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词“如或”的产生和演变
2016-03-29李永春颜力涛
李永春,颜力涛
(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2.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8;3.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连词“如或”的产生和演变
李永春1,2,颜力涛3
(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2.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8;3.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复音连词“如或”萌芽于六朝,成熟于唐代,来源于处在同一线性序列的假设连词“如”和肯定性无定代词“或”组成的松散的跨层结构,以往的研究对此语焉不详。本文立足语言事实,对复音连词“如或”产生和演变进行分析,指出“如或”前后出现主语、代词“或”指代性削弱是其词汇化的关键。
如或;复音连词;产生;发展
“如或”是中古时期产生的复音连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的《古汉语虚词词典》收录了“如或”这一词条,对其解释是:“复合虚词,由连词‘如’和‘或’构成。‘如’和‘或’都可以表示假设,二者连用为词,与单用时义同”;“连词,用于复句的前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或条件,以引起下文的论述。可译为‘如果’、‘假如’等。”举了很多例证,时代最早的是:“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何以哉!”[1]由此可见,编撰者认为“如或”用作复音连词产生于上古时期,是由两个单音节的假设连词“如”“或”复合而成。此外,向熹、徐朝红、潘志刚等学者对其都有过研究,他们主要以例释的方式,说明“如或”是中古产生的双音节假设连词,意义同“如果”。但是,对复音连词“如或”产生于何时,发展情况怎样,如何演变为复音连词,学者们要么避而不谈,要么观点有可商榷之处。
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站在汉语史的高度重新考察“如或”的产生与发展脉络。经过对含有“如或”的语料进行考察,我们认为复音连词“如或”萌芽于六朝,正式形成于唐代,其来源并非新旧词同义复合,而是处在同一线性序列上的跨层结构,即来源于假设连词“如”和肯定性无定代词“或”组成的松散跨层结构。
一、复音连词“如或”的产生
向熹先生认为《古汉语虚词词典》所举例子“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何以哉!”不妥,指出此例中“如或”非复音连词,认为“如或”的意思是“如果有人”。我们同意向熹先生的意见。此外,我们还搜求了一例:“三年之丧,以其丧拜;非三年之丧,以吉拜。三年之丧,如或遗之酒肉,则受之必三辞。”(《礼记》)此句中“如或”仍是“如果有人”的意思。向熹认为:“‘如或’用作复合的假设连词产生于六朝,相当于‘假如’、‘如果’”,并举了六朝文献作例:“唯仲秋西郊,顺时讲武,杀禽助祭,以敦孝敬。如或违此,则为肆纵。”(《后汉书陈藩传》)[2]潘志刚持同样观点,认为“如或”产生于六朝,举例有“为客设酒,无人传杯,杯自至前,如或不尽,杯不去也。”(《搜神记》)[3]我们认为此例有待商榷,例中“如或”仍可以看作“如果有人”,不宜看作复音连词。原因在于它仍可作两可分析。我们认为只要“如或”能分析为“如果有人”“如果有的事情(事物)”,就不能认定是复音连词。以上用例似乎都可以这样分析。所以,我们认为“如或”的真正产生时代不是六朝而是唐代,如:
(1)私置烽铺,潜为抗拒,公私行李,颇实危惧。北虏如或南牧,降户必与连衡,臣问没蕃归人云,却逃者甚众。南北信使,委曲通传,此辈降人,翻成细作。(《全唐文》)
(2)夫师克在和,善战不阵,各宜保据经界,屯处要冲,斥堠惟明,首尾相应。若能悔过,何必劳人?如或不然,自当伐罪。(《全唐文》)
(3)光严白佛言曰:“殊胜之事,虽不敢为,蒙佛对众以吹嘘,故合依言而便往。如或世尊不信,应须一一分疏,不言有似暗含,未说直如谦退。”(《敦煌变文》)
例(1)“如或”前有主语“北虏”,“或”的指代性完全消失了,已然只是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不再充当句法成分,所以此例中“如或”一定是复音连词。例(2)中出现了“如或不然”,其中“然”为指代词,“或”的指代行几近消失。例(3)“如或”后有主语“世尊”,“或”不再充当句法成分,指代性消失。所以,上述三例中“如或”均为双音节连词。
二、复音连词“如或”的演变
徐朝红认为复音连词“如或”是新旧连词同义复合而成。[4]我们不赞成此观点。我们认为“如或”来源于由假设连词“如”和肯定性无定代词“或”组成的松散的跨层结构,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肯定性无定代词“或”指代性被完全削弱,进而在句法结构上发生了重新分析,即由“如|或”这样的跨层结构发展为复音连词“如或”,“或”失去了指代性,只是保留了词形,发生了“代词并入”现象。我们认为“如或”发展为复音连词,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如或”处于同一线性序列,但各自为政阶段
