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与文学”研究范式刍议* 1
2016-03-29黄敏
黄敏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阜阳236091;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灾害与文学”研究范式刍议* 1
黄敏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阜阳236091;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新世纪以来的灾害文学创作热潮引发研究热点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范式:“灾害与文学”。这是一种将目光聚焦于自然灾害,也关注天灾与人祸的关系,强调文学反映功能的文学研究范式。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范式,其自身存在诸如理论支持不足及研究中作品审美纬度缺失等问题,阻碍了范式的发展、完善,也不利于构建灾害文学理论研究体系。
关键词:灾害与文学;文学理论;审美纬度缺失;研究范式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自然灾害便如影随形,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而自人类社会形成,人为灾害又成为另一个噩梦,加剧了人类的苦难。作为反映人类生活的文学作品,灾害自然成为其表现主题之一。流传至今的古代神话传说就有不少是与灾害有关的,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分别对应了地震、旱灾与水灾。进入近代,尤其是灾难深重的20世纪,天灾人祸下中国作家们纷纷以笔为绳,以字为结,记录着时代苦难。新世纪以来,中国频发的灾害,如2003年的SARS、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大地震,一次又一次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痛苦。在大灾害导致的大灾难面前,以文学抵御伤痛,抚慰心灵,鼓舞精神成为共识。正如文学评论家谢有顺所说:“写诗的人,读诗的人,都意味着把自己内心的伤感表达出来——而说出伤痛,正是消除伤痛的最佳办法。”[1]2008年汶川地震引发的地震文学创作热潮便是这一共识下的产物。
受到新世纪灾害文学井喷式创作的影响,对灾害文学进行分析研究自然成为新世纪学术的新焦点。相关的研究成果近年呈快速增长态势,同时,相关主题的学术研讨会议的召开也推动并加速了灾害文学研究的发展。2008年召开的“生命关系与审美超越:灾难文学研讨会”、2009年的“抗震文艺与中国精神研讨会暨四川抗震文学书系新书见面会”、2010年的“后悲剧时代的灾难叙事与人文关怀”等全国学术研讨会以及会后结集出版的研讨会论文,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灾害文学研究的影响力。另外,权力机构研究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是研究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最近几年,“灾害与文学”课题频频获得国家社科及教育部基金项目支持,在物质方面保障了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一些学术刊物就相关主题开设了专栏,提供了研究论文发表的渠道。如《当代文坛》2008年第四期刊发“抗震救灾特稿”,《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2010年开设了“文艺与灾害”专栏,《立场》2011年第3期开辟的“灾难文学”研究专栏等。因此,在各方力量推动下,“灾害与文学”研究发展势头良好,并逐渐形成一种“灾害与文学”批评研究范式。这是一种将目光聚焦于自然灾害,也关注天灾与人祸的关系,并强调文学反映功能的研究范式。灾难(天灾、人祸)、创伤记忆(集体的、个人的)、灾害学、生态学等构成了这一研究范式的关键词。
一、范式形成
毋庸讳言,将文学与灾害并置进行研究,乃是由中国当代具体社会事件(灾害事件)频发所引起且逐步成为学术热点之一。但其最终能逐渐形成一种研究范式,则有赖于学者们积极投入灾害文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且发表了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张堂会教授在这方面成绩斐然,截至目前,他已发表相关论文近二十多篇。包括《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下的人与社会——以现代文学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3期)、《现代文学对民国自然灾害的多样性书写》(《文学评论》2009年第5期)、《现代作家对自然灾害的文学应对》(《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6 期)、《灾荒与饥馑:中华民族记忆深处的隐痛——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灾害书写》(《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从现代文学看民国灾荒下的人祸因素》(《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959-1961年三年灾荒的文学书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1期)等。此外,他在2012年出版了专著《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现代文学书写》,该书是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有论者认为该书在“巨量资料的支撑下,作者构建了一幅多层次、立体的灾荒文学史图景。”[2]张教授一般采用文史互证研究方式进行灾害与文学研究,考察灾害之发生及文学之应对。从文学角度切入灾害史,从灾害史同文学的互文中来考察中国社会,揭示灾害之下的社会矛盾冲突,灾害文学书写的多样性是其研究的主要思路,他的研究让我们对20世纪以来中国灾害文学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周惠在灾害文学研究方面也很突出。相关成果有:《原型与符码: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水灾描述》(《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流言与证言:现当代文学中的旱灾描述》(《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现代小说灾害叙事类型研究》(《小说评论》2015年第3 期)等。与张堂会研究思路近似,周惠在博士论文《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灾害书写》中,将文学与灾害结合放入历史发展和现实境遇的种种关联中加以考察。同时,周惠在论文中还提出了“灾害文艺学”的初步理论设想。在他看来,“这种研究必将促进生态文艺学的新发展,引起学术界对灾害研究的人文化给予足够关注,进而为文学的灾害书写寻求理论支撑和艺术表现的多样化”。[3]可见,周惠是希望将“灾害文艺学”作为文艺学的分支,在研究中较为关注灾害与文艺的种种关系。
