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大葆台汉墓墓葬布局的重新考察
2016-03-21靳宝
靳 宝
关于北京大葆台汉墓墓葬布局的重新考察
靳 宝
大葆台汉墓 黄肠题凑 西汉 帝陵 布局
大葆台汉墓的发掘,至今已有30多年。期间,我国又陆续发现发掘了十多座同类墓葬。再次审读原发掘报告,我们发现其中有一些结论性描述存在可探讨的空间,整体布局和结构也应再考察与复原。这既是对原报告的一次完善,又为我们今后研究和认识西汉“黄肠题凑”葬制提供更加可靠的实物信息。
1974年6月在北京市丰台区西南隅发现了一座西汉诸侯王陵墓,后在发掘过程中,又发现了西侧的二号墓。这两座墓为王后并穴合葬墓,墓主人为西汉广阳顷王刘建及其王后。这是我国西汉“黄肠题凑”墓葬形制的首次发现,为我们研究西汉帝陵葬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也为我们进一步认识西汉诸侯王陵墓制度和丧葬习俗增加了实例。但正因大葆台汉墓是“黄肠题凑”墓葬的首次发现与发掘,没有同类考古成果可借鉴、参考,再加上2000多年的历史冲刷,盗墓者的破坏,发掘人员的认识等因素,使得发掘报告对整个墓葬的布局和结构的结论性描述,出现一些不完善的内容,甚至有一些前后叙述不一致或矛盾的地方。而继大葆台西汉墓发现之后,截至目前,我国又发现发掘了十多座同类墓葬,有些保存完好,这就为我们重新考察和认识大葆台西汉墓墓葬布局与结构提供了条件。
一、墓坑与墓室
大葆台一号墓,虽在早期遭到盗扰,一小部分被焚毁,但整体结构基本清楚,尤其是“黄肠题凑”木墙保存较完整。二号墓不但被盗掘,而且还被大火严重焚毁,其结构基本不存,仅根据遗留痕迹判断,其整体结构与一号墓基本相同,只是规模略小。现只能就一号墓整体布局与结构进行讨论(图一、二)。
图一 大葆台一号墓平面图(采自《北京大葆台汉墓》)
图二 大葆台一号墓剖面图(采自《北京大葆台汉墓》)
一号墓为大型竖穴土坑木椁墓,坐北朝南,平面呈中字形。发掘报告(下文简称“报告”)称其平面呈凸字形①,这是不确切的。
综观已发现发掘的“黄肠题凑”墓葬,从大的类型来讲,主要有两种:(1)竖穴土坑木椁墓,如北京大葆台汉墓(1号、2号墓)、安徽双墩一号汉墓②、河北小沿村汉墓③、河北定县40号汉墓④;(2)竖穴岩坑木椁墓,如北京老山汉墓⑤、湖南长沙陡壁山汉墓⑥、长沙象鼻嘴汉墓⑦、长沙望城坡西汉渔阳墓⑧、长沙望城风篷岭汉墓⑨和高邮天山汉墓(1号、2号墓)⑩。
如果从墓葬平面形状来划分,这些“黄肠题凑”墓葬又可分为三种:
(1)“中字形”,如大葆台汉墓、小沿村汉墓、双墩一号汉墓以及望城风篷岭汉墓。前三座墓都有两条墓道,或南北对应,或东西对应;而望城风篷岭汉墓则仅有北墓道一条,但其墓坑呈凸字形,即位于南端的棺室单独向南延伸,故报告也称其为“中字形”。
(2)“甲字形”,如望城坡西汉渔阳墓、象鼻嘴汉墓、陡壁山汉墓。他们都有一条位于墓坑西壁正中的斜坡墓道,墓坑平面呈长方形,但在其发掘简报中,望城坡西汉渔阳墓为“甲字形”,而象鼻嘴汉墓为长方形,陡壁山汉墓没有明确。现应把这些墓葬统一为“甲字形”。
(3) “凸字形”,就目前已公布发掘资料的黄肠题凑墓葬中,只有定县40号汉墓为此形状,有一条斜坡墓道,由墓道到前室再到后室,面积不断扩大,故可看做“凸字形”。 至于高邮天山汉墓和老山汉墓,因无详尽资料发表,暂不好确认其形状,不过从相关报道来看,他们只有一条墓道,可看做“甲字形”。
