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扁豆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16-03-27宋益民姜永平邱海荣章洪娟

蔬菜 2016年3期
关键词:间隔期扁豆悬浮剂

宋益民,姜永平,邱海荣,章洪娟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如皋 226541)

扁豆为连续开花、结荚及分期采收的作物,其病虫害发生的种类较多,为害较重。扁豆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豆野螟、豆荚螟、斜纹夜蛾、蚜虫、粉虱和红蜘蛛等,其中以地老虎、豆野螟为害较重。扁豆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根腐病、枯萎病、灰霉病、炭疽病、黑斑病、褐斑病、细菌性疫病、病毒病等。其中,立枯病、炭疽病等为苗期主要病害,其他病害主要在生长期间发生及为害。而不同地区或不同类型田块,扁豆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及为害程度也不一样。为此,在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环境调控等技术的基础上,选择高效、低毒和安全间隔期短的药剂,以及准确把握施药适期是扁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关键。

1 农业防治

1.1 注意轮作换茬

可采用水旱轮作或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可有效防治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及立枯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

1.2 实行科学培管

设施栽培应及时通风,控制棚内湿度;及时摘除田间病枝残叶,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把病虫残体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冬季可深翻冻垡,夏季结合休棚可实施高温闷棚,减少病虫基数;生长期间干旱应注意适时浇水,雨季注意清沟理墒,及时排涝降渍;施肥应以腐熟有机肥及N、P、K复合肥为主,辅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等。

2 物理防治

设施栽培可在设施大棚两头(门)及两侧(裙边)使用防网虫,露地可实施防虫网全覆盖栽培,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发生基数;在大棚内扁豆棚架上层使用黄板诱蚜及粉虱,以减轻其发生为害程度。

3 化学防治

3.1 苗期病虫害防治

可通过种子药剂处理和苗床基质或土壤药剂处理防治苗期立枯病、炭疽病的发生。种子处理:可用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包衣,包衣使用剂量(制剂量)为种子质量的0.3%~0.4%,或用10%福美·拌种灵悬浮种衣剂包衣,包衣使用剂量(制剂量)为种子质量的2%~3%。基质或营养土消毒:育苗前先对基质或床土进行消毒,可用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用药量均为基质或床土的0.3%~0.5%),并将药与基质或药与床土混匀。苗期叶面喷雾:齐苗后,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苗期立枯病、炭疽病等病害。防治苗期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喷雾。

3.2 大田期病虫害防治

3.2.1 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防治

扁豆移栽活棵后至伸蔓前易受地下害虫尤其是地老虎的为害,常造成缺苗断垄。防治方法首先是清除田间杂草;其次是在地老虎幼虫期每667 m2用2.5%敌百虫粉剂2 kg进行喷粉;田间地老虎发生为害严重时,还可用毒饵诱杀。具体方法:用80%的敌百虫可湿性粉剂或50%的辛硫磷乳油10倍液喷拌在铡碎的害虫喜食的鲜草或鲜菜上,制成毒草(毒菜),每667 m2用15~20 kg,于傍晚(防止鲜草很快干枯)分成小堆施于田间,次日清晨及时清除诱集的害虫包括死虫。

3.2.2 豆野螟等蛀食性害虫的防治

由于该类害虫发生期长,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幼虫喜欢于早晨和傍晚活动,先为害花蕾,后蛀食豆荚,而扁豆等豆类蔬菜是连续开花结荚,分批采收的作物,采摘间隔期短,盛收期往往2~3 d就需采收1次,从而给药剂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此,进行药剂防治必须掌握好施药适期、施药时间、施药部位、施药次数及药剂选择,才能安全、经济和有效地控制好该类害虫的发生及为害。施药时间:一般掌握在7:30-10:30或17:00左右。施药适期:应掌握在豆类的初花期、盛花期和盛花末期至结荚初期及时用药2~3次,施药间隔期为5~7 d。此时,豆野螟正处于产卵盛期和幼虫初孵期。施药部位:喷洒的重点是花蕾、已开的花和嫩荚,以及落地的花、荚。在扁豆生产中后期,可结合其他病虫害的防治兼治豆野螟。常用药剂:1.5%阿维菌素乳油(或甲维盐) 1 000~2 000倍液,或5%氟虫脲乳油1 000倍液,或5%氟啶脲乳油600~8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10%联苯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10%虫螨腈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15%茚虫威悬浮剂2 000~2 500倍液,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 000倍液,或2.5%多杀霉素悬浮剂500~600倍液等农药交替使用。每期第1次施药,可选用虫螨腈、氟虫脲、拟除虫菊酯类及阿维菌素等持效期较长的农药喷施;连续施药,应首选安全间隔期较短的药剂如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多杀霉素(安全间隔期为1~3 d)等。

3.2.3 其他害虫的防治

视其发生为害情况,可选用适当杀虫剂进行兼治,如用阿维菌素及其复配制剂或氟虫脲、虱螨脲、虫螨腈等杀虫剂兼治红蜘蛛、斜纹夜蛾等;用噻虫嗪、吡虫啉、啶虫醚、吡蚜酮、呋虫胺等杀虫剂防治蚜虫、粉虱等害虫,同时可兼治病毒病。

3.2.4 病害防治

于病害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保护性杀菌剂或其复配剂1~2次进行预防,施药间隔期为7~10 d。病害发生和流行期间,可用25%咪鲜胺乳油800~1 000倍液,或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6 000~8 000倍液,或25%晴菌唑乳油2 000~2 500倍液,或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等杀菌剂交替喷雾2~3次,施药间隔期为7~10 d,能有效防治炭疽病、黑斑病、褐斑病等叶斑类病害;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 000~1 500倍液,或50%嘧菌环胺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2%武夷霉素水剂15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粉剂800~1 0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等病害;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代森铵水剂1 000倍液,或30%恶霉灵水剂600~8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灌根防治根腐病、枯萎病等,灌根时视植株大小,每株用药液100~300 mL;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 000~4 0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600倍液,或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8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500~700倍液,或50%琥珀酸铜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细菌性疫病等细菌性病害。注意轮换用药及各药剂安全间隔期规定。

此外,对于温室或塑料大棚等设施栽培中湿度过大的环境,可在傍晚前后,采用异丙威、百菌清、腐霉利等粉剂或熏烟剂进行喷粉或熏烟防治,防治以上病虫发生及为害。667 m2可用5%百菌清粉剂1 kg喷粉,或用30%百菌清烟剂250~300 g(中、小棚每立方米空间约0.2 g)防治以上病害;667 m2可用80%敌敌畏乳油0.25 kg加锯末屑适量,或10%异丙威烟剂0.25~0.3 kg,防治棚室蚜虫、粉虱、蓟马、潜叶蝇、飞虱、螨类等害虫。具体方法:在棚内设若干放烟点点燃(勿起明火)熏烟,并闭棚6 h以上,熏烟间隔期为5~7 d,连续熏烟2~3次防效更佳。

猜你喜欢

间隔期扁豆悬浮剂
关于储粮防护剂安全间隔期的问题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菜园使用农药间隔多久最好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扁豆
微囊悬浮-悬浮剂和微囊悬浮剂不是同种剂型
盛夏保健宜喝扁豆汤
定时维修间隔期的优化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