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与反思中成长——花坪小学校本研修活动侧记
2016-03-28湖北省长阳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向春艳
■湖北省长阳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 向春艳
在学习与反思中成长——花坪小学校本研修活动侧记
■湖北省长阳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 向春艳
教师是学校“第一资源”,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培养和造就每一个教师,发现和挖掘教师的潜力,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状态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我校从2001年起,在潘海燕教授“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引领下,以“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的探索为主线,引导教师实现了身份的革命——放下教师“架子”,走下讲台,先当学生,再当教师。
先当学生,就是要学会专业化学习,教师专业化学习的基本方式是校本学习(研修)。近几年,学校尝试以教育叙事交流与教师读书分享活动为路径,走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成长之路,改变了教师的学习方式,进而也改变了成长方式、教学方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一、专业化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途径
学校对教师的培养目标是打造敬业型、活力型、研究型、骨干型、专家型教师团队。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要途径就是让老师们学会专业化学习。一是充分发挥市级学科带头人、各级骨干教师、课改专家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让他们带头上研修课、给老师们做专业发展的培训讲座、担任读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或核心发言人,带头读好书,以带动全校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二是丰富研修组的职能,把过去教研组单纯的教育教学研究延伸成为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育质量的组级活动。组员的读书成效如何,成为衡量研修质量的重要依据。三是改进原来教研、培训的分离状态,确保读书时间。学校要求各研修组每周开展一次集中研修活动,或听课、评课,或读书交流,或上网查找教育教学资料。为了便于落实,学校将研修组的活动上了课表,并规定节次,计入工作量。四是创造性地进行集体研备,上传电子教案,形成教学资源库。这种大胆改革,目的是有效地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把教师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让教师把精力用到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思考教育教学问题、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上来。
经过不断努力,教师素养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从老师们所写的文章就可以看出来,一是质量高,好多老师都能写一篇优美的教育散文和教育叙事;二是数量多,我校三十来位教师,文章已编成了几十本专集。
二、教育叙事——草根经验的智慧提升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它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发生的教育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教育叙事特别适合于教师。因为教师的教育活动是平凡的,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而这些点滴的细节构成了教师充实的职业生涯,但这些“点滴”并不会自然成为学习资源,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是教师的自我财富。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其作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也许只会是一年工作的几十次重复。作为管理者,要引导教师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并提供平台让他们把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真切体验记录下来,把反思成果呈现出来。于是,便产生了“爱,令他自信;关爱从细节开始;我被学生投诉了;小天才变形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花开很美,等待花开更美”等优秀叙事性案例,这些案例都是教师不断完善、变革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叙述与反思。尤其是一篇名为《蝴蝶》的教育叙事性案例,让人看到了教师用心育人的生动情景,更让人在倾听或品读中自觉反思自我行为。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篇美文吧:
蝴蝶轻扇彩翼,翩然起舞,轻盈地徜徉于花间,成为春天里一道迷人的风景线。可是,大家眼里的胡蝶却一点也不美丽:个头矮矮的,身材胖胖的,做事拖拖拉拉的;成绩不算好,书写潦草,有时还不交作业。教了她半年多语文课,这不起眼的小女孩在我心中还真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直到有一天,一篇日记让我对她刮目相看……
