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六安旧方志中的“霍山八景诗”鉴赏

2016-03-28潘小玉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八景霍山六安

潘小玉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明清六安旧方志中的“霍山八景诗”鉴赏

潘小玉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霍山明清时期隶属六安州,霍山八景是对霍山八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在明清旧方志中有对霍山八景诗的记载,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审美趣味。通过对八景诗的注释与赏析,挖掘其所蕴含的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霍山;八景诗;地方志;注释;赏析

八景一词源于佛教语,谓八采之景色。南朝陶弘景《真诰·运象》:“控飊扇太虚,八景飞高清。”刘禹锡《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儿山诗小臣斐然有感》:“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1]后逐渐指当地约定俗成的风景名胜,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或为八处,或为八处以上,都极具当地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传统观点认为“八景”一词用来指代地域性景观是源于宋迪的《潇湘八景图》,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记载:“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2]对于八景诗的起源,有人认为是北宋米芾为《潇湘八景图》所提的诗,也有人认为是源于沈约的《八咏诗》。后八景文化逐渐兴盛,八景诗的创作也大量涌现,明清是八景诗最为繁荣的时期。

一、霍山八景诗概况

霍山县位于皖西大别山腹地,宋时废县设镇,为故埠镇,属六安州,明弘治年间复置霍山县,沿袭至今[3]。据明《六安州志》中霍山县境之图记载,明清时期霍山县境东至合肥县二百七十里,南至潜山县三百五十里,西至英山县三百三十里,北至固始县二百二十里[4]。霍山名胜颇多,有险峻峰峦三百七十二,著名者有四十八峰,二十七岩,八大洞府,十一泉池。可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峰峰有异态,处处呈奇观。故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高僧道士,纷至沓来。晋葛洪在此修炼,唐玄宗为僧时曾到此游,宋蓝乔在此成仙。

明万历年间李懋桧所著的《六安州志》中有对霍山八景诗的记载。霍山八景诗为邑人丁钺先生所作,丁钺幼年聪颖好学,然而科举不顺,屡屡落第,后退隐山林,安贫养性,以诗文自娱,所著有栎波谩稿野史等集藏于家[5]。霍山八景诗作为霍山地区地方文化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最佳产物,有着极为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同时,八景诗中暗含了创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信息,通过挖掘和探索,更可以作为历史的旁证。

二、霍山八景诗注释

据《六安州志》记载,丁钺先生所作的八景诗均以四字为题名,都是地名和景物相结合,有“岳顶天池”、“潜心石壁”、“西山泉涌”、“故埠帆联”、“六寨晴霞”、“会胜钟声”、“迎恩皷报”、“古城夜月”八景[6]。

岳顶天池

南岳峰头水接天,芙蓉倒插浸寒涟。

不知汉武祠封后,能润山前几处田。

【注释】南岳:又名小南岳,在霍山县北四十里。因四面众山拱卫,一峰突起,如住擎天,故又名天柱山。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南下登此山,见此山风景秀丽,敕封为“副衡”。山顶有建于汉代的南岳祠,又称南岳庙,现题额由赵朴初题写,其西门楼留存石刻“汉帝敕封”四字。在南岳祠旁有一水池,口方丈许,池水清冽,俗称“南岳天池”。南岳风景秀丽,山峦叠翠,顶有“天池”,相传“久旱不涸,久涝不溢”,因而为霍山八景之首。诗前两句写景,刻画出一幅水天相接的秀美图景,后两句借景抒情,将武帝敕封一事和天下苍生的实际利益相联系,因而感慨敕封或许并不是百姓们真正需要的,丁钺先生心系百姓疾苦之情显而易见。

潜心石壁

一石巉岩出水波,飞云留月影娑婆。

濯缨一笑清流远,壁立秋风挂紫萝。

【注释】巉岩,意指高而险的山岩,形容险峻陡峭,山石高耸的样子,如李白《江上望皖公山》:“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另意指尖锐,如苏轼《壬寓二月寄子由》:“乱峰巉似槊,一水淡如油”意即指如此。濯缨:洗濯冠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南朝殷景仁《文殊师利赞》:“体绝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迹。”唐白居易《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岩下,来作濯缨翁。”前蜀韦庄《题颍源庙》诗:“临川试问尧秊事,犹被封人劝濯缨。”清魏源《武夷九曲诗》之五:“尘容愧濯缨,咏归闻扣榜。”