更多的文学批评者是出于现实关怀对即时性灾害文学进行评论,拓展和深化了“灾害与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比如在2008年因地震文学盛行而引发的地震文学研究热潮中,不少学者对灾害过后的文学创作提出中肯建议。谢有顺在《写作不仅要与人肝胆相照,还要与时代肝胆相照——就大地震后的诗歌写作答蒲荔子问》一文中及时指出:“灾难时期的诗歌,最大的意义是为人类积累情感经验、留存创伤记忆。它所以感人,就在于它是诗人用心体会悲伤之后所发出的心声,没有伪饰,拒绝夸张。”[1]这的确是灾害文学创作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在分析研究此类作品时要恪守的原则之一。张清华教授在《我们会不会读错苦难——看待“5·12诗歌”的若干角度》(《南方文坛》2008年第5期)一文中,提到对生命的理解和价值遵奉的程度是决定写作中文本价值的标尺。在《痛定思痛,地震文学的美学介入及其神学冥思》(《当代文坛》2009年第3 期) )一文中,范藻教授认为大灾害后出现的大量文学创作,其社会作用功不可没,但要注意激情澎湃后还需理性精神。对此,他提出“以文学表达为开端,以美学介入为过渡,以神学冥思为终结的人类生命终极关怀的出场”[4](P18)的观点。冯宪光教授在《与地震灾害相遇的文学和文学理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8期)中提出了在多元文化时代,人类面对灾难,审美理论应该怎样建树的问题。李继凯教授的《揪心痛楚的文艺研究——代“文艺与灾害”专栏导语》(《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及同期的几篇笔谈论文,分别从不同方面对灾害文学研究进行了探索性思考。可以说,李继凯教授的文章将灾害与文学研究理论问题的探讨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外,研究著作《汶川地震诗歌漫谈》(王美春,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和《灾难与人文关怀——汶川地震的文学人类学纪实》(徐新建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等书的出版也显示了该领域学术发展的良好态势。简言之,这些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的文学评论研究成果有注重深度分析的,有关心学理层面思考的,它们极大地丰富了“灾害与文学”的研究,并催生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范式。
二、存在问题
总的来说,灾害、创伤记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文学的反映功能等构成了一整套“灾害与文学”研究概念体系,但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较多。首先,范式生成过程中的功利性因素和工具性因子使其理论储备先天不足。虽然生态文学和生态文艺学的兴起为研究灾害与文学提供了理论支持及理论体系构建的契机,但同时理论自身的缺陷也让研究陷入尴尬之境。出于特定的研究目的,研究者的视野不够宽阔,甚至有些狭窄,尤其在理论支点选择方面,受限于生态文艺学理论,注重生态价值观。刘锋杰指出生态文艺学包括两个层面:“研究文艺与人的外在自然生态环境(指整个的宇宙)的关系,研究文艺与人的内在自然生态(指人的生理基础)的关系。”[5]目前研究中多侧重的是第一个层面,单一的情感价值取向表现为仅仅是对生态破坏的揭露和评判。张光芒教授认为生态文学因过于关注生态而具有反人性的特质,是一种有偏向的文学。换言之,在灾害文学研究中,无论是从生态—文艺学的角度,还是从文艺—生态学的角度,都不能很好地解决研究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更何况是对整体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其次,在具体的灾害文学研究中,尤其是在处理文本时,对作品中天灾与人祸关系的关注过多。研究者往往以自然灾害下的衰败与萧条的经济或人民苦难的生活为关注点,考察作品在描写灾害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过多聚焦灾害下发生的社会冲突,而对自然灾害下人性变异一面的研究却相对不足。当然,大多数研究者能够注意到这一问题,也尝试着对人性变异或者光辉的一面进行分析研究。张堂会教授注意到“苦难最能考验人性的真面目,灾荒往往会造成人类的基本伦理规范失衡,导致人性发生畸变。”[6](P240)但就目前研究现状而言,“灾害与文学”研究中的人性变异研究依然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分析罗列,而真正深入到心理层面,对人类因灾害而引起的心理变异的关注依然不够。当然,这种缺失也与文学表现上的欠缺有关。周惠认为文学的关注应当从历史的载录、即时的描写,转向对人之精神的复杂构成,人之生存的普遍命题的深度表现。也就是说,在面对灾害文学作品时,评论者们往往从社会批判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分析,而对作品自身的艺术性关注不够。可以说,“灾害与文学”研究一般偏重对作品中凸显的社会意义的研究,偏离了纯粹的文学审美意义的研究。侧重灾害文学的社会意义,对灾害文学的审美性研究关注不足,导致了“灾害与文学”研究范式的缺陷:即审美维度缺失。当然,这可能与文学书写灾害作品本身的艺术性不强有关。关于此种局面的形成,不少学者认为是灾害文学本身审美性欠缺所导致的。周惠认为是灾害文学写作中“隐喻哲思型”创作缺乏,“想象力”匮乏的结果。而作为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写作手法的灾害文学,其“现实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对其背后隐含本质或规律的预设,而在灾害描述中,这一本质要么被抽空,成为单调的事实描写;要么沦为程式化的人定胜天,或者阶级对立。”[3]不过,文学研究不仅仅是对已有的文学事实的总结,也要对未来文学的诸种可能性进行描述。如此,创作和研究才能达到更好的良性互动发展。