另外,报告称前室通墓道(车马库)的地段为甬道,平面几成方形,东西宽4.3、南北长3.6米,东西两面通向外回廊。而有专家对此提出疑义,认为甬道一般指有顶盖(平顶或穹窿顶)的阴暗短道,再由报告平面复原图显示,前室南边是题凑木墙的豁口,穿过豁口是两层外回廊出入口,说明这是暂时留出的过道,等前室祭奠拜谒礼仪完毕后,被暂时留为过道的题凑木墙豁口和外回廊出入口都要封闭,临时过道消失,这是有道理的。其实,在象鼻嘴汉墓中,也存有类似过道,即在墓道下口处,连通墓道和前室(即从墓道最东端至题凑木墙南段、外椁房南壁,与大葆台汉墓稍有不同,但整体上是一致的),呈长方形,出土时,通道内塞满枋木,其结构由底板木、墙板和填塞题凑木构成,全长3.75、宽5米。再者,老山汉墓的过道完全用题凑木填塞,这也印证了这一通道仅为进入墓葬而设,用毕即封堵上。这些均说明其为临时过道的特征。这种通道可能在汉初,还无严格的规定,发展到东汉时期的大型砖室墓,通道便真成甬道了。
二、内回廊、前室与后室
笔者对报告中大葆台一号墓布局最有疑义的为前室、后室和内回廊。如关于前室,报告叙述较为简略:
前室,位于题凑内,后室、内回廊之南部,南面有门与甬道相通。南北长7、东西宽8.95米,复原高为3.95米。
对后室描述,其结论为:
后室,位于内回廊内前室之北侧,东、西、北三面用大扁平立木围成的一个棺室。长、宽各为5.4米,复原高3.3米。
至于内回廊,是这样记述的:
内回廊,位于题凑内前室之北部,环绕后室(棺室)东、西、北三面。南面两端与前室相通。三面通长约23、宽1.6米,复原高2.95米。
图三 北京大葆台一号墓(广阳顷王刘建墓)平、剖面图1.棺椁 2.棺房 3.前室 4.内椁房 5.黄肠题凑 6.中椁房 7.外椁房 8.过道(采自黄展岳《汉代诸侯王墓论述》)
黄展岳先生对此存在的问题早已有所指出,1998年,他在《汉代诸侯王墓论述》一长文中就认为,发掘报告和博物馆的复原墓室都把内椁房的前半部当作前室,没有把前室作为棺房的一部分,没有标出过道通车马库和通往两层外椁房的门道(图三)。2008年,他重申了这一认识,并作了补充。
其实,报告有几处描述值得我们注意和重视:
(1)其中西面内回廊中,有一块立木高260、宽40、厚20厘米,是大扁平立木中最完整的一块。它两侧面都有错口,底有榫,长10、宽16、厚6厘米。榫插在棺床外侧地栿的卯眼里,清理时一些榫还插在里面。地栿长540、宽25、厚20厘米。地栿与铺地板之间用方形暗梢子固定。
(2)(棺床)是由10行20条大扁平木拼成,用材为油松。扁平条木长268、宽55、厚20厘米。南面第一条扁平木下的铺地板上,有一长9、宽8、厚2厘米的扁形榫,它是插在扁平条木上的卯眼里,用以稳固棺床。棺床其他三面,则用大扁平立木下的地栿予以围固。
(3)在东西各距题凑内壁1.64米处的地板上,各有1排方眼,每排3个。西面的1排方眼,长、宽均为8、深7~8厘米,每眼间距均不相同。如自北向南数,1眼与2眼相距1.7米,2眼与3眼相距2.1米,3眼距题凑南壁2.9米。眼上有1条南北向条木重压的痕迹,长约420、宽24厘米。它的北端与棺床外侧的地栿相接……由此可知,在前室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南北向的地栿,其位置恰在棺床外侧地栿的延长线上,形式同于棺床外侧地栿。
(4)棺椁共分五层,为2椁3棺,位于后室棺床正中处。外椁与内回廊木墙之间,有一个三面贯通的空间,宽90厘米……外椁,长508、宽344、板厚24、复原高270厘米。
(5)题凑外周南北长15.7、宽10.8米,内周南北长13.9、宽8.9米,保存最高处约为2.7米。
从这些描述来看:
(1)棺床应为5.4×5.4米的正方形。依据有二,一是棺床外侧(西面)地栿长5.4米,二是棺床是由10行20条大扁平木组成,每条扁平木长2.68、宽0.55米,这样推算,棺床为东西宽约5.36、南北长约5.5米,二者基本一致,报告所言棺床为5.4×5.4米的正方形可以成立。但说后室长、宽同于棺床,其依据何在,报告没有交代。从整个描述来看,实际上后室与棺床的大小不是等同的,即后室并非也为“5.4×5.4”的正方形。报告正是基于后室与棺床长、宽等同这一非事实判断,得出一些前后不一致或矛盾的认识。