西山泉涌

细吐寒泉海脉深,瑶光一片挂东岑。

临风为唱沧浪曲,笑破庄周万古心。

【注释】瑶光,古代汉族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北斗七星的第七星名;古代以为象征祥瑞。《淮南子·本经训》:“瑶光者,资粮万物者也。”高诱注:“瑶光,谓北斗杓第七星也……一说,瑶光,和气之见者也。”汉张衡《西京赋》:“上飞闼而远眺,正睹瑶光与玉绳。”瑶光又比喻白光。魏阮籍《咏怀》之五七:“漭瀁瑶光中,忽忽肆荒滛。”元薛昂夫《中吕·山坡羊·冬》:“湖山化作瑶光界。”明汤显祖《紫箫记·拾箫》:“急闪闪瑶光乱散,妆成鹿衔五色灵芝。”清纳兰性德《玉泉十二韵》:“隐见瑶光曳,琤瑽佩响传。”又指玉的光采。《宋史·乐志九》:“金字煌煌,瑶光灿灿。羣工奉之,登此宝殿。”

故埠帆联

贾客烟波下远舟,帆樯映日水边浮。

秋风雁落霜华白,夹岸芦花动客愁。

【注释】故埠是一镇名。霍山从宋开宗年代起废县,归六安故埠镇。其时淠河畅通,航运便利,为山区土特产流通渠道。沿河帆墙林立,舟楫穿梭,“故埠帆联”即是描绘当时的胜景。贾客:商人。《后汉书·班超传》:“六年秋,超遂发龟兹、鄯善等八国兵合七万人,及吏士贾客千四百人讨焉耆。”唐张籍《野老歌》:“西江贾客珠成斛,船中养犬长食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夜明》:“有贾客泛于南海。”帆樯:船桅,桅杆,常指帆船、舟楫。白居易《夜闻歌者》诗:“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元王恽《平望道中》诗:“大艑从东来,帆樯郁嵳峩。”《旧唐书·高骈传》:“风伯雨师,终阻帆樯之利。”清章静宜《京口作》诗:“楚蜀帆樯千里集,金银山寺两峯开。”

六寨晴霞

千尺青峰十丈松,兵戈故垒忆从龙。

平章一去山光在,日暮飞霞照万重。

【注释】晴霞:即明霞。隋炀帝《早渡淮》诗:“晴霞转孤屿,锦帆出长圻。”唐元稹《红芍药》诗:“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宋朝刘克庄《满江红》词:“织女机边云锦烂,天台赋里晴霞赤。”故垒:古代的堡垒;旧堡垒。《晋书·李矩传》:“刘聪遣从弟畅步骑三万讨矩,屯于韩王故垒。”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清方文《赠马嘉甫》诗:“故垒那能巢玉燕,明珠犹自握灵蛇。”梁启超《过渡时代论·过渡时代之中国》:“其一老朽者流,死守故垒,为过渡之大敌。”

会胜钟声

山北天南午夜风,钟声径度梵王宫。

苍茫曙色千门晓,依旧朝阳出海东。

【注释】据《六安州志》记载,会胜寺在县南三里,即天柱寺。元时建有古像古炉皆至正之旧,门外大枫可数十围,不知何代所植。径度:径直渡过。《楚辞·远游》:“阳杲杲其未光兮,凌天地以径度。”洪兴祖补注:“径,直也。”《楚辞·严忌<哀时命>》:“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王逸注:“度,一作渡。”晋潘岳《闲居赋》:“浮梁黝以径度,灵台杰其高峙。”

迎恩皷报

画皷风传海曙睛,天开紫气瑞华生。

君恩只在青霄上,双凤飞来到楚城。

【注释】迎恩门,在霍山。皷:同“鼓”。古人以紫气为祥瑞的征兆,出自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此处“天开紫气”喻指祥和之象。

