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媒体艺术时代的栅格与自由版式构成设计

2016-03-25

关键词:版式栅格艺术设计

(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四川成都 610106)

论新媒体艺术时代的栅格与自由版式构成设计

(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四川成都 610106)

针对新媒体艺术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工作,通过对新媒体与多媒体艺术关系的探讨,讨论了新媒体艺术设计中,栅格与自由排版在视觉传达设计理念以及在多媒体艺术设计技术支持下的应用问题。提出了以栅格排版为主、自由排版为辅的设计理念,指出了“规范中的合理自由”设计方法将成为新媒体艺术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一种创作风格。

新媒体艺术时代;多媒体艺术设计;栅格排版;自由版式;版式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在计算机图文信息处理、移动互联网络和现代4G、5G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工作中的版式构成设计,已经广泛进入智能手机等新兴移动媒体终端的视觉界面、广告设计等领域。但是,由于目前智能手机等新兴移动媒体终端生产商较多,且没有统一的生产控制标准,因而,造成新媒体设备具有屏幕尺寸繁杂、浏览界面多变、流量信息传输速率变化较大,以及在现代海量信息环境中,人们查阅、接受信息时的心理忍耐时间差异较大等问题,都是以前在传统普通纸媒体平面设计和普通多媒体艺术设计中所没有遇见过的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切实需要视觉传达设计师静下来认真地审视、改进旧有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以适应新媒体艺术设计时代中所面临的这些新的工作特点。因此,有必要对视觉传达版式构成中常用的栅格化与自由化版式构成设计方法,在新情况下的各种应用问题进行一番研究与探讨,以便得到最佳的工作效果,并促进新媒体艺术时代视觉传达专业本身的发展进步。

一、新媒体与多媒体艺术设计的关系

作为一种新兴艺术设计平台,当前文献对新媒体已有各种不同的描述[1]。但本文认为新媒体是一种相对于旧有的、传统的媒体而言,在各种现代新兴技术支持下出现的,而且是仍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状态的信息承载与展示平台。因此,新媒体是一种具有硬件特点的信息展示媒介载体、一种终端设备、一种信息传播形式。

由于新媒体是一种处于相对变化发展的事物,所以随着技术的发展更新,不同时间、不同时代,可能就会有更新的媒介信息展示终端出现,而成为一种更新的所谓新媒体。因而,当前的新媒体,就应该是指在计算机数字化图文信息处理、移动互联网络、移动通讯等技术支持下的各种现代数字化图文、音视频信息展示终端设备。目前,这些新媒体主要应包括如智能手机、iPad等掌上电脑,以及可穿戴的、便携移动式的各种视觉信息显示传播硬件媒体设备。

新媒体艺术则是在这些新媒体平台上,采用多媒体技术完成各种视觉传达艺术创作并发布作品的相关艺术工作。因而,针对各种新媒体终端设备开展艺术创作工作,可称之为新媒体艺术设计时代。只是,在工作中,需要厘清几种关系。

其一,新媒体与多媒体是两种相似但容易混淆的概念。新媒体是一种信息展示载体设备,一种信息传播形式。而多媒体则是一种应用技术,是一种创作手段,多媒体主要强调多种设计元素和技术的综合应用,强调信息处理技术,与作品信息展示平台的新旧没有关系。

其二,新媒体艺术与多媒体艺术的区别。虽然,两者在艺术创作方面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采用相同的设计手段和设计元素开展设计工作,并且,都具有利用屏幕方式输出,而不是采用印刷方式展示、发布作品的特点。但是,二者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作品输出展示的屏幕硬件设备方面。由此,也就引出了版式设计工作的差异。比如,新媒体艺术作品主要是在现代智能手机等便携式新兴移动设备,以及未来可能开发出的各种其他新兴设备中展示,当同一个作品,在不同的手机屏幕上展示时,其版式效果就需要考虑随屏幕尺寸随机变化的问题。而多媒体艺术作品,由于它们主要是在普通电脑屏幕、投影仪及专用广告大屏上展示,其作品版式尺寸效果是相对固定不变的,则没有类似问题。

