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本土化的必由之路

2016-03-21河北省廊坊市教育局沙凤林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本土化翻转课堂

河北省廊坊市教育局 沙凤林



翻转课堂本土化的必由之路

河北省廊坊市教育局沙凤林

摘 要:如何实现翻转课堂本土化是信息化教学改革中的重大课题。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入,水土不服现象始终伴随,本土化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正确理解翻转课堂及其特点,了解翻转课堂本土化过程中的局限性,理清翻转课堂与本土教学在内容、学科、学段、课型等方面的不适应性,有针对性地在教师专业化水平、学生学习品质、信息化教学环境等方面加以完善,找准并打通翻转课堂本土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翻转课堂 本土化 必由之路

一、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快速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越发深入,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不断出现,翻转课堂便是其中之一。然而,对于翻转课堂这一“舶来品”来说,要想真正实现本土化,使其在中国的教育园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正是翻转课堂本土化的必由之路。

二、翻转课堂及其特点

1996年莫里·拉吉和格兰·波兰特首次提出翻转课堂的设想。我国引进的是2007年美国两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化学教师为了解决学生缺课的问题,试图将课堂讲解加PPT演示文稿上传网络,因活动缺课的学生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补课学习。从程序上说,翻转课堂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程序,把课堂新授、讲解等环节以信息化手段呈现到网络终端,学生提前介入学习,掌握应知应会内容,把知识疑点和在学习中发现的新问题带到课堂与师生分享。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转课堂属于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的逆序创新,真正实现由“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从师生角色的变化上说,翻转课堂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内容前置式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结构发生变化。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翻转课堂具备以下特点:

一是以信息技术发展为依托。翻转课堂赖以实现的基础是多媒体网络信息和移动终端技术。以音频、视频、动画为主体的信息技术资源是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脱离信息技术设备、软硬件资源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翻转课堂将会成为无本之木,失去生根与成长的基础。

二是学习资源以微课为重点。翻转课堂的学习资源是以微课为主的信息化资源。微课是指微小的课程教学资源,一个知识点——重点、难点、关键点,一个细微的教学环节,一个重要的教学片断等都有可能形成微课。微课在课前出现,构成学生前置学习的主要内容。

三是颠倒常规课堂的教学程序。常规课堂教学按照“上课——导入新课——新授内容——讲解练习——课堂评价——教学延伸——下课”的基本程序进行操作,而翻转课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微课把常规课堂讲授的学习内容置于课前,翻转(反转、颠倒)原有课堂教学程序与操作方法,实现创新教学。

四是课堂教学结构较之传统课堂教学结构进行相应调整。

五是突显学生主体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线”是新型教学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翻转课堂中,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协作学习、交互探究、知识建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始终保持在高度运行状态,凸显主体地位。

三、翻转课堂本土化的必由之路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正确看待翻转课堂教学是促其本土化的先决条件,只要它有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与自主知识建构,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应该大胆使用并加以推广,竭尽全力使之本土化。转变教育理念,端正教学观念是促进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本土化的重中之重。

2.把握翻转课堂实质。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在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翻转课堂的核心价值正在于此。翻转课堂在先进教学理论指导下,以完成三维教学目标为指向,以微课为教学载体,学生在课前与课中以学习主体角色完成“表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科学制定知识重点、难点与关键点,认真思考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与制作微课,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3.科学运用翻转课堂。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认真分析翻转课堂与常规课堂教学的内在联系与外在区别,积极探索翻转课堂与学科、学段、课型的适应性问题,研究翻转课堂本土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利用有利条件,转化不利因素,科学运用翻转课堂教学,不强拉硬扯,不为翻转而“翻转”。尊重客观实际,尊重科学规律,适合翻转的大力推行,较适合翻转的有限度推行,不适合翻转的坚决抵制。

4.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翻转课堂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具有“锐意改革精神+专业学科素养+信息技术能力”方能担此重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般要经历四个台阶,即由3~5年时间初学上路,基本适应教育教学工作,之后经过5~10年的努力轻松驾驭本学科教学并且形成一定教学经验,留意观察,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勤于动脑,认真思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最后,面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从理论到实践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办法,形成具有理论意义的一家之言(教学理论)与实践价值的操作方法(教学示范),即初学上路型教师——经验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转课堂要求的显然是研究型乃至专家型教师。就翻转课堂对教师的低层次要求来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能力也非一般教师能轻易达到。因此,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突出职前与在职培训意义非同凡响,中年以上教师的在岗培训与继续教育更是非比寻常。

5.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学习兴趣浓厚,动力十足;学习态度端正,方向正确;学习方法科学,工具先进;学习能力优异,自我激励;学习习惯良好,持续发展。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品质至关重要,不具备浓厚的兴趣与动力,不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不具备适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习惯,学习者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只能充当一名旁观者,根本无法参与其中。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对学生学习品质的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以应对随着教育信息化步伐加快与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带来的创新性课堂教学。

6.完善信息化教学环境。教育部全力推进的以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内容的“三通两平台”建设,使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的设想逐渐变成现实,这是翻转课堂教学所赖以实现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必须大力实施,加紧建设。同时,教师必须注意建设过程中的不均衡问题,努力实现有教育的地方就有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使翻转课堂的实践范围有所拓展,加快翻转课堂本土化步伐。

7.推广翻转课堂教学经验。翻转课堂教学引入后,虽然在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与实践,但整体发展不均衡,为了尽快实现翻转课堂本土化的华丽转身,教师必须注意发现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运用典型引路,借助样板带动翻转课堂本土化。一些学校在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验中形成了不同特点的教学方法,如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的翻转模式、山东潍坊昌乐一中的课堂教学全翻转等。希望类似探索并取得一定经验的学校越来越多,这样就能引领其他学校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以便加速推进翻转课堂本土化进程。

四、结束语

翻转课堂像一股强劲的东风吹得信息化教学这一潭春水鳞波荡漾,然而,要让翻转课堂这一外来物种本土化,真正落地安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必须从本土教育信息化进程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准确把握翻转课堂的要义、内容及特点,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专业化素养与创新教学能力,强化翻转课堂参与者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学习者的综合学习品质,努力营造适合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学环境与文化氛围,按照课堂教与学的客观规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我们应找准翻转课堂教学本土化的必由之路,集中全力予以畅通,如此方能使翻转课堂教学本土化的步伐更加矫健。

参考文献:

[1]卢 钰,徐碧波,焦 宇.从文化差异视角反思翻转课堂在我国学校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5.08

[2]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06

[3]容 梅,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07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009

猜你喜欢

本土化翻转课堂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