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2016-03-28叶雪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三下乡社会实践大学生

叶雪琳,卢 咏

(肇庆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叶雪琳,卢咏

(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摘要:文章结合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特点阐述其意义,并分析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确保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锻炼与提高自己,充分地彰显"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了解国情的重要渠道,是提高知识才能、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有很多种形式,其中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直接形式,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的重要渠道,是高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与就业的有效途径[1].

1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特点

大学生通过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门,深入农村、社区和基层,广泛接触现实,通过参与服务广大群众的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来施展才华并且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与才干,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课堂和大学生紧密地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呈现出其社会性、渗透性和体验性.

1.1社会性

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走出书斋,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留守儿童进行义务支教、手工游戏;进村走访村民和当地企业、问卷调查、温馨速递、爱心捐赠;给基层群众举行文艺汇演及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在接触过程中感知各种人和事,进一步增加对社会的了解、认知、体验和感悟.通过这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社会责任感.

1.2渗透性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大学生将“三下乡”社会实践内容以群众和学生都喜闻乐见的形式,认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能加强课堂所学专业知识的渗透和运用,减少理论教育方式的枯燥感,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兴趣,加强大学生的专业意识.同时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认识可以成为课外科技活动的研究对象,学生可以带着课题去调研,去实践,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2].

1.3体验性

“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提前体验,是他们对日后进入工作岗位的职业演练,这种体验是单凭口头描述无法达到的历练.由于“三下乡”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完全置身于一个真实开放、充满挑战的现实社会环境中,并且在大学生扮演着不同社会角色的同时,他们还将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直面瞬息万变的事.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互动中既提高了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又提高了其心理素质,有力地培养了大学生的多元智力和健全人格,实现自我的完善.

2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意义

2.1对社区基层及农村的建设意义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生力军,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将自己的奉献热情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及综合能力完完全全投入到社区基层的建设中,将先进的科技引入到农村生产力发展上,为社区民众与农民的生活与发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了生产力水平提高,加快社区基层和“三农”的发展.

2.2提升大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

当前社会纷繁复杂,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进取意识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独生子女的衣食无忧、长辈的过度关爱使得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过于强调个人享受,缺少友爱与互助意识,缺乏感恩心态和社会责任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基层社会作为大课堂,是大学生接触基层、了解社会、服务民众的有利平台.通过参与社会公益宣传、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把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促使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并且以实际行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社会责任感.

“三下乡”社会实践是个体获得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基本途径.高校组织大学生参加 “三下乡”社会实践,深入接触基层,了解社会,体验生活,亲身感受社会发展的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激发内心的爱国热情,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3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综合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大学生真才实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三下乡”社会实践把大学生带到社区基层、农村,在深入实践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使大学生平时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将书本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又进一步强化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运用.只有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大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才会深刻认识到平时学习书本知识和积累实践知识重要性,从而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了学校大课堂,融入到社会大课堂.大学生们顶着高温酷暑精心策划,组织实施,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在义务帮助他人的集体活动中既培养了其组织协调能力和分工合作能力,又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的全局意识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为今后融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3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1社会支持不给力及社会实践经费不足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实践活动理念正被广泛接受和传播,但是社会对大学生参与“三下乡”实践活动的认可度不高,大学生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各种社会组织及机构质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也就不会愿意尽最大的努力来支持帮助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譬如不愿为社会实践提供活动场所、食宿和交通等.实践活动中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地方企业虽然鼓励大学生来参加社会实践,但是真正落实具体支持措施的并不多,地方资金的投入更是非常有限.各高校需要建立规范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以此来促进大学生积累社会经验、培养实践技能,但是,这是一个漫长并且耗费极大的工程,缺少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完全倚靠高校自身,难以做到对社会实践的大量投入.另一方面,社会实践在社会中的开拓也较困难,来自社会方面的支持与指导均不充足.大学生们缺乏规范的社会实践基地,一些地方单位和企业为避免安排接待、提供交通食宿等麻烦,对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敬而远之,这种情况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发展在依靠学校力量的同时更要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资源,要将多种社会资源整合,促使其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首先要运用媒体手段对社会实践进行宣传,增强其社会效应来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并获得社会资源;其次是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水平,通过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各尽其能,以此来获得当地社会各界的好评和支持;最后是与当地社区、企业和单位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做到保障社会实践活动的健康持续发展.

3.2大学生及其家长缺乏足够重视问题及解决措施

暑假时间长没有繁重的课业压力,正是他们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最好时间,但是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认识不足,导致参与意识低,有的同学为了其娱乐性而参加,有的单纯为了几张奖状,有的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当成山水旅游、下乡度假,部分大学生并没有从思想源头上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完全没想到要为自己进行一次职业锻炼.其次是大学生家长出于对安全等因素的考虑,不太愿意让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殊不知,大学是学生们步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个阶段,若没有一点参与社会实践的经验,他们就会像来自温室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浪.大学生家长的这诸多考虑表面看来似乎关心疼爱自己的孩子,而最终只能是害了大学生失去这么一个融入集体、投入社会实践中的大好良机.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连接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大学生应该从现在做起,有目的地寻找一些有益于将来就业的社会实践岗位,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发挥学业优势,学以致用,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如电子技术专业可以进行义务维修,为基层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旅游管理专业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开展旅游资源调研,为发展当地的特色旅游产业献计献策;心理学专业可针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家庭教育缺失的现象进行心理咨询与疏导,让农村留守儿童走出心理阴影,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英语专业可着重进行英语支教项目,开展英语学业辅导等义教活动;音体美专业可组织当地群众开展趣味知识竞赛及趣味运动会等系列特色活动.在学校制定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下,使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结合,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率[3].作为家长应当配合学校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搭建好连接大学生与社会实践之间的桥梁,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来参加并选择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加强与指导老师的联系沟通,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发挥其自身最大的优势作用,拓宽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社会阅历.

综上所述,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思想相当活跃、视野开阔并有独立意识的社会中坚力量,大学阶段树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不断探索“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大学生走进基层,深入社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渠道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我,促使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孙羽枫.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9(2):167.

〔2〕陈超文.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体系的构建[J].科技创业,2012(2):92-93.

〔3〕洛嘉,葛群.青海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分析[J].青海大学学报,2011,29(3):95-97.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5-0216-02

收稿日期:2016-02-20

猜你喜欢

三下乡社会实践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展翅计划”与“三下乡”的比较与探讨
论学生党员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性
高职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之我见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