在分析此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弄清后室问题。报告对后室描述较为简略,只是说其东、西、北三面用大扁平立木围成的一个棺室,上置有一方形棺床,但对这些大扁平立木情况未作介绍,这就使得我们对其具体位置与空间结构不甚清楚。不过从报告对内回廊的描述中,我们可找到一些相关信息。报告言,内回廊外侧为题凑,内侧是用大扁平立木组成的木结构板墙,且棺床外侧的地栿上插的是内回廊扁平立木底部的榫,这说明后室墙板的大扁平立木与内回廊扁平立木在棺床外侧是同一内容,因此内回廊墙板东、西、北围成的空间即为后室。报告又言外椁与内回廊木墙之间有一个三面贯通的空间,宽90厘米,这说明外椁与后室之间是有回廊空间的。
如果后室南北长5.4米,东西宽也为5.4米,又外椁南北长5.08、东西宽3.44米,那么外椁东西壁距后室东西墙板各为0.98米,这与报告所言外椁距内回廊木墙(后室壁板)90厘米基本一致,但外椁南北两壁距后室南北墙板仅各为0.16米,显然东西间距与南北间距差别太悬殊,0.16米的空间又显得过于狭窄,这都不合情理。因此,后室东西宽5.4米,或许是正确的,但其南北长5.4米,显然不对。故报告所言的后室与棺床长、宽完全等同的认识,无法成立。
(2)既然棺床外侧的这条地栿线上立置的木板即为报告所言内回廊的壁板,又前室东西两侧的地栿为棺床外侧地栿的延长线,前室东西两侧地栿线各距题凑内壁1.64米(这与报告所言内回廊宽1.6米基本一致,故这两项数据均可采用),又题凑内周东西宽8.9米,这样后室东西宽应为5.7米,也即前室东西宽。那么外椁距内回廊木墙(即后室墙板)东西间距各为1.13米,这与报告所言的90厘米,相差23厘米。或许90厘米指的是南北间距,113厘米指的是东西间距。
(3)如果90厘米指的是南北间距,113厘米指的是东西间距,又外椁南北长5.08米,那么后室南北长为6.88米。又棺床南北长5.4米,外椁南北长5.08米,外椁南北两端距棺床南北两端各为0.16米,这样棺床北端距后室北壁为0.74米。
(4)既然棺床北端距后室北壁0.74米,又棺床南北长5.4米,那么后室北壁至棺床南端距离为6.14米。又棺床南端距题凑南壁为1眼距2眼 (1.7米)、2眼距3眼(2.1米)、3眼距题凑南壁(2.9米)的和,即6.7米。这样,后室北壁至题凑南壁为12.84米。又题凑内周南北长13.9米,那么后室北壁距题凑北壁为1.06米,这说明报告所言的内回廊宽1.6米,可能指的是东西两面宽度,而非南北两面。南北两面宽度为1.06米。
(5)由内回廊东西两面宽均为1.6米,可以推测内回廊南北两面宽也均等,即各为1.06米。又后室南北长6.88米,题凑内周南北长13.9米,那么前室南北长为4.9米。
上述分析仍按原发掘报告,把内回廊南面东西两端各向内伸进,回廊门设在前室南端东西两侧,也即前室设南北两门,北门同后室,南门通内回廊。
而黄先生经过重新考察报告,提出前室两侧一直延伸至题凑南壁。笔者也同意这一认识,并作补充论证如下:
综观老山汉墓的整个布局与结构,与大葆台一号墓稍有不同的是,老山汉墓题凑的四角,采用南北纵向和东西横向分层叠垒的方法,而且在题凑四壁的内面和四角分割放置有立柱方木,这些立柱置于题凑墙内,形成了类似框架的木结构,在大葆台一号墓中没有出现这样的垒叠方法和框架结构。其他方面,两座黄肠题凑墓非常一致。鉴于这两座墓都在同一地区,也均属燕蓟地区诸侯王(后)陵墓,故可互参。这一点推断还可从长沙地区四座黄肠题凑的统一性大于多样性得到佐证。
