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课异构角度谈以“话题”为主线的中考英语复习
2016-03-25陈慈鸾谢琛
陈慈鸾 谢琛
中考英语复习是九年级结束新课后,专门针对中考的教学阶段。通过复习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查缺补漏的机会,促进学生已有知识系统化,已获得技能熟练化,达成《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五方面的目标要求,同时也提高学生应试的能力。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英语教师在中考英语复习中的做法是:分三步走,一是单元复习,即逐个单元对语法、词汇进行梳理;二是专题复习,即听、说、读、写强化训练;三是综合复习,即进行模拟考试。使整个复习教学缺乏整合,师生陷入“题海”,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疲。
基于此,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英语教研员温爱英老师倡导:以《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24个话题项目为主线,直击中考英语命题的要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全方位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使复习高效实用,为学生后继的学习和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课异构比较式的课例研究有利于阐释教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帮助教师提升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技能、完善认知结构(陶素萍,2010)。本文从两节同课异构的中考英语复习课入手,分析其中的亮点和不足,以探索中考英语复习的有效策略和途径。
一、教学案例
1.教学内容
两节同课异构复习课的教学内容是初中英语话题复习“个人情况”。教材中相关单元是:七年级(上):Unit 1 My name is Gina. 七年级(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八年级(上):Unit 8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九年级: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2.教学过程
【复习课1】
Step 1: Warming up
教师A播放一段视频,内容为一位中学生的个人情况,其中包括这位学生的个人信息,家庭信息,兴趣与爱好,学校信息,以及自己未来想要的工作与职业。学生观看视频后描述这位中学生的个人情况,然后引出本节课复习内容:Personal background。
Step 2: Speaking
教师A用PPT的形式归纳并展示话题词汇和话题经典句子,并让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运用话题词汇和句子,全班同学描述自己的情况;
(2)运用话题词汇和句子描述同学、朋友或家人的情况。
教师A将全班学生分成六组,三组完成任务(1),另三组完成任务(2),教师A对学生的描述进行点评,并肯定了描述能力较强的合作小组。
Step 3: Grammar
教师A引导学生复习教材中的内容,并用PPT展示教材所涉及语法
(1)名词单复数,名词所有格;
(2)数词;
(3)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Step 4: Summary
教师A总结这节课的知识点,肯定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要求学生写一封电子邮件给自己的朋友,介绍有关自己的“个人情况”。
Step 5: Assignment
教师A布置了以课题“个人情况”相关的完形填空与阅读理解练习题,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复习课2】
Step 1: Lead-in
教师B利用思维导图,做成PPT形式,展示给学生看。思维导图如下:
然后,教师B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介绍的是教师B自己的“个人情况”和自己的一位朋友的“个人情况”。观看完视频后,教师B要求学生讨论:我和我的朋友有什么不同之处?
Step 2: Free Talk
教师B让学生两人为一组,相互介绍自己的情况,要求学生按照思维导图中提供的信息来描述自己的情况,并布置学生记下互相描述时所用到的词汇、句型。让各小组自己归纳在描述中所用到的词汇与句子。活动完成后,教师B点评学生的表现,评出优秀合作学习小组。
Step 3: Revise
教师B用PPT展示教材中“个人情况”的相关单元,并要求学生快速浏览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然后教师总结话题词汇与经典句子,并让学生大声朗读以增强记忆。
Step 4: Grammar
教师B利用PPT展示教材中所涉及的语法知识:名词单复数、所有格;数词,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Step 5: Writing
教师B要求学生自己与两年前进行对比,写出自己现在与两年前的不同之处。
Step 6: Homework
教师B布置与话题复习相关的语法练习和阅读练习。
二、分析比较
对比以上两节复习课的教学步骤可以看出,两位教师采用的教学设计有所不同。下面笔者将分析和比较两个课例中的亮点及不足之处。
1.两节复习课的亮点
(1)导入直观、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在复习课中,有趣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两位教师都使用了话题主题的视频作为导入方式,直观、生动,在短时间内自然引出了本节课的话题,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图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开展下一步的复习教学做好铺垫。例如:
教师A播放一名中学生的个人情况,要求学生用学过的语言知识来描述,直接引出了本节复习课话题Personal background。之后教师问学生:Can you introduce yourself? Can you describe your classmate, your friend or your member of your family? 引导学生说并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B先利用思维导图,引出本节课复习话题Personal background,通过观看视频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Wha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y friend and I? 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思考,为下一步的Free Talk 做准备。
两位教师在导入环节设计了相关任务为学生下一步的复习提供语言支持。
(2)以话题为主线展开复习教学
