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解读

2016-03-29张洁琼

传播与版权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

张洁琼



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解读

张洁琼

[摘 要]对新闻事件进行标签化报道,已成为互联网时代媒体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方式之一。然而,媒体滥用“标签”不仅有害于新闻业的良性发展,也容易强化受众的刻板印象或直接引起误导。新闻报道的标签化,源于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互联网时代眼球效应驱使以及受众认知框架影响。因此,新闻报道要“去标签化”,新闻媒体首先要加强自律,采访时注重对话社会各方,与新媒体加强融合,提升吸引力。

[关键词]新闻报道;标签化;去标签化

[作 者] 张洁琼,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新闻报道“标签化”的表现

面对各类媒介充斥大众生活,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开始融入对公众共同兴趣的关注,使用“标签”是吸引公众瞬间注意力的一种方式。贴标签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而运用到新闻报道中“标签”已经超出其原意,成为一个概括或浓缩的概念,如“富二代”“彭宇案”“楼脆脆”等。新闻报道标签化至今没有准确的定义,一般认为是新闻媒体在能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及热议的新闻事件中,以概括化、类型化的标签对事件中的人物、群体进行描述,从而吸引受众的瞬间注意力和关注。通常情况下,媒体对新闻事件进行标签化报道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在标题或正文中对新闻事件或人物命名,给其贴上一个明确的“标签”,既有正面标签也有负面标签。正面标签常见于典型报道,如媒体使用最美女教师、最美警察、最美护士等“标签”,更有利于树立人物形象,对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有积极作用。但过度使用难免使受众有点审美疲劳。我国媒体在新闻选择上倾向于负面新闻,具有负面效应的新闻题材更易吸引受众。媒体对新闻事件或人物贴“标签”也多见于负面新闻,并带有讽刺、调侃的意味。如2016年3月21日,一段时长17秒的“老太碰瓷玩具车”的视频在网络开始发酵,网络评论纷纷指向老太讹人行为,甚至有“碰瓷新高度”“奥斯卡欠她一个影后”等调侃语句。调查后发现,女孩玩具车确实刮倒老太,老太因膝盖水肿和桡骨骨折不能起身,并非坐地不起想要碰瓷。可见,发生在2006年江苏南京的民事纠纷案件“彭宇案”,已变成一个好心没好报的“标本”在社会发酵。而且,公众面对已形成偏见的事件或人群,会在真相调查清楚前表明自身立场。

二是不以具体“标签”的形式出现,但在新闻选题上同质化、类型化,在相似事件的报道中将事件或人物的某一特征予以突出和放大,仅凭鲜明的特征引起关注并加深记忆。例如,青岛“天价虾”事件引发的热议,让公众认识到黑心商家欺骗消费者的面目。2016年2月12日,媒体对哈尔滨“天价鱼”事件的报道使用了同样的标签,截取新闻中最吸引受众的部分进行强调。然而,两个事件有着本质区别:“天价虾”属于涉嫌欺诈、强迫消费,而“天价鱼”则属于商家缺斤少两和旅游业纠纷。随后,广州也被爆出天价路由器、天价U盘等。面对相似的新闻事件,公众会先入为主为其定性,但新闻媒体在报道中也起着引导作用。很多类似的报道,如城管暴力执法、农民工讨薪、天津塘沽爆炸事件对民营企业的关注等,媒体通过刻意强调人物的社会地位、职业、地域等特征,借助社会结构中人物的对立关系,让公众浮想联翩,从而扩大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这样无疑会加深受众对某类事件和人物的刻板印象。

二、新闻报道“标签化”的成因及影响

新闻媒体在我国拥有特殊的地位和使命,如何行使话语权会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为什么爱用“标签”吸引受众?这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笔者从社会环境、传播环境和受众三个方面,分析新闻报道标签化的成因及影响。

(一)社会环境:转型期社会矛盾显现

西方国家多是强势群体给弱势群体贴标签,而我国尤其盛行弱势群体给强势群体贴“标签”,以进行嘲讽和表达不满。从“我爸是李刚”到各种富二代飙车撞人事件,媒体对富二代、官二代、军二代的报道和关注,使得品行恶劣、嚣张专横成为“二代”留给公众的印象。如今,把“二代”这一标签运用到新闻报道中,其意义已经不再是陈述事实,而是将具有社会冲突的特权阶层和平民阶层联系在一起。除了“二代”有标签,官员、公务员、民营企业、农民工和“80后”“90后”都被贴上标签,这与我国处于转型期的社会现状分不开。

从高度一体化的计划经济时代走向多元分工的市场经济,就面临着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利益结构出现分化与重组,群体差异越来越明显,尤其是贫富分化和特殊利益群体的出现使得群体差异问题日渐突出。社会结构中的每个群体都有较强的集中性和群体性,尤其是公民利益意识的觉醒,促使他们开始追求自身利益,同时也带来社会问题。因此,当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给某个群体或事件贴“标签”,会影响公众形成对某一群体或事件的理性认识和判断,使报道对象被“妖魔化”。尤其是在负面新闻报道中,媒体将新闻置于公共场合,“标签”的负面效应易被放大,从而激起公众负面情绪,严重的话会引发社会问题,造成社会不和谐。