老山汉墓为竖穴岩坑木椁墓,整体布局也由封土、墓道、墓坑和墓室四部分构成。墓道位于墓室南侧正中,似乎没有北墓道。外回廊环绕题凑外墙四周,南壁中部有门与墓道相通。题凑位于外回廊内侧,平面呈长方形。南墙正中有门与前室相通,与外回廊大门相对。内回廊位于题凑内侧,东西侧直接与题凑南墙相接,三面通长28、宽约1米。由内回廊围成的墓室中心部位,为前室与后室。南部为前室,南北3米,东西6米;北部为后室,南北7米,东西6米(前、后室也等宽)。棺椁位于后室中,与内回廊间距约0.9米,为三棺两椁。
因此,说大葆台一号墓的前室东西两侧直接与题凑木墙南壁相接,是可以成立的。这样,大葆台一号墓前室南北长即为5.96米,东西宽5.7米,近似方形。
三、墓室结构的重新复原
综合上述认识,现将大葆台一号汉墓的整体布局和结构重新进行了复原(图四):
图四 大葆台一号墓墓室重新复原平面示意1.套棺 2.内椁 3.外椁 4.椁室 5.前室 6.题凑 7.内回廊 8外回廊 9.过道 10.车马库 11.斜坡南墓道 12.北墓道
大葆台一号汉墓是由封土、墓道、墓坑和墓室四部分组成。
墓道为南北两条,其中南墓道为主墓道,残长34、底宽4.25米,分为两段。北段长16.7米,底与墓室底齐平,为一车马库,其做法是:先在墓底夯土上铺有白膏泥和木炭,然后在木炭上再铺垫木,垫木上铺地板,墓道壁用扁平立木拼成木制板壁,壁板外贴有木炭,其上用盖板为顶。南段呈斜坡状,残长17.3米。北墓道为一斜坡便道,系造墓时为运料和出土方便而开的出口,用毕即回填封固。
墓室为墓葬主体,由过道、外回廊、题凑、内回廊、前室、椁室、外椁、内椁和套棺构成。整个墓室,先是在墓坑底铺一层白膏泥,白膏泥上再铺一层木炭。木炭上面,为12条南北向垫木,每条垫木由5条木头拼接而成,长6.2~6.66米,宽0.24米。垫木之间相距1米左右。垫木之上,东西向放有铺地板,作为墓室的底。墓坑四周为扁平立木制作的壁板,与铺地板四周相连接。因墓地土质含沙量较大,四壁都做成斜坡状,以防坍塌。在墓坑与扁平立木之间的空隙处,填土夯实。紧靠扁平立木外侧,也贴以一层木炭。
过道,位于墓室南面正中处,北端与前室相通,南端与墓道相连。过道东西两面通向两层外回廊,整个过道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4.3、南北长3.6米。
外回廊,位于墓壁内,是环绕题凑四面相连的通道。南面外回廊东西两端与过道相连通,四面通长75.6米,总宽3.6米,复原高3米。外回廊正中有一排扁平立木,把外回廊分成相等的两层,构成双层外回廊。
题凑,位于外回廊内侧,平面呈长方形,是用长条方木,头向内,层层垒砌,形如木墙。南壁正中辟门,通向前室与过道,也使得过道与前室相通。题凑外周南北长15.7、东西宽10.8米,内周南北长13.9、东西宽8.9米,复原高3米。题凑所用黄肠木是一层层垒砌起来的,所用黄肠木大小,并无一定排列秩序。各层之间无榫卯固定。题凑四角各相接处,也没有发现用任何榫卯或其他加固的东西予以固定,只是东西两端,紧紧顶挤着题凑的南北两端。
内回廊,外侧为题凑木墙,内侧为大扁平立木组成的木结构板墙,环绕外椁房和前室东、西、北三面,东西两侧直接与题凑木墙南壁相接,且东西两侧南段有门与前室相通。三面通长36.7米,东西两面宽各1.6米,北面宽1.06米。
前室,位于由内回廊内侧木墙围成的空间的南部,南面经题凑门与过道相通,北面有门通向椁室,东西两侧也有门分别通向东西面内回廊。南北长5.96米,东西宽5.7米,几成方形。复原高3.95米。
