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2016-03-29汪银峰周晓彦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古代汉语古汉语古籍

汪银峰,周晓彦

(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汪银峰,周晓彦

(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古代汉语”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但目前该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成效甚微,其教学模式亟需改革。“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授课模式、考核检验等各个环节全面展开,以建立全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古汉语教学模式。

古代汉语;教学模式;改革

“古代汉语”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国家教委师范司于1991年12月颁布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古代汉语的学习目的是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并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文言文教学,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显而易见,开设“古代汉语”课程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古汉语的基本常识,能够阅读古籍,继承和发扬汉民族的优秀文化。但是,就目前各高校的教学情况来看,“古代汉语”教学面临诸多难题,教学成效甚微,多数学生对古代汉语望而却步,认为它枯燥、难懂、难学、难记;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古代汉语与现代社会生活没什么联系,学习它没有什么用处。学生之所以会对古代汉语产生畏难、抵触情绪,一方面与“古代汉语”课程本身的特殊性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师的教学模式及其引导方式有很大关系。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许多学者已经对其提出了改革方案和措施,为搞好古代汉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经验,尝试在教学内容、授课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检验等教学环节逐步探索适合现阶段“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新模式。

一、让学生多接触古籍和古文,提高学生对原版古籍的认读和适应能力

目前,各大高校古汉语教学所使用的材料多为横排、已做过句读的文言片段。教学之初由于学生对文言文缺乏感性认识,可先借助前人注释、标点、整理过的文选作为教学对象,培养学生的古汉语语感。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训练模式是存在很大弊端的,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古籍原典是竖排、繁体、没有句读的,在学生具备古汉语的基本知识之后,应该让学生接触一些原汁原味的古籍,自己学着句读、释义,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古汉语语感,提升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学生在阅读古书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掌握繁体字、异体字、假借字等语言知识,进一步巩固古汉语基础,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现在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在古汉语教学中,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古籍原典的能力,他们往往在入学之初就分配给学生一些竖排、没有做过句读处理的古籍,让学生对其进行句读,进而培养学生的古汉语语感,提升其学习自主性,这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我们也可以在正常授课的同时,给学生布置未经处理的古籍,让学生在课外对其进行句读处理,注释重点字词,总结语法现象。这样既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又能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

二、合理安排“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

目前高校选用教材多为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内容主要包括文选、通论、常用词三大块。文选使学生对文言文建立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论和常用词的教学融入了系统性的文字、音韵、训诂等语言理论知识,在古汉语知识的教学和培养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及相关教学模式的改革,长期以来形成的文选、通论、常用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王力的《古代汉语》共四册,而实际教学中课时有限,教师不可能对所有内容都进行详细讲解,如何对这些内容作出合理的取舍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是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进行教学,侧重于前两册,而后两册内容涉及较少。实际上,这是没有协调好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缘故。施教者往往讲完前两册学期就结束了,没有时间再讲授后两册的内容。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应有所取舍,比如在文选部分,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涉及语法点较多的篇目进行重点讲解,其他篇目可以留给学生作课下阅读。另外,有些篇目和古代文学教学有重合,这部分内容也可以从轻处理,争取对每个时代、每个类型的作品都有所涉及,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各个时代古汉语的特点。教材内容只是一个教学知识点的范围,但要讲哪些、哪些精讲、如何讲授,还是应由授课教师来进行取舍。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争取做到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古汉语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

其次,要处理好文选、通论之间的关系。文选和通论是《古代汉语》的两大主体,教师在平常授课时多将二者分开讲授,先讲文选再讲通论,或者先讲通论再讲文选,但教学效果不佳。我们认为应该将通论中的理论知识穿插到文选的讲解中,这样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感性材料,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古汉语理论知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对常用词的讲解要注重系统性。古汉语中的常用词往往义项较多,但这些义项之间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而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在讲解这些常用词时,应对其词义的发展演变作系统讲解,尽量避免随文释义。如果单单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意义进行讲解,学生可能只记住它的这个义项,而不知道在其他语境中的含义。以“被”为例,如果教师只照本宣科地告诉学生“被”有“遭受”的意思,学生就只能把它当作新的一个义项来记忆。这样的讲解方式是失败的,也是不受欢迎的。而如果教师由《说文解字》中它的本义讲起,系统地讲解其词义的发展演变,然后结合课文中的意义进行讲解,学生就会对其词义发展有个实实在在的理解。“被”的本义为“被子”,如《楚辞·招魂》:“翡翠珠被。”被子的用途是覆盖,因此引申出“覆盖”义,如阮籍的《咏怀》诗中有:“凝霜被野草。”又由“覆盖”义引申为“人为地施加、加于”义,如《荀子·不苟》:“去乱而被之以治。”由此又引申出“蒙受、遭受”义,如《汉书·赵充国传》:“身被二十余创。”又进一步引申为介词表被动,如《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样对“被”的词义进行系统的梳理、讲解,就会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即使学生不知道这个词在句子中的意思,也能根据其发展脉络,大概推测出其含义,为其阅读古籍打下坚实基础。