(二)媒介环境:复杂传播环境下眼球效应驱使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的崛起和自媒体的普及,不仅扩大了信息传播渠道,其开放性也使公众参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中。同时,媒介市场化的竞争环境,让媒体注重提高效率时也不断丰富媒介产品。面对渠道多样、信息海量的传播环境,如何吸引受众注意力、促使媒介在把关过程中有所偏向。迈克尔·戈德海伯也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稀缺的资源不是信息,而是人的注意力。因此,媒体把关人会有选择地报道一些话题,并通过写作技巧影响某一事件能否成为优势议题,从而引导公众的视线和态度。

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标签化”报道,能够满足受众浅阅读的习惯。然而,若是出于时效性考虑或认知的懒惰,只顾部分吸引眼球的内容,采访不全面、深入,会危害新闻真实性。新闻记者甚至对一些社会纠纷或司法案件进行先在性的立场预设,盲目地为事件和人物定性,用道德和感性来替代理性的分析与思考,从而形成“一边倒”的舆论态势,不仅会影响司法公正,还会使受众形成情绪宣泄式的非理性批评,甚至出现网络暴力。

此外,记者在新闻标题中使用“标签”是对新闻特质的简单归类,具有片面性,不能反映新闻事物的本质。若对某一类型新闻题材进行标签化报道,或许每一篇新闻报道呈现的内容均属实,但其整体呈现出的人群形象、社会景象与客观现实不相符,并不能代表整个群体或事件,这也是新闻失实的一种表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新闻进行标签化报道虽有其苦衷,但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会形成一个新闻报道框架模式,这不仅会影响新闻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媒体进行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

(三)受众层面:认知框架影响理性思维

新闻“标签”能够被接受并得到传播,根源在于受众。标签化的报道方式迎合受众的阅读习惯,被贴“标签”的事件或人物的特性也符合受众的认知情感。生活中,人们倾向于用自身经验或他人的意见来认识事物,对相似的事物人们只需将其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即可。例如,2016年网络热词“网红”,公众认为其在社交网络表现活跃,并将其和“白富美”联系起来。由“XX门”衍生的艳照门、学历门、政治官员空饷门等事件,也被形象化、典型化。如今,这些被反复报道的“标签”被赋予了象征性意义,成为蕴含特定社会文化意义的符号。

然而,当受众在认识事物和判断事物的时候依赖先入为主的偏见,这会加深受众原有的刻板印象,也容易使受众对新事物形成成见。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也认为:“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先入为主会影响到整个感知过程。”大众传媒正是这种偏见的主要制造者,通过给社会事件或人物贴“标签”,使其形象以某个“标签”的形式进入社会传播。媒体对某类事件或人物的报道,对受众理解事物的认知框架起到一定的建构作用,看到这类新闻受众就会在情感逻辑上迅速定位,媒体便在无形中引导着受众解读新闻事件。

三、新闻报道“去标签化”对策

媒体对新闻事件进行“标签化”报道也能带来便利,简短、形象、幽默的“标签”能够点缀新闻事件,使新闻更具贴近性,有的“标签”能指明事件核心。因此,“标签”不是不能用,而是要把握好度。防止滥用“标签”,笔者从媒体角度探寻新闻报道“去标签化”的对策。

(一)媒体人加强自律,防止走向话语专制

要减少新闻报道“标签化”对新闻事业和新闻人物的伤害,必须加强媒体人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媒体人要理性发声,不能为了抢新闻采取拿来主义,摒弃先入为主、合理想象,要对标签加以选择和重置,避免新闻话语走向专制统一,应正确引导舆论。其中,对特定群体的报道,要先进行采访调查,避免被网络舆论和公众认知挟持;对社会公共事件的报道,不能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进行过度解读;对网络热门事件,不能为了噱头盲目使用“标签”,加入围观行列之中。此外,媒体人在写作中也要改一下文风,免受报道框架影响,斟酌用词的准确度。

(二)对话社会个体,加强内容把关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居于话语表述的平等位置,新闻事件当事人有可能在事件中被表述、被代言、被扭曲。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过程中,要做到客观、公正。媒体应该将事实全面呈现出来,不听信单方说辞,与社会各方对话,做积极正面的引导,这样才能保障信息的流通,避免舆论混乱。尤其是如今“年轻态”的记者队伍中,不少人缺乏专业学习和实践能力。媒体要加强把关环节对内容的审查,避免因采访、报道不当使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出现曲解或谣言。

(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加强融合、互动

一直以来,传统媒体培养了人们信息传播和接受的习惯,规训了人们的思维。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话语表述要措辞严谨,不能一味地迎合网络受众,否则会导致公众信任度下降;同时也要注意与时俱进,让新闻既有权威性又有吸引力。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普通公众对事件的解读和评论渐具话语力量。面对网络上来自社会各界的评论,新媒体要有职业传媒人的职业操守,不能因盲目追求点击率迎合受众,滥用新闻“标签”,这样也不利于营造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对于新闻“标签”的使用,各媒体都应建立起一套“标签”选用机制,以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新闻报道“标签化”源于社会、媒体以及受众认知偏差等方面因素,同时也对媒体发展和社会公众的良性沟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新闻报道“去标签化”是构建良好传播环境所必需的,如何做到“去标签化”,需要各媒体和新闻人在专业实践过程中严格律己,承担起社会责任,才能正确引导舆论。

【参考文献】

[1]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社会学[M].徐桂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2]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夏丹丹.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4]王治尹.“X二代”标签化报道:一种社会冲突表征的新闻话语[J].新闻世界,2014(3).

[5]邵娟.媒介传播中的“刻板印象”及“标签化新闻”浅析[J].中国记者,2014(9).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论广播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
如何做好时政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