椁室(后室),位于由内回廊内侧木墙围成的空间的北部,与前室相对,南面有门通向前室,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6.88米,东西宽5.7米。椁室底部在铺地板上又铺了一层木板,它是由10行20条大扁平木拼成。在这层木板上构筑外椁与内椁(棺房)。椁室墙板与外椁墙板之间,形成一个东、西、北三面贯通的回廊,东西两面宽各为1.13米,南北两面宽各为0.9米,南面有门,向北通外椁门,向南通前室。
外椁,位于椁室内,南北向,平面呈长方形,长5.08、宽3.44、复原高2.7米,由底板、壁板、盖板和门构成。南辟门,通向前室,双扇对开。
内椁,位于外椁房中,南北向,平面呈长方形,长3.82、宽2.34、高2.04米,由底板、壁板、盖板和门构成。内椁门亦为双扇门。在内椁底板上,有南北向3条滑板,滑板上放置三重套棺。
三重套棺置于内椁房中,外棺长2.82、宽1.4、高1.4米,由底板、棺帮和盖板组成一个封闭性空间。中棺长2.52、宽1、高1米,也是由底板、棺帮和盖板构成。
注 释:
① 本文所引大葆台汉墓发掘报告均见大葆台汉墓发掘组:《北京大葆台汉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②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六安市文物局:《安徽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研究》第十七辑,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③ 石家庄市图书馆文物考古小组:《河北石家庄市北郊西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1期。
④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定县40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8期。
⑤ 王鑫、程利:《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汉墓》,《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2001年;王鑫:《北京老山汉墓》,《2000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1年。
⑥ 长沙市文化局文物组:《长沙咸家湖西汉曹墓》,《文物》1979年第3期。
⑧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简牍博物馆:《湖南长沙望城坡西汉渔阳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4期。
⑨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望城县文物管理局:《湖南望城风篷岭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2期。
⑩ 梁白泉:《高邮天山一号汉墓发掘侧记》,《文博通讯》1980年第32期;《江苏高邮发掘一座大型汉墓》,《人民日报》1980年7月18日。
〔责任编辑、校对 田索菲〕
靳宝,男,1977年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秦汉史、区域史,邮编100101。
K871.41
A
1001-0483(2016)03-00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