三、古汉语教学要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事实联系起来

很多学生认为古汉语离今甚远、枯燥难懂,没什么用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是源与流的关系,现代汉语中的很多语言现象往往要追溯到古代汉语中才能找到它的源头。有些方言现象,甚至网络流行语都能在古代汉语中找到源头、得到解释。比如现在一些方言中将“上街”的“街”读为“gai”、“张家庄”的“家”读为“ge”,这是因为普通话中“j、q、x”这组声母有一部分是从“g、k、h”中分化出来的,而有些方言保留了其原始读音;又如“匍匐”(pú fú)是双声连绵词,但是现在看来它们的声母并不相同,这也需要用上古音韵学知识来解释:上古汉语没有轻唇音f,轻唇音f归入重唇音p。此外,一些古汉字也加入了流行语行列,如“囧”,本义为“光明”,现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槑”本同“梅”,现被用来表示人很呆,这些都是利用古汉字字形而创造的。古代汉语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应适当用古汉语知识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语言现象,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古代汉语的实用性,提高其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上,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结合注释对文言片段逐句翻译,学生被动地听课、做笔记。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很累,学生听得也很累,但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学过的文言文勉强能够理解,但不能举一反三,无法将已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的内容中。这种教学方法忽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真正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我们认为,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变被动的接受者为主动的参与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抽出一些课时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设计教学环节,总结教学重难点,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课堂驾驭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教师要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文言片段,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其次,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其进展,修正不合理的教学方案,帮助解决其遇到的疑点、难点。再次,在学生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其讲解情况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与不足,并对其遗漏或讲解不当之处进行补充、修正。在整个备课过程中,学生会主动阅读一些文言材料、查找相关材料、了解相关知识、想办法解决一些疑难点,如此能够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古籍的习惯,提升阅读古籍的能力,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另外,在文言教学内容中,有诸多古人之间的问答对话,教师可让学生扮演其角色,通过问答对话,重现当时的社会场景,为语言学习提供重要的语言环境。也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情景式教学方法,融入古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在授课模式上,将授课、讲座、实践结合起来

传统的古汉语教学大多采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授课模式,模式比较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在教学模式上有所突破。除教师的正常授课外,可以定期开设一些专题讲座,聘请古籍方面的专家介绍与古籍相关的目录、版本、校勘、辑佚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从事古籍整理、汉语史研究和古典文学研究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批判继承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还可以增加实践课环节,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古籍世界,切身感受古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也可以让学生开展方言调查,用方言中的古汉语现象加深对古汉语的认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古汉语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内容相对较为枯燥、难懂,而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为古汉语教学提供了便利。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增加古汉语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授古文字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汉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再到隶书的发展历程。音韵学更是被称为“绝学”,由于时代久远,我们不能得知古代人的发音情况是怎样的,如果仅仅给学生讲授三十六字母、《广韵》的声韵调系统,学生会因为缺乏感性认识而感到枯燥甚至反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声频资料,给学生展示现代人对古音的拟音,让学生切实听到古代的发音,对此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还可以播放一些用唐代语音读唐诗的音频资料,以调节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古代汉语内容的特殊性,教师在讲解时往往就某个语言点列出许多例证以加深学生理解。如果只是口头陈述这些例证,学生往往记不下来;但如果都写在黑板上,又浪费时间。现代教学技术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要讲的内容事先做成PPT,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后,教师也可以将课件传给学生,学生可以结合课件对课堂内容加以复习巩固、查漏补缺。总之,在教学中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调节课堂气氛,增强时代感,进而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在考核模式上,以原汁原味的文言文作为考查重点

如何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传统“古代汉语”课程的考核往往以重点字词、语法点为主,内容往往局限于课本之内。于是,学生形成了“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学习弊病,这样的考核方式无益于能力的提升。在考核环节,常用字词、语法点的考查是必要的,但“古代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强化原生态文言文的接触和阅读。在试卷中可以适当提高文言文句读、翻译的比重,并且适当增加教材之外的知识,以此来检验“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效果。这样也可以促使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对文言原典的阅读,培养其阅读古籍的能力,综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的水平。

在考试之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出试题,并且自己设计答案,然后教师综合学生所设计的试卷来确定考试题目。学生的古汉语水平大致相当,他们最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他们设计的试卷往往针对性更强、涉及面更广。让学生自己出试卷、设计答案,迫使他们认真复习教材知识,并查阅教材以外的资料,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使试题更具针对性。

八、结语

“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模式、考核模式等多个方面。改革的道路是艰辛的,但意义是重大的,它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相信,通过各个高校对古汉语教学各个环节的改革,建立新的“古代汉语”教学体系,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古汉语教学的成效,培养高水平的古汉语人才。

[1]国家教委师范司.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大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王敏红,高兴娟.关于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11).

[3]张振羽.古代汉语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

[4]刘青松.知识经济形势下的古代汉语教学[J].怀化学院学报,2003(4).

[5]农莉芳.改革传统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初探[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2016-05-14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海外珍藏使行文献清代语言资料的挖掘与研究”(WJQ2015019);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海外珍藏燕行文献所见满语之兴衰”(2016lslktziwx-15);辽宁大学第六批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JG2016YB0051)。

汪银峰(1978- ),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学历从事汉语史研究;周晓彦(1992- ),女,硕士研究生,从事汉语史研究。

G642.0

A

2095-7602(2016)09-0181-04

猜你喜欢

古代汉语古汉语古籍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我是古籍修复师
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提升学生在古代汉语课堂中参与性的应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