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德”为本,教书育人

2016-03-24杨小凡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拓展渗透

杨小凡

【摘要】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德育,德育的方式有很多,在语文教育中德育方法主要有背景渗透法、讨论法、课外拓展法和启发法。如果应用得当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德育 渗透 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54-02

德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角色,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合理够渗透德育教育那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语文教学的作用是将语文知识、能力、思想传授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与道德情操教育相结合,根据语文教材以形感人,以情触人的的特征,把德育教育融合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语文课程中得到激发,让学生在感受中华文化中砥砺品质和陶冶情操,把适合的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一、背景渗透法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背景渗透法进行德育教学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性意义。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块璞玉,这时是可雕塑的。而作为高中生,虽然已经告别了单纯懵懂的年龄,但是其心志还没有成熟,还处于人生中世界观及人生观形成期,这时候他们心里的判定是非曲直的能力还是薄弱的。因此,我们要抓住学生的这个时间,抓住教育的机会,对其进行适时的引导,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很多的语文课文中我们都可以涉及到历史背景简绍,通过对作者生平事迹的简绍和课文总结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李白的简绍中,我们可以用李白自己的诗句来述说,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中李白都会用自己的诗句来述说自己的情怀。我们用他自己口吻来以此讲述他不平凡的一生,我们对“铁杵磨成针”进行讲解来理解他浪漫、豪放又不失潇洒的情怀。在权贵面前可以做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行动。

二、讨论法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使用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文中的知识,同样我们也可以用讨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中就可以采用讨论的方法,教师首先对课文进行背景简绍和阅读设疑,让学生英雄这个概念为突破口学习文章。教师组织小组进行讨论英雄这个词在辞海中是如何解释的,你又是如何看待英雄的呢?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讨论都形成自己小组的意见,然后再进行课堂交流活动。教师在交流中要做好引导工作。可以问学生以下问题:你是如何看到烛之武不畏险阻,亲赴敌营的?这种行为是不是爱国行为,烛之武身上的爱国与忠君是不是一致的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同学自然而然就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意志,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三、课外拓展法

语文课堂的时间总是有限的,但是语文知识的汲取总是无时无刻在进行的,所以语文教学应该又课堂拓展到课外,利用教学以为的时间进行教育,从中我们也可以进行德育渗透,具体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可以成立读书会、品鉴会、赏诗会、作文评选和演讲比赛等。我们也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时事展开语文拓展活动,有针对性的进行小组对抗性的辩论。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本地的风景名胜古迹,邀请德高望重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和专题报告会,社会调查等活动。这些活动无疑可以让学生开拓眼界,增长知识,增加生活阅历,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塑造起到关键积极的引导作用。

四、启发法

启发式教学是现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重要教学方法,启发的重点在于教师的引导。我们面对的高中生,他们一定程度上课堂表现没有小学、初中积极,但是他们有了更加成熟的思维。所以给语文教师有了很大的挑战,语文教师应该在情景设置,气氛营造,舆论引导上下功夫,努力让学生从中有所触动和改变,当然这样的行为并不是孤立进行启发而在于德育设计与语文教学同步。

例如在《纪念刘和珍君》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采用鲁迅先生自己的名言作为开头,一句“悲剧就是将那些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让学生体会到了悲剧的真切内涵,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悲剧就是这个意思。教师再开始引导“那文本中的刘和珍他的价值在于哪里”,“这个悲剧又是如何毁灭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通过以上两个问题既和文本主线相一致,有设立了另外的情景,这样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文本。

巧妙的导入可以把一些难以理解的道理快速的传递给学生,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德育形式可以有多样化的形式,教师的正确应道是先决条件,使学生把握课文蕴含的思想内容,收到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海娴.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上海师范大学,2011

[2]王庆梅.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德育的思考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0

[3]李和平.浅谈中学语文的阅读[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0(S3)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拓展渗透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