古城夜月

日落荒城紫雾生,藤萝□映月华明。

秋空独立悲千古,满地寒花一様清。

【注释】寒花亦作“寒华”,指寒冷时节开放的花,多指菊花。晋张协《杂诗》:“寒花发黄采,秋草含绿滋。”陶潜《九日闲居》诗:“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唐李颀《送李回》诗:“千巖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明汤潜《衲子道明云渎川陶古石家菊甚好儿子中偕看有诗二首子亦兴发诗以招之》:“萝门何处通幽曲,背指寒花屋后栽。”

三、霍山八景诗赏析

明清时期安徽地方志中的八景诗多以四字为题,两字为地名或者建筑名称,另两字为景象。例如霍山八景诗中“西山泉涌”、“六寨晴霞”,前者是地名,或者为此处代表性景观,二者结合营造有动态也有静态的景象。动态景象如“会胜钟声”、“迎恩皷报”、“西山泉涌”,但虽是动态的景象,却不是惊天动地,令人心潮澎湃、斗志昂扬,而是动中有静,不失文雅之气。如八景诗“会胜钟声”中“山北天南午夜风,钟声径度梵王宫”一句,钟声是动态的,但又在静态的范畴之内。可以想象在静谧的夜晚,微风轻拂,清凛而悠扬的钟声给人们带来的不是激昂之情,而是安静和沉思。静态景象诸如“岳顶天池”、“潜心石壁”、“故埠帆联”、“六寨晴霞”和“古城夜月”,更具静穆之美,同时也包含作者的丰富情感,如“古城夜月”一首,题虽是“古城”也“夜月”的简单并列,但所传达的情感和诗意远不及此,诗中前两句以“日落”和“荒城”营造了整体凄凉的基调,隐涩的月光下寒气袭人,目光所及皆是一片荒冷。后两句由景入情,孤独悲凉之情油然而生。

同时,八景诗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学内涵,也有着丰富的地域价值。正如柳宗元在《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草亭记》中所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如果“清湍修竹”没有被王羲之所发掘和游赏,估计至今仍湮没在空山中。同样,柳宗元笔下的名胜,多是偏僻之地被人所忽视的景物,如《永州八记》,当时永州只是位于西南偏僻之地的一座小城,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都不起眼,后《永州八记》广泛流传,使得这些人罕能至的景观成为了人们不断吟咏的对象,至今游客络绎不绝,文化加之于自然景观,使得其更具有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在安徽旧方志众多的八景诗中,霍山八景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我们不能因为其地域性和写作对象上的狭窄而否定八景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学意义[7]。

参考文献:

[1] 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 沈括.梦溪笔谈[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

[3] 秦达章.霍山县志[Z].清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4] 吴康霖.六安州志[M].安徽:黄山书社,2008.

[5] 李懋桧.六安州志[Z].明万历十二年刻本.

[6] 李蔚.六安州志[Z].清同治十一年刊,光绪三十年重印本.

[7] 张廷银.地方志中“八景”的文化意义及史料价值[J].文献,2003,(4):36-47.

[编校:杨琴]

Appreciation of Old local Chronicle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y's'Eight Sight Poems about Huoshan' in Luan

PAN Xiaoyu

(The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YunnanNormal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500)

Abstract:Huoshan was subordinate to Lunan state in the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Huoshan eight sights poem is the description to eight kinds of human and natural landscapes in Huoshan. There is a record of Huoshan eight sight poem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s old historical records, which embodies scholars' aesthetic taste. Through annotation and appreciation about eight landscapes, this thesis thoroughly excavates its rich territory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art value.

Key words:Huoshan; eight sights poems; local chronicles; annotation; appreciation

收稿日期:2016-03-28

作者简介:潘小玉(1993- ),女,安徽六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诗歌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654(2016)02-081-03

猜你喜欢

八景霍山六安
罗定新八景图案设计
书法作品欣赏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安徽六安:致力打好产业扶贫“特色牌”
柱前衍生化HPLC同时测定霍山石斛中13种游离氨基酸含量
霍山石斛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及活性菌株的鉴定
霍山石斛Stagonosporopsis oculihominis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
六安茶香也袭人
溪南八景图册
“八景”历史文化现象与欧阳玄“芜湖八景”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