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传播效果研究
——以山青文传学生工作之家homeccyl为例

2016-03-28匡素萍

传播与版权 2016年3期
关键词:共青团新媒体

李 杨 匡素萍

新媒体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传播效果研究
——以山青文传学生工作之家homeccyl为例

李 杨 匡素萍

[摘 要]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在这种新媒体的新思维和新思路下,高校共青团话语传播工作也开始了新局面。以微信平台为代表的共青团话语传播新形式在各大高校及共青团组织已被广泛使用。微信这一免费的聊天工具在信息传播方面,不仅传播速度快捷,影响面广,而且传播形式新颖多样,满足了当下高校青年人的心理需求,所以,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推行微信平台势在必行。

[关键词]新媒体;共青团;话语传播

[作 者] 李 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团总支书记、学工办主任,播音专业教师;匡素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团总支干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

一、山青文传学生工作之家homeccyl微信平台简介

山青文传学生工作之家homeccyl微信平台是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团总支的官方公众平台,也是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最具影响力和粉丝数最高的官方微信,目前粉丝数已超过4万。homeccyl微信平台目前主要有文传印象、传送门、联系我们三个模块,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传送门模块下的《原话车间》《坚果电台》《深蓝放映》《睡不着》等主打节目。

二、微信公众平台分析

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正式推出微信(WeChat)产品,它是一款依托智能手机与互联网的免费即时通讯软件,一经面世便迅速得以消费者推崇。同时,自推出后,微信不断更新版本,突破性实现“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功能。[1]

共青团组织对引领当代青年成长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共青团工作如果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必然能有利于开展话语传播工作,增强话语传播效果。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能够比较客观且准确分析和研究对象现实情况的方法。[2]本文以SWOT原理分析山青文传学生工作之家homeccyl微信平台(以下简称homeccyl微信平台)传播效果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三、SWOT原理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利用开展共青团工作。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广泛使用,学生关注什么样的微信平台间接反映了自己的关注点。在开展共青团工作方面,homeccyl微信平台已经起到了重要的传播作用。首先,微信平台承担了部分发布新闻的任务,并且在传播新闻过程中,传播速度快,信息简捷,图片新颖。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1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新生见面会”微信平台所推送的新闻为例,见面会在晚上9点结束,当晚10点微信平台就推出了此条消息。学生纷纷点赞,阅读量直线上升。不仅如此,通过homeccyl微信平台所推送的文章,通过后台就可以知道每篇文章的阅读量,运营平台的同学可以及时了解同学们的关注点,从而了解推送哪类文章比较受关注。微信平台有利于开展共青团工作,发挥共青团组织对青年人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的作用。

2.扩大高校共青团组织的社会影响力,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homeccyl微信平台所发布的内容不仅校内学生能够接收,关注微信平台的校外就业单位和企业同样能看到。homeccyl微信平台的Home双选会已推出多期,主要围绕毕业生的风采展示、个人简历、自我介绍和导师寄语将毕业生的情况展示出来,用人单位可以看到学生的全部情况。这样的推介不仅能给学生提高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提高了学校和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3.完善了高校共青团的话语传播体系,提升传播效果。高校共青团组织要以国家大政方针为指导,重点对网络舆论的内容进行管理与引导,掌握网络话语权。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做出正确的引领,确保网络舆论的健康化传播。[3]官方微信平台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传播信息,也有利于把控和监测信息。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就从侧面防止了不良信息和负面舆论,微信平台可以第一时间对危机性学生管理事件做出回应,不仅如此,学生对学校和老师的意见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反映,实现互动性和双向性的传播。

(二)劣势分析

高校共青团微信平台与大学生微信用户互动性有待提高。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从形式上概括可以认为是一对多的媒体性行为活动,随着这种行为活动的衍生,在进行过程中产生了双向的信息流动,即微信公众平台向各用户传递信息,各用户向微信公众平台传递信息,这种交互式的运行模式正是微信公众平台的魅力所在。[4]在前文中我们提到了homeccyl微信平台在与学生们实现双向互动所表现的关注量和点赞数,但是仅凭这一点不能实现与在校大学生的真正互动。例如homeccyl微信平台曾承担文化传播学院“我的奇葩舍友”摄影大赛的微信拉票活动,这样的举措不仅使该比赛成功地在线上举办,也让学生们能够快捷方便地参与此次活动,手指一点便可以把选票投给自己喜爱的选手。高校共青团新媒体传播发展迅速,降低大学生微信用户使用热情。

新媒体的发展迅猛给共青团话语传播工作带来的影响有利也有弊。在QQ、微博以及各种媒介的冲击下,微信平台的运营过程一定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在新媒体发展迅速的今年,只有加强微信平台运营人员的学习,创新微信平台发展思路,才能掌握更多的稳定受众群。