两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都以Personal background 为主线,对初中教材进行了整合,各个环节过渡自然。教师A在“说”的环节采用了演绎法,为学生规定了要完成的任务,教师B在“说”的环节采用了归纳法,让学生在运用语言中归纳出本节课要复习的词汇与句型。教师A和教师B所设计的说的活动都对复习话题进行了拓展和延伸,使学生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3)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和活动时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王蔷(2009)指出,“在互动和交流中引发思维碰撞,激发灵感,发现新知,产生顿悟,以达成新的理解,生成新的知识,产生新的感悟”。在两节复习课中,两位教师都能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两节复习课值得探讨之处
(1)教材整合是否合理
话题复习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和时间的把握,每个话题用多少个课时进行复习,教师必须要规划好课时,教师A和教师B都是用一个课时就把“个人情况”这个话题复习完,其中有些教材内容还没有整合进来,例如,有关“个人情况”的听力技能与阅读技能在本课中没有得到体现,两位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整合有些简单,只是偏向于话题词汇与经典句型、语法的整合,要把“个人情况”这个话题和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一个课时是不够的。
(2)小组合作是否有效
因为这两节都是复习课,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两位教师都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A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小组成员没有积极地使用目标语言。而教师B要求学生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不能归纳目标语言和词汇。由此可知,课前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做好相关准备。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前找出相关话题词汇、句型等,老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创设好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操练这些话题所涉及的词汇、句型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语篇的训练。
三、对以“话题”为主线的中考英语复习课的思考
通过对以上两节课的对比分析,笔者对以“话题”为主线的中考英语复习课的有效教学进行了思考:
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整合教材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中所列举的24个话题,中考英语总复习要融合教材中各个话题所出现的词汇、句型、语法等,使复习更有深度,并且要以语篇的阅读带动词汇和语法的巩固,词汇和语法的复习放在语篇和语境中进行,从而实现词汇、语法复习与语篇理解同时进行的综合效果,在话题中贯穿听、说、读、写活动,在活动中落实语言运用。这一切皆有赖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清晰程度,以及对所教学生水平、活动要求和结果了解的清晰程度。以话题为主线复习,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才能保证复习课的有效教学。
2.优化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体现复习课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教师进行复习教学时,必须优化教学设计,让学生既要复习教材内容,又要感知复习内容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如语法和词汇知识点,体裁篇章结构特点,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目标语进行讨论、交流和合作。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进行取舍,依据具体情况优化教学设计。对比两节同课异构话题复习课,可以发现,复习课2较为合理地分配了复习的时间,正确处理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关系,恰当地运用了目标语言。在Writing 这个环节,教师B注重书面表达,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所复习的目标语言的理解、拓展与延伸,复习效果较好。
3.利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各种学科教学中都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能使所学知识得到有效整合,直观地、系统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我们可以把与话题相关的从初一到初三的教材内容或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串起来,这样学生就会很明确地知道所学的话题及知识点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哪些单元得到了体现,从而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影像,对所复习的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
通过同课异构复习课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寻求到一种有效的以“话题”为主线的中考英语复习课模式。以“话题”为主线进行中考英语复习,能使学生对初中阶段所学的24个话题所涉及的知识得到系统地梳理和训练,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有效。以“话题”为主线进行中考英语复习,能直击中考英语的命题要点,为九年级的中考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陶素萍.2010.“同课异构”话有效[J].英语教师,(3):50-53.
[2]阙宏伟.2013.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导引初中英语[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英语课程标准[M].http://www.pep.com.cn/ce/czyy/tbjxzy/kcbz/kcbz/
[4]温爱英.2012.初中英语学业评价技术[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5]温爱英2014.从五节同课异构课谈读写教学的有效性[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08):30-34.
[6]陈学宝.2011.新课程新练习:英语中考85分读写训练[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7]王蔷.2009.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英语教师,(8):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