其三,新媒体艺术作品与多媒体艺术作品的关系。由于新媒体艺术作品需要采用多媒体设计技术创作得到,因此,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作品本身可能是相同的,只有当应用到不同平台时才赋予不同的称呼。而且,经过版式尺寸修改,以及流媒体技术适应设计,二者具有互换应用关系。

综上所述,当一件作品能够满足新媒体平台应用需要时,就将它归属于新媒体艺术,称为新媒体艺术作品;若只能在普通显示器、投影仪和广告大屏,以及PC互联网终端上展示时,就将它归属于多媒体艺术,称为多媒体艺术作品。

二、视觉传达理念对新媒体艺术作品版式设计风格的指导作用

新媒体艺术设计作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一种比较新的应用范畴,不论它采用哪种设计风格,不论是规范化、自由化,还是图形化的视觉信息处理方式,其工作都必须遵循视觉传达的基本设计理念,即合理利用各种信息传达视觉展示元素,创造性地进行相关创意构思与构成设计,使作品最终能够成为完美表述某种观点、准确传达某种信息的视觉艺术设计作品,并实现能使作品跨越彼此语言不通的障碍,消除文字不同的阻隔,最终达到提高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之间的信息传达与沟通,相互理解与互动的目的与效果。[2]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需要清楚地了解目前普遍应用的栅格与自由排版设计方法各自的应用特点才行。栅格排版作为一种采用网格比例分割的版面构成方式,它主要强调比例、规范、统一与秩序,以实现快速、清晰、准确、有效地表述和传达信息的目的。其特点是版面具有规范整齐、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形式统一的视觉形式和视觉中心,可以避免出现版面混乱的现象。而自由排版则是为了突破栅格排版过于严肃呆板问题而出现的一种不受任何法则约束,比较自由随意、天马行空的一种排版方式。其特点是张扬个性,将版式的个性与自由特性摆在了保证有效传达版面信息的目标之前,有时为了强调视觉的冲击力和吸引力,甚至采用非理性的视觉效果以满足受众的视觉需要,不太考虑信息传达的基本要求。

基于二者的特点,对比视觉传达设计理念以及工作目标,可见栅格排版应该比较适合那些需要清晰、快速、准确、有效传达信息的作品设计工作。而自由排版在采用图形化视觉信息处理方面,其自由化图形处理模式似乎更能贴近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工作目标,应该更适合那些特别需要达到吸引人们眼球的广告招贴、时尚杂志包括多媒体杂志等的设计工作。但是,实践告诉我们,由于自由版式在准确、清晰传达信息方面的缺陷,在新媒体艺术时代的商业应用设计中,自由化的想法必须要有所收敛,必须要遵循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才会有生存空间。

所以,在新媒体艺术时代的作品版式构成设计应用中,不论是采用栅格化还是自由化的版式构成风格,都应该按照视觉传达设计理念对信息传达的基本设计要求,并依据客户和市场的具体需求,合理地利用各种信息传达元素,创造性地进行相关创意构思与构成设计,才可能使设计作品最终成为能满足新媒体平台应用,且既有个性,又能完美表述某种观点,并准确传达某种信息的视觉传达设计优秀作品。

三、新媒体艺术设计时代栅格与自由排版设计的应用理念

在新媒体艺术设计时代,面对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新兴移动互联媒体设备屏幕尺寸繁杂、尺寸较小、界面显示纵横可变、图文传输速率及信号强弱不可控制、画面“延时卡顿”、作品动静结合、音视频共存的特点,无论是采用栅格还是自由版式设计都已经不同于传统的印刷版式设计工作。

因而,为了做好新媒体平台中的栅格与自由排版设计,本文提出如下几个观点:

第一,主动变革旧的印刷设计思维,改变一些在普通纸媒体平面设计中对素材尺寸、分辨率处理比较随意的习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计与计算机排版软件的优势,同时考虑通信信号传输时间对作品效果的影响等因素,才可能得到完美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作品。