其实,早在2005年,张光芒教授召集学者晓华、何平、贺仲明、傅元峰展开“‘后非典’时代与‘后非典’文学”的讨论,提倡更多的文学研究者来关注和研究“后非典”文学。这可视为较早有意识地建构“灾害与文学”研究范式的一次学术探讨,所提出一些观点现在看来对“灾害与文学”研究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和前瞻性。如“非典”灾害“既是一个社会事件,人类事件,更是一个精神事件,心灵事件和文化事件”(张光芒) ;“非典再次激活了文学的工具因子”(傅元峰) ;文学研究“应该关注已经显山露水的内容,还要注意可能向更远的文学渗透的内容”(何平) ;“以人本主义为中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破坏,……在文学内部,生态文学与生态美学的提倡也必将产生一定影响。”(张光芒)[7]如今看来,这些观点是极富预见性的,其批评和建议依然具有时效性。遗憾的是提倡者并没有将这些观点付诸实践,而仅仅是停留在理论讨论层面上。
不过,随着“灾害与文学”研究的深入和范式生成,一些专家、学者已经明确提出构建灾害文学理论研究体系的建议,这有利于研究范式的发展和完善。如四川社科院李明泉教授提出“灾难文艺学”,陕西师范大学的李继凯教授提出“文艺灾害学”。前者期望将“灾难文艺学”发展为灾难学的一个文学向度的分支;后者则力图构建一个文艺灾害学的整体研究框架,主张“从灾害文学本体、灾害文学史、灾害叙事学、灾害文学创作论、灾害文学比较论以及灾害文学传播等方面展开积极的探索。”[8]但若不解决“灾害与文学”研究范式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理论体系恐怕很难建立并完善。对此笔者认为,对走向深入的“灾害与文学”研究而言,我们不仅要关注作品的政治、社会层面及生命、伦理层面,也要关注作品的哲学、美学层面;关注对灾害的本体性书写,强调在灾害面前人类应该具有的现代思想,即哲学层面的思考。简言之,我们要在未来研究中更加注重美学和哲学层面的思考,以便促进灾害文学创作的深度发展,形成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之间的良性互动局面。
参考文献:
[1]谢有顺.写作不仅要与人肝胆相照,还要与时代肝胆相照——就大地震后的诗歌写作答蒲荔子问[J].当代文坛,2008,(4) .
[2]尹奇岭.评张堂会著〈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现代文学书写〉[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12,(12) .
[3]周惠.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灾害书写[D].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
[4]范藻.痛定思痛,地震文学的美学介入及其神学冥思[J].当代文坛,2009,(3) .
[5]刘锋杰.“生态文艺学”的理论之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
[6]张堂会.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现代文学书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7]张光芒、晓华、何平、贺仲明、傅元峰.“后非典”时代与“后非典”文学[J].文艺评论,2005,(3) .
[8]李继凯.揪心痛楚的文艺研究——代“文艺与灾害”专栏导语[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
(责任编辑徐芸华)
Paradigms of Research on“Disaster and Literature”
HUANG Mi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Fuyang Normal University,Fuyang,236091,Anhui Province; Center for Research of Chinese New Literature,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93,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Since the new century literary boom of disasters triggered research focus and gradually formed a new literary research paradigm:“Disasters and literature”.It is a paradigm that not only focus on natural disasters,but also concer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disasters and human,and emphasize the reflecting functional of literature.But as a new literary researching paradigm,there some shortcomings of its own such as the lack of theory support and the missing of aesthetic dimension on the works research which hinder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paradigm,and are also unfavorable to build a system of disaster literature theory.
Key words:Disaster and literature; Literary Theory; Aesthetic dimension missing; Paradigm
作者简介:黄敏(1976—),女,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收稿日期:2015-06-3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自然灾害与当代文学书写研究”,项目编号: 12BZW117。
中图分类号:I206. 7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06 (2016) 01-0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