采访能力和娴熟的写作技巧是新闻的两只翅膀,是新闻和谐统一的整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记者有了敏锐的新闻洞察力,才能处处采访到好的新闻,收集到想要的新闻素材。同时,记者更要有娴熟的新闻写作能力,才能写出有价值、有新意、有深度,人们喜闻乐见的好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何鼎鼎.走心,才能暖心[N].人民日报,2016-03-26 (1).

猜你喜欢

采访新闻写作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美媒估计《采访》亏了3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