第二,在新媒体艺术设计时代,自由化版式构成不能成为主流手段,只能是一种辅助设计方法。

在传统纸媒体视觉传达设计时代,自由化的版式构成设计,虽然由于其在艺术方面崇尚自由,强调时尚和视觉感受的创作思想得到了部分受众的认可,但是进入新媒体艺术设计时代,在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的应用设计工作中,其作品设计将会受到信息传输方式和屏幕尺寸等因素的局限,太自由的想法是不太可能实现也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做手机商业广告的设计,必须遵循视觉传达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不能过于自由,才能保证信息传达沟通的良好状态。事实上,就连自由版式设计的鼻祖大卫・卡尔森自己在面对商业广告的要求时,也会收敛其自由激进的手法来保证设计信息的良好沟通。这一点也证明了当智能手机等新媒体充分面向商业应用时,新媒体艺术设计所受到的各种产品现实因素之约束,使自由版式不太可能成为主要设计方式。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自由版式在传统纸质媒体商业广告、产品宣传等领域的这些应用局限,在现代智能手机等新媒体应用中,还依然存在,无法改变,因此它就不可能成为在新媒体上能适应所有设计门类的、可以广泛应用的一种设计方式,也就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设计方法去占据一席之地。因此,我们认为,自由版式设计理念在新媒体艺术设计中只有收敛其自由度,并与栅格排版和多媒体艺术设计相结合,而且以配角形式应用在动态版面的设计处理方面才可能是其正确的生存与发展方向。

实践共同体自1991年由美国伯克利大学的人类学家莱夫和温格在《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这一著作中首次提出以来,已应用于包括教育在内的很多领域,且收效显著。实践共同体是指一群有着共同关注点且对同一个问题感兴趣的人,在同一个实践活动中能相互影响,以提升自己在该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组织形态。实践共同体强调的是在实践情境中通过有效互动来提升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正好弥补了青年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时仅靠个人努力的缺点。

第三,新媒体时代的栅格与自由排版设计必须考虑新媒体的信息传输和受众心理忍耐时间的特点。

特别是做智能手机浏览界面和广告等设计工作时,设计师必须考虑手机信号强弱和数据传输速率对作品展示所产生的心理等待时间影响问题。因为,在当今可读信息已经海量化的新媒体时代,已不同于以前信息匮乏的传统媒体时代,观众和读者不会对任一个作品花太多的关注时间,他们的视线更不会在信息混乱的画面上停留太久(除非是纯娱乐的游戏或杂志版面设计),人们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去等待一个作品慢慢展现,从而失去作品信息传达展示的机会,设计者再怎么得意的作品也是白费!

另外,自由版式那种为了满足部分观众的视觉欣赏要求,只考虑时尚吸引力与美感,不希望别人能读懂信息内容的设计理念所带来的眼花缭乱的自由化设计,其不能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不便于信息查询及信息阅读的缺陷,不仅违背了视觉传达之清晰准确传达信息的基本理念,而且也不会给作品本身展示带来任何好处。所以,我们不要用自己的太个性化的艺术自由去浪费受众的宝贵时间。

因此,在做新媒体版式设计时,设计师不能违背视觉传达设计基本理念,同时还必须要考虑采用无线传输、无线通信方式的新兴移动媒体都会受到基站距离、信号强弱的影响,都有可能使作品显示很慢,甚至无法正常展示的情况。故在使用图片、视频等设计素材时,就不能像做普通纸媒体和普通多媒体设计时那样自由随意,一定要充分考虑并处理好图片、视频素材的尺寸,以及分辨率与手机等移动媒体屏幕的适配和传输问题,以保证作品能够正常、快速、流畅地显示在屏幕之上。另外,由于新媒体设备的屏幕尺寸及长宽比例繁杂多变,设计者还需要更多地考虑作品版面在这些不同屏幕上的视觉比例协调问题,这些都是在传统纸质媒体甚至多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工作中不用考虑的问题。

第四,栅格化版式构成将是新媒体平台上开展版式设计与艺术创作的主流手段。

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版式构成设计,其实就相当于做网页版式构成设计,而网页版式构成设计的主要技术手段就是通过网页切片方式进行版式构成设计。网页切片的基础就是网格,也就是栅格,这样一来,栅格化版式构成所具有的设计特点,就可以使其胜任自由版式不能完成的所有工作。所以,栅格化版式构成就成为了一种最适合新媒体平台的版式设计方法,理所当然地也就应该是新媒体平台上的主要版式设计手段。至于栅格化版式的所谓呆板风格,并不会影响也不可能动摇其主流设计手段的地位。事实上,此观点也通过栅格化版式构成在当前实际设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得到了实际验证。

