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对减轻老年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
2016-03-24方仕婷王卫红朱爱珍王晓丹
乐 凌,方仕婷,王卫红,朱爱珍,王晓丹
(1.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浙江宁波 315010;2.浙江省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040)
认知行为疗法对减轻老年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
乐凌1,方仕婷2,王卫红1,朱爱珍1,王晓丹1
(1.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浙江宁波315010;2.浙江省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40)
摘要: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减轻外科择期手术老年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h的S-AI分值及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监测值。结果观察组术前1 h S-AI评分及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监测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减轻老年患者术前焦虑。
关键词:老年患者;手术;焦虑;认知行为疗法
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6.03.029
临床护理实践发现,外科手术作为一种极具威胁性的应激源常可导致患者术前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其中最典型的是焦虑反应[1],尤其是老年人,往往表现为紧张、焦虑、忧虑、恐惧、担心等。手术日期越接近,患者焦虑程度越高,当这种反应过于强烈时会严重影响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来缓解患者的焦虑,但术前用药往往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包括巴比妥、安定类、氟哌多利等药物均可引起麻醉后行为异常[2],长期应用将增加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3]。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调整其错误、歪曲的思维、信念,摆脱消极观念,接受新的正确的思想,以消除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反应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4-5]。常用方法包括行为阻断、松弛训练、示范法等,以帮助患者消除由于无知而导致的焦虑、恐惧心理。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宁波市第一医院外科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对术前老年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纳入标准:择期全麻下行腔镜手术且年龄≥65岁患者;无明显的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既往史;入院时体温、心率、血压正常,呼吸平稳;无精神疾病史;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按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5~83岁,平均(70.23±5.79)岁;已婚26例,离异/丧偶4例;初中11例,高中15例,大专4例;农民5例,工人19例,教师3例,职员3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5~83岁,平均(75.16±6.82)岁;已婚24例,离异/丧偶6例;初中12例,高中13例,大专5例;农民7例,工人16例,教师3例,职员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职业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按外科常规对患者进行入院和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入院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的介绍,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来病房进行术前访视,以及针对不同的疾病组织观看相关的视频进行术前健康宣教,行局部备皮、术前用药等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在常规外科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疗法。
1.2.2.1成立项目组护士长2人、心理咨询师2人,护师5人组成,成员均经过培训,并由咨询经验丰富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组长,负责指导并实施干预措施。用红色的标识牌悬挂在患者床尾,以提醒责任护士完成干预措施。
1.2.2.2建立咨询关系及改变不良认知入院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鼓励患者倾诉。倾听与交谈是常用的认知行为疗法,用共情的态度,倾听患者对疾病与手术的担心及伴随的紧张、害怕感受;用拉家常的形式与患者交谈,耐心劝慰患者别害怕,有什么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帮助患者识别消极、歪曲、错误的思维,消除患者对手术夸大的恐惧想象,如患者有一种进入手术室可能出不来等错误想法,责任护士予以指正,并根据不同的疾病介绍手术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麻醉、手术方法的安全性、必要性,消除其害怕心理,突出手术能给患者带来新的健康变化,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健康信念。术前1 d,用示范法再次更正患者非理性的认知,即请接受过类似手术且恢复良好的患者来病区做志愿者进行现身教育,患者间互相交流,互相鼓励,使患者摆脱对手术的不良认知,达到解除心理障碍,减轻焦虑的目的。手术日,责任护士利用指导性的短语,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并亲自将患者护送入手术室,并做好安抚与交接工作。
1.2.2.3松弛训练腹式深呼吸,指导患者仰卧于床上,松开腰带,放松肢体,思想集中,排除杂念,由鼻慢慢吸气,鼓起腹部,每口气坚持10 s左右,再徐徐由口呼出,每分钟呼吸5~6次,每次训练约10 min,每日训练2次;渐进性放松训练,指导患者随意放松全身肌肉,消除紧张与焦虑情绪,首先从手部开始,按照上肢、肩、头、颈、胸、腹、臀、下肢、双脚依次放松,最后达到全身放松的目的;催眠,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协助患者调整呼吸、睡姿,全身肌肉放松,责任护士使用重复单调的语言渐渐诱导患者进入催眠状态,通过暗示帮助其尽快入眠。入院后至手术前每天对患者进行松驰训练。
1.2.2.4社会支持系统干预经济和生活的困扰以及家属的态度和行为也是引起术前患者焦虑的重要因素,所以做好家属的工作,嘱其多关心患者,给予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同时邀请家属与患者一起接受术前健康教育,提高家属的积极乐观心态,让家属用激励性和鼓励性的语言安慰患者,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和安全感,化解患者的心理危机,平静地接受手术。
1.3效果评价
1.3.1状态焦虑量表选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中的状态焦虑量表(State Anxiety Inevntory,S-AI)进行测评。该问卷由Charles等[6-7]编制而成,用于评定即刻的或最近的某一特定时间或情景的恐惧、紧张、忧虑的体验或感受,可用于评定应激下的状态焦虑,是国外最常用的研究状态和特质焦虑的量表[7]。国内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测试表明信效度较好[8]。问卷共20条目,每条目1~4分,1分表示完全没有,2分表示轻度,3分表示中等明显,4分表示非常明显,正性情绪均反序计分,总分20~80分,得分越高表明焦虑越严重。该量表分别于患者入院时、术前1 h测评。
