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2016-03-25蒋大年
蒋大年
摘 要: 素材是文章观点的支撑体和落脚点,是作者思想情感的依托和载体。素材的积累与运用对于写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素材积累贵在持之以恒,要善于发现,精于梳理;素材运用要切题合文,精心裁剪,善于取舍。
关键词: 高中作文 素材 积累 运用
素材是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章观点主旨的支撑体和落脚点,是作者思想情感的依托和载体。离开了素材的支撑,再好的思想情感和理论观点只是“空中楼阁”。素材的积累与运用对于写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作文素材积累和运用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1.缺乏积累素材的恒心和细心,素材来源相对单一、陈旧。
学生在高考升学压力下,大多存在“功利性”选择,更倾向于能够快速直接转化为分数的知识点的学习方式,而阅读、写作等对提高个人素养大有裨益,但相对耗时费力的内容不太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更多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写作练习。一些学生的个人活动、课余生活贫乏,在阅读量上不能充分保证,其生活范围的相对狭小决定了所掌握的写作素材比较单一陈旧,甚至仅靠几本作文素材汇编应对各种写作。
2.对素材的分析和运用停留在表象,缺乏深度。
在一味追求信息“快捷”传播的时代,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碎片化”、“泡沫化”的信息,很多人往往只关注各种“终端”信息,并不追究其来源,更无心考证其是否正确、属实。加之高中阶段学生本身在各学科知识领域存在较多盲区,一些学生引用的素材不够准确或分析仅停留在表象,缺乏深度。虽“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
3.缺乏分析素材的眼光和能力,不善于裁剪素材。
高考作文所要求的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对学生分析、运用素材并将其巧妙表达出来的能力的考查。经常看到不同学生在同题作文训练中使用相同的素材,但由于学生对素材剪裁处理的方式不同,其表达效果相差较大。这种素材处理上的差异,成为学生作文表述水平形成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摘 要: 素材是文章观点的支撑体和落脚点,是作者思想情感的依托和载体。素材的积累与运用对于写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素材积累贵在持之以恒,要善于发现,精于梳理;素材运用要切题合文,精心裁剪,善于取舍。
关键词: 高中作文 素材 积累 运用
二、积累素材的方法
1.素材积累不可一蹴而就,日积月累方有成效。
素材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处处留心,勤于积累。教师要使学生养成摘抄积累或是写短篇小练笔的习惯,将平时看到、听到的一些名言、名句、经典事例等随时记录下来,一段时间后汇总梳理。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收获和积淀,写作时自然左右逢源,信手拈来。
2.善于发现,精于梳理。
学生的学习生活就是最大的素材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交往、阅读生活等方面对一些有趣的、难忘的事情有所感悟或思考,均可以当做写作素材。当前社会发生的重大变革、热点事件等都会给我们以启示,也可以作为写作素材。
学生各学科课本或读本中所列人物、名句、事例,都是经过反复推究、精挑细选的。很多时候,我们只将其当做简单的材料一览而过。实际上,如果能够对这些内容深入挖掘,往往就会发现,原来熟悉的事例在其他方面同样具有可用价值。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一些学生改编课文故事,巧引课文事例,活用相关典故,化平常为险奇,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同样,近几年语文考试中所列文言文、实用类文本阅读多为人物传记,所涉人物或为国为民、胸怀天下,或潜心事业、追求卓越,或直面挫折、笑对生活,他们的人格魅力、精神气质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学生在日常做题或考试中可以留心积累。
可见写作实际上并不缺乏素材,而是缺乏发现素材的眼睛和积累素材的细心、恒心。只要我们对生活保持热烈而敏锐的心,并对所思所得精于梳理,那么到处都是可用之材。
三、运用素材的原则和方法
1.避免低俗幼稚,力求雅而有格、底蕴深厚。
由于平时疏于积累,一些学生碰到较新的作文题目时,常常感觉无话可说,于是引用甚至编造一些非常浅显的事例“凑数”,大大降低作文的格调和水平。一篇优秀的作文,其素材应是高雅的、富有内涵的,应让读者通过文字看到作者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避免错误引用,力求精准有据。
在作文训练中,时常发现一些同学援引的人名、时代等出现错误或是名句、事例张冠李戴。这种素材不但不能为文章增色,反而会使作文因此而被扣分。积累素材要力求精准,在运用素材时对于一些不确定的细节可通过扩大表述范围、转换表述方式或是模糊处理等方式适当规避,如不确定的地方较多就应考虑更换写作素材,不要在作文中留下“硬伤”。
3.避免老生常谈,力求新颖独到。
没有一则素材可以适用于所有文章。写作是灵活多变的,立意不同,对素材的需求也不同。但近几年,司马迁、屈原等名人的事例在一些学生的作文中屡见不鲜,甚至成为部分同学应对各类作文的“万应锭”。事例虽好,用滥了就成了老生常谈。作文选材应有新意,具有时代感,体现自我风格,反映自我生活。据此为文,才能反映学生的独到眼光和个人特色,才能使文章脱颖而出。
4.多维分析,精心剪裁,一材多用。
“求新”既体现在素材内容的积累和更新上,又体现在素材运用的视角和技法上。大多素材中的人物、事例都是立体的、多面的,从不同立场和角度分析,往往会得到不同的感悟和观点。写作不是将材料和观点一一对举,而是舍异求同,追求特定视角下二者的高度契合。如果对写作素材多角度审视、分析,并结合文章需要对素材进行精心剪裁,就会起到平事见奇、陈事出新的独特效果。特别是在高中学生作文训练时间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巧妙地一材多用可以适当弥补部分学生积累不足的缺陷。
5.避免引证相悖,力求切题合文。
在学生习作中,经常会出现所引素材和所论观点“两张皮”甚至二者相悖的现象。这往往是过于关注材料本身而忽略材料和观点的契合度造成的。
材料是为主旨服务的,作文的立意、主旨一旦确定,那么所有论说、描述、素材都应围绕主旨展开。因此,作文选材必须以“适用”为原则。就多则素材而言,选择运用首先应考虑与文章主旨是否相合,如二者相悖,再精彩生动的材料也应“忍痛割爱”;就选用的素材本身而言,应考虑材料的哪个方面能够较好地凸显文章主旨,素材中次要或是无关的信息,也应精简或是舍弃。
素材的积累与运用是写好作文必须突破的一关,虽然是慢功夫,但只要掌握其方法,那么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勤于积累、善于运用各类素材,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更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阅历,提高其人文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