第五,“规范中的合理自由”将是新媒体艺术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一种创作风格和方法。

为了适应新媒体艺术设计工作中的各种新情况,实现最佳的视觉传达设计效果,在更新传统设计思维,了解栅格与自由排版在新媒体艺术设计工作中各自的优势,在有需求、有条件、有可能的情况下,有必要对这两种设计风格进行多元化的创新[3]。为此,通过文献研究与实践,我们提出一种“规范中的合理自由”观点,期望发挥栅格与自由排版各自的优势,实现获得更完美的设计作品之目的。具体而言,就是在栅格构成基础上,增加一些自由版式构成思维的一种设计理念和方式。这样做就可以在保证信息传达要求基础上,改善栅格排版在某些时候的呆板状态,增加版面的活跃度、丰富性和趣味性,以兼顾视觉冲击力和信息传达之间的需求关系。具体应用时,可以采用在统一中求差异,做变化,在共性中寻找特殊点的设计思路,也可以采用对栅格的解体与重构[4]、栅格的局部突破设计[5][6]等等方式。

“规范中的合理自由”设计理念的应用依据,主要是因为栅格排版虽然强调版面布局上的整体规范,但对每个分割构成区域中的具体内容并没有限制,所以设计者就可以结合黄金分割等原理进行栅格划分,可以对某些局部的网格分区应用同构与异构、统一与对立原理进行局部处理,即可以在某些局部的网格分区中进行时尚的、自由的、个性化的版式设计,以突出自由版式设计的特点,以改善栅格排版的呆板效果。这样做,将在信息的清晰、有效、准确传达和艺术性、视觉冲击力方面产生更好的均衡效果。所以,“规范中的合理自由”理念,其本质就是栅格排版与自由排版的合理综合应用。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则需要把握这种“规范中的合理自由”的合理程度。即:自由版式只能是在局部版面中应用,不能喧宾夺主,否则就会丢失栅格排版的基本特点,变成完全的自由排版设计风格。而如前所述,自由版式是不太适合做面向商业广告等方面的应用设计的。所以,这种可以综合发挥并突出栅格与自由排版两者优势的“规范中的合理自由”设计理念,应该是一种取长补短的,可以成为现在与未来新媒体艺术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工作中的一种设计方式或者风格。

四、结束语

新媒体艺术设计是一种处于不断发展更新之中的事物,其作品具有动静结合、音视频共存、版面可变等特点。因为,它们的版式设计已不同于传统的印刷版式设计工作,所以需要设计师与时俱进,在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图文信息处理及多媒体艺术设计的优势,并合理利用栅格与自由排版的特点,才是正确的工作方式,才能适应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实际需求。

[1]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0.

[3]秦岁明,周应敦 .自由版式与栅格系统在企业型录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2(6):25-28.

[4]周鸣勇.论版式设计中网格设计的统一与解体[J].中国报业,2012(2下):69-70.

[5]蒋永华,陈昱西 .电子杂志版面编排与网格设计[J].包装工程,2011(6):22-26.

[6]祝东平.现代版面形式的理性掌控——关于网格设计[J].创意与设计,2010(2):40-43.

(责任编辑:刘晓红)

Research on Utilizing Grids and Flexible Layout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in Print Design in the New Media Art Era

GOU Yan
(Academy of Arts and Films,Chengdu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106)

Based on the work conducted o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in the new media art era,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media and multimedia art,and discusses the usage and application of grids and flexible layout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with the technical support of multimedia art.This paper also bring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utilizing grids as the major resource in print design,supplemented by flexible layout techniques.The author also points out a new approach,called“the reasonable flexibility within the norms”,will become a trendy creative style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new media art era;multimedia art design;grid layout;flexible layout;layout design;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J524

:A

:1004-342(2016)06-13-05

2016-09-01

雁(1956-),男,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版式栅格艺术设计
基于邻域栅格筛选的点云边缘点提取方法*
《花月夜》
《星.云.海》
浅析“留白”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版式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学术期刊的版式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报纸版式中的插画艺术
不同剖面形状的栅格壁对栅格翼气动特性的影响
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