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中职数控专业教学质量的设计
2016-03-21安徽省合肥市汽车工业学校
安徽省合肥市汽车工业学校 杜 萍
浅谈提高中职数控专业教学质量的设计
安徽省合肥市汽车工业学校杜萍
摘 要:本文结合数控教学经验,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案例,了解企业对数控加工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不断思考分析建立怎样的教学设计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数控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条件,制定符合校、学情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为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贯穿合适的教学过程评价,使整个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关键词:数控机床加工 团队协作 任务驱动 教学过程评价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活泼、聪明、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好,反应迅速,但学习主动性差,缺少学习兴趣,特别是对枯燥的机械类内容,学习时出现很多问题,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我国数控加工业在工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数控从业人员必须通过专业教育才能成为合格数控机床操作工。
一、巧妙设计合适的任务驱动
目前各中职院校都逐渐普及项目教学,巧妙设计“有趣”的项目,如数控教学采用“减速器”项目,该项目经过实际教学论证,可以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坦克车模型”项目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传统教学中,教师教一遍,学生学习一遍,仅是简单的教学过程,一段时间过后,学生基本记不得“轴”是怎样一个部件,更不会深刻理解“轴”的作用。“减速箱”项目可以加深学生对加工要求和配合问题的理解程度,比传统教学效果好很多。
学生被安排任务后要收集信息,设计完成方案,它对团队做出来的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这个过程环环相扣,出现错误就会导致任务失败。不论任务完成与否,学生都会看到团队协作的产品是怎样的,增强责任感、团队协作意识,为以后在工作过程中更好地融入新团队奠定良好基础。
项目的设计、任务的布置需要一个团队。数控专业教学的课前准备除了常规备考、教案、课件,还需要教师的配合和学校的支持才能顺利开展原定的教学设计。机床的正常使用、工量刀具的配备、加工材料的配比等情况需要团队协作完成任务。
二、良好的教学过程评价
如果没有教学评价一切就如同一潭死水。中职学生感情丰富,接受能力强,思想跳跃,要让他们集中注意力,主动学习首先就要抓住他们的思想。只是简单地批改作业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学的目的是服务学生,用这样的理念评价学生是一件具有艺术气质的事情。
1.确保教学过程评价顺利实施的前提
教师应尊重学生,接受学生个体差异,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国的职业教育是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适应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存在感、职业精神、从业信心,完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目标。
2.教学过程评价贯穿整个教学,促进学生学习
时代赋予教学新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各项能力,评价与教学同样重要,应齐头并进。学生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学习过程中能得到自我认识,及时纠正,明确方向,设定目标,这样的评价结果是成功的。
本着学生的个体差异原则,对不同(文化水平、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天性等)学生采用不同的过程评价,个性化的适当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和帮助作用。建立学生的成就感,激励学生,开发学生没有被培养的能力,都是教师应完成的任务。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上进心被激发出来后会更加主动地学习。当个体作用被明确后,为不影响团队,学生内心的责任感也会渐渐增强。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需要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形式。例如,加工产品过程中自我检查的、同学之间互评、教师评价。学生在加工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逐渐成为主要评价,对学生在分工和团队协作过程中的表现、态度、工作学习能力做一个综合和全面评价。学生的课后作业及课后拓展能力、考试能力,都是对教学效果和办学质量的重要反映。
3.教师要提高服务学生的意识
责任心强的教师要不停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要不断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内化能力不同,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会被动学习,学不好,学不精。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不停思考及应对学生的学情,永远做学生的明灯,这对教师的教学热情及主动性是极大考验。教师应勇于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勇于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考虑教学效果怎样,教学方法是否得法并进行自我考核。保证教师权威的前提下建立民主、和平及开放的课堂是难以把握的事情。角色处理给教师提出一个新课题,一板一眼上课在会影响教育效果,如何起到点拨、咨询、引导的作用需要教师不断思考。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做好数控专业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的事情。学校要做好规划,提供更多的软硬件;教师要永远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面对纷繁的学生,积累沉淀更符合校情学情的教育教学评价,促成教学质量高而有效;学生要具有服从意识,积极向上,做现代化建设的一颗坚实的“螺丝钉”。
参考文献:
[1]来进琼.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践和探索[J].考试周刊,2015
[2]张新香.“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数控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论坛,2016
[3]张兴华.关于研究性学习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2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018