那天空堂,我一如既往地批改学生的日记,改到胡蝶的日记时,只见她写了家里有三朵玫瑰,她把三朵玫瑰全带到学校来,插在她们小组的花钵里了。写得依旧是那么短小,那么平淡,在我心里依旧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后来,我又看到一篇关于三朵玫瑰花的日记,那是和胡蝶一个组的刘怡璐写的,她在日记中写到,早上,胡蝶带了三支玫瑰花,插在她们小组的花钵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几个男同学围在窗台前赏花,闻香。可是当大家知道这花是胡蝶带来的后,却一哄而散,教室里的胡蝶也由高兴变得落寞。落寞的眼神刺痛了刘怡璐,她把这事记在了日记里,记下了她的不平,记下了她的不解。落寞的眼神也刺痛了我,原来,胡蝶把三朵玫瑰花带到学校来是要和大家分享的,她不计较过去大家对她的态度,她只想让同学和她一起分享美,多淳朴的孩子啊!于是,我在班上念了刘怡璐的日记,我想让大家知道,我们班有这么愿意分享的同学。
之后,我开始留意这个不起眼的小女孩了,她还是那样不急不缓,有时手里拿着书本或作业,有时是一幅未完成的十字绣;在小组学习时我发现她也爱发言,神态是那么平和;日记还是写得不长,但书写明显是认真了,日记质量比过去高了。直到上周的某节语文课,她上台展示,没想到她竟然是她们组的中心发言人。我心中着实为她捏了把汗:怕她怯场——语文课上,她可从来都没主持过展示啊!可没让我想到的是,她依然是那么不急不缓,依旧是那么平和,落落大方,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她的表现也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她还是一如既往地面带微笑,可是我看得出来,她很开心。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她在日记里为小女孩写了一首小诗,小诗里流露出她对小女孩的同情,表达了对小女孩的关爱。在展示评价补充质疑时,我看到了她想举却没有举起的小手,我想,还是不太自信吧。于是,我让她展示了她写的小诗,她还是那么不急不缓地,却读得感情充沛。她又一次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从同学们的掌声中,我看到了同学们对胡蝶的认同,我看到了胡蝶的努力,我相信,总有一天,胡蝶也会轻扇彩翼,翩然起舞,如蝴蝶般轻盈地徜徉于花间,成为春天里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真实的案例存于我们的课堂内外、师生之间,深刻的反思源于我们对教育的热爱、对生本的关注。案例促使我们反思,反思又优化我们的教育教学。这就是教育叙事,一种能打动人心的校本研修模式。老师们在育人的同时修己,在成事中成人,在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同时焕发自己的生命活力,真切地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从而让教师能感受到职业的责任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无不归功于教育叙事研究。2005年,学校的教育叙事经验在吉林省召开的全国项目会上进行了交流。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教育叙事研修依旧充满活力,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老师,惠利了上千的学生,也成就了我们的学校。十年,如果按一学期一次交流,一次30篇文章,一篇文章1500字计算,我们在十年里原创了600多篇教育故事,高达90万的文字真情流淌。花小教师享受着教育叙事,也成就于教育叙事,10年里,教师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发表文章300余篇,各级获奖文章400多篇。
三、教师读书交流——名家智慧的精神反刍
春日的一个下午,学生离校,校园里顿时安静下来,学校大会议室里却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息,老师们正手捧教育名著专心阅读。
54岁的曾平老师是一个典型的慈母型教师,她在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著作之后,用优美的文笔写了一篇《为了梦中的那支桃花》。在文章中,她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古时候欧洲的一位国王,把自己从阿尔卑斯山采下来的一支桃花作为最高奖赏献给了自己的老师。最后,曾老师深情地写到:“李老师的书很值得一读,我会认真地去读,去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我相信我梦中的那枝桃花不仅仅是一枝,而是一束,甚至是一片桃林。”其实,曾老师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每一天都在聆听花开的声音,是在与李镇西老师的对话中,曾老师才有了自我价值的发现,更让她一次次感受了做一名老师的喜悦。
舒晓珍老师这样“解读李镇西的人格魅力”:李镇西的最大魅力源于他有一颗不老的童心。他认为:教师应“做有童心的教育者”。正因为如此,他能和学生一起去郊游,捉迷藏,堆雪人,打雪仗,他能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一起躺在雪地上,用人体摆成“一班”的艺术字,也正因为李镇西的童心使他与学生之间忽略了年龄的界限,拉进了彼此距离,走进了彼此的心灵,因为童心,使他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无不充满了浓浓的浪漫情怀。李镇西的魅力还源于他爱学生,他认为“爱只能在爱中去培养”,“教育的过程的应该是充满人情味的过程。”他认为“爱心是教育的前提,但不是教育的全部,更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虽然,我们也常口口声声爱学生,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做到这一点呢?有多少打着“爱”的旗号,却在伤害学生的心灵的事例呢?又有多少教师像李镇西那样真正的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我很惭愧!
