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将民间美术融入构成的教学中
2016-03-25胡建新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广东惠州516100
胡建新(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广东 惠州 516100)
探究如何将民间美术融入构成的教学中
胡建新
(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广东 惠州 516100)
【摘要】民间美术作为一种地方性的艺术,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魅力,得到了人们的青睐。民间美术的造型、构思、色彩以及工艺独具特色,具有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中形态、色彩、空间以及构造等元素的特点,将民间艺术中的空间观念、色彩内涵及其材质与构造与三大构成的教学充分融合,有利于增加三大构成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内涵。本文主要阐述了民间美术的空间观念、色彩内涵以及材质与构造,提出将民间美术融入构成的教学中,根据我国民族特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设计风格,使我国民间美术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促进我国民族美术的长久发展与传承延续,增强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民间美术;三大构成;空间;色彩;材质与构造
民间美术具有原生态、地方性的特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立魅力,其造型、构图、色彩以及材质等内容是民族审美的具体体现。民族美术根据地方特色为基础,保证了美术的自然特点,同时显示出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创造精神。民族美术具有物化特征,将抽象化的民族精神、审美以及情感以具体化的表现形式展示出来,民族艺术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以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风俗习惯为艺术创作源泉,以其各具特色的审美意象与创作形式使得我国民间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民间艺术融入现代设计中,极大地丰富了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激发了创作者的创作灵感,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国家以及民族文化特点。
一、民间美术与三大构成
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设计教育的构成教学逐渐发展起来,至此以后,我国艺术设计院校基础课程中增设了对三大构成的学习课程。三大构成的概念来自于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立体构成。三大构成学习课程内容包括形态(构形、构图)、质感(表现法、材料)、直觉力(观察力、判断力等)、色彩及其关系的学习,通过严格的视觉训练,达到掌握并运用形式规律的目的,不断增强对形态组合及美的感悟。
民间美术包括构成设计研究的形态、质感、色彩、空间、构造等视觉化内容,主要体现为:剪纸的正负空间中动与静节奏、虚实的结合;年画、刺绣中的色彩对比体现的象征意义及视觉化装饰效果;面具、雕刻以及编结艺术形式体现的对材料采取的加工工艺;民间美术对寓意的运用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精神的具体表现,以其深厚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三大构成设计作为我国艺术设计院校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和抽象化,缺乏文化内涵,不利于培养民族精神,因此迫切需要对现代设计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实现传统与现代、感性与理性、设计与人文的统一,将民间美术中的空间观念、色彩内涵以及材质构造与三大构成的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根据我国民族特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设计风格,使我国民间美术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促进我国民族美术的长久发展与传承延续,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民间美术的空间观念
平面设计上的空间含义指的是心理空间,是视觉原色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关系与张力。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民族对空间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看法,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讲究虚实概念是通过对比而产生的独特节奏,具有和谐的特点。例如,古人造字过程中使用的观察法采用了正视、俯视、仰视、侧视、剖视以及透视等角度;民间剪纸艺术运用简单的外轮廓,与镂空的点、线以及各种形状形成强烈的正负对比,形成正面、侧面、反面的组合造型,从而使人感受到和谐的韵律美和空间美感。孝义皮影从平视、俯视、侧视以及仰视等不同角度展示出空间立体感,面部作为正侧面、头饰及服饰作为斜侧视、腿脚作为侧面,实现了人物身体与服饰的完美结合。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使得二维的平面设计形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创作者需要从空间的角度进行创作,采用二维平面结合三维空间的表现手法来进行艺术创造。例如,著名设计大师埃舍尔的作品中结合图与底(图像与背景)的关系来传达其设计理念和情感。图底充分利用了正负形与虚实空间的对比,使图底交替产生前景、后退、扩张以及收缩的视觉效果,造成接收者的视觉混乱,从而构建一个立体与矛盾的空间,使得作品极具视觉张力。在2010年世博会波兰馆的设计中,利用了剪纸图案的艺术特点,给予参观者丰富的视觉享受,通过光线穿透镂空的缝隙而形成的视觉化空间错乱效果。
现代设计需要不断扩展设计角度,充分运用多维空间的特点进行创作,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充分结合,创造独特的风格,将民间艺术的空间观念融入三大构成教学中,实现现代设计的持续发展。
三、民间美术的色彩内涵
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伊顿是提出现代色彩体系概念最早的一批人之一,民间美术的色彩拥有深厚的内涵,通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在黑色二色的基础上加以赤、黄、青三色组成了阴阳“五色观”,以此构建出中国民间美术丰富的色彩内涵。
民间美术擅长利用色彩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事物的丰富内涵,如民族服饰、年画以及刺绣等。羌族的云云鞋运用了五色布进行设计和制作,见图1;江南地区妇女服饰利用对色彩的拼接来展现文化特色,如同质同色、异质异色,充分运用对比色、色彩纯度以及色彩明度的面积进行创造;云贵地区蓝印花布中对蓝白二色的运用,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将民间美术的色彩对比、联想以及象征寓意融入三大构成教学中,将极大地增加构成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了解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图1 羌族云云鞋图例
四、民间美术的材质与构造
民间美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民间美术材料大多源于生活中的廉价物品,如纸、泥、竹、草、麻布等。在雕、刻、剪、塑、染、织、绣等民间传统工艺中,通过对材料进行分类比较,选择合适的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艺术品,发挥出材质的美感。民间美术对材料的开发与运用体现出中华民族人民独特的创造力与审美观。在民间蜡染创作过程中,使用特殊的自制三角形铜片蜡刀来进行绘蜡以及染色处理,形成了具有当地民族风俗特色的艺术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艺术创作者将目光更多地放在对各种艺术形式的开发与创新上。民间美术的材质与构造是民族积淀的体现,将民间美术的材质与构造观念融入三大构成教学中,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对材料的开发与运用,结合形态、色彩等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审美视角与空间视角。
五、结束语
民间美术对空间、色彩、材质与构造的运用,充分体现出美的特点,民族美术包含的文化内涵与造型寓意使得现代设计产生更多的设计灵感,提升现代艺术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民间艺术代表着的传统文化内涵,其造型、色彩以及工艺需要现代设计者不断进行探索与研究,不断将民间艺术融入三大构成的教学过程中去,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其民族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孙培培.民间美术走进中学美术课堂之教学实践探索[D].山东理工大学,2014.
[2]刘大庆.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刘迎春.我国中小学民间美术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1.
[4]王玮玮.初中美术教材民间美术内容的比较研究[D].鲁东大学,2014.
[5]邓艺梅,裘凤.将民间美术融入构成的教学中[J].文艺争鸣,2011(8):167-168.
[6]贡军生.论民间美术教学的意义与价值[J].艺术科技,2013,26 (5).
[7]王晓丹.黑龙江民族民间美术元素融入高校美术教学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5.
[8]胡俊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民间美术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