(1)三年之丧,以其丧拜;非三年之丧,以吉拜。三年之丧,如或遗之酒肉,则受之必三辞。(《礼记》)
(2)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3)上有所问,据经法以心所安而对,不希指苟合;如或不从,不敢强谏争,以是久而安。(《汉书》)
(4)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汉书》)
例(1)(2)为先秦用例,例中“如或”都可翻译为“如果有人”,其中“或”是用来充当分句法成分的,用作主语,其指代性非常明显。例(3)(4)为汉代用例,例中“如或”可以翻译为“假如有些事情”“假如有的言语”,“或”虽不代人,但可代物,仍然充当句法成分,作主语,指代性仍然很强。
(二)“如或”处于同一线性序列,但可作两可分析阶段
(1)为客设酒,无人传杯,杯自至前,如或不尽,杯不去也。(《搜神记》)
(2)故河不出图,夫子有叹,如或可造,无劳喟然。昔康王河图,陈於东序,故知前世符命,历代宝传,仲尼所撰,序录而已(《文心雕龙》)
(3)高顺谏曰:“将军躬杀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顾盼,远近自然畏服,不宜轻自出军;如或不捷,损名非小。”(《三国志》)
所举用例为六朝用例。以上三例都可以作两可分析,表面上看似乎可以看作复音连词,但细细分析后可见“或”的指代性仍然较强。如例(1)“如或不尽”可以理解为“假如喝不完”“假如有人喝不完”。例(2)“如或可造”可以理解为“假如可造”,也可理解为“假如有的东西可造”。相比情况下例(3)中“如或”的“或”指代性要弱很多。
(三)“如或”虽处同一线性序列,但“或”指代性完全削弱阶段
“如或”虽处同一线性序列,但句子中出现其他主语或代词,“或”的指代性完全削弱,“如或”可以用作复音连词,这种用法成熟于唐代,如:
(1)如亦未可,即依已去文字,须得共荐一人,限不过今月十一日状申。所有取索赵氏枝属,不过今日发遣出城。如或此度不见荐举及不发遣,必当别有悔吝,无得有违。(《全唐文》)
(2)若使才胜其任,望重於时,一日累迁,固未为速。如或化工无取,考绩非明,十年不调,岂应论屈。(《全唐文》)
(3)且如非贤勿理,食禄忧政,庶乎文武百辟,忠公事主。出惟长者之游,言必先王之道,光昭雅训,可不务乎?如或迹在不经,思出其位,虽轻勿赦,抑有常法。布之朝纲,知朕意焉。(《全唐文》)
可以看到我们后举例中,“如或”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主语,此时“或”已经不具有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了,指代性被削弱,从而只能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发生重新分析,从形式上和假设连词“如”并在一起了。“如或”用作复音连词,在宋元明时期继续使用。
(4)国家养育人材当如养木,彼搬楠豫豫章之材,封殖之,护持之,任其长成,一旦可以为明堂太室之用。如或牛羊啮之,斧斤伐之,则将憔悴惨淡无生姿,或枯槁而死矣,又安能有干霄拂云之势邪?(宋笔记《归潜志》)
(5)有条理。如或不然,则处处窒碍。(《朱子语类》)
(6)如或京内及外俱难自举,仍请诸官各叙名衔,速具管依元帅所举推戴状申。”(《大金吊伐录》)
(7)前破关公,其谋皆出于伯言。主上若能用之,破蜀必矣。如或有失,臣愿与同罪。”《三国演义》
(8)我本是东土大唐取经的圣僧唐三藏之大徒弟,路过金平府观灯,我师被你家魔头摄来,快早送还,免汝等性命!如或不然,掀翻你窝巢,教你群精都化为脓血!”(《西游记》)
清代只发现两例。如:
(9)着原差相公如或收藏,即求速速付与。(《梦中缘》)
(10)押下去,限你一月为期,如或抗违迟误,定行详革治罪。(《幻中游》)
综上,我们认为,复音连词“如或”萌芽于六朝,成熟于唐代,当“如或”前后出现主语时,“或”的指代性削弱,受汉语双音节化趋势的影响,进而发生了重新分析,最后凝固成复音假设连词。复音假设连词“如或”在宋元明时期继续使用,清代很少有用例。
[1]社科院.古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64.
[2]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306.
[3]徐朝红.中古汉译佛经连词研究——以本缘部连词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227.
[4]潘志刚.魏晋南北朝汉语连词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72.
2016-04-13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先秦至唐五代双音节连词流变研究”(14C046));东北石油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先秦至西汉双音节连词衍生与演变研究”(NEPUQN2014-106)。
李永春(1983- ),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讲师,从事汉语语法史、词汇史研究、汉字学研究。
H146
A
2095-7602(2016)09-00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