李毅老师读书的体验更深刻:读到《蓝天下的学校》、《我们到劳动的世界旅行》、《我们欣赏大自然的音乐》、《冬季活动和欢乐》这几个小故事时,我分明看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带着孩子们在蓝天下游戏,在田野间奔跑,在树林里倾听,这里才是孩子们最为快乐的课堂,我忽然觉得,作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呀!再看看我自己,每一节课几乎都是孩子们关在教室里,让他们端端正正的坐好,记下每一句我强调的话语,同样我的学生们也学到了知识,但他们并不快乐,为什么我就不能和苏霍姆林斯基一样让孩子们快乐呢?因为我怕,怕教室外的世界抢走了我的威严,因为我懒,懒得去精心的准备和策划,因为我没有真正的去关心孩子们需要什么?想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我一边为故事中的苏霍姆林斯基所打动,也一面为自己汗颜。
另外,教师还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确立了各自的学习“专题”。有的读了崔相录的《研究中学习》,想到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有的读了卢梭的《爱弥尔》,想到做一个受学生信赖,令学生难忘的教师;有的读了黄全俞的《家庭教育在美国》,想到“望子成人”比“望子成龙”更重要;有的读了李镇西的《走进心灵》,想到了教师应该如何《向学生学习》……
读老师们的文章,那一字字一句句,带着教育大师们的思想精华,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与真情;那一篇篇深刻的自我反思,说出的是困惑,道出的是不足,在反思中,老师的灵魂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升华;那一个个全新的教育理念,是自身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大家理论的碰撞火花;那一个个鲜活的育人案例,走近的是学生,沟通的是心灵,交流的是情感。
教师读书活动是我们学校一轮不落的太阳,读书交流是全体教师一道独特的精神大餐。这是我校为打造“书香校园”而开展的活动之一。学校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名著,并联系实际完成不少于4篇读书心得,每学期在学校进行一次分享。为促进读书活动的有序开展,一是创设优雅的读书环境,提供读书条件。学校建起了温馨怡人的教师书吧,清雅舒适的阅读环境、各类图书、多样茶饮……让人觉得原来读书绝不再是悬梁刺股的悲壮,同样有闲适愉悦的享受。二是营造宽松的读书氛围,让教师养成边读书边反思的习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表达出来。三是搭建分享交流的平台——花小微讲堂。人人都可以走上台,或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或畅谈自己的读书感悟。这个活动推出以后,立即引起了老师们的兴趣,有的几乎是一口气读完2万多字的著作。学校制作了“静待花开”读书文集将优秀读书心得展示出来,学校网站收录教师优秀作品150余篇。读书交流,让老师们在书海中畅游,让书香在校园中弥漫。
四、书香校园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推进器
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给老师们带来的收获是丰硕的。其中之一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倍增,对教育事业更加热爱,真正把教育事业当成了自己终身的追求,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行为。正如李春霞老师所写的:花坪小学是一个大花园,其中有绚烂的木槿、娇艳的玫瑰、纯洁的百合、芬芳的腊梅,也有朴素的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野花、倔强的连花都算不上的狗尾巴草,他们都有开放的理由,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美丽。我愿作这花园的守望者,用自己的爱去唤起学生的爱,用自己的心去静静地等待每一朵花的精彩绽放!
由心灵的反思到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是老师们最大的收获,唐昌翠老师这样感悟道: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品德后进生,特别是班主任,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也许这积极因素对于很多人来讲不屑一顾,但这却是他总体中的“闪光点”,班主任就要善于发现,捕捉这一“闪光点”,尽管有时还蒙着一层淡淡的灰尘,轻轻的拂去,调动它,利用它,让其闪亮起来,它将会成为学生克服自身消极因素的内部动力,成功改变学生自身道德面貌的“星星之光”。真的,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
教师在教育叙事研究中,在与名家对话中,在与同伴互助中跨越式的发展着、成长着。学校先后产生了一大批自己的名师: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宜昌杰出校长1人,县、镇级骨干教师(班主任)11人,入选县级培训专家团队2人;80%的教师在各级上过公开课、示范课;100%的教师的论文能在各级发表或获奖。教师的发展促进着学校的发展,学校近几年荣获各类集体奖励108项。
近几年,学校接受了来自省内外多个兄弟单位的学习与观摩,他们的共同感觉是处处能感受到教师成长的氛围!来自咸宁嘉鱼的老师们观摩了教师的教育叙事后,由衷感叹:这样的研修方式让人震撼……;来校挂职干部肖远新主任在聆听我校读书交流后写到:“花坪小学是我梦中的花园,是一个能听见花开的地方。走进花坪小学正好赶上教师读书活动。读老师们的文章,如在春风的沐浴中欣赏一曲曲优雅的音乐,让人情不自禁的陶醉,让人不由自主的附和……”
开展教师读书、叙事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是学校“书香、花韵”的办学特色之体现。今后,我们将坚持立足于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让群书伴教师同行,让学习助教师成长,让书香溢满校园,让生命闪耀光彩。
责任编辑成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