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

2016-03-21陈奇奇胡志洪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陷阱转型发展

陈奇奇 胡志洪

摘 要:世界近代发展的历史表明,过去或现在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中国家都有其许多方面、不同层次的原因,这些原因往往具有综合性,既有制度转型方面的障碍,又有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我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转型成为高收入国家,必须借鉴各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找出我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正确的发展方式。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发展中国家;转型发展

1 提出背景

“中等收入陷阱”由世界银行在2007年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提出,在其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展望中,也明确提出中国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纵观历史,很少有国家能从中等收入国家脱颖而出,成功转型成为高收入国家。一方面,由于这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丧失了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而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缺少创新,无法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人均国民收入维持在1万美元左右徘徊不前,陷入中等收入的泥潭,久久不能跻身成为高收入国家。

与此同时,世界银行也肯定了一部分国家所取得的成就,提出了“东亚奇迹”的概念。在大规模的经济竞争中,韩国和日本成功越过“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高收入国家。与之相对应的是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有些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成为中等收入的国家,可是直至今日,这些国家的国民收入仍然在一个区间内徘徊不前。具体来看,这些国家往往经济发展不稳定;科技创新能力差;贫富差距严重;对外经济依赖度高。

可以看出,“中等收入陷阱”主要是针对一些走出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对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没有及时正确的解决,最终导致经济停滞不前的问题。

2 面临挑战

中国改革开放37年,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近年来,我国GDP增速有所减缓,投资、出口、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家马车动力都有所衰减。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高收入国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我国可以充分结合自身,适当借鉴日本和韩国经济发展过程,实现经济转型。

2.1 城市化问题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涌向城市,同时,农村或一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人口减少,经济发展缓慢,以此会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出现大规模的贫民窟,阻碍经济发展。而在日本和韩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并没有大规模的贫困地区出现,说明这是可以避免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向城市。这些农民工,由于收入和居住成本之间存在差距,很难真正成为城市居民。城市化和工业化存在脱节,中国经济增长失去重要动力,这些情况必须要引起广泛的重视。

2.2 收入差距悬殊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14年中国基尼系数大于0.5,远远超过了基尼系数的警戒线0.12,由此看出,我国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差距悬殊。目前,我国通货膨胀严重,收入分配不均,缺乏有效的收入调节措施,这会减少内需,从而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近年来,随着媒体的不断报道,“官二代”、“富二代”等不现象已形成固化趋势,主要原因还是阶级流动减少,低收入家庭发展的空间逐渐狭窄,打击社会大多数人的生产积极性,引发社会的不稳定。这也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障碍之一。

2.3 经济发展增速缓慢

从外部来看,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发展缓慢,欧债危机尚未解决,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从内部看,房地产泡沫逐渐破灭,而投资消费和出口也增长缓慢,短时间内不能迅速拉动经济增长,国家依靠财政支出,兴办基础设施仍然无法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官员为追求政绩,无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一味搞形象工程,阻碍经济发展。

2.4 产业升级问题

我国在向高收入国家转型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产业转移。改革开放初期,国外许多劳动力密集型、市场密集型企业纷纷向我国沿海地区转型,看重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政策优惠、劳动力廉價、地价便宜。同样,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劳动力、地价、原材料等费用不断上升,沿海地区的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也逐渐向我国内陆或东南亚转移。大规模的企业转移出去,而中国的企业如果不掌握核心基础,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又丧失的原来的优势,既不能吸收农民工就业,又不能在产业链中位居上流,最终会导致产业无法转型,严重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3 应对策略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成果值得肯定,中国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同时,也累计了大量经验,具备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力。在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借鉴日本和韩国等国的发展先例后,做出正确的调整,跻身进入高收入国家是有可能的。

1.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不合理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经济发展仍然欠缺平衡,没有形成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需求结构上,要促成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到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内需拉动的模式转变。产业结构上,增加服业的比重,在投入结构上,减少依靠资源消耗发展经济。同时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中国经济高端化发展。

2.促进分配公平,减少收入差距。缩小收入差距,一方面有利于稳定社会治安,另一方面,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政治上,要强调机会公平,重点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力水平。同时,统筹协调农村城市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l]蔡防,“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经验与针对性[J].经济学动态,2011(12)

[2]马岩,我国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及对策[J]经济学动态,2009(7)

[3]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 ]上海远东出版社20 06

[4]闫晓娜.施工现场造价管理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10.9.

[5]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务(三)[M].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12.

猜你喜欢

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陷阱转型发展
TPP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依附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大数据时代下网络交易征税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原因及形成机制
别被“中等收入陷阱”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