1.3.2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分别于入院时、术前1 h由同一个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测量。
1.3.3术后并发疾病住院期间观察两组患者有无发生脑梗死、心力衰竭、脑出血等情况发生。由医生对患者进行判定。
1.4统计学方法建立Excel表格录入数据,并导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前1 h S-AI得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前1 h S-AI得分比较 分
2.2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前1 h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见表2。
±s)
注:1)表示组内入院时和术前1 h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疾病情况对照组患者分别于术后第2天发生脑梗塞3例,术后第5天发生心力衰竭1例、脑出血1例,术后7 d发生脑梗塞1例,而观察组无1例发生。两组术后并发疾病发生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疾病发生率比较
注:1)为Fisher精确检验
3讨论
焦虑是人们对环境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和灾害,或者需要作出重大努力的情况进行适应时,主观上出现的一种由紧张、忧虑、担心和恐惧等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反应[9]。吴巧玉等[10]报道,心血管介入手术前患者焦虑的发生率可高达62%。术前焦虑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度危险因素,严重者可发生术后急性精神障碍[3]。老年患者术前处于极度的焦虑状态,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迅速升高,临床表现为血压异常升高,心率加快,血糖升高,消化器官运动减弱,免疫力及痛阈降低等[11]。术前焦虑是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一个突出的心理问题,与缺乏对手术的认知有关,甚至会导致术后认知障碍、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一系列其他疾病的发生。认知行为疗法借助与患者建立治疗联盟的关系,在获取患者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通过认知行为的辨析改善其功能失调性认知[12]。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多方位的健康教育和信息支持,帮助患者取得需要了解的各种信息,纠正和改善不良认知和自动性负性思维,并通过放松、暗示等行为治疗手段进一步矫正不良行为,提高患者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从而重建认知结构,重塑行为,改善焦虑等不良情绪[13]。此外,研究表明[10,13],常规护理、一般健康教育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对手术和并发症产生“获得性焦虑”,因此,焦虑评分、血压、心率等较入院时增加,但这种改变多为短期、可逆的,随着疾病的康复而逐渐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前1 h S-AI评分(29.87±6.48)分,低于入院时(50.80±7.21)分,同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也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值,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将认知行为疗法运用于临床护理中,可以有效地减轻或消除老年患者的术前焦虑,降低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心力衰竭、脑出血6例,发生率20%,观察组未发生,可能与样本量偏少、潜在基础疾病、手术影响等偏倚有关,未来可适当扩大样本,排查混杂因素,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 沈杰,王义军,卢家凯,等.心脏手术患者术前焦虑问卷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6):420-424.
[2] 王诚,李琦,王宇冬.碱化利多卡因和神经安定镇痛术联合应用于30例椎管内麻醉老年手术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526-3527.
[3] Bilotta F,Lauretta MP,Borozdina A,et al.Postoperative delirium: risk factors,diagnosis and perioperative care[J].Minerva Anestesiol,2013,79(9):1066-1076.
[4] Cuijpers P,van Straten A,Andersson G.Internet-administered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health problems:a systematic review[J].J Behav Med,2008,31(2):169-177.
[5] 张伟英,杨忠琴.认识行为疗法对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0,9(11):982-984.
[6] Julian LJ. Measures of anxiety: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Beck Anxiety Inventory (BAI),and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Anxiety (HADS-A)[J].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2011,63(Suppl 11):S467-S472.
[7] Souza GG,Mendonça-de-Souza AC,Duarte AF,et al.Blunted cardiac reactivity to psychological stres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trait anxiety:a study in peacekeepers[J].BMC Neurosci,2015,16(1):81.
[8] 沈渔邨.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1-252.
[9] 卢小丽,陈军军,唐艳燕.认知行为疗法对肝移植术后患者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华西医学,2015,30(4):751.
[10] 吴巧玉,虞雪琴,杨海丽.针对性信息支持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患者焦虑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2,11(9):814-815.
[11] 张晓君,樊翠云.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术前健康教育对心理障碍影响的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12(5):555-556.
[12] 李馨,林小凤,谭惠兴,等.认知行为疗法在改善产后抑郁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3B):963.
[13] 王逸,吴巧益,李长瑾,等.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临床管理对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焦虑情绪的疗效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5,14(8):776-778.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75(2016)03-0280-03
通信作者:方仕婷,浙江省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收稿日期:2015-10-27
作者简介:乐凌(1963-),女,本科,主任护师,出入院管理中心主任兼护士长.
浙江省宁波市社会发展科研项目,编号:2012C50020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