(三)机遇分析

1.高校共青团微信平台提高了高校团组织建设和管理的灵活性。homeccyl微信平台由学生会成立新媒体中心专门运营,这样不仅便于管理,也有利于微信平台运营人员开展工作。不仅如此,通过微信平台减轻了共青团工作中的一些滞后性。以倡议学生开展“无手机活动月”为例,以往倡导学生参与活动往往需要学生手签倡议书,而有了微信平台,一封简短活泼的倡议书让同学们很快就可以看到,并且阅读方便,形式灵活易接收。高校共青团微信平台的建立不仅丰富了团组织建设,让共青团话语传播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也带来了共青团管理工作的灵活性。

2.高校共青团微信平台提高了高校共青团工作效率。新媒体的发展,使高校共青团微信平台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有力载体。不仅可以使各级团组织联系更加紧密,也极大地方便了工作往来。一份文件通过转发就可以实现跨区域传递,使结构松散、信息滞后的传递方式成为过去。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通过微信平台创办“微课堂”,成为教育在校大学生的重要途径。高校共青团微信平台的使用使共青团组织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的作用。

3.高校共青团微信平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高校共青团微信平台也给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很多机会,尤其是在提高专业技能、促进创业就业方面。homeccyl微信平台下设的坚果电台,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坚果电台作为同时服务于校园听众和校外听众的网络电台,致力于打造高质量收听率节目。该网络电台不仅给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坚果电台下有荔枝FM、喜马拉雅FM、考拉FM、优听Radio、企鹅FM、凤凰FM等网络电台,学生们通过固定节目展示自我。与此同时,不少学生通过微信平台创业,播音专业学生利用所学专业创办《淘声配音》,以微信公共号为依托,进行线上的配音交流和配音工作,经过系列推广活动,目前已经和部分电台合作。高校共青团微信平台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学习和提高专业的舞台,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创业就业机会。

(四)挑战分析

1.高校大学生的政治意识缺失。少数在校大学生缺少坚定的政治意识,这给高校共青团话语传播工作带来挑战。只有将共青团工作面向最广大的青年学生,把正能量传递给在校大学生,才有利于将学生向积极的方面引导,从而有利于开展工作。

2.网络平台言论开放,容易产生舆论危机。在校大学生可以在微信平台回复任意内容,也可以随意转发内容,一旦发生应急性危机事件,容易引发消极的舆论潮。由于大学生性格塑造不够完善,在这个过程当中极易造成人云亦云的后果,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隐患。

3.碎片化语言的使用,使高校共青团话语传播的严肃性降低。高校共青团的话语传播是一项有序并且严谨的工作,官方微信平台的建立就是要达到共青团话语传播的权威性。但是通过微信平台发布的内容难免有信息零散、形式活泼等特点,在这一层面上,很难保证高校共青团话语传播的严肃性。

四、策略建议

(一)加强自身管理建设

在校大学生信息获得途径多样,并且信息接收的时效性强。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必须通过加强自身的管理这一方式。homeccyl微信平台的管理建设尽管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在组织建设方面可以增开专业负责受众反馈和受众调查的部门,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对微信平台的评价,及时调整,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二)学习优秀共青团微信平台运营经验

在运营微信平台过程中,借鉴优秀经验也是提升自我的有效举措。坚持走出去,积极向优秀的共青团微信平台学习,参加新媒体相关的研讨会,组织与其他学校的经验交流,或请外校微信平台运营负责人为大家做报告等。

(三)努力提升校外影响力。

通过系列举措使高校共青团微信平台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与其他高校合作,在微信主页互相推荐;与企业或者就业单位合作举办比赛;通过学生的专业扩大微信平台的影响面。

目前,运用新媒体构建共青团话语传播新形式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一个新趋势,只有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用青年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共青团话语传播,才是共青团工作组织建设的有力保证。只有把握时代发展的动向,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创新共青团话语传播工作思路,才能达到共青团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目的,才能更好地促进共青团事业的发展。[本文系2015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新媒体背景下共青团话语传播方式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5LX213);2015年度山东省青少年研究规划课题“新媒体背景下共青团话语传播方式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DYSB150103)]

【参考文献】

[1]吴杰.基于SWOT的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的角色定位与发展策略分析[J].法制博览,2016(1).

[2]吴蓉蓉,林洪伟.新媒体背景下微信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运用分析[J].文教资料,2014(11).

[3]马鸣.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对手机、微博、论坛等新媒体网络传播工具[J].亚太教育,2015(5).

[4]倪振超.浅析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经济管理者,2014(9).

猜你喜欢

共青团新媒体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