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交往演绎精彩生成

2016-03-23段满红

湖北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五彩池师生笔者

●段满红



有效交往演绎精彩生成

●段满红

课堂是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探寻真理的地方。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堂交往,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并生成精彩。

一、课堂交往与教学生成现状分析

1.角色错位——影响生成

要想让课堂上出现生成,就要改变师生角色关系。现实中不少教师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始终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不少课堂仍然存在着“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的现象,师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学生仍然只是忠实的听众。这无形中影响了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

2.严密预设——阻碍生成

教师课前对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进行了严密预设。因为担心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在短暂的四十分钟内,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只敢牵着学生的鼻子跟着预设的教案跑,从而严重阻碍了课堂生成。

3.假性互动——忽视生成

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课堂上一问一答,把传统的“满堂灌”变成热闹的“满堂问”。表面上,教师“循循善诱”,师生在激情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是一种假性互动。结果是,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被动,还谈何生成呢?

4.“主客”倒置——制约生成

纵观课堂,不难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主客”倒置,即重“生成客体”——教材中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轻“生成主体”——学生的状况。教学活动以教材为中心,教材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记住教材,学会做题,这也制约了生成之花的绽放。

5.走入极端——为生成而生成

有的教师为了追求生成,常常被课堂上一些错误信息资源和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分散精力,该讲的没讲清,不用讲的讲了很多,到最后教学目标仍不能达成。为了生成而生成,偏离了生成性的本质,这样的生成再有趣,也缺乏价值。

二、有效交往演绎精彩生成的路径与策略

1.营造民主氛围,构筑有效交往的平台

师生间的民主平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等人的实验发现:教师与学生民主、平等相处时,学生情绪高涨,表现出最大的活动兴趣。反之,如果对学生专制、苛刻,学生的表现不是冷淡无情就是怀有敌意。

笔者不禁想起了2004年10月第一次现场聆听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的情景。上课伊始,王老师没有像我们平时的课堂一样起立、师生问好、坐下,而是亲切地喊道:“孩子们,上课了。”简单的几个字,一下子缩短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大师”与我们的距离。王老师那和蔼的笑容、鼓励的眼神、温柔的抚摸、亲切的话语充盈着课堂,学生热情高涨,课堂精彩不断。

这引起了笔者的反思:平时教学中,我们是否尊重和信赖学生?是否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没有民主的机制,没有平等的氛围,建立有效的课堂交往就无从谈起,更别说精彩生成了。

2.创设轻松情境,激发有效交往的欲望

研究表明,生成资源不会凭空产生,它需要“温床”的培育,而这“温床”就是优化的学习环境。课堂上,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境,优化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交往欲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快乐,才会乐观自信,才敢争辩质疑,才能精彩生成。

在指导写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的发现”主题作文时,由于学生年龄偏小,“发现”对于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他们都无从下手,无话可写。于时,笔者找来一个鸡蛋,让学生猜测:这个鸡蛋能不能被捏破;接着,请学生上台捏鸡蛋,并让台下的学生仔细观察台上捏鸡蛋的同学的表情、动作等;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最后,大部分学生写出了精彩的习作。

3.抓住偶发契机,提升有效交往的层次

课堂教学中精彩的片段往往是无法预设的。教师妥善地处理偶发事件,能把看似不利的事件变成有利于教学的课程资源。

执教《金色的鱼钩》时,笔者指名程烁同学朗读第20自然段。他读得声情并茂,但漏读了一个字。笔者当时并没有打断他的朗读,而是让他读完后,引导学生评议。

生1:他读得挺有感情,但将“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读成了“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半条猫鱼”,少读了一个“小”字。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有这个“小”字与没有这个“小”字意思相同吗?

生2:有这个“小”字说明鱼非常小。

生3:有这个“小”字更加说明了老班长拿给战士们吃的鱼来之不易。

师:这个“小”字能不能丢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

生4:不能丢。从这个“小”字更加看出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苦。

生5:不能丢。从这个“小”字更加看出了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

由于教师尊重了学生在朗读时出现的生成,并抓住这一契机组织教学,因此,既激发了学生研读课文的兴趣,又深化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开展多维互动,拓展有效交往的空间

教学活动应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多方位、多层次的互动。平时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师生交往多,生生交往少。教师如果适当地引入小组学习、大组讨论、情境表演等方式,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生的自主性,拓展生成的空间。

教学《乌鸦喝水》一课,学完课文后,笔者问学生:你觉得乌鸦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喝到水?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笔者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不一会儿,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它可以找一根吸管来喝水,还可以找其它的动物来帮忙……”各小组围绕问题互启思路,共同讨论,拓展了有效交往的空间。

5.利用巧妙评价,引导有效交往的方向

课堂生成的有效性如何,即时评价起着很大作用,它或促进有效生成,或阻碍有效生成。对学生积极、正面、价值高的生成,教师要鼓励并利用;对学生消极、负面、价值低的生成,教师应采取机智的方法,让其思维“归队”。

教学《五彩池》一课,当笔者带领学生体会五彩池的美时,一名学生突然说:“老师,我想到五彩池去游泳。”顿时,教室里炸开了锅。直接批评他的想法太天真,既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会破坏五彩池在学生心中的美好形象;搁置一边不理会,学生可能整堂课都静不下心来学习。笔者顺势引导:“这么美的五彩池,哪个不想去游一游呢?可是,那么清澈的池水,那么美丽的风景区,要是大家都去游一游,后果会怎样?”巧妙的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自尊心,又激发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作者单位:英山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姜楚华

猜你喜欢

五彩池师生笔者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五彩池》说课稿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静谧的五彩池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美在美的纯净里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